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本文回顾了卫星大地测量发展的概况,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大地测量工作今后的设想。其中包括利用VLBI、SLR研究整个地球板块运动和监测地球自转运动;利用GPS建立全国三维大地网;以及传统地面大地测量工作。  相似文献   

2.
天文-大地测量学的任务在於利用大地测量、天文测定和重力测定的方法研究地球的体形,并为国家测制地形图的工作布置基本的测量控制网。通常认为研究地球的体形是它的科学任务,布置基本测量控制网是它的实用任务或技术任务。不过,完成这两种任务的具体工作是统一的,也就是说,按缜密考虑过的计划进行一系列的具体工作——大地测量、天文测定和重力测定——就可以同时达到研究地球的体形和建立良好的国家测量控制网这两个目的。因此天文-大地测量学术的发展是与天文-大地测量工作的发展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3.
一、重力测量在大地测量中的作用重力测量是近代大地测量中整理天文——大地网、研究地球形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研究地球演变的地球动力学是当今大地测量的主要科研方向,本文列举国际大地测量协会组织结构和研究课题内容的新变化,认为地球动力学将推动整个大地测量的发展,又详细阐述了大地测量受空间技术发展的特点,介绍了以美国为首等诸国近十年制订的各种规划,联测项目的实施情况,最后介绍了协议地面坐标参照系CTS和协议惯性坐标对照系CIS。  相似文献   

5.
在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第十八届和第十九届全体大会期间(1983—1987年),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的工作按以下五个分部进行。第一分部:定位。该分部的课题为:高精度平面和高程网;卫星和空间定位技术;大地天文学;海上定位;折射影响。分部内设有如下专题研究组:大地网的自动规划和设计;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陆地和海上定位;水准误差的分析和估算;全球相对高程系统的选择;光学长基线干涉在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一)一般情况大地测量不但可以满足测量和制图的需要,现在它已转为为地球物理和行星科学服务了。1975年以前全球大地测量定位的精度(例如美国大地测量局负责搞的全球卫星摄影三角测量网)为±5米(指中误差,下同)。1975年时卫星多普勒定位,使用精密星历,精度  相似文献   

7.
大地测量联合反演理论和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10多年来国内外大地测量反演问题研究的成果及最新进展,特别是大地测量联合反演模型、大地测量联合反演算法以及大地测量联合反演理论和方法在研究地壳运动、地球构造等中的应用成果,讨论了联合卫星测高、声纳测深及海洋激光雷达遥感信息反演海洋环境参量,联合INSAR、GPS和水准资料反演研究地壳运动和联合各种观测数据反演研究地球内部构造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地测量联合反演理论和方法研究将在监测全球变化、防灾减灾、发展地球科学理论方面取得更大进展。  相似文献   

8.
<正> 前言 1991年8月在维也纳召开的第二十届IUGG大会上,苏联地球物理委员会提出了国家报告,对苏联近四年来在大地测量科研工作作了综合性介绍。共分物理大地测量;大地网;重力测量;空间大地测量及现代地壳运动等五个部分。该报告分专题由苏联中央测绘研究所,国家天文研究所,国立莫斯科大学,苏联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撰写,最后由苏联地球物理委员会归总编篡而成。报告中每个专题都列出了大量参考文献。通过此报告可了解苏联大地测量科研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我国大地测量科研工作的发展会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1、前言当前,甚长基线射电干涉测量(VLBI)方法可算是环球大地测量中除人卫激光测距和激光测月外最精确的方法。在大地测量中应用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术首先在美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用佳于1分米的精度测定了横贯大陆和洲际距离。借此可以开始用直接长度测量对地球变形和地壳各部分的大面积地壳构造位移进行定量分析研究。此外,可以根据甚长基线干涉测量原理对银河系外射电源系统建立的固定联系,  相似文献   

