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前言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气象事业的发展,我省气候资料工作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特别是历史气候资料实现了信息化,为利用计算机进行加工处理和提供快速服务创造了条件。但是,由于受硬件设备环境的限制,信息资源仍未能得到充分利用,气候分析。气候影响评价业务工作自动化程度较低,气候应用服务工作也难以适应气象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建设以气候资料加工处理为基础,气候分析服务为龙头,上下配套,全面提高气候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的省级网络系统,是非常必要的。在中国气象局和省气象局的支持下,经过近三年的建设,已基本建成了湖北省气候资料处理和分析服务网络系统,投入业务运行一年来,效果很好。今年初正式通过了省局组织的专家组的验收。  相似文献   

2.
气候资料咨询自动化服务系统牛宝亮,庞万才(兴安盟气象处)气象业务现代化需要有现代化的资料采集服务。繁杂的人工查报表资料方式,不仅增加了重复劳动,也影响了工作效率。为此我们在历史气候资料库和机制报表数据资料(D文件)基础上,设计开发了气候资料咨询服务自...  相似文献   

3.
气候资料咨询自动化服务系统牛宝亮,庞万才(兴安盟气象处)气象业务现代化需要有现代化的资料采集服务。繁杂的人工查报表资料方式,不仅增加了重复劳动,也影响了工作效率。为此我们在历史气候资料库和机制报表数据资料(D文件)基础上,设计开发了气候资料咨询服务自...  相似文献   

4.
程炳岩  徐建勋 《气象科技》2004,32(2):135-136
气候图形是气候信息服务的一种比较直观、常用的服务方式。随着气候资料信息化及气候资料数据库的建设,有许多气候信息及气候分析产品需用图形方式提供服务。但长期以来因缺乏针对气候图形分析与编辑技术需求开发的软件,气候图形制作的效率低、自动化水平不高。而且,在我国有关省级  相似文献   

5.
应显勋 《气象》1988,14(7):54-55
随着各种类型转报系统的运行,大部分区域气象中心及省气象局实现了自动化通信。随着高速电路的开通,气象业务的发展,资料量也越来越大。如何更好地发挥这些气象资料的作用,使其能为天气分析、图形输出、数值预报、气候评价等气象业务和科研服务,建立实时气象资料库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针对黄河流域气候监测业务比较薄弱,缺乏有效业务平台支撑的情况,河南省气候中心开展了黄河流域气候监测服务系统建设。建立了包括黄河流域气象台站历史资料与实时资料的流域气候监测资料库,开发了黄河流域气候监测服务软件,实现了任意时段、任意流域气温、降水、气象干旱的资料计算与提取,实现了暴雨日数、最大日降水量、降水日数、极端高温、极端低温、高温日数、低温日数等计算,实现了对任意时段、任意站点(或任意省份、任意流域)气温、降水随时间变化的线性趋势分析,基于Surfer自动化技术的图形绘制模块可以进行降水量实况图、降水距平百分率图、气温实况图、气温距平图、气象干旱实况图、暴雨日数图、高温日数图、低温日数图等的制作和输出,实现了业务产品自动生成与分发。整个系统功能实用、使用方便,提高了业务人员工作效率,增强了黄河流域气候监测服务能力和水平,为黄河流域气候监测服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在黄河流域气候监测、决策气象服务等工作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江西省气候影响评价及诊断分析自动化系统的总体结构,并阐述了气候资料收集处理子系统、气候影响评价分析子系统、气候动态监测诊断分析子系统、产品分发和业务服务子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一、系统概况气象资料统计分析自动化服务系统(以下简称ZTFXT系统),是根据气象部门工作需要和对外进行资料及气候分析服务的需要编写的,1987年开始制作,1988年8月基本定型并投入业务使用,1989年初在锦州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9.
张忠兵 《气象》1992,18(2):22-25
通过研究并取得一系列气候影响评价指数、指标和模式的基础上,在IBM-PC/XT微机上研制了气候影响评价自动制作与服务系统,实现了气候影响评价业务的规范化、定量化和自动化,并具有评价准确、快速、方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从1995年开始,省农业气象中心自行研制开发了山西省农业气象情报自动化处理系统,实现了实时资料的自动翻译、打印输出。但对应用范围相当广泛的要素分布图却一直困绕着我们,这也成为情报自动化处理系统的一大不足。随着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宽,要素分布图作为服务产品...  相似文献   

