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人口地图编制方法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永立 《地理科学》1997,7(4):342-345
人口地图的编制应针对不同地域的人口分布特征,确定相应的制图单元和表示方法,并拟定相应的人口资料搜集途径和方法。常州市人口图的编制实践说明,城市人口图以多边形的人口密集小区为制图单元,运用多边形分级比值法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2.
影像平面图在城市覆盖调查与制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航空影像平面图应用于城市地表覆盖调查与制图作了初步探讨。文中简述了影像平面图的基本特点及其在地表覆盖调查与制图中的优点,建立了适应影像判读的城市地表覆盖分类系统及判读标志,阐明了编图工艺的基本过程。  相似文献   

3.
基于MGE的数字地图制图系统若干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综述数字地图技术功能、特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MGE数字地图制图系统的体系结构、技术流程和特点,进而从地图数据输入/数字化技术(包括地图的扫描输入、数字影像数据的输入处理、航摄资料的立体数字化、地图/GIS数据库的提取4种)、地图色彩库和符号库的制作、地图组版和分色制版关键技术(分为一般地图、影像地图、图-文-图片混排地图等几种类型地图的组版和分色制版,以及一些特殊制图效果的实现技术等)、印刷地图与电子地图的互相转换等方面阐述了基于MGE的数字地图制图系统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这些技术对于数字地图环境的地图设计、编辑、印前处理等许多方面都有参考作用。最后,本文对于数字地图一体化的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刘慧屏 《热带地理》1998,18(3):279-285
中国地图科学工作者在继承和发扬祖国地图科学光辉传统的同时,吸取地球科学,空间技术和信息工程等学科的现代成就,使当代地图科学技术取得长足的进展,几十年来,航空摄影与系列制图,航天遥感与动态制图,计算机制图与电子地图,地理信息系统与制印一体化等先进科学技术已取得瞩目成绩,专题地图集的编制与信息时代相呼应,出现一些新观念,新技术,随着地球信息科学新学科的兴起,地图科学将出现新机遇,新挑战。  相似文献   

5.
卫星影像地图的特点表现在以影像信息为主,卫片上显示不出或不大明显的政治经济地理要素,用常规制图的线划符号、文字注记等方法加以表示。同时,对卫星影像资料进行几何纠正和投影换算以满足影像地图几何精度要求。它较之一般线划地图具有影像信息丰富、现实性强、立体感好的优点。 (一) 卫星假彩色影像地图编制的工艺程序(略) (二) 生产设备 纠正仪是几何纠正、光学合成的主要设备。我  相似文献   

6.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系统和电脑制图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电脑地图和传统地图之间的价格性能比已经逐步发生了变化,一方面编制和出版传统的纸介质地图所需投资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电脑制图系统的价格将越来越低。  相似文献   

7.
前言 1963年春,我们结合县农业规划工作需要,曾进行县农业地图的编制试验,编制了一套中山县农业地图,其中包括农业土地类型、咸洪涝旱地区分布及土壤分布等图,以供该县农业规划工作的参考。 1964年夏,笔者继续开展番禺县农业地图的编制工作。该县农业局亦提出编制农业土地类型图的要求。他们认为通过土地类型的划分与制图,可以了解各类型土地的特点、分布规律及对农业生产的有利与不利因素,这是进行农业规划工作的重要依据。事实上,  相似文献   

8.
前言 1963年春,我们结合县农业规划工作需要,曾进行县农业地图的编制试验,编制了一套中山县农业地图,其中包括农业土地类型、咸洪涝旱地区分布及土壤分布等图,以供该县农业规划工作的参考。 1964年夏,笔者继续开展番禺县农业地图的编制工作。该县农业局亦提出编制农业土地类型图的要求。他们认为通过土地类型的划分与制图,可以了解各类型土地的特点、分布规律及对农业生产的有利与不利因素,这是进行农业规划工作的重要依据。事实上,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世界上地图出现最早的国家之一.历代有过一些著名的地图学家和不少重要的地图作品,在世界地图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只是到了近代才比西方国家落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地图学有了很大的发展.首先建立了国家基本地形图系统,并完成全国1:5万和1:10万航测地形图,编制出版了一批全国和省、县普通地图.在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农业,环境、海洋等专题制图方面取得很大的成绩,编制了相当数量中小比例尺专题地图和全国与省区地图集.在地图投影、制图综合、专题制图、综合制图等理论研究方面已取得一批成果.近十年开展的计算机辅助制图与遥感制图迅速发展,已局部应用于专题地图编制.  相似文献   

