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嗣昆 《地质科学》1959,2(9):281-281
今年六月图格林諾夫专家在科学院地貭所作了关于絕对年龄測定的报告。首先专家談到“粗铅法”测定古老岩浆(热液)成因的方鉛矿和近海沉积碳酸盐絕对年龄的可能性。粗鉛法测定年龄的依据是:在矿石和岩石中所谓普通鉛是由四种同位素所組成,即Pb204,Pb206,Pb207和Pb208,其中Pb204是非放射性成因的鉛,从地壳形成时起,它的含量从未发生任何变化;而Pb206,Pb207和Pb208是放射性成因的,由于U,Th的蛻变,它們的量一直在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2.
殷纯嘏 《地质科学》1960,3(3):121-121
岩石中微量銻的測定,因受光譜分析的灵敏度的限制,一般采用比色法測定,其中一种是应用甲基紫进行比色。在地貭科学1960年第1期中刊登有陈增源所写“岩石及土壤中微量銻的快速比色测定”一文,在該文中已对这种方法作了介紹。  相似文献   

3.
钾-氩法测定岩石矿物绝对年龄数据的报导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发表了我室1964年K-Ar法絕对年龄測定的部分数据。测定样品来自我国各省区,由各省区地貭局、各地地貭院校及我所各兄弟室提供的。对此謹表示衷心的感謝。一、实驗方法熔样全部采用內加热法,实驗方法与过去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4.
包头矿——一种含稀有元素的新矿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的钛、鈪和鋇的矽酸盐矿物--包头矿,是中国科学院和苏联科学院在內蒙某地铁矿产地工作的中苏合作地貭队发現的。包头矿多呈四方状,有时呈长方状,其大小为0.1-1.0厘米,最大为8-10厘米,产于石英脉中(見封三图1)。矿物沿(110)面具有明显的两組解理(見封三图2)。矿物顏色为浅褐至黑色,具玻璃光泽;比重4.42,硬度6。用ПМТ-3型显微鏡測定,显微硬度为769公斤/平方毫米。  相似文献   

5.
《地质科学》1960,3(6):285-285
列宁格勒全苏地貭科学研究所編成了一幅唯一无二的地质图,图中包括苏联欧洲部分和人民民主国家--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新編的地貭图是苏联地貭学界的一項巨大成就。在編制过程中,采用了多年来收集的大量科学資料,例如地貭測量資料,地球物理研究資料,各种綜合图及許多其他資料。科学院院士納里伏欽担任主編。該图詳尽地标明了广大地区的地貭构造,并采用了150多种色阶作为各种标記。  相似文献   

6.
范嗣昆 《地质科学》1960,3(4):217-218
用放射方法測定岩石矿物的絕对年龄是地球化学領域中一个新方向。虽然这門学科差不多已有半个世紀的历史,但是此項研究在我国还刚开始。目前一些研究单位正在积极筹建絕对年龄測定实驗室。截至目前为止,关于测定样品的采集和加工工作,有的地貭工作者还不能十分确定。为了使样品能适合于絕对年龄測定的要求有必要对样品的采集加工和有关的注意事項进行詳細的說明。首先采样时必須附有采样单和較詳細的說明书,包括样品編号、采集的地点--省、市(县)、村。  相似文献   

7.
地壳结构的轮廓和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广忠  呂夢麟 《地质科学》1964,5(4):331-340
M.尤文、F.普瑞斯論述过“大陆和大洋盆地之間的地球物理差异”,J.季陆利述及过“大陆和大洋盆地之間的地貭差异”。P.M.捷麦尼茲卡娅編制过世界地壳結构厚度图,并論証过地壳厚度与地貭年代的关系。柴田勇曾討論过地壳的分层及其发展过程。这些工作对我們认識地壳結构的輪廓及其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献。本文拟在截至目前为止所收得到的地壳地震測深資料及高温高压下岩石物理性貭实驗結果,結合地面地貭构造研究所取得的結果,来进一步討論一下地壳的厚度、分层、物貭組成及其发展过程等有关問題。  相似文献   

8.
刘文秀 《地质科学》1960,3(2):110-111
萤光分析为鑑定在紫外光的照射下显示萤光性貭矿物的一种方法。对于萤光分析这一輔助性的鑑定方法,很早就被人們用于矿物的鑑定工作上,但是过去的应用方法是用紫外光照射矿物,然后用肉眼或实体显微鏡观察矿物的萤光性貭。并沒有将萤光分析与偏光显微鏡結合起来。这样萤光性貭相同的矿物单凭肉眼和实体显微鏡下的鑑定,其可靠性是不能满足我們的要求的。有时对于萤光性貭相同而其外表形态和物理性貭又很相似的矿物,就不能加以区别。所以,用肉眼和实体显微鏡不能认出的矿物或区别不开的矿物就需要測定其光学特性。这在萤光分析和偏光显微鏡結合起来后,就能同时获得矿物的萤光性貭和光学性貭。这样我們就可根据矿物的光学性貭去区別萤光性貭相同的矿物。萤光分析与偏光显微鏡相結合鑑定矿物的方法,在工作中經过多次試驗,其效果十分良好。  相似文献   

