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正本研究选取2009—2015年云南地区观测连续、稳定的水温观测资料共34项,采用异常过程和从属函数分析方法联合提取异常,同时选用同时期发生在云南省内的21次17组(发生在1个月内的2次地震视为1组)M_s≥5.0地震作为研究样本,分析水温异常与地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利用云南地区10年以上的20口地下水位观测井孔资料,选出其中受降水影响较大的18口井,分别采用峰—谷幅值法和谷—谷幅值法对其观测资料进行年降水干扰排除后,基于这20口井的资料,提取全省和红河断裂东、西部地区的地下水位群体异常。结果表明:云南水位观测井的群体异常与云南地区6级以上地震有较好的相关性,其中谷—谷幅值方法提取的异常、预测效果较峰—谷幅值方法好,可能表明降水影响的延迟过程对这些井更为重要。分区预测的预报效能不如全省,可能说明井水位异常增多是区域构造活动和应力水平增加的结果,因此将用较小区域的异常对应较小区域的地震,虚报、漏报就会增多,从而降低预报效能。在异常增多区域构造活动增强的背景下,有利于6级以上地震发生,因此将群体异常指标用于云南的年度地震活动水平预测,具有一定的效能。  相似文献   

3.
云南地区强震前兆短期综合异常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林辉  张平  唐采  付虹 《地震》2004,24(4):113-118
用斜率k和相关系数r值提取云南地区水氡、 水汞、 水温、 地磁的单项短期异常, 用群体非均匀度计算方法对各手段选取的多点观测资料进行计算, 提取综合指标。 研究结果表明, 云南地区M≥5.5地震, 前兆的群体突变异常较为显著, 对M≥5.5地震有较好的短期预报效能, 并通过置信度为97.5%的R检验。  相似文献   

4.
采用地磁加卸载响应比方法,对云南地区的数字化地磁垂直分量(Z)日变幅值进行计算,研究2009年1月—2013年3月以来云南地区发生的8组M_S≥5.0地震前的异常变化。结果显示,加卸载响应比值出现高值异常对云南地区短期内发生M_S5.0以上地震有一定指示意义,尤其是M_S5.5以上地震,对应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选取云南澄江井2001年6月以来的水温观测资料,分析水温异常变化与地震的对应关系,发现井水温发生明显的突升、突降等短临异常变化时,与观测井300 km范围内5.0级以上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对应率为62.1%。  相似文献   

6.
用统计学上的χ~2检验方法对华东地区M_L≥4.0地震平静进行了统计检验,得出在较高的置信概率下可以将平静时间T≥140天作为平静异常的判别标准。总结了华东地区自1970年以来出现的平静异常,并分析了其对应中强地震的情况。研究表明,M_L≥4.0地震平静异常是华东地区中强震前的一种普遍现象。62.5%的平静异常后发生了M_S≥4.5地震;绝大多数平静异常前存在着地震活动的增强过程,多次活动增强后连续发生了平静异常且之后发生了M_S≥5.0地震。  相似文献   

7.
寸菊艳 《地震研究》2005,28(4):325-329
对云南保山滇14井1992—2004年水汞观测资料与其周围400km范围内发生的所有Ms≥95.0地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强地震发生前,滇14井水汞存在短临异常,且异常特征清晰,异常幅度明显;所提取的短临预报指标对应地震效果较好,但对应范围受区域地质构造控制,主要对应云南西部地区及缅甸弧型构造带中的中强地震。  相似文献   

8.
针对2011年芜湖皖28井水位破年变异常,系统梳理该井相关资料,利用水位变幅、相关性分析及相对变差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项异常信度较高,反映区域构造活动信息,是周边几次中等强度地震的共同前兆.通过剩余曲线、从属函数等数学方法,对该井历年水位观测数据进行异常识别.研究表明,该井水位异常主要表现为短期异常特征,与该井孔西北、西南侧中等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9.
系统分析景东观测井1998年以来的水温观测数据,研究水温前兆异常与地震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该井水源补给可能来自深部,水温变化不受季节性降雨渗入影响;震前异常全部为短期异常,以高温异常为主,短临异常突出,地震对应率50%,低温异常地震对应率80%;水温异常对发生在红河断裂和澜沧江断裂之间的地震指示意义最好,使用资料时考虑区域构造特点能很好地提高单个观测点的地震监视能力。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00—2017年云南水化学观测资料,利用原始观测曲线识别异常的传统分析方法,提取单项及群体异常,分析其与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①研究时段内,云南水化学资料的利用率低,仅为56%,反映了水化学观测台站的映震能力不均一;②震例研究显示水化学异常以短期异常为主,占总异常的70%,对地震的预测效能较好,76%的测项没有出现虚报;③单台群体及区域群体异常与地震的关系密切,台站密集地区的异常数量较多且地震对应率较高。因此,建设高密度、高质量观测点是提高水化学地震预测能力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1.
排除降雨干扰后的地下水位异常与强震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宝荣  付虹 《地震研究》2006,29(1):39-42
选取云南地区受年度降水影响显著的10口地下水位观测井,对观测井所处地区年降雨量及次年水位谷值变化进行分析,提取了水位年异常特征。发现出现异常年份的异常台项比与次年的M≥6和M≥7地震有较好对应关系。1987年以来,出现异常台项比≥0.5的年份有7年,对应云南及邻区次年M≥7地震4次,对应率为57%;异常台项比≥0.4的年份有10年,对应次年M≥6地震9次,对应率90%。用此方法可以对云南的年度最大地震活动水平和地震强度进行预测估计。  相似文献   

