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奇异的科胡特克彗星徐登里科胡特克彗星的出现曾轰动一时,它是1973年3月7日晚上由德国汉堡天文台的卢博斯·科胡特克用照相方法在长蛇座发现的,当时亮度是16等,离地球约7亿5千万公里,是1973年发现的第六颗彗星,命名为科胡特克。经计算,它的轨道接近抛...  相似文献   

2.
月震、LTP和地震喻传赞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经常会发生地震,给人们生命财产造成很大的损失。观测表明:太阳有日震,星球有星震。那么月球有震吗?回答是肯定的,称为月震。自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以来,人类共6次登上月球,在上面安置了4个月...  相似文献   

3.
《天文爱好者》1995年总目录科学普及太重要了,必须全社会共同参与2:7南极天文学纵横谈3:10天文发现十八法4:2,5:8空间天文学——现代科学前沿4:4“尤利西斯”测日记5:2考古天文学的100年5:33发生在7月26日北国夜空的奇光6:2本刊专...  相似文献   

4.
地球物理现象和太阳活动中的高频振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震年 《天文学报》1995,36(1):65-72
本文用几种谱分析方法了从1976年7月-1992年9月期间的地球物理资料(日长变化,大气角动量)和太阳活动及1976年7月-1987年12月的日冕指数。结果证实所有序列中呈现出40-60天的振荡,同时也表明:它们的振幅和周期是随时间变化的。本文研究了谱结构的时空分布和讨论地球物理象与太阳活动之间的可能联系。  相似文献   

5.
5个新发现的X选BL Lac天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OSATVLA方法筛选,从ROSATX射线源中选出了一批新的BLLac天体和类星体的候选体.1996年12月8日至17日,利用北京天文台2.16m望远镜和新从美国引进的OMR摄谱仪,对这批新候选体进行了光谱认证.经SUN工作站处理,又发现了5个新的X选BLLac天体.此外,还对去年作者在OMR引进之前发现的BLLac天体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去年发现的7个BLLac天体中,2322+343的CaIIH&K“Breakstrength”为26.9%,稍大于判据25%,因此,2322+343到底是BLLac天体还是射电星系还有待于进一步测光及偏振观测的验证.  相似文献   

6.
观测角     
观测角土里冲日9月15日22时22分土星冲日。在这前后的几个月里,是今年观测土星的最佳时期。1995年全年,土星一直在宝瓶座中,7月7日和11月22日两次日之间,上星送行,其余时间顺行。冲日对土星位置为赤经23‘32”,赤纬一5”.6,星等十0.7等...  相似文献   

7.
“探路者”号登陆火星李良1997年7月4日下午1时7分(美国东部时间),历经7个月航行的“火星探路者”号飞船,在火星上名为“阿瑞斯谷地”的地区着陆成功,这一天刚好是美国独立日,这艘飞船重达570千克,它在进入火星表面稀薄的大气层后以2.6460万千米...  相似文献   

8.
有关天文的节日太阳节从1977年起,墨西哥在全国技术研究所的倡议下,每年3月20日举办太阳节。节日期间,展出利用太阳能和观测太阳的新成果。月亮节1967年7月16日,美国成功地发射了“阿波罗一11号”宇宙飞船,并于7月20日下午,首次完成了人类登月壮...  相似文献   

9.
尤丹 Schim.  B 《天文学报》1998,39(2):165-171,T001
本文利用电流不稳定性线性理论讨论了1992年6月25日至26日耀斑后环中出现不均匀“结”状结构(“knot”或“blob”)的可能性,并且在同时考虑重力、磁力和环顶物质下落初速的情况下,理论计算了1992年6月26日Hα耀斑后环物质运动的规律。理论计算与观测求得的视向速度随高度分布的曲线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10.
蟹状星云940周年席泽宗曾经担任过美国原子能委员会主席的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韦斯科夫说:“在人类历史上有两个7月4日值得永远纪念。一个是1776年7月和日美利坚合众国的成立;一个是1054年7月必日,中国天文学家记录了金牛座超新星的爆发,这次爆发产生了蟹...  相似文献   

11.
实验原理: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是地球唯一的伴侣。夜空中的明月是我们肉眼能看到的最大的星球。月球是一颗布满环形山的岩石球,大小相当于地球的1/4。它绕地球转动,同时又随地球一起绕太阳转动。月球本身不发光,而是反射太阳光。由于日、地、月三者之间的相对运动,我们能看到月相的盈亏变化。月相的变化周期:从新月再到新月的时间被称为“朔望月”,约为29.5天。研究月相的变化规律对认识地球和月球在太阳系中的运动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12.
一颗彗星将于今年七月撞击木星冯占良,周洪楠美国天文学家预测,一颗名叫“休梅克一洛维9号”的营星将于1994年7月撞击木星,碰撞引起的爆炸威力将比地球上现在所有的核武器的爆炸能力大10万倍。这颗音星在1992年7月首次经过本星时遭到毁坏,木星的引力使这...  相似文献   

13.
云南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公园@吴铭蟾云南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公园吴铭蟾今年6月30日《人民日报》登刊一张照片“桂平建起北回归线标志”,文字说明是“我国第七座北回归线标志近日在广西桂平石咀镇小汶村建成,该标志是一个跨度8米、高16米的象征地球的圆球。”我国的7座北回...  相似文献   

14.
第二届IAU图书情报会议第二届IAU天文学图书情报讨论会于1995年5月10——12日在德国慕尼黑欧洲南方天文台总部卡城举行。来自26个国家的121名图书管理人员和情报服务人员,以及一些天文书藉的出版商出席了会议。早在1988年7月,美国举行了第一届...  相似文献   

15.
日震     
日震良辰地球上每年大约发生500多万次大大小小的地震,但是象20年前的唐山大地震毕竟少见,地震主要发生在地壳中,地震工作者通过记录研究来自地壳中的震波,可适时作出预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用月震仪发现厂“月震”,月震波表明月球内部是热的和易塑的物质。很...  相似文献   

16.
探路者“看”火星——人类再次目睹红色的火星大地——·陈丹·去年12月4日发射的火星探路者,经过长途跋涉,于今年7月4日成功地在火星表面软着陆。着陆器打开太阳能电池帆板,火星车“索杰纳”从中开出,对火星表面展开调查。着陆器和火星车均搭载高分辨照相机,向...  相似文献   

17.
观太阳火球     
观太阳火球李良太阳作为一个炽热的发光气体球,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的能量源泉,自古以来,人们就想知道太阳是什么样子?其结构如何?考古学家们在埃及一座庙宇里找到一幅3500年前的壁画,上面画得是古埃及人膜拜太阳的情景。太阳被画作一个光芒四射的、凸起的圆盘,在...  相似文献   

18.
一走出地球是人类发展的必然1969年7月20日应是人类发展进程中值得记忆的日子,这一天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这是人类首次踏上地球以外的天体,它是人类科技文明经过数千年,特别是近百年发展成果的集中体现,是人类开始走出地球进入地外天体迈出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9.
宇宙深处的精彩图象1990年4月25日由“发现者”号航天飞机载入太空的“哈勃”空间望远镜,1993年12月又经“奋进”号航天飞机载着7名宇航员进行了修复以后,分辨本领大大提高。几年以来,它已为我们拍摄了10万余张天体的照片,平均每月拍摄1389张照片...  相似文献   

20.
天体物理学的一次盛会──我国“天体剧烈活动的多波段观测与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今年3月26日~29日,我国四十余位天体物理学家和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有关领导齐集汕头大学,举行“天体剧烈活动的多波段观测与研究”学术讨论会。汕头市政府和汕头大学的领导人出席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