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洪水灾害评估的特点,将GIS技术与RS技术相结合,根据数字高程模型DEM提供的三维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来预测、模拟河流域洪水淹没场景,结合属性数据进行洪水灾害评估,并对此系统的实现方法进行对比评价。  相似文献   

2.
洪涝灾害损失评估是防洪减灾科学决策的基础,其中洪水淹没分析是准确提取洪水淹没范围、水深及历时等灾情信息的关键。洪水淹没分析主要采用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由于DEM的格网分辨率与高程精度有限,常出现异常的洼地或平地,导致难以可靠地计算每个格网点处的流向,而传统方法采用统一高程的洼地填平处理又使得容易出现洪水演进过程中复杂起伏地形水面爬坡以及平坦地形水位断流的问题,为此提出顾及流速和淹没时间的自适应逐点水位修正算法,即在DEM坡面流模拟的基础上,根据洪水水流特性、地形、边界变化、水流速度、水深变化以及淹没点的淹没时间,计算水位修正值,对洪水演进过程中每个格网点的水位进行修正,采用多种地貌类型的DEM数据进行试验,证明洪水演进的淹没范围、水深及历时的实时计算结果准确可靠,可为快速评估灾害损失与防洪决策服务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洪水灾害模拟及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洪水灾害评估的特点,将GIS技术与RS技术相结合,根据数字高程模型DEM提供的三维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来预测、模拟显示红水河流域洪水淹没场景,并结合该流域水文站降雨量数据和各乡镇人口密度数据以及其他辅助数据进行洪水灾害评估。  相似文献   

4.
水库下游洪水淹没灾害评估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叙述在MapInfo平台上用VC^ 开发水库下游洪水淹没灾害评估系统的方法,对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作了详细论述,并对洪水淹没灾害评估模型建立的原理与方法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张亮亮  张朝  曹娟  李子悦  陶福禄 《遥感学报》2020,24(10):1206-1220
大范围、及时、准确的灾害损失评估与制图对防灾减灾、农业保险和粮食安全等至关重要。针对传统灾害损失评估方法空间尺度单一、泛化能力差、时效性低,可操作性弱等问题,本文建立了一种遥感产品耦合作物模型的多尺度的灾害损失评估方法MDLA (a Multiscale Disaster Loss Assessment)。该方法利用作物模型的多情景模拟产生大量的灾害样本,结合对应日期的遥感指标构建灾害脆弱性模型,依托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将其应用到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格点灾害指标进行逐象元评估。以鄂伦春自治旗玉米为例,基于精细校准的CERES-Maize模型的模拟,利用两个生长季窗口的LAI和冷积温(CDD)建立统计模型来刻画低温对最终产量的影响,结合Sentinel-2数据逐格点计算完成高精度损失制图。结果显示,校准后的CERES-Maize模拟物候和产量的NRMSE 分别为3.3%和8.9%。冷害情景模拟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和生育期的低温冷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不尽相同,其中生长峰值期(出苗—吐丝和吐丝—灌浆)最为敏感。回代检验显示,MDLA方法估算精度为11.4%,与历史冷害年份的实际损失相吻合。经评估,鄂伦春2018-08-09的冷害导致玉米减产23.7%,受灾面积1.86×104 ha,其中高海拔地区损失较重(减产率>25%),低温冷害对该区玉米生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与现有的统计回归、作物模型模拟以及同化等技术相比,其优势在于:(1)结合遥感观测和作物模型模拟技术能更好地刻画了灾害对产量的影响过程;(2)利用GEE平台快速处理海量遥感数据,提高了灾害损失评估的时效性;(3)不受地面实测数据的限制,易操作,可实现动态、多尺度(象元、田块、村,县等)的损失评估,这为防灾减损、维持粮食丰产稳产提供了保障,也为农业保险的业务化运行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6.
蓄滞洪区是江河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洪水淹没机理,通过对蓄滞洪区地表的连通性分析,构建淹没过程模型;用等量分析的思想建立了计算洪水淹没水深和淹没范围的淹没分析模型,并在三维GIS环境中实现淹没分析结果的三维动态可视化.将淹没分析结果与社会背景数据叠加,结合洪灾损失率,对淹没区内的各类资产进行洪灾损失评估,为蓄滞洪区的管理、防洪减灾决策提供快捷、直观形象的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技术的洪水淹没区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模拟洪水灾害发生、发展过程,制定科学的抢险方案,从而减少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作者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ArcGIS9.1平台上,首先建立了不规则三角网(TIN)模型,其次基于计算机图形学的种子蔓延算法,用VC.net语言开发了一个控件,实现了洪水淹没区范围确定,最后把它应用于鄱阳湖地区防汛抗洪地理信息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中,当某些灾害发生以后,如何迅速精确地将灾害损失情况进行定量统计和分级评估,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基于城市GIS和航空视频录像技术提出了一种对灾情进行调查统计与评估的方法,即建立一套航空视频图像与自动调查相结合的图像处理系统,实现对灾害损失的及时调查统计与合理的评估分析,并可为现场救灾指挥决策、灾后重建、灾情研究和保险理赔等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非常滞洪区,提出了一套适应性较强的洪灾损失评估方法 :利用空间展布的方式,得到淹没区内的社会经济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基于GIS提出了适用于非常滞洪区的洪水淹没损失评估模型;并将此方法应用到东苕溪流域非常滞洪区的洪灾损失评估中,得到了理想的效果,为防汛减灾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Asar与TM图像的洪水淹没范围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伟  刘闯  曹云刚  黄大鹏 《测绘科学》2007,32(5):180-181
在洪水灾害监测、灾情评估中,洪水淹没范围是最重要的信息之一。洪水灾害中获取的雷达图像能够提取水体的范围,但很难区分出原有水体和洪灾中淹没区范围。基于这个问题,本文提出利用目前功能最为强大的星载雷达系统Asar在灾中得到雷达图像和灾前或者灾后的TM图像复合,得到灾中与非洪灾时期水体的变化范围,即获得洪水淹没范围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提取洪水淹没范围。  相似文献   

