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森林转换对不同土层土壤碳氮含量及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转换是影响森林碳氮储量的重要因素。研究森林转换对土壤碳氮的影响,对明确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动态具有重要意义。对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天然林转换而成的阔叶天然次生林(BL)与杉木人工林(CF)不同土层的有机碳(SOC)、氮(TN)含量以及储量进行研究,探讨森林转换对地下土壤碳氮储量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相同土层,阔叶天然次生林的SOC含量、TN含量高于杉木人工林,分别在0~40 cm各土层与0~20 cm各土层之间均具有显著性,相同森林类型下SOC含量与TN含量垂直拟合关系均以幂函数拟合效果最好,R~2均达到0.9以上,可以为当地碳氮含量估算提供依据,土壤碳氮比(C/N)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下降。(2)森林转换后0~100 cm碳氮储量(SCM、SNM)阔叶天然次生林高于杉木人工林。土壤碳氮在2种林分的差异主要集中在0~10 cm,且阔叶天然次生林显著高于杉木人工林。(3)相关分析显示土壤SOC、 TN含量与土壤容重呈显著负相关,与C/N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研究表明:森林土壤碳氮储量主要集中在0~10 cm土层,天然林转换为杉木人工林后,土壤碳氮含量降低,不利于森林碳氮储量的积累,因此要加大对天然林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2008年春季中国南方冰雪冻害林木物理折损典型样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春季我国南方发生了特大冰雪灾害,林木损害严重。选择江西省井冈山-吉泰盆地-于山山脉-武夷山支脉样带作为研究区,两次进行野外调查,结合收集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取得结论包括:(1)在研究样带内人工林的损毁程度为湿地松林〉马尾松林〉混交人工林〉杉木林,在受损样本中湿地松林的实际受损比例高达61.3%,其中不可自然恢复折损实际比例达43.2%,相对比例达70.4%,主要是因为湿地松是美国南部地区外来引进种,生长块、材质疏松,而且割脂活动较强;马尾松为乡土造林先锋树种,材质较为坚硬,但受割脂活动影响,在受损样本中实际受损受损比例也高达52.5%,其中不可自然恢复折损实际比例达31.8%,相对比例达60.9%;杉木是本地树种,实际受损比例46%,其中不可自然恢复受损实际仅14.9%,相对比例也仅32.5%,低于混交人工林。(2)调查样带自西向东,西部井冈山地区常绿阔叶林受损程度最轻,分布在700m左右的人工柳杉林受损严重,杉木林分布在700m以下的受损程度较轻,而分布在900m以上的则相对严重;中部吉泰盆地受损调查样点中,分布在低海拔的湿地松林和马尾松林,因割脂活动受损程度严重,杉木林受损最轻,长期封育的天然次生林落叶阔叶林,由于藤本植物的缠绕,导致大量冰挂积雪,受损十分严重;东部兴国和宁都县,分布在400m以下的人工飞播马尾松因个体小基本未受损,分布在400m以上的1960年代人工种植马尾松,因割脂活动,受损严重;而分布在500~900m的杉木林受损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3.
