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小比例尺普通地图是以反映地面基本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为对象的普通地图,它和地形图是同一系统,只是比例尺小于1:100万。在小比例尺普通地图上,只提供较大区域范围的概念,突出主要内容和规律性的东西,其制图综合具有较大的概括性,表示最重要的地物及其最重要的特征,并表现为地理适应性大大增强,几何精确性相对降低。 在编绘小比例尺地图的总体设计中,恰当地拟订正确的制图工艺方案可以保证地图的质量,缩短成图周期、降低成本,是实现地图生产多快好省的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2.
杨剑 《地理教学》2011,(18):38-39,21
对于我们地理老师来说地图更多用于出题当中,而题中的地图都是黑白的,在制图上就有了一定限制。特别是小比例尺的分层设色地形图只能用图案纹理来填充,但是在ArcGIS中我只能做出等高线,很难制作填充纹理效果,如果用Surfer制作很容易但是经纬网、地图投影,还有其他的图层绘制比较麻烦。  相似文献   

3.
基于图形渐变技术的等高线连续尺度表达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特征点匹配的等高线图形渐变技术。对2个不同比例尺地图上表达的同名等高线,由计算几何的方法构建特征点多层次树状结构;利用距离邻近性和弧段的形态分析实现特征点的匹配;在匹配的同名弧段间实施图形渐变技术得到2尺度内任意中间尺度的等高线表达。实验证明,提出的基于多层次特征点匹配的图形渐变技术是在网络环境下等高线多尺度表达的一种有效尝试,由于在两尺度端进行了图形的控制,等高线的拓扑一致性得到了有效的维护。  相似文献   

4.
以水系数据为例,顾及不同比例尺地图中水系目标的不同维度表达,研究了表达同一地区不同比例尺地图间变化的分类、探测和判别规则。将不同比例尺地图水系目标变化类型归纳为出现、消失、延伸、收缩4种线状目标变化类型,以及出现、消失、旋转、收缩、扩张、移动、分裂、合并和先分裂后合并9种面状目标变化类型。考虑到不同比例尺地图中制图操作的影响,采用特定的判定规则区分出真实变化和制图综合算子作用,发展了不同比例尺地图水系目标变化的探测方法,给出了具体的变化类型判别流程。最后,对1∶2 000和1∶10 000水系数据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水系数据变化探测效果良好,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地图制图自动化是地图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对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采用Representation技术,以昆明市入滇河道(管线)专题地图制图项目为例,研究探讨基于规则化数据驱动的计算机地图制图表达,部分解决了传统上必须通过大量人工编辑才能够完成的制图任务,特别是实现了传统上需要以破坏数据的GIS属性为代价才能够实现的地图制图效果,结果表明:基于规则驱动的计算机地图制图表达技术能够兼顾GIS和地图制图对数据的不同要求,可快速完成地图制作,并达到传统地图制图效果,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具有广阔的推广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刘丽花 《西部资源》2023,(1):183-184+187
地图是表达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测绘行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地图制图技术随着计算机图形学和地图数据库的发展而发展,使地图的制图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本文基于GIS数据的快速制图技术,通过特点、流程及数字地图制图技术分析和山海易绘软件功能的分析,对GIS用于地图制图的方法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探讨,并就如何更好地应用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不断完善,并被广泛地应用到制图工作中,使地图制作也进入了计算机时代,制作地图变得更加快捷精准。ESRI公司开发的ArcGIS软件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流产品,其实用价值颇高。本文以通化市为例,论述了利用软件制图ArcMap的特征,介绍了大比例尺城区数字地图的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8.
数字环境下的计算机自动制图综合质量评价,其本质就是计算综合前原图和综合后结果图之间的相似度,因此该文提出了基于空间相似关系对居民地群组地图要素的制图综合质量进行评价的方法。首先,根据多尺度空间相似关系的定义,提取出居民地群组多边形的特征因子并计算各因子综合前后的相似度;其次,在合理分配权重的基础上,建立居民地群组多边形总体相似度计算模型,并根据相似度计算结果对居民地群组目标要素的制图综合质量进行评价;最后,利用实验验证了该文所提评价方法的有效性。该研究为客观评价地图综合质量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逐层分解选取指标的河系简化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青年 《地理研究》2007,26(2):222-228
地图综合理论与方法的研究重点之一,是依据上下文环境进行结构化选取和化简。水系作为地图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地图综合中必须依据水系的类型和河网密度进行化简,以保持河网密度差异等宏观特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流数量差异的选取指标分配与河系简化方法,将选取数量在河流的各个子流域上按比例分配并递归分配到下一层次的子流域,在各个子流域依据长度和间距选取河流,从而实现顾及密度差异的结构化选取。在软件开发基础上进行了选取试验,并对照手工综合的河系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支流数量差异的比例选取方法切实可行,能够有效地保持树状河系的特点和河网密度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0.
在对数字环境下地图综合的新含义和新任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地图自动综合的评价标准和综合指标,指出了一种大比例尺地图综合结果自动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开发了一个评价模块内置到深圳市规划国土局开发研制的地图综合软件AutoMap中。此模块可对地图各种要素  相似文献   

