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滇西耿马四排山地区地质新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伟平  贾进华 《地层学杂志》1995,19(1):62-71,T002
滇西耿巴四排山地区弄巴组(原南皮河组上部)盛产化石孢粉,通过50多块样品的分析,获得了晚泥盆世末(Retisporalepidophyta)至早石炭世早期(Grandisporaspiculifera)孢粉组合。它们可以与西欧同欧同期粉进行对比,并能部分与澳大利亚同期孢粉对比。因原南皮河组岩性复杂,已经被刘本培等(1993)改为南皮河群。本文对原南皮河组上部地层进行了研究并命名为弄巴组,其时代为晚  相似文献   

2.
对昌宁--孟加带西区的两个地层问题进行了讨论。根据牙形刺和放射虫的发现将原定为拉巴组的塔拉弄-南雅条带的时代厘定为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时代大致与南皮河群的弄巴组或“中区”的“上泥盆统”相当,它们之间的确切关系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怕拍组实际上主体属晚二叠世晚期,仅顶部可能包含有少量下三叠统印度阶最底部的沉积。对怕拍组的研究证实了澜沧运动的存在,昌宁-孟连带自此开始了由海洋盆地向造山带的演变进程,这一过  相似文献   

3.
对昌宁—孟连带西区的两个地层问题进行了讨论。根据牙形刺和放射虫的发现将原定为拉巴组的塔拉弄—南雅条带的时代厘定为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 ,时代大致与南皮河群的弄巴组或“中区”的“上泥盆统”相当 ,它们之间的确切关系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怕拍组实际上主体属晚二叠世晚期 ,仅顶部可能包含有少量下三叠统印度阶最底部的沉积。对怕拍组的研究证实了澜沧运动的存在 ,昌宁—孟连带自此开始了由海洋盆地向造山带的演变进程 ,这一过程持续达七千万年之久。  相似文献   

4.
造山带断片型地层层序恢复实例剖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冯庆来  方念乔 《地质科学》1997,32(3):318-326
南皮河组和怕拍组分布于昌宁一孟连带西缘的耿马、沧源、澜沧地区,前人将其分别划归晚二叠世和早三叠世。新的研究表明,它们不是连续地层,而是由多个地层断片组成。通过逐个地层断片研究,恢复了该区被动陆缘的地层序列。在此基础上,重新进行地层划分,厘定了弄巴组、南皮河组和怕拍组。进而探讨了该被动陆缘的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5.
准噶尔盆地东北缘克拉美丽地区石炭、二叠纪地层的孢粉学研究,仅在早石炭世的塔木岗组、滴水泉组和晚二叠世的平地泉组中发现不很丰富的孢粉化石,可划分为与上述3个组相对应的3个孢粉组合,被依次称为Dictyotriletes-Lycospora组合、Crassispora-Punctatisporites-Stenozonotriletes组合和pityosporites-Torispora组合。经孢粉组合特征讨论及与国内外同期孢粉组合对比,这3个组合或3个组的地质时代可初步确定为早石炭世早期的杜内期、早石炭世晚期早维宪期和晚二叠世中期的中欧克期。  相似文献   

6.
刘陆军  王怿 《地层学杂志》1997,21(4):247-252
老爷庙组的命名者认为这套地层属于泥盆—石炭系过渡层,在地质图上标为早石炭世。新材料表明,植物大化石Leptophloeumrhombicum-Archaeopterisfisilis-Cyclostigmasp.组合的时代应属晚泥盆世晚期,孢子化石Retusotriletessimplex-Apiculitusisporahunanensis(SH)组合显示的时代也为晚泥盆世晚期,从而纠正了这一地层属于泥盆—石炭系过渡层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思茅地块西缘龙洞河组放射虫动物群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庆来  张振芳  刘本培 《地层学杂志》2000,24(2):126-128,T001
思茅地块西缘的龙洞河组为一套火山—沉积岩系 ,原定时代为晚石炭世 ,被认为属南澜沧江洋弧后盆地沉积。现在龙洞河组层状硅质岩断片中发现了晚泥盆世放射虫化石 ,在细碧角斑岩之硅质岩夹层中发现了早石炭世放射虫动物群 ,表明龙洞河组不全是晚石炭世地层 ,而是由晚古生代的一些地层断片组成。思茅地块西缘深水沉积盆地的演化始于泥盆纪 ,应为滇西南古特提斯多岛洋的一个分支 ,向南可能与泰国难河带对比。  相似文献   

