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保护好荒漠地带珍贵的胡杨森林资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陈炳浩 《中国沙漠》1983,3(4):27-28
胡楊林是我国干旱地区荒漠条件下形成的独特的森林类型。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的河谷地带分布最为集中, 形成走廊式的河岸森林, 向东经由罗布泊低地和哈密嘎顺戈壁至甘肃河西走廊西端敦煌等地。此外, 在准噶尔盆地、伊犁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以及内蒙西部额济纳谷地和内蒙阿拉善沙漠也有小片胡楊林分布。新疆的胡裼林分布之广, 面积之大为举世罕见。  相似文献   

2.
到新疆一定要去看看天池,因为天池不同于平原丘陵的湖泊,它隐匿于深山之内,高居于群山之颠、像远离人间的隐士,超凡脱俗,美妙绝伦。天池之所以令人神往,还在于它积淀很深的文化底蕴。相传周穆王西游,与西王母曾在此宴乐,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登临过博格达山,并在天池会见当时来讲道的长春真人丘处机,美好的传说使天池成为历史巨人风云际会的胜境,这份天池独具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氛围使没去过天池的人生发出一种奇特的神秘感和令人魂牵梦引的诱惑力。  相似文献   

3.
新疆戈壁地区近地面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观测对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大口径闪烁仪和QHTP-2型温度脉动仪对新疆戈壁地区近地面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进行对比观测。结果表明:两种仪器测量所得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皮尔森相关系数达0.68。大口径闪烁仪所测结果符合新疆戈壁地区近地面大气湍流强度日变化特征,与温度脉动仪测量结果随时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两种仪器测量结果在数量级上存在的差异,可能是由测量原理、测量高度、大气稳定状态等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博格达是"新疆天山"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的划分原则,博格达旅游资源景观由二大主类,九大亚类,十八大基本类型组成,共有123个旅游景观点。特品级旅游景观资源包括垂直自然地带、褶曲景观、生物化石点、凸峰、峰从、石林、悬瀑、冰川观光地;优良级旅游景观资源包括断层景观、节理景观、地层剖面、奇特与象形山石、峡谷段落、雅丹、冰川侵蚀遗迹、观光游憩河段、观光游憩湖区、冷泉等。基于对旅游资源的定性评价,从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和遗产价值三个方面讨论了博格达世界自然遗产地景观资源开发价值。依据保护对象的敏感度、濒危度和遗产展示与旅游业发展的要求,制定保护分区,即禁建区、限建区和展示区。  相似文献   

5.
基于遥感影像识别的戈壁分类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戈壁是中国西北干旱地区的一种主要地表景观类型。由于戈壁所处地带自然条件恶劣,人烟稀少,不便于实地调查研究的开展,所以目前关于戈壁的研究资料非常少,就现有为数不多的研究来看,现有戈壁类型划分存在交叉问题,难以将戈壁分清,且分类没有从全局考虑。为了促进戈壁研究的规范化,本文首先对戈壁进行明确定义,然后从戈壁分布的气候区、动力条件、地貌特征、地表物质组成、植被、水文与土壤等7个方面,对戈壁内涵进行界定。同时,本文在参照现有戈壁分类基础上,从戈壁的形成原因、地表物质组成与植被盖度角度,分三级建立了一套既考虑戈壁区生态保护与利用,又易于遥感影像识别的戈壁分类体系,对每一级每一类戈壁在影像上表现的特征以及通过遥感影像如何提取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新疆达坂城风区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为风电场的建设提供了极其优越的条件。从1988年到现在,经过20年的建设,达坂城风电场从无到有,不断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风电场。达坂城——这座位于茫茫戈壁上的城市,也成为了中国名副其实的风电之都。  相似文献   

7.
提起新疆,也许映现在你脑海中的是那颇具民族风情的维吾尔族歌舞、名闻遐尔的哈密瓜和珍珠玛瑙般的吐鲁番葡萄;呈现在你眼前的自然景观是“三峡二盆”、“十天九风沙的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然而,却很少有人知晓在这使你望而却步的沙漠、戈壁底层下,埋藏着无尽的宝藏——丰富的石油、煤炭资源。  相似文献   

8.
正普氏野马曾广泛分布于中国新疆准噶尔盆地和蒙古国干旱荒漠草原地带,故又被称为准噶尔野马或蒙古野马。随着畜牧业快速发展、草原的过度开垦、矿业开采侵占和破坏野马的栖息地等多方面因素,普氏野马种群数量不断降低。最后一次野外观察到普氏野马是1969年在蒙古国Dzungarian戈壁。自此,普氏野马仅圈养于欧美等西方国家的动物园内。自1985-2005年,中国从西方动物园共引入24匹普氏野马,放入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的新疆吉木萨尔野马繁育中心。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杨维康研究员课题组首次发表文章详细报  相似文献   

