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
正尕斯库勒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南端,地理坐标北纬37°57'~38°11',东经90°40'~91°10'。尕斯库勒盐湖发育于柴达木盆地茫崖拗陷的尕斯库勒凹陷中,湖水面积103 km~2,水深一般为0.5~0.8 m,平均水深0.65 m;水化学类型为硫酸镁亚型,是一个以石盐、芒硝沉积为主的盐湖。湖表  相似文献   

3.
盐矿业简史     
《西部资源》2011,(3):44-44
中国是世界产盐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相传炎帝时(约公元前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风沙氏煮海为盐。最早起源于山东半岛胶州湾一带,是用火熬海水制盐之鼻祖;此法一直延续到明清之际,逐渐过渡到用滩晒法制海盐。湖盐的生产至少从3000多年前的商代就已开  相似文献   

4.
盐胁迫对盐芥悬浮培养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进  李新荣 《中国沙漠》2011,30(4):878-883
 以盐芥悬浮细胞为实验材料建立“悬浮细胞/盐胁迫”体系,并运用透射电镜技术对盐胁迫下盐芥悬浮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未胁迫下,盐芥细胞中各细胞器结构完整; 300 mM NaCl胁迫6 h后,开始出现质壁分离,细胞质具有较高的电子密度; 胁迫12 h后,出现明显的质壁分离现象,线粒体数目增多,多数变成月牙形 ,内部模糊不清,高尔基体失去正常形态,变得松散,“反式”面分泌小泡以“出芽”方式出现,同时发现胞内有“吞噬泡”存在。实验说明盐芥悬浮细胞能短时间耐受高浓度(300 mM)的氯化钠胁迫,当胁迫时间延长为12 h,细胞受损严重,亚细胞水平表现在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细胞“自我吞噬”可能在盐芥细胞盐胁迫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盐生植物长叶红砂泌盐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薛焱  王迎春 《中国沙漠》2008,28(3):437-442
长叶红砂(Reaumuria trigyna Maxim.)为东阿拉善-西鄂尔多斯种,属我国特有,是古地中海残遗珍稀植物。通过对长叶红砂野外生存环境、泌盐结构以及泌盐特点的研究,结果显示:长叶红砂是一种具有多细胞盐腺的向外泌盐的泌盐盐生植物;长叶红砂植物体内、盐腺分泌物中盐分离子组分与生存土壤的离子组分一致,均含有Na+、K+、Ca2+、Mg2+、SO2-4和Cl-等离子,但含量差异较大,其中土壤中阳离子以Na+或以Na+和Ca2+为主,阴离子以Cl-或SO2-4为主;植物的根、茎、叶中阳离子却以K+为主,且6种离子含量的基本趋势均是:根<茎<叶;分泌物中Na+ 、Cl-的含量最高,其次是SO2-4;盐腺的分泌速率表现为:上午的分泌量高于下午,白昼高于夜间,这些结果说明盐腺的分泌选择性与其保持植物体内适当的盐分和养分浓度以适应野生生境有关。  相似文献   

6.
胡娟  张洁  盛洲  周宸宇  张旭萍  拉本 《盐湖研究》2022,30(1):95-100
目前我国盐溃土地面积较大,尤其是青藏高原的盐溃地,常伴有干旱、半干旱的生境,导致植物不易生长,生态环境相对恶劣,这种生态现状亟待解决.盐生植物具有一定的耐盐性和耐旱性,是改善盐渍地的首选植物,种子的活力决定了种子萌发的情况,多数学者为改善严峻的生态环境开始了盐生植物引种的研究.测定种子活力有直接方法和间接方法,大多数学...  相似文献   