相同立地和伐前林分、年龄相近的天然阔叶林与人工杉木森对比评价结果表明:天然阔叶林地上部分有较持水量和0cm~40cm土壤蓄水量均大于人工杉木林;天然阔叶林0cm~20cm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人工杉木林;全氮、全磷含量高于人工杉木林,天然阔叶林涵养水源功能及维护土壤肥力功能显著优于人工杉木林。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黄河北岸兰州段丘陵区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的空间变异特征,基于12个样地数据,采集1 m剖面内不同发生层土壤进行土壤含水率(SWC)、pH、有机碳(SOC)、全氮(STN)和全磷(STP)的测定。分析了研究区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在植被和土层上的差异及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SOC、STN、STP均值分别为4.53、0.74、0.13 g·kg^(-1),C∶N、C∶P、N∶P均值分别为7.85、55.17、8.40;(2)研究区SOC、STN、C∶N和N∶P的块基比C_(0)/(C_(0)+C)<0.25,主要受气候、植被、地形等自然因素影响;STP、C∶P则C/(C+C)>0.75,主要受退耕还草等人为因素影响;(3)研究区土壤整体受到氮限制,与此同时有机碳更为匮乏,磷则在短期内不会成为限制因子。在黄河流域兰州段北岸丘陵区北岸的生态治理与恢复中,应重视有机肥和氮肥的配置与施加,同时需减少人为干扰,这对于植被的快速恢复与养分的固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不同植被土壤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黄土丘陵区油松、刺槐、沙棘和草地4种典型退耕恢复植被0~100 cm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植被土壤有机碳(SOC)、全氮(STN)、全磷(ST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恢复植被对土壤养分含量有显著影响,刺槐的SOC、STN最高,油松的SOC、STN最低,STP表现为草地>刺槐>油松>沙棘。(2)不同恢复植被土壤养分具有“表聚性”,随土层深度增加,SOC和STN含量呈下降趋势,而STP的变异性较弱。特别是刺槐的SOC和STN在60~100 cm呈增加趋势。(3)不同恢复植被土壤SOC:STN(C:N)、SOC:STP(C:P)差异不显著(P>0.05),刺槐的土壤STN:STP(N:P)显著高于其他植被类型(P<0.05),土壤C:N、C:P、N:P均低于全球及全国平均水平,研究区有机质的分解速率较快,P的有效性高,植被生长主要受N元素限制。(4)研究区土壤C:N、C:P和N:P主要受SOC和STN影响;土壤养分与土壤含水量(SWC)和土壤容重(BD)呈负相关,与...  相似文献   

6.
地震及其引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不仅严重破坏土壤物理结构,也影响土壤质量,进而带来一系列生态问题。地震受损区通常采用人工和自然恢复,其恢复效果的个例研究较多,而地震受损区土壤理化性质的整合分析鲜有报道。本文应用Meta分析方法,定量综合地分析地震受损区在不同恢复方式下的土壤理化性质。通过中英文数据库,以地震或滑坡、土壤为主题进行检索,检索年限为1990—2018年,共筛选出19篇有效文献,提取了434个独立样本。结果表明:(1)与邻近未受损区相比,地震受损区在人工恢复下的土壤粉粒含量和孔隙度显著降低(p 0. 05),黏粒、砂粒含量和容重无显著差异(p 0. 05),而自然恢复下的土壤黏粒含量和孔隙度显著降低(p 0. 05),砂粒含量显著增加(p 0. 05);(2)与自然恢复区相比,人工恢复区的土壤孔隙度显著降低(p 0. 05),黏粒、粉粒、砂粒含量和容重无显著性差异(p 0. 05);(3)与邻近未受损区相比,地震受损区的土壤p H值显著升高(p 0. 05),而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显著降低(p 0. 05);(4)人工恢复区的土壤p H值、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含量、全N、P、K以及速效N、P、K含量均与自然恢复无显著性差异(p 0. 05)。地震受损区在10年恢复期内,除土壤孔隙度外,人工与自然恢复方式对其土壤性质无显著影响,随恢复时间的延续,其土壤性质的恢复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浑善达克沙地土地沙漠化过程中土壤粒度与养分变化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3,他引:8  
刘树林  王涛  屈建军 《中国沙漠》2008,28(4):611-616
浑善达克沙地土壤空间异质性大,流动沙丘粒度组成和非沙漠化土地养分含量都存在极显著差异。随着土地沙漠化的发展,土壤表层通常形成粗化层,土壤中的重要养分有机碳(SOC)和全氮(TN)的含量显著下降,且SOC含量比TN含量存在更大的空间差异和随沙漠化土地发展更快的下降速率,致使土壤表层C/N值存在明显下降趋势。沙漠化土地表层土壤中SOC含量和TN含量与土壤粘粒含量和粗粉沙含量之间存在很好的相关性,尤其与土壤粘粒含量的相关性非常高;而且与TN含量的相关性高于与SOC含量的相关性。各种原因引起的土壤风蚀是造成沙漠化发展中土壤过程的主要动力因素,严重影响着土壤的稳定与土壤细物质和养分的迁移。  相似文献   

8.