11.
基于相互作用视角分析了河流与城镇体系结构形成的关联特征及空间表现。河流作为重要自然要素,与城镇体系结构的形成演变存在紧密的关联性,并在空间上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从数量结构来看,城镇依河流呈非均衡集中分布格局;2规模结构方面,城镇对河流依赖随规模递增而增强,且大城市分布与河流等级、区位密切相关;3职能结构方面,沿河城镇职能具有河流属性特征,且区域中心城市或综合性城市多沿河分布;4空间结构方面,河流引导沿岸城镇空间布局分异,改变中心地空间布局理论结构,且引导沿岸城镇空间体系呈现出点—轴、双核等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2.
河西黑河(弱水)水系的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绳武 《地理研究》1988,7(1):18-26
中更新世晚期以来黑河流量逐渐减少,由外流河变为内流河,由统一水系变为各自的独立水系,中、下游由地面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不少河道随流量变化及新构造运动影响而改道,从而沿岸新老绿洲互不相连。  相似文献   

13.
塔里木盆地南部2000年来的环境变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考古资料、文献记载、遥感资料和实地考察,认为塔里木盆地南部2000年来的自然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人类活动范围、沙漠及河流等方面的演变。研究表明,河流变迁是其它两个变化因素的先导,并对探讨古河流演变,认为古代喀拉哈什河与玉龙哈什河曾分流,构成各自的水系,由于第四纪地质构造运动的影响,古代水系强烈变化,并演化为现今态势。原先沿河而居的古城,则因河流变迁而遗弃于沙漠之中。  相似文献   