7.
季节性冻融是干旱区土壤盐碱化形成的主要驱动因子,但冻融过程中土壤水盐耦合关系及热量调控机理仍不清楚。通过分析2009年11月~2010年5月新疆玛纳斯河流域典型盐荒地季节性冻融过程中土壤剖面160 cm以内的水分、盐分和温度动态变化,探讨了不同土层冻融过程中水热盐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最大冻结深度为150 cm左右,表土层(0~40 cm)温度与气温关系密切;土壤剖面水分呈现“C”型垂直分布,表土层和底土层(100~160 cm)含水量较大,而心土层(40~100 cm)含水量不足10%,土层平均含水率在冻融前期增加了12.91%,而在初蒸期减少了10.01%;土壤剖面盐分在冻结期和初蒸期表聚作用明显,心土层和底土层含盐量稳定,土壤剖面含盐量表现为“积盐-脱盐-再积盐”的变化过程。水热盐之间具有高度协同性,心土层和底土层表现为水盐相随、而表土层为水去盐留的耦合特征,热量传输是调控水盐运移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从罗布泊"大耳朵"地区盐壳中分离获得108株嗜(耐)盐细菌.试验比较了不同培养基的分离效果,测定了嗜(耐)盐细菌对NaCl的耐受性,生长pH范围及对Na+、K+、Mg2+、Ca2+的选择性.结果表明,添加罗布泊盐壳浸提物的CM改良培养基更有利于嗜(耐)盐细菌的富集培养和分离.罗布泊嗜盐细菌中以革兰氏阴性菌、杆菌为主,大多具有产生色素的特性.大多菌株的pH生长范围是6.0~10.0,最适生长pH值是7.0~8.0.根据生长的NaCl浓度,将分离菌株划分为中等嗜盐细菌、极端嗜盐细菌和耐盐细菌,所占比例分别为24%,27%,49%.嗜(耐)盐细菌的分布与组成类型与分离地点的含盐量有一定的相关性.多数嗜盐细菌对Na+、K+、Mg2+有广泛的适应性,生长所需的Na+可以被一定浓度的K+、Mg2+替代,但缺乏对Ca2+的适应性.多数耐盐细菌对Na+、K+、Mg2+、Ca2+的选择性不强.少数嗜(耐)盐细菌对Na+、K+、Mg2+、Ca2+具有专一的选择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国际锂盐最新需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复怀 《盐湖研究》1999,7(1):70-73
本文不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锂业动态,从锂盐最新需求与应用,国际锂工业进展,1997年度国际市场锂矿物报价,含锂卤水,1994,95年度国际金属锂产量一览,锂的新用途诸方面予以阐述和报道,期望能为盐湖锂产业的创业与发展提供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10.
11.
新疆乌尊布拉克盐湖是我国目前少见的含钾硝酸盐型盐湖。文中根据资料和CK96—1钻孔剖面中(14)C年龄以及岩性的变化,粗略地探讨第四纪晚更新世末期大约4万年以来新疆乌尊布拉克盐湖沉积特征、成盐环境和大致年代。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盐渍土地面积较大,尤其是青藏高原的盐渍地,常伴有干旱、半干旱的生境,导致植物不易生长,生态环境日渐恶劣,这种生态现状亟待解决。盐生植物具有一定的耐盐性和耐旱性,是改善盐渍地的首选植物,种子的活力决定了种子萌发的情况,多数学者为改善严峻的生态环境开始了盐生植物引种的研究。测定种子活力有直接方法和间接方法,大多数学者采用的是直接方法,即在实验室模拟一定条件直接测定萌发率。本文简述了盐生植物的概况、制造胁迫的主要方法以及检测种子活力的指标,综述了近年来各位学者对盐爪爪、白刺等具有代表性的22种盐生植物在种子萌发期的耐盐性以及抗旱性的相关研究,为改善盐渍地的生态环境、提升盐渍地的生产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利用植物抑制藻类生长是目前海洋赤潮治理的有效生态手段之一。以东海原甲藻为材料,研究了滩涂盐生植物盐角草对东海原甲藻生长的抑制效应。结果显示:盐角草过滤培养液和4种根的有机相提取物(甲醇相、正丁醇相、氯仿相和石油醚相)能显著抑制东海原甲藻的生长,改变细胞大小。其中,石油醚相和正丁醇相提取物还能影响藻细胞Chl a含量。有机相提取物中以甲醇相提取物的抑制效果最强,对盐角草甲醇相提取物进行GC-MS分析,得到27种化合物,含量最高的3个组分为5-羟甲基-2-呋喃甲醛、棕榈酸和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研究表明:滩涂盐生植物盐角草能够抑制东海原甲藻的生长,具备开发新型赤潮生物抑藻剂的潜力,有望应用于海洋赤潮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以昌都—兰坪—思茅盆地及呵叻盆地含盐带盐类沉积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大地构造学、矿床学、地球化学等研究方法,总结和研究了该区含钾蒸发岩矿床的矿床特征,提出了新的成矿模式。研究表明,兰坪—思茅盆地和呵叻盆地的含钾蒸发岩矿床为"海源陆相"成因,即在陆相环境下与海水的变异有关。该矿床缺失正常海水蒸发浓缩而形成的硫酸盐沉积,同时,矿床中少量菱镁矿等自生矿物的出现无法用正常海水蒸发理论解释。矿床中少量溢晶石等矿物的出现预示着该矿床富钙。兰坪—思茅盆地内广泛发育了白垩纪蒸发岩系(勐野井组或云龙组),江城地区甚至沉积了小型钾盐矿床。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的研究表明,该区蒸发岩矿床为海相成因,Rb和Br的含量变化指示海水从北部兰坪侵入到呵叻。昌都及兰坪地区的白垩纪石膏硫、锶同位素研究表明,该区大套的硫酸盐沉积为海相成因,物源研究成果揭示思茅盆地的物源可能来自东羌塘地区,预示着昌都地区的硫酸盐沉积跟兰坪—思茅盆地的蒸发岩沉积具有同源性。通过上述研究,提出了多级盆地海水迁移变质成盐成钾模式。  相似文献   