哀牢山森林凋落物与腐殖质及土壤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哀牢山原生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及其受损后处于恢复演替中的滇南山杨林的凋落物、腐殖质和表层土壤(0~20 cm)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组分的C、N、P和土壤表层有效养分含量,结果为:C、N含量表现为凋落物腐殖质土壤,P含量则表现为腐殖质土壤凋落物;铵态氮、硝态氮、有效磷含量均为腐殖质表层土壤;凋落物的C与N呈负相关,N与P呈极显著正相关;从不同林型看:凋落物中的C、N、P含量为常绿阔叶林滇山杨林;土壤中的C、N、P含量为常绿阔叶林滇山杨林(p0.05);腐殖质与表层土中的铵态氮、有效磷含量均为常绿阔叶林滇山杨林;常绿阔叶林凋落物、腐殖质、土壤的C∶N∶P分别为615∶18∶1、159∶11∶1、84∶6∶1,滇山杨林凋落物、腐殖质、土壤的C∶N∶P分别为518∶16∶1、172∶11∶1、86∶6∶1。研究结果表明,富含P的腐殖质可能是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存在P匮乏的主因,而两种林型各组分的C、N、P比值表明恢复演替中的滇山杨林地上、地下养分循环已经达到相对稳定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不同森林植被改变了林下穿透雨、树干径流、蒸发散和地表入渗,进而对林下不同层次土壤湿度产生重要影响。以华南地区漓江上游3种典型森林,包括毛竹林(Phyllostachyspubescens)、荷木林(Schimasuperba)和杉木林(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为研究对象,比较其不同层次土壤湿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毛竹林、荷木林和杉木林3种典型植被林下凋落物层和土壤层存在明显差异,荷木林林下土壤入渗强于毛竹林和杉木林;(2)由于森林植被垂直结构差异,从0–20cm表层土壤到50–80 cm深层土壤,3种典型植被不同层次土壤湿度存在较大的时空差异;(3)荷木林各层次土壤湿度都明显高于毛竹林和杉木林;(4)各层次土壤含水量与年降雨关系密切,随雨旱两季变化,毛竹林、荷木林和杉木林不同层次土壤湿度随降雨变化趋势基本一致;(5)在0–20 cm表层土壤,土壤湿度主要受地表凋落物性质的影响,而在深层土壤,土壤湿度主要受植物根系分布和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本研究为深入了解漓江上游森林植被对降水产流的调节作用,客观评估漓江上游水资源和科学管理水源涵养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土壤抗蚀性可客观表征土壤结构对各类侵蚀的抵御能力,生态恢复可引起土壤抗蚀性变化。研究地震灾区生态治理初期土壤抗蚀性,有利于了解震后生态恢复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效应。本文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汶川和绵竹地震灾区土壤抗蚀性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1)地震灾区生态治理初期,汶川和绵竹植被受损区经过生态恢复,土壤理化性质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进而影响土壤抗蚀性。两受灾区在土壤有机质含量、机械组成及抗蚀性指数方面存在差异;(2)单一指标不能全面反映该地区土壤抗蚀性的强弱;(3)受灾区植被受损治理区土壤抗蚀性综合指数显著低于未受损区,但与受损未治理区差异不显著,特别是绵竹植被受损治理区土壤抗蚀性综合指数较受损未治理区出现了降低趋势。绵竹植被受损治理区和受损未治理区的土壤抗蚀性综合指数高于汶川;(4)表征研究区土壤抗蚀性的11个指标可简化为:土壤最大持水量、总孔隙度、有机质、全氮、粉粒含量、砂粒含量6个指标,并与土壤抗蚀性综合指数进行拟合,获得土壤抗蚀性评价模型:Y=0.096X_1+0.332X_2+0.198X_3-0.040X_4-0.062X_5-0.398X_6+20.499,R~2=0.9977,拟合程度较好。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地震灾区土壤抗蚀性的后续研究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福建省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天然常绿阔叶林及其转变后的杉木林表层(0~10 cm)和底层(40~60 cm)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可溶性总氮(DN)、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微生物呼吸(BR)及呼吸商(q CO2)进行研究,来分析亚热带森林转换对土壤微生物呼吸及土壤碳库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同一林分中,表层土壤的DOC、DN、MBC、MBN含量和BR均高于底层土壤,而土壤表层的q CO2却低于底层土壤。同一土层中,天然林转变为杉木林导致土壤DOC、DN、MBC、MBN含量和BR均降低,而q CO2却升高了。综上所述,底层土壤的土壤有机碳质量低于表层土壤,土壤微生物碳利用效率较低;天然林转变为人工林则导致土壤有机碳质量降低,土壤微生物碳利用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12.
