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8 毫秒
1.
富钾火山岩提钾及合成沸石分子筛工艺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鸿文 《现代地质》1999,13(1):116-116
由我校马鸿文教授主持、我校和北京六正科工贸集团和平谷县科委、平谷县地矿办共同承担的北京市农业科技发展计划“富钾火山岩综合开发试验研究”的中试项目第一阶段试验成果,于1998年12月29日通过了北京市科委组织的鉴定。专家认为,利用不溶性钾矿石提钾一直是...  相似文献   

2.
金矿带铀,钍,钾,氡异常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四川九龙里伍铜矿是一个与火山活动密切相关的复杂成因的铜矿床。该文利用地面γ能谱测量的钍,铀、钾含量数据,经研究得出:在铜矿经及变质作用之前,其沉积源区岩石(二元混合成因)中钍、铀、钾的含量和比值遵循分式线性函数定律,铜矿的成矿作用(分离作用)遵循幂函数定律。  相似文献   

4.
5.
程学友  牛林 《铀矿地质》1995,11(5):278-283,313
本文详细论述了钾、钠交代作用的矿物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指出钾、钠交代作用的主要方式是渗透交代和液固相交代。主要表现特征是以钾长石或钠长石矿物假象交代原岩中的其它矿物;钾、钠交代作用与U,Au,Fe,W,Cu,Nb,Ta等内生矿产成矿的密切关系,是由钾、钠元素本身的地球化学特征决定的。  相似文献   

6.
岩石钾质变化及钾交代与成矿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钾质高低及变化可反映岩石演化程度和钾交代作用。发生钾交代的岩石为成矿有利岩石和找矿标志。岩石钾交代与钾质升高归根于富碱的地幔流体活动。上升的地幔流体交代上地幔和地壳岩石形成富碱岩石和碱交代岩,并活化迁移不同围岩中成矿元素形成各种矿床。大地构造单元边缘与陆内张裂活动带是地幔流体交代活动场所和大型矿床形成地。许多矿床包括金矿床和钾交代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钾是含金热液最主要的组分之一。热液在沿着裂隙通道的活动中,能对围岩产生明显的钾交代蚀变。钾异常在成因上和空间上与金矿化的密切关系,对金矿的找矿勘探和成矿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勘查实践证明,还可用γ能谱法现场探测获得钾异常。这种简便的勘查金的新技术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9.
室温密闭分解硅酸盐岩石试样连续测定亚铁,钾,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莉  张兆祥 《地质实验室》1990,6(5):268-270
  相似文献   

10.
煌斑岩、钾镁煌斑岩、金伯利岩及钾霞石质岩、黄长石质岩和白榴石质岩的命名原则与分类尚未完全确定。国际地科联下属火成岩体系分委会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建立的3个工作组所提出的建议,在此列出来以供讨论。上述岩类新的定义也各以矿物学和地球化学术语给出,并提供了一个其系统分类的改进程序,它可与IUGS已建立的分类体系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塔里木盆地古代钾盐找矿是一项艰巨且亟需突破的科学技术问题,在半个多世纪的找钾历程中,虽然获得少许找钾线索,但一直没有突破.塔里木盆地中、新生代发生多期次海侵—海退,发育多期蒸发岩地层,如西南部的莎车次级盆地、北部的库车次级盆地,岩盐厚度从几十米到上千米,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塔里木盆地一直是找钾重点区.笔者依托国家科技项目及地质调查项目,对莎车盆地开展成钾研究及找矿靶区预测,结果显示: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在莎车盆地西北部的乌帕地区发现钾异常,氯化钾含量为0.210%~0.458%,平均0.288%,该区地表盐泉水中具有高的溴氯系数(0.54)及钾异常(0.11 g/L),另外在该区地表结晶盐壳中发现光卤石.依据上述发现及研究结果,初步预测乌帕地区为该盆地有利的找钾区.  相似文献   

12.
土壤固钾与释钾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根据钾素在土壤中对作物的有效性,可将其分为速效钾、缓效钾和无效钾。各种形态钾素之间存在着渐变性,并处于一种动态平衡,其中,土壤钾素固定与释放对这一平衡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钾素的有效性。富含 2∶ 1型粘土矿物的土壤,不仅有丰富的缓效钾储量和较强的供钾能力,而且固钾能力也较强。在淋溶性较强的砂质土壤上,固钾作用可使钾素免受淋失,有利于保存肥力和提高肥效。但是,对于多数土壤来说,将使施入土壤的大部分钾素转化为非交换性钾,其中,只有小部分可被当季作物利用。在集约农业条件下,土壤的固定已成为提高钾素利用效率的主要障碍因素。系统阐述了钾素释放与固定的概念与过程,综述了影响钾素固定与释放的主要因素;系统分析了粘土矿物类型及其结构、土壤铵态氮肥和磷肥水平、土壤水分状况、有机物和羟基铝影响钾素固定、释放过程的作用机理;并指出了土壤钾素固定和释放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和重要动向。  相似文献   

13.
14.
许多Ⅰ型花岗岩类岩浆是由较老的变火成岩经部分熔融而形成的,这类溶体的组成大致是钙碱性和准铝质的。这些熔体是花岗质至英云闪长质熔体,是在其下地壳源区内的极端热条件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15.
解钾细菌对西北干旱地区不同硅酸盐矿物的解钾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开发西北干旱地区土壤潜在肥力并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笔者以解钾细菌为供试菌种,西北干旱地区代表性土壤矿物钾长石和伊利石为供试基质,采用实验室培养的方式,研究不同水分和接菌浓度条件下解钾细菌对土壤矿物的解钾效应,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透射电镜和能谱分析技术探究解钾细菌对矿物形貌和结构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解钾细菌对钾长石和伊利石均有显著的解钾效应,该作用受水分、接菌浓度因素影响显著。钾长石最佳接菌量15%、最佳含水量70%;伊利石最佳接菌量20%、最佳含水量70%。钾长石受解钾细菌作用发生溶蚀,K含量降低,Si/Al降低,说明解钾细菌不但可以释放钾长石中的钾元素,还可溶出Si元素并用以自身的生长需求。伊利石受解钾细菌作用层间电荷降低,铝氧八面体中2价阳离子释放,层间电荷降低,造成层间K+离子和吸附水的释放。伊利石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曲线显示K元素的释放与层间水分子的释放有关。因此,进一步研究解钾细菌作用下的土壤粘土矿物Si、Fe等元素的迁移,以及层间K元素与层间水分子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18.
北方长城系有四个含钾页岩层位,远景资源量丰富。通过对河北宣化烟筒山含钾页岩化学成分中钾组分和其中含钾矿物中的钾组分的转换计算,认为除硅酸盐钾之外,还存在有少部分游离于硅酸盐矿物结构之外的钾组分。初步推断非硅酸盐钾组分是以K 离子形式在粘土中呈吸附状态存在。此问题的提出,将有助于该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和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9.
无水钾镁矾的100年[德]UlrichNeitzel博士1891年,在德国哈尔伯施塔特城以北,Anderbeck附近一钻孔的230m深处发现了一种新矿物。1891年4月19日,在德国应用化学协会下属的萨克森及安哈尔特地区分会的一次会议上,将其命名为I...  相似文献   

20.
论四川盆地海相三叠系含钾性及找钾方向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据现有资料,阐述了四川盆地三叠系含钾性及找钾的现实意义。同时论述了在四川盆地找寻大型固相可溶性钾矿之难度,提出了开辟富钾卤水或含钾卤水──液态钾矿资源的找矿工作是突破四川找钾工作的一个重要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