11.
花灿华  盛永宽  许松 《气象》1999,25(4):34-38
着重阐述了新一代气候资料信息服务系统的技术基础,主要有数据仓库技术、数据开采技术、环球网技术和智能代理技术。同时也阐述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实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建立短期气候预测模式类型的基础上,设计了依安县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系统软件。该系统采用QuickBASIC语言编程,通过人机对话的方式完成对资料的处理和屏幕的编辑,实现了对短期气候预测模式的微机管理和制作结论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13.
气象资料的加工处理是气象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要认识复杂的天气变化 ,探索气候演变规律 ,进行气象科学研究以及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 ,都必须从统计、分析大量第一手气象资料做起。气象资料加工处理的自动化 ,首先要使气象资料信息化 ,也就是要把气象资料记录变成电子计算机能接收的信息 ,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快速加工处理。因此 ,气象资料信息化是气象业务现代化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我省气象资料信息化工作从1 979年初开始至今 ,地面气象资料从收集、整理、统计、加工到载体形式、保管方式、开发利用手段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  相似文献   

14.
曲靖市地面气象资料数据库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月庆 《贵州气象》2006,30(1):41-42
地面气象资料是做好天气预报服务及相关领域气象服务的重要科学依据。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管理地面气象资料是气象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地面气象资料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数据库技术,实现了地面气象资料的收录、查询、管理、数据分析等自动化功能,减轻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好地为气象科技服务提供及时、准确的地面气象数据。  相似文献   

15.
资料插值的进展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蔡秀华  曹鸿兴 《气象》2005,31(8):3-7
对气候学中资料插值、数值天气预报中的客观分析和气候模拟中的降尺度技术作了统一论述,重点是气候资料插值的原理和进展。由于应用领域不同,这些技术也是很不相同的,但它们的动力学和统计学原理是相近或一致的。近十年来三种插值技术,尤其在建立计算机自动化插值系统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  相似文献   

16.
汛期暴雨预报微机业务系统是根据地市级气象台灾害性天气预报工作的特点和要求而设计的。它初步实现了实时资料的接收和处理、气候查询、暴雨分析和预报的规范化、客观化和准自动化,具有快速、简便、实用之特点,便于移植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期播种试验,建立起重庆地区主要晚秋作物的气候生态指标体系,并基于变换界限法、气候多因子权重相似性分析方法等开发了晚秋作物精细化种植计划农业气象服务系统。系统采用B/S架构,利用短期气候预测资料,根据晚秋作物不同品种熟性对积温、播种适宜温度、灌浆终止温度的不同需求,提供格点化的适宜播种期、种植计划服务产品,在重庆、四川东部的泸州、广安等地开展推广示范表明,该系统有力提升了晚秋农业气象服务业务的客观化、自动化水平及业务产品质量,可为国内农用天气预报技术向定量化和精细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1引言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的频发,人们对气象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单凭气象台站对环境气候监测已无法满足现下对环境气候监测密度的需求,因此区域自动气象站应运而生。区域自动气象站能够实现多种气象要素的自动监测、存储、处理,为气象灾害监测和气象服务提供及时、准确的气象观测资料。然而,如何将气象观测到的灾害性天气信息有效及时发布到社会群体和用户手中亟待解决。通河县现有7处四要素自动气象站。  相似文献   

19.
郭发辉 《气象》2002,28(11):16-21
着重阐述了气候资料新一代信息存储与服务系统的技术基础,主要有数据库技术、数据仓库技术、数据开采技术、环球网技术和智能代理技术等,同时也阐述了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实现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时空均一的气候资料是气象科研、业务和服务的基础。介绍了气候资料均一性的基本概念、涉及范围、主要原因以及解决非均一性问题的意义。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国际上气候资料均一性研究的动态和技术发展历程,指出以高时空分辨率的均一化为标志的第二代气象数据产品研发趋势为气候资料均一性研究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结合对我国地面、高空和辐射三类气候资料均一性概况和相关研究现状的总结,分析了我国在相关领域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以及当前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最后,就如何正确认识气候资料的均一性,如何深化我国气候资料均一性研究,加强气候数据产品研发,实现我国数据产品研发技术和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