14.
韩广  张桂芳 《中国沙漠》2001,21(2):129-134
由于河流洪枯水交替变化,加之新构造运动的影响,本区的河流改道频繁。河流作用所形成的各种松散砂堆积体,在枯水季节受风力作用而形成大量沙丘,进而对洪水期的河道演变施加重要影响;当河流改道或发生大的变迁时,已成沙丘会在盛行风的影响下移动变形,相互连接而形成沙丘群,经长期的发展演化则可形成大范围的沙地;同时,河流在横向摆动过程中,会夷平一部分已成沙丘,但由于沙丘群本身的障碍作用、植被的积极作用和河流改道的不均匀性,使得本区的地表过程以沙丘群的形成为主。相应地,改道后的河流又在新流路上重复上述过程。其中河流的部位(凸岸和凹岸、上游和下游)及其与风向的对应关系(迎风侧与背风侧、直交和外交或平行)不同,所起的作用有很大差异。在研究区内的现代河流及古河道两岸,沙丘群、湖沼、草甸及干草原相间和交错分布,沙带线状延伸,而在第四纪地层中,风成砂、湖沼相、河流相堆积物交替变化,有些地段甚至相互过渡。这些足以说明,在自然状况下,河流演变在沙丘群和沙地形成演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上海中心城区河流水系百年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程江  杨凯  赵军  袁雯  吴健平 《地理科学》2007,27(1):85-91
分析上海中心城区河流水系1860~2003年变化情况,研究表明:①140余年来中心城区有历史记载河流消失至少310条段,总长超520 km,水面积减少约10.46 km2,水面率下降3.61%。中心城区所在水利片河流水系结构破坏,水系分枝比受河道消亡影响明显降低,水系分维数异常;②中心城区河流水系阶段性集中消亡,消亡驱动力因消亡时期而异;③初步估算,140余年来中心城区河道槽蓄容量减少超过2 029×104m3、单位面积可调蓄容量减少5.06×104m3/km2。河道槽蓄容量较百年前减少超过80%,城市河网调蓄能力明显削弱,且1950~1990年市政雨水泵站累积增加数目与同期区域内河道累积消失数量、长度和槽蓄容量间均呈显著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河湖水系连通特征及其利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水资源以及水环境健康的恶化,河湖水系连通性作为河流健康以及提高水资源利用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国家"十二五"战略规划中被着重提出。目前,中国对河湖水系连通特征及其对河流健康的影响缺乏足够的认识,本文主要对河湖水系连通的定义、分类、评判指标、影响因素及其对水环境健康的影响进行了一一阐述。分析表明:维持水系连通可以明显地改善...  相似文献   

17.
Near-future climate change will affect the discharge and base level of rivers and thus cause channel changes. The nature and pace of such changes can be simulated using morphodynamic models. As part of an investigation of how the changing hydrology of the St-Lawrence River, Quebec, Canada, will affect its tributaries we have made additions and modifications to a one-dimensional morphodynamic model developed for gravel-bed rivers (SEDROUT). The changes allow simulation of sand-bed rivers, variable discharge, downstream water level fluctuations, and flow and sediment routing in channels with islands. A revised formulation for calculating the grain size distributions of the surface and subsurface material is presented to allow for alternating sedimentation and erosion. We test the enhanced model using small-scale simulations and present-day conditions in four tributaries of the St-Lawrence River. The model is calibrated and validated for the tributaries and the capability to simulate river morphology over a 100-year period is tested. Good validation agreement on water level, cross-sectional mean velocity, and sediment transport rate is obtained for the four tributaries of the St-Lawrence River. With these modifications, modelling a very wide range of river morphodynamic problems is now possible.  相似文献   

18.
天山山区典型内陆河流域径流组分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天山南北坡的两个典型流域降水、地下水、河流、融冰雪水δD和δ18O及水化学检测,基于同位素径流分割模型定量分析了年内径流组分特征。结果表明:(1)两条河流的径流组成中地下水为构成径流的主要成分,其次是冰川融水,融雪水及降水,但南北坡径流组分表现出较明显的差异,乌鲁木齐河流域中冰川融水的比重要大于黄水沟流域,对气候变化响应明显。(2)两条河流在不同季节径流组分也表现出较大差异,春季径流组分差异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窟野河流域河岸沙丘地貌格局及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风水交互作用是黄土高原北部风蚀水蚀交错带特殊的侵蚀营力,并致该区土壤侵蚀强度加重。以毛乌素沙地窟野河流域作为研究区,基于影像解译及数理统计方法,研究河道与沙丘交互地貌过程。结果表明:(1)窟野河“三河夹沙”区沙地以河流为中心呈现出对称条带状格局分布,距离河流,依次呈现出流动沙丘、固定半固定沙丘、丘陵沟壑区的空间格局;(2)典型河段河道与沙丘空间格局呈现出河道穿越流动沙丘、河道两侧斑块状沙丘镶嵌分布、两河交汇处流动沙丘分布等3种格局;(3)河道弯曲系数与河道两侧沙丘活动性的变化之间呈现出一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