8.
小兴安岭西北部晚古生代火山-沉积地层时代的厘定对讨论区域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该区晚古生代火山岩和粉砂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U-Pb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原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宝力高庙组、早二叠世大石寨组和晚二叠世五道岭组火山岩均形成于石炭纪,锆石U-Pb年龄集中于353~352Ma和307~306Ma。早石炭世洪湖吐河组上部粉砂岩的碎屑锆石具有两组206Pb/238U谐和年龄,其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385.2±6Ma和353.0±3.6Ma,前者与区域中晚泥盆世钙碱性火山岩的时代相近,后者与早石炭世火山岩的年龄一致,表明沉积物源主要来自中晚泥盆世-早石炭世火山岩,沉积上限为杜内期。新的年代学资料及地层学资料表明,区域早石炭世火山活动(353~352Ma)伴有洪湖吐河组海相沉积,晚石炭世火山活动(307~306Ma)则伴有宝力高庙组陆相沉积。综合区域上普遍缺失巴什基尔阶,认为大兴安岭北部-小兴安岭西北部地区早石炭世晚期发生的海-陆转变与额尔古纳-兴安地块和松嫩地块的碰撞拼合密切相关,早石炭世火山岩可能形成于碰撞前的俯冲环境,晚石炭世火山岩形成于碰撞后的伸展背景。  相似文献   

9.
河南固始花园墙组时代的新认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北淮阳区原来一直划归于下石炭统最下部的花园墙组其实际时代属于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早期。古孢子分析显示,其下段具有以Cyclogranitriletes-Aneurospora-Retispora为代表的组合特征,与江苏宝应、南京茨山、安徽巢湖等地的晚泥盆世五通组孢子组合面貌类似;上段具有早石炭世杜内期色彩。为大别山北麓地层层序的建立提供了确切的生物地层资料。  相似文献   

10.
大别山北麓石炭系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王仁农  王怿 《地层学杂志》1994,18(1):17-23,T002
研究区石炭系属残留海盆沉积。在固始柳林泥盆纪(?)花园墙组上部首次发现社内期Dibolisporitesdistinctus-Aurorasporamacra孢子组合,据此建立固始组。上覆大杨山组为典型磨拉石建造,推论造山运动发生于中、晚泥盆世。杨山组植物组合的特点似显示在早石炭世末华北、华南板块已互相接近,局部地段可能已拼合。  相似文献   

11.
滇西南耿马地区泥盆纪牙形石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耿马东部大龙塘等地的硅质岩系中新发现大量牙形石,可建立两个牙形石带:Palmatolepis gigas带、Palmatolepis triangularis带。此套含牙形石硅质岩系的时代属于晚泥盆世弗拉斯阶—法门阶,对比为曼信组。  相似文献   