亚热带地区3种典型林分土壤DOM数量及光谱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溶性有机质(DOM)是土壤有机质库中最为活跃的部分,也是土壤有机库中对环境变化最敏感的部分,它参与了有机质在土壤中的腐殖化和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等一系列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因此,在调节土壤养分周转和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循环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采用水浸提法,结合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等技术,探讨了亚热带米槠人促林(AR)、米槠次生林(SF)、杉木人工林(CF)的土壤DOM的数量和光谱特征,以期深入评价森林转换对不同林分土壤肥力及其养分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林分A层土壤DOC、DON浓度均高于B层。B层土壤中,米槠人促林的DOC浓度显著低于其他2种林分(P0.05),而各林分A层土壤的DOC和DON浓度并无显著差异。各林分A、B层土壤DOM的芳香化指数无显著差异。米槠次生林A层土壤DOM的荧光发射光谱腐殖化指数(HIXem)、荧光效率(Feff)显著高于其他2种林分(P0.05),其HIXem分别是米槠人促林、杉木人工林的1.3、1.2倍,其Feff分别是米槠人促林、杉木人工林的2.7、2.5倍。三维荧光光谱表明,各林分A层土壤DOM主要以类腐殖酸物质为主;B层土壤中,米槠人促林和杉木人工林以类蛋白物质为主。各林分土壤的荧光指数(FI)均大于1.4,且B层土壤DOM的鲜度指数(β∶α)均高于A层。傅里叶红外光谱表明,米槠人促林土壤DOM没有羧酸的吸收,土壤pH最高;而米槠次生林土壤羧酸的相对含量最高;杉木林土壤DOC含量少,芳香化合物、羧酸等难分解物质相对富集。综合来看,除了建群树种的影响外,林下植被对土壤肥力的作用也很突出。  相似文献   

13.