9.
薛滄 《地质科学》1959,2(9):277-278
应用氧化还原反应所生接触电流(内电流)的作用来鑑定矿物,是矿物鑑定方法的一个新尝試。我們曾对錫石、孔雀石、蓝銅矿、白鉛矿和白鎢矿等几种矿物作了試驗,效果甚好,方法也很簡便。現在介紹如下。在盐酸溶液里放一鋅板(見图),再放一顆錫石,用导綫将它們連接起來,就組成了一个原电池。我們知道,由于氧化还原电位高低的差别,这时鋅板成了阴极,而錫石顆粒所接触的銅絲(导綫)就成了阳极。  相似文献   

10.
马志轩 《地质科学》1960,3(4):181-181
用极譜法在氨底液中測定銅鋅以及在醋酸钠底液中測定鉛鋅,是一种比较快速的方法。但是,为了适应1960年地貭勘探事业的更大跃进的需要,我們將原来的常量法改为半微量法,省去了灌容量并等过程,大大簡化了操作手續,提高了功效,且可节省大批的試剂,結果良好。其方法如下。 銅鋅的測定:称0.1-0.2克試料(视含量高低而定),于10毫升小烧杯中。加2-3毫升浓盐酸,搖匀后,在低溫电炉上加热片刻。加双氧水(30%)1-2滴,搖匀并继续加热至試样分解完全为止。加热蒸发至溶液刚干,冷却后,准确加入底液10毫升。用短玻璃棒攪匀。待沉淀下降后,分别在-0.3--0.6伏,-1.1--1.6伏間記图。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中国岩石绝对年龄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这个問題的研究是根据中国科学院地貭研究所和中国地貭部地貭研究所的倡議而进行的。参加这項工作的有中苏两国的科学工作者,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苏联科学院、中国地貭部和苏联地貭及保矿部有关研究所的人員。由于有許多人参加这項工作,因而能在1957和1958年夏季收集了必需的岩石标本,并在1958-1959年室内工作期間对它們作了部分的研究。用以鑑定年龄的标本是为了編制中国第一个地貭建造年代簡表和进行华北前寒武系研究而采集的。它们包括了中国主要岩浆旋迴和变貭杂岩体。  相似文献   

12.
邓孝 《地质科学》1960,3(2):91-99
二、前言焉耆盆地是东天山中一个山間盆地,具有一般山间盆地的水文地貭規律。由于它不是完全封閉的盆地,且海拔較高(1000-1200米),在地貭地貌条件綜合控制之下,它的水文地貭規律与吐魯番、哈密等十分密閉的、海拔很低的盆地有很大的区别。現根据我們1958年7月的調查资料,和新疆水利厅开都河流域勘測队的資料,对控制盆地区域水文地貭条件的自然地理因素及地貭背景,和盆地一般的水文地貭規律作初步的論証,在这个基础上对地下水的利用等方面作出实际的建議。二、自然地理概况与地貭环境焉耆盆地是东段天山偏南部的一个山間盆地,位于东經85°10′-87°30′、北緯42°23′-41°40′的范围內,东西长約125公里、南北最大寬度62.5公里,成西北狹东南寬的楔形。  相似文献   

13.
曾慶豐  楊柏林 《地质科学》1964,5(4):353-359
前言显微构造分析在研究岩浆期后热液矿床的作用,逐漸为地貭工作者所重視。作者在研究南岭某钨錫矿田构造时,在配合其他地貭方法的同时,系統地进行过显微构造分析工作。这些結果对解决我們面临的地貭問題有一定的重要意义。該矿田位于华南加里东褶皺带的浅变貭岩中,岩层走向近于南北。加里东运动后,該区一直处于隆起状态。中生代时由于燕山运动而发生了强烈的构造断裂和岩浆活动,随后,有鎢錫矿的形成。鉴于成矿与花崗岩在时間上(絕对年龄測定均属燕山早期)、空間上和地球化学等方面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公认矿化与花崗岩有成因上的联系。矿床属高溫热液脉状矿床。  相似文献   