9.
将军戈壁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的东南边缘,属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一部分,行政区划上属奇台县管辖范围。这片沙漠中的神奇景观在最近十几年才逐渐为世人所知。  相似文献   

10.
在新疆,我时常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无家可归的行者,昼行夜息漫无目的,凄然相思同时又陶然旅次。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每一片苍茫的戈壁都是心灵的依托,每一块奇拔的山石都是意志的外化;痴迷前行的脚步执著地诠释着“在路上”的人生命题,而孤独之中正好便于审视生命。但即便是  相似文献   

11.
姚爱冬  曹晓阳  冯益明 《中国沙漠》2014,34(5):1215-1221
戈壁地表砾石粒径与遥感多光谱数据、植被指数及地学因子存在相关关系,但这些因子间可能存在着多重相关性,如利用这些因子直接建模估测戈壁地表砾石粒径,则可能出现病态模型。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因子,既可保留多个相关因子的主要信息,又可避免因子间共线性的问题,达到降维、简化模型的效果。因此,本文以新疆哈密市境内山前洪积扇戈壁地表砾石为研究对象,以2010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及30 m分辨率DEM为基本数据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选择的43个遥感及地学因子(主要包括影像各波段信息、DEM、NDVI、 GEMI,影像经K-T变换得到SBI、GVI、WVI三个分量,通过纹理分析得到的各个波段的均值、方差、信息熵、相关性及对比度等纹理因子,以及利用DEM提取的粗糙度等)中,筛选提取其主成分。结果表明,第一主成分至第五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98.0%,以前5个主成分作为自变量,借助SPSS软件中的多元回归分析功能,建立戈壁地表砾石粒径估测的回归模型,模型经方差分析及相关性检验,达到显著相关水平。基于建立的估测模型,进行了戈壁地表砾石粒径估测,经验证,实测值与估算值紧密相关。研究可帮助我们了解戈壁的特征,为戈壁区改造利用,认识沙粒迁移、沙漠扩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戈壁分类体系与编目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统一的戈壁分类和编目体系,是进一步深入研究戈壁的理论基础,也是合理开发利用戈壁资源的前提。到目前为止,只有少量文献或著作提到戈壁或戈壁类型,关于戈壁编目的研究更鲜有报道。为了促进戈壁研究的规范化,本文在参照现有戈壁分类基础上,结合戈壁科学考察成果,根据戈壁的形成原因、地表物质组成与植被类型,分三级建立了戈壁分类体系,并对每一级每一类的戈壁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在戈壁分类基础上,提出戈壁编目设想,以期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戈壁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新疆古称西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多民族聚居的地方,这一客观现实决定了这一地域的地名的多层性。随着历史和经济建设的发展,虽然为数不少的汉语地名在这一地域逐渐增多,但是维吾尔、哈萨克语等地名仍居地名语种之首。它们以极强的生命力像颗颗珍珠,星罗棋布地镶嵌在高山深谷、绿洲草原和戈壁沙滩,把整个新疆大地点缀得更加绚丽多彩。  相似文献   

14.
天山横亘新疆中部,是南北疆的天然分界线,山体宽广而高竣,一般宽在400公里左右,向东逐步变窄,东部的博格达山与哈尔里克山由200公里变为100余公里。天山在中国境内东西长约1200余公里,以乌鲁木齐市经达坂城峡谷至吐鲁番洼地一线,将天山分为东、西两部分,山体高度西高东低,西部的托木尔峰高达7439米,而东部的博格达峰5445公尺,哈尔里克山峰4886米。天山为复合褶皱山体,地质构造复杂,形成了许多富饶的山间河谷和著名的山间盆地或洼  相似文献   

15.
七彩坪     
新疆“地广人稀”之说已成为历史 在大多数人眼中,新疆一直是个地广人稀的地方,但来自新疆计生部门的一份资料则表明,这种看法如今应当得到纠正。 新疆幅员辽阔,但由于沙漠、戈壁覆盖面极广,现有的近1800万人口绝大多数都分布在总面积为4万多平方公里的数百个大大小小的绿洲上。绿洲上的人口的密度已达到每平方公里249人,相当于湖南、湖北等人口稠密省份的水平,而世界干旱地区人口居住标准为每平方公里不起过7人。 据悉,新疆的人口将在今后的15年内处于持续增长阶段,平均每年将增加34万人。(编辑黄伟)并蒂莲花一茎…  相似文献   