11.
针对灾后水中悬浮物质增多和高含水量农作物导致常规水体信息提取方法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缨帽变换的农田洪水淹没范围遥感信息提取方法。首先,对灾前、灾后遥感图像进行辐射定标和大气校正。其次,通过缨帽变换获取绿度分量和湿度分量;然后,利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对湿度分量进行分割,结合绿度分量提取水体信息;最后,叠加农田矢量数据,确定农田洪水淹没范围。以湖南省岳阳市及其附近区域为研究区,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方法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所得结果边界清晰,范围准确,生产者精度和用户精度分别为0.97和0.90。该研究能够为农田灾损评估、洪涝灾害动态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采用基于多准则决策的层次分析评价法,根据自然灾害风险理论,将洪涝风险影响因子分为危险性和脆弱性两类,子准则层包括平均降雨量、汇流累积量、坡度、海拔和土地覆盖度、道路级别、地表产流能力7个因子,构建了道路洪涝灾害风险评价模型。然后以福建省武夷山地区为研究区,利用地形数据、气象数据及遥感影像提取土地覆盖类型数据,通过道路洪涝灾害风险评价模型,绘制了道路风险分区图。结果表明,中、高风险积水道路占比较高,主要集中在东部、西部和中南部地区。本文对道路洪涝灾害风险所进行的评价,可服务于洪涝灾害风险预警和应急救援规划。  相似文献   

13.
在论述热岛效应研究现状、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电磁波辐射的原理及地表的热红外特征的基础上,以哈尔滨市二环以内为研究区域,通过对影像数据进行几何精校正、确定空间范围、建立温度反演模型等工作,提取了哈尔滨市城区热力场分布;用GIS软件进行辐射温度专题的再分类并进行空间分析;运用VB语言建立了温度查询分析系统,以便于对哈市各个温度分类斑块的温度进行查询.  相似文献   

14.
TM影像的居民地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02,自引:5,他引:97  
杨存建  周成虎 《遥感学报》2000,4(2):146-150166
从对居民地的遥感信息机理分析入手,分析了居民地在Landsat TM2、TM3、TM4、TM5、TM7等各个波段上与其它地类的可分性。并探讨了增强居民地与其它地类的方法。同时进一步对各地物的谱间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以水泥顶和瓦项房屋为主的居民地,其TM2、TM4、TM7的光谱值比较接近,而其它地物除新修道路外,都不具备这一特征。这一特征可以用如下表达式来表达,TM2-TM4〈T1;T  相似文献   

15.
利用DEM生成等高线模拟静态水平面的方法,模拟水库和地震造成的堰塞湖水淹没模型,叠置二维和三维地理信息数据进行GIS综合分析,用于分析评估淹没损失、预测淹没区域及应急指挥调度。  相似文献   

16.
利用美国宇航局提供的MODIS产品中的GPP,通过ERDAS软件投影转换、影像裁切等功能,采用光能利用率模型估算区域GPP,NPP,NEP,并与GIS结合,实现各级氧气生产量的空间表达和总量计算。本文以哈尔滨市为例,研究2008年哈尔滨市区域氧气生产量。提出的估算氧气方法在此类研究中尚属首次,为区域氧气生产量的估算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同时为评价人类生活环境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利用GPS遥感哈尔滨地区大气综合水汽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利用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水汽的原理,并利用2004年6月哈尔滨GPS跟踪站的观测资料和气象资料,对哈尔滨地区的大气综合水汽含量进行了反演。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trends and error bounds in HAZUS flood hazard modeling due to changes in two parameters: threshold drainage area and study region size. Using the city of Ozark, Missouri, U.S.A., as a case study area, we compared modeled floodplains, flood debris, and economic loss in 24 threshold drainage areas and 20 study region siz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tal floodplain area and total economic loss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threshold drainage area while the total amount of flood debris has an increasing trend. A threshold drainage area of 2.00 square miles is regarded as the optimal parameter for future HAZUS flood modeling for Ozark,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modeled floodplains with the FEMA Q3 floodplains. The total floodplain area and total economic loss tend to be larger at a larger study region, while no clear trend has been observed in the amount of flood debris. A study region of one county is suggested for future flood modeling because this size produces stable flood estimates and is also a convenient choice.  相似文献   

19.
Iran is dominated by arid and semi-arid climate with sporadic rainfall which creates seasonal floods and causes considerable damages and occasionally loss of life. The current research with the aim of flood damage reduction presents an innovative applied methodology for spatial optimization of flood control measures based on sub-catchments location. The presented methodology determines the contribution of each sub-catchment to the main catchment outlet flood peak and prioritizes sub-catchments for implementation of flood control measures. For this purpose catchment flood hydrographs are simulated by calibration and evaluation of a hydrologic model. The isochrones of the catchment have been computed and drawn and sub-catchment spatial distribution is investigated in relation to isochronal areas. Considering both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flooding potential of sub-catchments and their combined effects on the flood peak, their contribution to flood peak was modified by implementing flood control measure. Testing of this methodology on an experimental catchment indicated that sub-catchments located near the centroid of the catchment with an area of 64.6 km2 have the greatest effects on flood peak for the overall catchment with an area of 284.6 km2. It was concluded that flood control measures should be concentrated in these sub-catchments as the first prior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