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地质学会物化探专业学术委员会和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地质学术委员会物探学组联合召开的物化探经验交流讨论会,于1986年5月25~29日在保定冶金部物探公司举行,由两个学会联合组织经验交流讨论会,是冶金和有色系统广大物化探人员的共同愿望,受到各方面的支持与赞扬。会议由有色地质学术委员会物探学组组长程方道教授致开幕词,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地质学术委员会主任康永孚同志讲了话,冶金地质学会副秘书长马文念同志到会表示热烈祝贺。冶金地质学会副理事长、物化探专业委员会主任王继伦致欢迎词,欧阳宗圻高级工程师应邀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李四光地质科学荣誉奖获得者 :叶连俊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杨 起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彭熹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野外地质工作者奖获得者 :潘元林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胜利石油管理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蒋炳南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新星公司西北石油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潘龙驹 中国有色金属矿产地质勘查中心地质资料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启民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吴奇之 中国石油天…  相似文献   

3.
2009年10月23日,第十一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在获奖的14位地质科学家中,<古地理学报>编辑委员会副主编张善文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野外地质工作者奖,<古地理学报>编辑委员会荣誉委员金之钧教授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地质科技研究者奖,<古地理学报>编辑委员会副主编朱筱敏教授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教师奖.  相似文献   

4.
王照波  吴耕云 《地质论评》2021,67(6):67061678-67061784
由江西省地质学会主办、庐山世界遗产处承办,江西地质局第三地质大队和山东指南针矿产勘查有限公司协办的纪念李四光先生发现中国东部冰川遗迹100 周年暨第二届中国东部冰川学术研讨会,于2021年10月22日至24日在江西省庐山市顺利召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赵松龄研究员,南京大学杨达源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吕洪波教授,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徐兴永研究员,河南地矿技术学院张先教授,江苏师范大学王进欣教授,东华理工大学彭花明教授,华中师范大学伍铁牛讲师, 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平邑县明光寺林场王照波高级工程师,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刘文全研究员, 山东指南针地质矿产勘查有限公司李宝杰工程师,江西省地质局朱永刚研究员, 江西省地质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吴耕云先生等40余位地质科研部门专家出席此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5.
书讯     
由上海市地质学会工程地质学术委员会举办的桩基础系列讲座已于今年11月底结束,该讲座由赵锡宏教授、陈尚翰高级工程师等编写的一套讲槁,尚有部份多余,全套十五份,每套工本费伍拾元。如欲购置,可与上海广东路17号地质学会办公室联系。电话:218534。帐号:  相似文献   

6.
《地质论评》1981,27(5):470-476
第二届全国数学地质学术讨论会于1981年4月21日至25日在长沙召开。会议是由中国地质学会数学地质专业委员会筹备组和湖南省地质学会主持召开的。出席这次学术讨论会的代表来自地质、冶金、石油、建材、高等院校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地震局的专家、教授、科技人员共300多人。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黄汲清作了书面致词,学会副秘书长孙抠出席了会  相似文献   

7.
《地质通报》2005,24(12)
“青藏高原地质过程与环境灾害效应”学术讨论会于2005年11月20—23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第四纪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共同发起,由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第四纪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办公室、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大陆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古地磁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地…  相似文献   

8.
今天是李四光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日,第六届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颁奖及《中国地质学》(扩编版)首发式同时进行。现在又召开地质力学学术讨论会,这都是地学界的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9.
第二届全国青年沉积地质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12月13—16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高校、科研和生产单位的52名代表会聚一堂,在中国矿业大学的报告厅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式。中科院学部委员、地学部主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长徐光炽教授、地学部常务副主任、中国沉积学会理事长叶连俊教授、中国沉积学会副理事长吴崇筠教授、中国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韩德馨教授、中国地质大学何镜宇、徐怀大、王德发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张鹏飞、任德贻教授、中国石油学会裘亦楠高级工程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和云南省地质学会联合筹备召开的全国锡钨钼铋矿床(以锡为主)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9月1日至7日在“锡都”个旧市召开。采自全国地质及有关产业部门、科研单位、大专学校共112个单位的181名代表参加了这一学术讨论会。他们之中有我国老一辈著名的地质、矿床学家,如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南京大学地质系名誉系主任徐克勤教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地  相似文献   