16.
西北地区气溶胶的源和汇与沙尘暴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西北地区是我国沙尘暴发生次数频繁、发生强度最大的地区,近年来发生的大沙尘暴源地均位于新疆、甘肃和内蒙古的干燥沙漠或戈壁地带。由这些地区起源的沙尘既对全球气候有影响,又对全球化学物质的循环有重要意义。该地区荒漠化严重,已成为全球四大沙尘暴高发区之一的中亚沙尘暴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综合论述了中国西北地区沙尘气溶胶的源和汇与输运过程,概括性总结了近20多年来对西北地区沙尘暴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
《干旱区地理》2013,(3):466
2013年5月3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发布专家技术评估报告,向世界遗产委员会建议:基于自然标准,建议将新疆天山(中国)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以"新疆天山"提名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系列遗产提名地由托木尔、喀拉峻—库尔德宁、巴音布鲁克和博格达4部分组成,提名遗产地总面积606 833 hm~2,缓冲区总面积491103 hm~2。这是天山最具代表性的区域,集中展现了天山独特的地质地貌、植被类型、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景观。2011年,完成国际专家论证和综合文本的编制工作;2012年1月,经国务院审批签发,作为2013年中国唯一申报的世界自然遗产项目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  相似文献   

18.
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新兴的能源产业发展很快,近些年来在我国西北沙漠、戈壁地区也建立了一批光伏发电厂。那么,在沙漠、戈壁上建造光伏电厂有无生态学意义,有何生态学意义呢?本文运用河西走廊的气象资料和民勤沙区的光照观测资料以及植被观测资料,对此作了探索性分析。结果表明,1 m~2的光伏电池板转换的太阳能相当于民勤沙区260.75 m~2沙漠植被利用的太阳能。我国沙漠、戈壁面积广大,沙尘暴和风沙流发生频繁。沙漠、戈壁地区光照资源丰富,在沙漠、戈壁上发展光伏产业,不仅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显著的生态学意义:一方面能有效调节地表的热力平衡,防止和减少沙尘暴和风沙流,光伏发电与防沙治沙相得益彰,是一种经济产出和生态防护双赢的产业。另一方面,无需占用耕地和其他可用土地资源,有利于保护国家的耕地"红线"。沙漠、戈壁地区也是多风的地区,光伏发电厂辅之以风力发电均有利于转化、消耗沙漠、戈壁地区沙尘暴和风沙流的动力源,由此减少沙尘暴和风沙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莫高窟窟顶戈壁防护带阻截和输导功能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1,他引:4  
多风信条件下, 沙砾质戈壁与鸣沙山进行着往复式的能量交换及物质运动。部分沙物质在砾石的保护下, 形成阻沙。部分沙物质在跃移沙粒的激化下形成戈壁风沙流并对洞窟产生危害。戈壁风沙流是造成沙砾质戈壁从稳定向不稳定状态演化的主要动力因素; 而上风向沙源的供给状况又是决定砾石床面阻沙和导沙的主要因素。基于此, 戈壁防护带应首先控制来自鸣沙山的沙源, 采取以阻断或减少外来沙源, 通过固定和覆盖沙砾质戈壁地表以及增加下垫面粗糙度等, 来造成一种既利于沙子堆积的条件, 又能促进形成天然戈壁输沙场, 从而为偏东风反向搬运创造一个适宜场。因此, 如何因势利导, 使窟顶流场与风沙地貌达到一种动力平衡, 是莫高窟综合防护体系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这与以往单风向或双风向条件下所探讨的防护体系效应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20.
林线作为重要的地理和生态界线,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然而林线和树线之间的过渡区内不同类型的植被斑块交错分布,呈现一定的随机性,导致林线和树线的分布界线也具有一定的模糊性。目前大多数研究将林线/树线简化为连续变化的曲线,难以表达和分析林线与树线的模糊性和过渡区内不同类型植被斑块分布的随机性。本研究采用复合高程信息的NDVI数据提取白马雪山和博格达山林线与树线数据点,构建林线与树线分布高度云模型,定量分析林线和树线分布的不确定性,在此基础上比较白马雪山与博格达山林线与树线影响因素的差异。主要结论:①构建了白马雪山和博格达山林线/树线分布高度云模型,以林线、树线分布高度云模型用期望(Ex)、熵(En)、超熵(He)3个数字特征来表达林线、树线分布的整体特性。②博格达山林线与树线分布高度云模型的熵(林线410.71 m、树线597.32 m)和超熵(林线66.22 m、树线280.86 m)大于白马雪山(熵:林线182.33 m、树线193.96 m;超熵:林线56.26 m、树线65.86 m),即博格达山林线与树线分布的不确定性高于白马雪山。③干燥度是白马雪山林线与树线分布高度贡献率最高的影响因素(50.26%、44.11%),其次是7月均温(12.76%、17.93%)和积雪效应(23.97%、11.48%),而博格达山林线与树线分布高度贡献率最高的影响因素是7月均温(48.15%、60.59%),其次是干燥度(28.57%、17.67%)。两地林线和树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明显差异。本研究以白马雪山和博格达山林线与树线分布高度云模型的数字特征,表达林线和树线分布的模糊性和随机性,并比较分析两地林线与树线影响因素的差异,为精细分析垂直带分布的复杂性、定量分析垂直带影响因子的尺度变化和空间分异,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