闽江口潮汐盐沼湿地土壤碳氮磷的空间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仝川  贾瑞霞  王维奇  曾从盛 《地理研究》2010,29(7):1203-1212
以闽江口区最大的鳝鱼滩潮汐盐沼湿地为研究对象,选择远、近潮沟区2个不同潮水水淹地段设置样线,采集3种优势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咸草(Cyperus malac-censisvar.bervifolius)和藨草(Scirpus triqueter)下18个土壤剖面分层样品,分析土壤中DOC、TN和TP等含量和储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土壤物理特征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远、近潮沟区3种植物下土壤表层(0~10 cm)TN浓度范围为0.24~1.91g kg-1,TP为0.21~1.34 g kg-1,DOC为13.68~93.73 mg kg-1,无论是近潮沟区还是远潮沟区,芦苇和咸草下土壤DOC、TN和TP含量十分接近,且均大于藨草下土壤DOC、TN含量,藨草下土壤TN和TP含量和储量在近潮沟区均明显大于远潮沟区,而芦苇和咸草下土壤TN和TP含量在远、近潮沟区差距不大;土壤DOC、TN和TP含量与土壤粒径、容重和含水量呈显著相关,盐度对土壤中NH4+-N和NO3--N含量影响显著,与NH4+-N为正相关关系,与NO3--N为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贡嘎山东坡、西坡和东北坡四处林线峨眉冷杉叶片为研究对象,分析测试了叶片比叶面积(SLA)、全氮(N)、全磷(P)、全碳(C)和碳同位素,并结合林下土壤有机碳(SOC)、总氮(TN)、总磷(TP)、有效氮(AN)、有效磷(AP)含量,从叶片化学计量特征、水分和养分利用效率的角度,试图利用植物叶片功能属性探讨林线植物峨眉冷杉的现存可能机制。结论显示,环贡嘎山林线峨眉冷杉林线的叶片N∶P均低于10,说明已经发生了较为明显的N限制;林线处相较于低海拔林下土壤有更低的土壤有机质、有效氮和磷,以及更低的比叶面积(SLA),说明该区域冷杉的分布和生长可能受到可获取的土壤养分限制,峨眉冷杉生长转向资源保守型,减缓生长以适应可利用资源贫瘠的环境。研究结果从某种程度上说明,土壤养分利用状况和植物本身的资源利用策略也是影响贡嘎山林线峨眉冷杉生长和分布一个不容忽视的可能潜在因子,在未来模型碳估算中应当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15.
杉木连栽常导致地力退化,但连栽是否影响丛枝菌根真菌的侵染率并不清楚。以福建三明粉砂岩发育红壤上的连栽杉木为对象,研究了杉木细根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与土壤性质的关系,分析了杉木连栽影响杉木根系菌根侵染率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杉木连栽没有显著导致土壤退化现象,二代林杉木细根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显著高于一代和三代林,一代和三代林之间没有明显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在杉木连栽时,影响杉木丛枝菌根真菌侵染率的主导土壤因子是全氮、容重、SOC和速效磷含量。因此,通过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速效磷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增加杉木菌根真菌的侵染率,从而有利于提升杉木人工林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6.
生物结皮在土壤养分累积和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土壤酶活性能敏感地指示土壤的恢复程度,是衡量沙区生态恢复与健康的重要生物学指标。采用时空互代法,以毛乌素沙地不同演替阶段生物结皮(藻结皮、混生结皮和藓结皮)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生物结皮及下层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和酶活性,探讨不同演替阶段的生物结皮对土壤酶活性和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结皮的进展演替可显著提高结皮层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P<0.05);结皮类型显著影响酶活性,藓结皮下层土壤的酶活性最高(P<0.05);3类生物结皮间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C/N、C/P、N/P差异显著;生物结皮层SOC、TN、TP、C/N、C/P、N/P均显著高于下层土壤。环境因子对生物结皮及下层土壤酶活性变异影响大小排序为TN>速效钾(AK)>SWC>TP>C/P>SOC>碱解氮(AN)>pH>容重(BD)>速效磷(AP),影响酶活性的主导因子是TN、TP、AK。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与SOC、TN、AN、C/P、N/P正相关,而脲酶和蔗糖酶与AK、TP、AP正相关。但pH、BD、Por与这4类酶活性均负相关。生物结皮的进展演替可促进结皮层及下层土壤的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提升,但对结皮层的提升显著高于下层土壤。  相似文献   

17.