10.
一、现代地图学的产生地图学最先是由数学制图、地图编制和地图制印3个分支学科组成的。尔后发展增加了地图概论和地图整饰。20多年来,地图信息、地图信息传递、地图感受、地图图形符号论和地图模型等新学说被提出。早期的地图理论研究侧重于地图的数学基础、制图技术方法和制图综合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outlines recent developments in computer mapping and points out its importance for visualizing contents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The authors present an integrated system of mapping packages and spatial-data files. Map examoles generated with this system are used to illustrate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computer-mapping methods. The diversity of displays created from a single set of data demonstrates that mapping from automated display systems requires the user to take some decisions which have to be based on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phenomena displayed, of cartographic communication, and of technical aspects of automated map processing.  相似文献   

12.
地图制图自动化是地图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对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采用Representation技术,以昆明市入滇河道(管线)专题地图制图项目为例,研究探讨基于规则化数据驱动的计算机地图制图表达,部分解决了传统上必须通过大量人工编辑才能够完成的制图任务,特别是实现了传统上需要以破坏数据的GIS属性为代价才能够实现的地图制图效果,结果表明:基于规则驱动的计算机地图制图表达技术能够兼顾GIS和地图制图对数据的不同要求,可快速完成地图制作,并达到传统地图制图效果,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具有广阔的推广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论地图学知识创新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图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青的学科,在地球科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探讨地图的科学价值和地图学学科归属入手,深入研究了地图学的知识创新和知识增长模式,制定了地图学的知识创新体系和研究方案,并讨论了三个核心创新点的实质、难点、创新途径等。本文认为,地图学的知识创新体现的是地图的科学价值的增殖,地图学的实际应用则体现了地图的社会功能的增强。地图学的知识创新方案应该包括从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到技术创新,再到新产品开发和地图产业化的整个过程和体系。  相似文献   

14.
The relative decline of geographic cartography in the past several decades is based more on convenience and circumstance than on theoretical justification. Contemporary split-brain studies reveal much about brain lateralization in human beings and shed dramatic new light on the essential role visualization plays in creative, productive thought. Opportunities made possible by recent developments in remote sensing and computer mapping suggest that geographers would gain a powerful new research tool by returning to geographic cartography in its modern form.  相似文献   

15.
地图学内涵的变化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忠性 《地理学报》1995,50(1):90-93
本文从四个方面阐明当代地图学的变化:(1)地图学概念的变化;(2)地图学内容的变化;(3)地图学与其它学科联系上的变化;(4)地图学应向难度和深度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some issues related to the changes in the role, properti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artography in connection with the transition of mankind from the industrial age to the information (post-industrial) age. Emphasis is placed on the essence of the process of perception of the environment by humans through data provided to them where the object of perception and the subject perceiving information are located at different points of the space-time continuum. The study identifies eight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new challenges and requirements, the possibilities of information society, and the related new tasks of cartographic support of the economy. It is shown that the main difference of the information age from the industrial age implies a transition from the commodity-producing economy to the economy of information services. Based on thi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re is a need for the provision of various cartographic services, such as the generation of cartographic information as requested as well as supplying it to various users. Seven main statements are formulated, which characterize the peculiarities, properties and methodological foundations of cartography under the new conditions. The definitions of the role and subject of cartography in the information age are suggested. An interpretation is given to the term “neocartography”, and its main characteristics are presented. The notion of a multipurpose cartographic resource is introduced.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地图科学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张世奎  刘兆永  李颖 《地理科学》2000,20(3):270-273
从地图学理论的探索、地图的应用、制图的应用、制图技术的发展与地图的生产几个方面介绍了我国地图科学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并列举了一些地图成果,说明了改革开放以来随 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地图学也得到了空间的发展,并将以更辉煌的成就跨进21世纪。  相似文献   

18.
试论地图学发展与技术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念了技术创新的内涵以及我国20多年来地图学发展中的技术创新,根据制图实践及典型范例,总结了制图工艺创新及地图产品创新的优势,认为加强地图学与“GIS,RS,GPS”技术的集成和应用研究,网络地图发布与浏览技术研究,是今后地图学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9.
国外赛博地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赛博地理学是研究计算机通讯网络(尤其是互联网,万维网及其他存在于计算机屏幕以外的电子“版图”)-即赛博空间-的空间特征。研究对象包括善于从物理基础设施,信息流动,新的赛博空间社区的人口统计到对这些新的数字空间的感知及可视化研究等一系列地理现象。重点是找出信息。空间与人类行为之间的关系,重新定义地理学中善于距离,尺度及区域等基本概念。同时在概念框架。方法学及现场初中的基础上开辟新的地理学研究领域。赛博空间帛图综合利用了地理学,制图学,社会学,文化学,计算机通讯,信息可视化,文学理论及认知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赛博空间的外观及其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工具,最后,对 在进行的赛博地理研究项目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