12.
滇西耿马盆地位于三江褶皱系保山褶皱带的耿马—澜沧复背斜,面积195km2,接受广泛的河湖相沉积,为典型的第三系小型陆相盆地。盆地内沉积受构造控制明显,沿边界断层主要发育冲积扇、近岸水下扇沉积,远离断层发育深湖相或半深湖相沉积。耿马盆地的构造样式与沉积展布在滇西具有极好的代表性,故从构造-沉积相互作用角度对其分析,对于指导滇西其他第三系盆地的勘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云南沧源拱丁金多金属矿床产于耿马花岗岩西接触带内带的构造破碎带中,矿体呈脉状,形态单一。矿石和脉石矿物的S、Pb同位素、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成矿流体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成矿流体来源于天水和岩浆流体的混合,成矿组分主要是从元古界地层中萃取的,但也包含有岩浆热液携带的深部成矿物质。成矿温度为217~353 ℃,属于中高温热液矿床。根据矿床的空间分布、围岩蚀变类型以及成矿时代分析,提出燕山晚期中酸性岩脉发育地段,特别是闪长玢岩岩脉群分布地段以及耿马花岗岩体与元古界西盟群王雅组接触带内带的构造破碎带,是重要的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4.
南皮河群位于滇西南昌宁-孟连带西区,其地层序列已受到后期构造作用改造,总体呈无序状态,但其内部的各岩片地层仍保持相对连续的地层层序、据此,我们将南皮河群划分为下、中、上段,对其中各段的沉积特征和构造背景作了详细研究。甫皮河群下段为一套浊流、滑塌浊流、碎屑流和等深流沉积类型;中、上段为深水洋盆边缘沉积类型、其沉积构造背景为被动大陆边缘呈拉张状态的深水陆坡-洋盆边缘环境,物源区为西侧的保山-耿马地块。  相似文献   

15.
云南施甸晚志留世-早泥盆世孢子和疑源类(ACRITARCH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联达 《地球学报》1996,17(1):105-114
本文首次报道在滇西施甸向阳寺剖面晚志留世-早泥盆世地层中发现孢子和疑源类,根据孢子特征及其在地层中的分布和演化规律,自下而上可划分出3个孢子带:1.Apiculiretusisporaspicula-Emphanisporitesneglectus(SN)带;2.Synorisporitesverrucatrs-Streelispora(VN)带;3.Breconisporitesbreconensis-Cymbosporitesdittonensi(BD)带。滇西施甸晚志留世-早泥盆世孢子带可与滇东曲靖  相似文献   

16.
云南锑(金)成矿带划分及有关成矿问题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可划分11个锑(金)成矿带(区)。Sb—Au属同一成矿系列(Sb略晚),二者常相伴产出。滇东坡脚组(D1p)与滇西三合洞组(T3s),同为锑矿矿源层。滇东南与黔西区玄武岩喷溢早期的大厂层(P3d)、主期玄武岩组(P3β)、晚期龙潭组(P3l),三者含Sb、Au背景值远高于全球玄武岩,构成统一的Sb—Au矿源层(岩),在有利构造条件下,产出Sb矿(伴生Au)、Au矿(伴生Sb)或二者共存(广南堂上),其成因都与幔源玄武岩喷溢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7.
ACTIVE DEFORMATION STYLE IN SOUTH-EASTERN AND NORTH MARGINS OF TIBETAN PLATEAU  相似文献   

18.
云南地热资源及其开发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地热异常多且显著。滇西高温水热活动区是藏滇水热带的南延,滇东断陷盆地中低温水热活动区的形成得益于独特的地质结构,滇西、滇南花岗岩地热系统则主要吸收地层中K^40同位索放射热而成。开发前景极为广阔。  相似文献   

19.
对前人建立的上二叠统南皮河组的层型剖面——弄巴剖面进行了详细研究 ,发现该地层属于一套被动大陆边缘浊积岩为主的沉积岩系 ,可概括为四种层序类型特征 :一为代表浊流沉积的鲍马序列 ;二为由泥质岩与岩屑石英 (杂 )砂岩透镜体 (层 )构成的水道沉积序列 ;三为由薄层状砂岩与泥岩呈韵律状互层构成的浊流远端低密度流序列 ;四为薄层状硅质岩与硅质泥岩呈韵律状组成的基本层序。该组中采获了低等蕨类植物、牙形石和笔石等化石 ,证实其时代属于早泥盆世—晚泥盆世。根据该地层的岩性组合、沉积环境等特征及区域对比 ,应归于泥盆系温泉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