钟芳  柴晓虹  王国基  段争虎 《中国沙漠》2014,34(4):1064-1072
对甘肃省定西市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的土壤水分、pH、有机碳(SOC)、全氮(TN)、碱解氮(AN)、全磷(TP)、速效磷(AP)、速效钾(AK)及微生物生物量、呼吸速率、呼吸熵(qCO2)以及微生物熵(qMB)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土壤pH值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0~20 cm土SOC、TN、AN、TP、AP、微生物量碳(SMBC)、微生物量氮(SMBN)含量及微生物呼吸速率(MR)均为天然植被(CL)下最高,AK为自然恢复(Q)方式下最高,qCO2qMB在人工重建+自然恢复(RZ)方式下最高;20~40 cm土壤的SOC、TN、AN、TP、AP含量变化同0~20 cm,AK、SMBC、SMBN、 qMB及MR在RZ方式下最高;40~60 cm土壤的SOC、TN、AN、APTP含量在CL方式下最高,SMBC、SMBN、 qMB及MR在RZ方式下最高,AK、 qCO2在Q方式下最高。相同植被恢复方式下,随土层深度增加,SOC、TN、AN、TP、AP、AK、SMBC、SMBN含量及qMBMR均逐渐降低,但qCO2逐渐升高(除RZ方式)。不同植被恢复方式,SOC、TN、AN、SMBC、SMBNqMBMRqCO2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震区植被恢复初期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呼吸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地震灾区不同恢复方式下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呼吸间的关系,选取2种典型气候区(干旱河谷气候区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为研究区,设置人工恢复、未受损、自然恢复3种恢复方式的固定样地,定期测定土壤呼吸与土壤理化性质(有机碳、全氮、全磷、速效氮、有效磷、容重、孔隙度、电导率和pH值),并分析各因子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气候类型显著影响土壤全氮、容重、孔隙度、电导率以及土壤呼吸,表现为干旱河谷气候区显著优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恢复方式显著影响土壤呼吸速率、有机碳、全氮、全磷、速效氮、有效磷含量、C:P、N:P、容重、孔隙度和电导率,基本表现为未受损样地优于人工恢复样地优于自然恢复样地;二者交互作用显著影响土壤呼吸、土壤物理性质和除全磷、有效磷外主要土壤养分的流失。两种气候区土壤呼吸的影响因子不同,干旱河谷气候区主要为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pH值、容重和孔隙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主要为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容重和孔隙度。本研究为评价和优化西南地区灾后恢复治理措施提供一定科学依据,对其生态安全维护和生态屏障建设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互花米草引种对苏北潮滩湿地TOC、TN和TP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TOC、TN和TP在苏北潮滩湿地不同生态带沉积物和植被中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TOC和TN的水平和垂向平均含量以互花米草滩为最高,其次分别为盐蒿滩、芦苇滩和光滩。TP的平均含量以光滩为最高,依次由海向陆逐渐减小。在生物量最大期间(秋季),单位面积上互花米草体内TOC、TN和TP的累积量远大于盐蒿和芦苇。互花米草主要通过以下4个方面对研究区潮滩湿地TOC、TN和TP的分布产生影响:(1)互花米草滩面较高的沉积速率;(2)互花米草对整个潮滩湿地不同植被分布格局的改变;(3)互花米草有着高生产力以及巨大的地下生物量;(4)互花米草的生长特性使其在生长过程中对磷的需求量很大。  相似文献   

20.
土壤碳氮是高寒植被响应多年冻土区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营养和能源物质,但对其调查仍以生长季的单次采样为主,缺乏对其他季节的研究,这对于准确把握多年冻土区土壤碳氮含量及储量评估存在明显局限性。为此,本研究以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山西段疏勒河源多年冻土区高寒草甸为对象,对0—5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 SOC)、全氮(Total Nitrogen, TN)含量及其比值(C/N)的剖面分布和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SOC、TN剖面分布规律一致,0—10 cm土层均显著高于10—50 cm各层(P<0.05),0—50 cm深度仅秋季逐渐下降,而春夏冬季0—30 cm递减。(2)SOC、TN含量存在季节变化,SOC表现为夏季>冬季>春季>秋季,TN表现为春秋冬季含量一致,夏季略低。(3)C/N季节变化显著,夏季显著最高,秋季显著最低(P<0.05)。(4)土壤含水量和生物量是影响SOC、TN及C/N剖面分布和季节变化的关键因素。(5)夏季土壤碳氮密度均高于全年平均。可见,仅单一节点(生长季为主)调查以表征全年土壤碳氮储量存在高估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