15.
借助ArcGIS软件可视化处理功能,运用地理集中指数定量分析方法,对四川盐文化遗产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探讨盐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四川盐文化遗产主要由生产遗址和饮食类遗产项目为主,盐文化遗产总体分布相对集中,但在市域空间上分布数量不均衡,其空间分布受地形、资源、历史、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在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础上,结合区域盐文化资源特点,提出四川盐文化遗产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6.
阿塔卡玛盐湖的综合开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年来,智利阿塔卡玛盐湖的开发进展迅速。本文报道了阿塔卡玛盐湖的形成、资源、开发过程、主要技术路线、氯化钾和碳酸锂产品技术经济指标以及阿塔卡玛盐湖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7.
水合盐相变储能材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园  李翔  海春喜  申月  任秀峰  曾金波 《盐湖研究》2018,26(2):9-15, 47
水合盐相变储能材料具有原料丰富、储热密度高、价格低等优点,在太阳能高效利用、工业余废热利用、跨季节储热采暖、智能温室、食品储存保鲜、轻纺行业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及经济效益。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遇到过冷、相分离、非协调性熔解、热传效率低(热导率低)、体积变化、循环稳定性、结晶速率慢以及热化学稳定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密度泛函理论、成核剂"协同效应"、纳米导热粒子、微纳核壳结构构筑等研究提升水合盐相变储能材料性能及应用范围,该研究思路对于水合盐相变储能材料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植物的抗逆机理、耐盐基因开发和改善土壤微环境等方面,研究根系分泌物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盐地碱蓬(Suaeda salsa)根系分泌物与土壤含盐量的关系,于2020年7月25日,在黄河三角洲土壤含盐量存在显著差异的3处盐沼的盐地碱蓬群落区中,采集生长状态一致的盐地碱蓬全株样品,利用Agilent 7890A/5975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鉴定盐地碱蓬根系分泌物中化合物的种类和测定其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含盐量分别为1.5 g/kg、3.5 g/kg和7.0 g/kg条件下,盐地碱蓬根系分泌物中的化合物种类分别为45种、84种和45种,包括酯类、胺类、酮类、苯类、吲哚类、烷烃类、噻唑类、酚类、酸酐类、醛类、酸类、烯类、腈类、醇类、醚类、醌类、吡喃类、盐类和抗氧化剂化合物,而且都以烷烃类化合物的种类居多;随着土壤含盐量的增大,盐地碱蓬根系分泌物中的烷烃类化合物的含量逐渐增大,土壤含盐量为7.0 g/kg条件下的烷烃类化合物含量(54.040%)为盐地碱蓬根系分泌物中各类化合物含量的最大值,酸类和烯类等化合物的含量在不断减小,酯类、酮类、苯类、酚类和噻唑类化合物的含量都在土壤含...  相似文献   

19.
盐风化是干旱区一种重要的岩石风化过程。本文初步研究了盐风化作用的性质、机制和强度及其在地貌塑造和生产实践上的意义。盐风化包括盐结晶风化作用和盐水化风化作用两种类型。盐风化的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盐类矿物性质和气候条件。高温和干旱相结合的气候最有利于盐风化过程。通过对未风化岩石和风化岩石的对比,证明盐风化发展的速率很高。Tafoni是盐风化发展阶段的一种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0.
土壤水盐运移模型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解雪峰  濮励杰  朱明  许艳  王小涵  徐彩瑶 《地理科学》2016,36(10):1565-1572
回顾了国内外土壤水盐运移模型的发展历程,根据土壤水盐运移模型构成的原理和发展趋势,将土壤水盐运移模型分为水盐平衡模型、物理模型和系统模型。借助国内外文献对已有模型的原理和应用进行了介绍,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展望了新形势下土壤水盐运移模型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旨在为今后土壤水盐运移模型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