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栗木锡铌钽矿床地球化学分带模型与找矿评价标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锦其  李惠 《矿物学报》2008,28(2):221-226
从找矿地球化学角度,依据栗木锡铌钽花岗岩型矿床的分带、元素异常组合、平均含量和比值的垂直变化特征,综合建立了矿床地球化学分带模型,指出了F、Li、Be、W、Sn、Nb、Ta、Cu、Mo、Bi、Ti是寻找该类矿床的有效指标,总结了矿体前缘、近矿和矿尾的异常组合、强度及比值等地球化学评价标志.  相似文献   

2.
火山热液型铅锌矿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预测指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火山热液型铅锌矿床赋矿围岩、后期脉岩和蚀变岩石中成矿元素铅锌银含量高,矿体元素组合复杂,原生异常发育,并存在着原生分带现象。矿体前缘元素为I、Hg、As、Sb、B、Ba;近矿指示元素是Pb、Zn、Ag、Au、Cd、Mn、Cu;尾部或矿下指示元素为Cu、Mo、W、Sn。根据矿床指示元素的分布规律和原生晕的分带性,研制了判别矿床剥蚀程度和评价异常的地球化学指标,建立了该类矿床的地球化学找矿预测标志。  相似文献   

3.
根据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铜矿床的地层、岩体、控矿构造、蚀变带、矿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结合矿床元素组合、原生异常、元素异常分带规律等,总结出矽卡岩型矿床的岩体评价、剥蚀程度、隐伏矿预测3类地球化学勘查指标,为该类矿床的勘查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邱永进 《物探与化探》1993,17(3):166-172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成果基础之上,初步总结和归纳了鄂东南地区铜铁金等多金属矿床原生地球化学分带特征,同时建立了本区主要矿床类型组合及地球化学分带综合模式,讨论了区内典型矿床单、多层矿体元素分带特征及轴向分带模式在进行深部盲矿预测中的实际意义;提出了矿床中特征指示元素的指示意义及寻找盲矿的标志。  相似文献   

5.
青城子矿田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迟永坤 《地质与资源》2002,11(2):109-118
对青城子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元素的各种地球化学异常形迹进行研究,探讨青城子矿田的成因,表明青城子矿田属沉积变质岩浆热液改造型,并提出青城子矿床的最佳指示元素组合,以及元素的水平、垂直分带特征.  相似文献   

6.
赣南脉钨矿床的某些地球化学特征及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论述了脉钨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成矿元素、伴生元素及矿化剂元素在时空上的分布分配特征。重点讨论了矿床的垂向分带和地球化学异常分带模式。总结出地球化学找矿的指示元素和预测标志。  相似文献   

7.
下黄竹园金矿是老湾金矿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地层各组段和主要岩石类型中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参数特征,以及异常元素空间分布、异常浓度分带、分带序列、元素对比值的研究,表明成矿元素含量变化与地层层序、岩石类型密切相关.龟山岩组二云石英片岩是金矿体的直接赋矿围岩,与斜长角闪片岩共同构成矿源层.根据异常元素组份分带、垂向分带序列和不同标高元素对比值的研究,建立了地球化学评价指标,为矿床深部及外围找矿提供了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易门狮子山铜矿床位于昆阳裂谷易门裂陷盆地内,属沉积-改造型中型铜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落雪组白云岩中,并严格受狮子山背斜及北东向压扭性断裂控制。应用构造地球化学方法,重点研究了断裂构造岩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异常分带规律,结果表明:断裂破碎带矿化蚀变强烈,构造岩中Cu、Bi、Mo、Co、Mn、Ag、Pb等成矿元素富集;矿床具有自上而下的轴向分带序列Ba-Mn-Ag-Zn-Cu-Pb-Co-Bi-Mo;横向上Cu-Bi-Mo-Co-Mn为矿体的近矿指示元素,Ag-Pb为远程指示元素;纵向上从矿床东部至西部,矿化强度及异常规模明显减弱,反映了该类型矿床分带明显的特征。根据地球化学找矿标志,3~8号勘探线间近矿晕规模大,是深部隐伏矿的主要靶区。  相似文献   

9.
蔡家营铅锌银矿床原生异常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据蔡家营铅锌银矿床有关的各类介质中微量元素的分布及组合关系,确定了该矿床的指示元素,阐明了矿床原生异常特征及分带规律。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建立了该矿床的地球化学原生异常模式。取得了找盲矿的显着效果。  相似文献   

10.
河南萑香洼金矿床作为典型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通过研究分析该矿床F985矿化带的Ⅰ号矿体各类元素组分在不同地质体的含量变化特征,原生晕异常分带特征和地球化学轴向分带特征,建立了该矿床完整的地球化学异常分带理想模型,得出矿床地球化学异常轴向分带序列确定为:烃类、Sb(前缘晕)→As、Hg(矿头)→(矿中晕)Au、Ag、Cu、Pb、Zn、W、Mn→(矿尾晕)Mo、Co、Ni、Sn,并总结出了找矿预测标志,为该矿区深部找矿提供了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