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的统计管理工作,提高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数据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国土资源部根据《关于调整矿业权价款评估确认(备案)和储量评审备案管理权限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166号)和《关于规范矿产勘查资源储量成果信息发布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34号)的有关规定,自2012年起将全国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情况统计工作纳入全国统一管理轨道,建立了全国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情况直报制度,研发了《全国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统计网络直报系统》.各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通过该系统填报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情况.  相似文献   

2.
韦栋梁  梁敏 《广西地质》2010,(12):41-43
自2005年下发《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2006年下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对矿产资源开发进行整合意见的通知》到2009年国土资源部等12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141号,以下简称141号文),  相似文献   

3.
《河南地质》2009,(5):53-54
各省辖市国土资源局、地勘单位、矿业权人: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59号)和《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关于开展全省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的通知》(豫国土资办[2009]7号)要求,  相似文献   

4.
《浙江地质》2010,(12):58-58
余姚市委、市政府对矿山综合整治工作高度重视。面对近年来全市矿山布局不尽合理、非法开采问题突出、安全生产形势较为严峻、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等问题,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到矿山综合整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对矿产资源开发进行整合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108号)和《关于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141号)文件精神,  相似文献   

5.
2010年,广西各市按照国土资源部等12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141号)及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抓紧做好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91号)要求,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推进整合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为宣传经验,树立典型,本刊陆续刊登相关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易利国 《湖南地质》2011,(10):33-34
要了解国家政策 对于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专项资金的申报,财政部和国土资源部在2010年5月14日出台了《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建[2010]173号),国土资源部在2010年8月5日出台了《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专项项目实施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10]116号)。每年年初,国土资源部会同财政部也会下发本年度的项目申报指南。  相似文献   

7.
《浙江地质》2010,(7):13-13
为加快全省重点整合矿区推进工作,确保实现整合目标,按照国土资源部等十二个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141号)要求。近日,我省制定出台了《矿产资源开发整合重点矿区挂牌督办工作制度》(以下简称《挂牌督办工作制度》),明确了整合工作督办的分工和职责、督办的方式、督办的考核等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8.
按照2010年《国土资源部关于贯彻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0]119号)要求,云南省作为矿产资源大省,积极组织绿色矿山建设试点,为我省实现矿业循环经济、绿色发展开展了先行试点工作。本文重点介绍云南近年来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的试点单位在矿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为今后云南省绿色矿山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国岩溶》2004,23(1):82-82
根据国土资源部2004年1月8日下发的“关于公布国土资源部第一批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4号),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矿产资源研究所联合申报的同位素地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申报的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申报的大  相似文献   

10.
《关于全面启动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198号)要求:各地要以集中解决矿山布局不合理问题为目标,制订不同矿种资源整合优化布局方案。  相似文献   

11.
《河南地质》2011,(10):9-9
各省辖市国土资源局,厅属各单位,厅机关各处室:为认真贯彻《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重大问题调研工作的意见》(国土资发[2010]205号),切实摸清我省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底数,总结实践经验,梳理突出问题,创新对策思路,改进工作指导,省厅制订了((2011年河南省国土资源热点难点问题调研工作方案》(豫国土资发[2011]50号),进行了周密部署。各单位高度重视,及时成立了领导机构,科学筹划,精心组织,  相似文献   

12.
陈红 《中国地质》1999,(11):17-17,12
1999年3月29日国土资源部与人事部联合发布了《矿产储量评估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人发[1999]33号),这是我国在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制度改革方面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它的实施,首次将从事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工作的人员纳入了国家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  相似文献   

13.
2010年4月,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国土资源部关于支持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意见的函》(国土资函[2010]207号,以下简称《意见》),这是第一份与《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2号)相配套的国家部委文件,对进一步提高国土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毅 《河南地质》2014,(1):36-36
为进一步加强陕县境内勘查项目的监督管理,规范矿产资源勘查秩序,保护探矿权人的合法权益,根据《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年度检查的通知》(豫国土资发[2010]102号)的要求,该局依法组织开展了全市2013年度的勘查项目年度检查工作。目前,此项工作已全面完成,年检率达到000%。  相似文献   

15.
《浙江地质》2009,(4):32-33
日前,国土资源部印发《保增长保红线行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全面部署“双保行动”。“双保行动”的总体要求是,通过对《国土资源部关于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好服务和监管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237号)等土地调控政策执行的指导和监督检查,确保土地利用规划和计划管控、建设用地审批和供应等政策措施全面、准确、规范实施,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最近下发的《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和国土资源部去年下发的《关于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的通知》(国土资电发[2007]36号)、《关于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土地供应调控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236号)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实行净地出让,出让前应处理好土地的产权、补偿安置等经济法律关系,完成必要的通水、通电、通路、土地平整等前期开发。我们认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尤其是房地产开发用地净地出让,对于把握地供应规模、确保土地及时开发建设、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据国土资源报2001-06-29报道:已经运行了半个多世纪的我国矿产资源储量统计制度将发生重大变革,从明年1月起,这项内容将桉《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实施。为此,国土资源部储量司6月21日在哈尔滨举办了储量统计软件培训班,对此项改革作了部署。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统计是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基础工作,统计数据的可靠程度关系到国家宏观决策和微观管理的合理性、1999年12月1日《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实施后,国土资源部首先对45种矿产的储量进行套改,今年将完成其他种类矿产储量的套改:从明年起,矿产资源储量…  相似文献   

18.
《山西地质》2012,(4):14-17
近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精神,依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9号)以及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和土地供应政策,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制定了《关于发布实施(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98号)(简称《通知》)。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相关负责人就《通知》发布实施的背景、内容以及有关重点政策内容等进行了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19.
《探矿工程》2008,35(1):11-11
“十五”以来,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在创新钻掘技术,服务地质勘查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表彰该所在地质勘查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日前国土资源部以国土资发([2007]252号)《关于表彰全国地质勘查行业先进集体和优秀地质找矿项目的决定》授予该所全国地质勘查行业集体的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20.
根据《安徽省国土资源科技奖励办法》(皖国土资函[2005]144号)和《安徽省国土资源科技奖励(矿产资源、地质环境)实施细则》,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决定2008年继续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地矿科技进步奖和项目质量优秀奖评选工作。受省国土资源厅的委托,安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