11.
张云湘 :四川省地矿局。 192 2年生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在重庆大学、西南地质调查所、西南地质局、四川省地矿局等单位工作。历任野外地质队队长、技术负责、省地矿局副局长、总工程师和省政协委员、省人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地质学会理事长等职。 1995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著有《攀西裂谷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及对矿床控制的研究》一书 ,为四川地矿工作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周志彰 :四川省地矿局。 192 4年生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在贵州大学、西南地质调查所、西南地质局、四川省地矿局等单位工作。历任局探矿处主任工程师…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地质学会同位素委员会、全国黄金领导小组办公室、吉林省地质学会、吉林省金属学会、冶金部长春黄金研究所和中国色有工业总公司吉林矿产地质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国金矿床同位素地质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0月18-22日在长春隆重召开。 来自地质矿产部、冶金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核工业部、中国科学院和高等学校的45名代表出席了会议。长春地质学院张秋生教授、林尔为教授和姚凤良副教授应  相似文献   

13.
为庆祝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叶连俊教授从事地质工作六十载暨八十华诞,在中国岩石矿物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共同组织下,于1993年4月22日至24日在京举行了庆祝会和《沉积地质学新进展》学术讨论会。旨在表彰叶连俊教授几十年来在沉积地质学界做出的杰出贡献,同时通过学术研讨,推动我国沉积地质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地质学会空间地质专业委员会于1987年10月27~28日,在长春地质学院地质楼召开了第二届空间地质学与空间化学学术讨论会。该专业委员会是目前我国在该学科领域唯一的省级专业委员会。其主要研究方向是:研究太阳系和空间事件在地球上的反映;地球作为天体之一在宇宙演化中的统一性及其经济意义。学术讨论会由专业委员会主任、长春地质学院能源地质系主任王东坡教授主持。参  相似文献   

15.
一九八七年五月四日—八日在北京召开的山区工程地质环境国际讨论会是在我国举行的第一次国际性工程地质专业学术讨论会。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组织。会议荣誉委员会由国内外知名的教授专家三十人组成,其中有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程裕淇教授,法国的Arnould,M.教授、本届国际工程地质学会主席加拿大的White O.L.博士、捷克斯洛伐克的Matula,M.教授,以及中国的王思敬教授、孙玉科教  相似文献   

16.
1983年9月1日至7日,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钨锡钼铋专业组和云南省地质学会联合主办的,第一次全国性以锡为主锡钨钼铋矿床学术讨论会,在云南省个旧市举行. 来自滇、川、桂、粤、闽、浙、湘、赣以及东北、华北、西北十七个省(市、区)地质、冶金、矿山、科研和大专院校系统112个单位的181名代表参加了这次学术讨论会. 南京大学徐克勤教授、地科院地质所郭文魁教授、地矿部科技司张炳熹总工程师、南海地调指挥部刘锦新副总工程师、昆明工学院黄佑文教授等老专家应邀出席了会议,并作了内容丰富的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贵金属专业组、冶金部地质情报网、四川省地质学会等单位发起的全国砂金矿床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9月5日—18日在成都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地矿部、武警黄金指挥部、有色总公司和大专院校、研究院(所)等单位从事黄金地质勘查、生产、教学科研的专家、教授、工程师等  相似文献   

18.
陈雄 《地球化学》1984,(2):185-185
全国天文、地质、地震、气象相互关系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11月19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是由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震学会、中国气象学会、北京天文学会、中国石油学会和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的有关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七十多个单位的正式代表120人,特邀代表和列席代表40多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黄汲清、李春昱、张文佑、翁文波、丁国瑜等教授出席了开幕式,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黄汲清同志致开幕词,张文佑、翁文波等同志在会上作了报告。 这次别开生面的多学科综合学术讨论会,共收到论文摘要160多篇,论文报告130篇,会上宣读了论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市地质学会联合举办的“全国地面沉降学术讨论会”于去年11月24日至30日在上海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来自全国各地及上海市有关科研、生产和教学单位的专家、教授,也有年富力强的年青专家和热心学术工作的各级领导同志共135名正式代表和15名列席代表。这次会议共收到57篇论文和5篇译文,其中关于地面沉降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研究论文14篇,运用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区域地质及成矿规律专业委员会、吉林省地质学会、IGCP第247项中国工作组、长春地质学院矿床研究所、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前寒武纪矿床专业学组共同发起,吉林省地质学会负责筹备的第一届全国环太平洋成矿带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7月15日—20日在长春举行学术报告与讨论会,7月21日—24日赴长白山考察新生代火山岩中的宝石地质。 来自全国16个省市、40个单位的代表83人参加了会议。大会收到98篇论文(摘要),有32名代表在大会上宣读了论文。大会组织委员会副主席裴荣富研究员致开幕词,大会组织委员会主席张秋生教授作总结报告。长春地质学院院长张贻侠教授、吉林省地质矿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