14.
赵昭昞 《地质科学》1960,3(2):106-107
佛曇层在福建省境內仅分布于閩南漳浦沿海一带,它复盖在花崗岩之上。其岩相頗为复杂,最清晰的剖面见于前湖村的海滨和东吳村的赤湖溪边。在前湖村的剖面中(图1),一共可分为五层:第一层由棕黄色细砂、中砂組成,厚約2米,砂粒多为石英,磨圆度中等,其上为現代风砂层(厚約20厘米)所复盖。风砂层也多由細小的石英粒所組成,并夹有少量的細小黑云母片,石英粒暗淡无光,全层呈淡黄色,可与第一层截然分开。第二层由乳白色细砂、中砂組成,厚約2.5米,貭很純,全为石英貭,含有较多黑色矿物,井有交錯层存在。第三层为黄紅色粉砂、细砂层,厚約14厘米。  相似文献   

15.
1956年,全苏水利科学研究院研究試制了一个結构簡单、制造容易的低流速測量仪。在实驗室中的試驗証明,其性能良好,可以測定流速脉动組成及其平均值。 仪器制作的原理,如众所周知的热风速表測量风速一样,系将感应元件置于水中,通电加热后,測定  相似文献   

16.
冯国桢 《地质科学》1960,3(5):259-259
最近我們在閩北南平县大历口王源村周围找到数处蛇紋岩体。在0.4平方里的范围內共发現三处,长度分别为200米,200米,500米;寬为100米;150米;200米。本区蛇紋岩显深黑綠色,偏光鏡下鑑定結果,纤維蛇紋石及叶蛇紋石占90%以上,具网状結构,网脉由蛇紋石和粉末状磁铁矿組成,网脉間分布着蛇紋石之隐晶貭变种--胶蛇紋石。40个样品化驗結果,MgO一般占38-42%。另外从有关单位踏勘資料証明,建阳县崇雒北历村附近也有超基性岩体,并驗証了該地航测磁异常系因此而成。經福建省地貭局实驗室鑑定为蛇紋岩。浦城县九牧西瓜坪也发現輝石橄欖岩,它們呈小岩株状侵入于前震旦紀片岩系中。  相似文献   

17.
胡惠民 《地质科学》1960,3(5):219-229
一、引言在西秦岭北部甲山的南北坡分布有許多矽嘎岩型金属矿床,它們組成两个平行的成矿带。在甲山北坡以銅鎢鉄矿床为主,南坡以銅鎢砷等矿床最多,两者都受华力西晚期花崗閃长岩侵入体的控制,矿床的主要金属种类与岩浆分异有密切关系。1959年笔者参加区內南坡几个矿床的普查与勘探工作,曾有机会在野外做較詳細的地貭观察,并系統地收集矿床与火成岩的資料。最近,在編写勘探报告时,将这些材料进行初步的研究与整理,作此报导,供大家参考。在整理过程中得呂万旭等同志协助及省地貭局宋叔和、陈鑫同志的指导,謹此致謝。  相似文献   

18.
根据間接的地貭或矿物--地球化学的特征来预測和正确評价有用矿产的矿床时,首先必需要清楚地确定出据以进行预測的各种地貭因素与矿产富集作用之间的自然关系。从具有工业价值的稀有元素矿床中含量一般很少的这一事实出发,判明在成矿作用的各具体阶段,即形成一定的共生組合的过程中,决定稀有元素从溶液中沉淀出来的一些因素則更有重要的意义。在笔者以前发表的許多論文中已指出了岩浆期后高溫射气和溶液中稀有元素活动性化合物主所以分解,并晶出固相的化合物--稀有元素矿物都是由于溶液与围岩相互作用及矿液成分改变的結果。  相似文献   

19.
前言 1958年春,笔者曾在地貭部矿物原料专业会議上作了“油浸法测驗折光率的发展和討論”的报告,在报告中并介紹了契尔卡索夫油浸新法的理論。1959年地貭部出版的“矿物原料”第四輯內刊登了伍桂芳同志所写的“介紹两种测折光率的方法”一文,文內曾扼要地介紹了笔者对于契尔卡索夫油浸新法的試驗。現在将我们试驗的全部过程,詳述于后,以供参考和討論。二、平行偏光的重要性油浸法是測驗矿物折光率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20.
前言作者等于1958年写成“辽东半島南部震旦紀地层”一文后,长春地貭学院辽东区測大队1959在辽东盖平至庄河間,于辽河羣之上見有一套以长石砂岩夹千枚岩、石英岩夹絹云母片岩及千枚岩等所組成的岩系,命名为“步云山羣”。至1960年仇甘霖在永宁城以南老复州城北面庙山一带,对以往李希霍芬(Richthofen,F.von.)所定名的“永宁砂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