10.
由武汉大学和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主办、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承办的“第六届Hotine-Marussi理论和计算大地测量国际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开幕。来自中国、德国、美国、希腊、法国、意大利、荷兰、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170多位代表参加了开幕式。会议的主题是现代大地测量的机遇和挑战,包括时变重力场和地球动力学,卫星重力测量的理论发展,地壳形变及其地球物理解释,利用现代大地测量手段监测地球环境和灾害,GNSS理论、算法及其工程应用,参考框架的定义和维持,边值问题及逼近理论,大地测量反演理论及应用,统计估计和预测理论,数据融合等。  相似文献   

11.
陆态网络是以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为主,辅以多种空间观测技术,实时动态监测大陆构造环境变化,探求其对资源、环境和灾害的影响的地球科学综合观测网络,为国家大地测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从陆态网络对大地测量基本骨架网精度的贡献、对动态大地测量基准的建立和维持、对高等级军用大地测量手段的多样化及其他领域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大地测量专业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大地测量专业设在地球科学与测量工程学院内,是我国首批授予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学科点。除军事系统外,是我国唯一培养大地测量本科生的专业。该专业由5个教研室、大地测量中心实验室和大地测量研究所组成,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也挂靠在...  相似文献   

13.
在澳大利亚召开的第十七届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联合会上,从各国提出的大地测量工作报告、科学论文和会议重点讨论的内容来看,近年来大地测量的活动概括起来大致有如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孙中苗 《测绘工程》2001,10(2):63-64
石磐,男,1936年生,河南偃师人。1960年解放军测绘学院天文大地测量系本科毕业,1965年该院研究生班地球重力场专业毕业。曾任总参测绘研究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中国测绘学会理事及名誉理事、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中国委员会委员、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会员。现为总参谋部测绘研究所研究员。  相似文献   

15.
对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2001年科学大会所讨论的几个科学技术问题作了部分介绍。其中包括大地测量近20年来的进展,地球参考框架和地球重力场研究的新成果,对GPS天气预报的技术要求等。  相似文献   

16.
Chal.  CW 《北京测绘》1995,(1):34-36,19
1993年(美国)国家大地测量的工作内容CharlesW.Challstrom国家海洋大气管理部的大地测量局建立并运用国家大地测量控制网,该控制网为纬度、经度和海拔高程提供了参考系统——国家空间参考系,这是所有测量、制图、编制海图的控制网基础,该系统...  相似文献   

17.
宁津生教授简介宁津生,祖籍安徽桐城,1932年10月生于天津,1956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测量系。现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中国分会委员,国际大地测量学会学术刊物《大地测量公报》和《大地测量手稿》编委,国...  相似文献   

18.
<正> 引言为了满足近代地球科学的需要,美国国家大地测量局(NGS)正在力求提高大地测量的时间和空间的分辨力。直接的目标是发展空间大地测量系统以便能够监测各种测量网的几何变形,这种网的规模可以是地区的、大陆的和全球的,这种系统的空间分辨力要达到几个厘米,时间的分辨力要优于1天。这个目标只能靠改进测量方法来完成,这些测量方法都采用了在空间探索计划推动下开发的各种先进的新技术。在考察了各种技术选择方案之后,我们  相似文献   

19.
卫星重力场探测及空间和地面大地测量联合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第廿四届大会于2007年7月上旬在意大利举行,本文结合这次大会对重力卫星CHAMP、GRACE和GOCE的目前概况作简要介绍,对它们在探测地球重力场方面的进展进行了评述。对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提出的"全球大地测量观测系统GGOS"和"整合空间大地测量技术作为全球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观测系统的基础GGOS-D"项目中"共点"测量的重要性进行了评述,并对这类共点测量成果解算应注意事项进行了介绍。最后将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主席和秘书长在第廿四届大会开幕式上的报告和答记者问摘编后作为本文附录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我国资深大地测量学家胡明城同志近期完成的“跨世纪的大地测量”是继“现代大地测量”的一部新著,全书约二十万字,包括总论,空间大地测量技术,板块运动和地壳运动的监测,重力测量和地球重力场,地球自转,海洋大地测量和海面变化等六章。该书总结了现代大地测量学直到1994年初的成就,特别强调它在减灾、环境监测和矿产资料开发中的作用,预测它在世纪之交将要达到的水平和可能解决的问题。本文是该书第一章总论部分,提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