12.
朱成英  高小其 《内陆地震》2011,25(2):158-165
运用mapsis软件前兆异常分析中的差分、从属函数和变差对新20号井水位进行异常识别,结果认为:(1)差分、从属函数和变差异常形态均为高值异常;(2)差分和变差对近场M<,s>≥5地震漏报率较高,但有异常出现时,后续往往有地震对应,而从属函数对近场M<,s>≥5映震率为66.7%,对远场M<,s>≥7映震率为71.4%...  相似文献   

13.
利用从属函数、变差率和趋势速率方法提取甘肃模拟水位观测资料的地震前兆异常。结果表明:(1)1987年1月至2011年9月,4项水位资料共出现31次从属函数异常、29次变差率异常和23次趋势速率异常。其中,22次从属函数异常、21次变差率异常和14次趋势速率异常很好地对应了甘肃及邻区MS5.0以上地震。通过分析异常特征及其与地震的关系,提出中强地震时间预测的指标与方法,得出甘肃模拟水位从属函数计算的经验常数以及变差率和趋势速率的异常阈值;(2)用从属函数、变差率和趋势速率方法定量提取异常结果较为理想,通过对异常识别方法的效能评价,得到的R值均大于R0值,表明该方法信度至少为97.5%,说明3种方法具有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云南开远井水温2020年3月开始出现的高频波动异常,排查了观测环境、供电电源等可能的影响因素,开展不同层位水温对比观测实验,并根据井孔结构及观测含水层特征,探讨了引起不同层位井水温波动异常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观测环境及供电系统不是引起水温变化的因素,主要是由于井孔储水裂隙受到岩体变形而发生闭合与开启,造成了进入井孔内高温水的减少与增加,从而引起井水温下降与快速上升,这可能是区域构造活动增强引起的,周边发生的一系列中强以上地震是区域构造活动增强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朱成英  崔勇  张涛 《内陆地震》2011,25(3):239-246
运用mapsis软件前兆异常分析中的差分、从属函数等计算方法对新10号泉硫化物测值进行异常识别。结果表明:(1)差分和从属函数异常以高值异常为主;(2)差分异常对应近场MS≥5地震对应率为100%(6/6),对远场MS≥7地震对应率为66.7%(4/6);(3)差分和从属函数异常最大量对近场MS≥5地震的震级和震中距相关性不明显;(4)差分和从属函数异常有一定同步性。  相似文献   

16.
系统总结2020年1月19日新疆伽师M_S6.4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地震活动和地球物理观测等异常,结果如下:(1)地震活动:震前存在地震平静、高频、带状分布等中期和短期异常;(2)地球物理观测:震中300 km范围内存在水位、水温、基岩温度、断层氢、地倾斜、重力、地磁等测项,其中7个异常测项均为趋势异常,短临变化特征不突出;(3)综合方法主要为年尺度趋势异常。梳理并总结此次地震序列的动态跟踪过程,发现:该地震序列主要分布在柯坪塔格推覆构造附近,主震震源机制为逆冲型破裂为主,余震丰富,序列b值、h值于震后15天左右逐渐趋于稳定。综合分析认为,在伽师M_S6.4地震发生前,地震活动异常具有中期逐渐向短期逼近的过程,以趋势类为主的地球物理观测,震前未出现或未发现具有短期意义的异常,而是主要提供了后续强震的发生地点和震级的判定依据。  相似文献   

17.
唐采  王永安  付虹 《地震研究》2004,27(Z1):18-22
用斜率k和相关系数r值提取川滇地区水氡和水汞的单项短期异常,用群体非均匀度计算方法对选取的多点观测资料进行计算,提取综合指标.结果表明M≥6级地震前水氡、水汞的群体异常较为显著,水汞对M≥5.5级地震具有较好的预报效能,而水氡的群体异常的预测能力对M≥6.0级地震才能通过检验,水汞异常的灵敏度比水氡高.  相似文献   

18.
利用NGDC-720模型计算云南地区岩石圈磁场X,Y,Z分量,分析岩石圈磁场分布特征,并从空间分布及强度统计两方面研究1970—2019年云南省内31次M_S≥6.0地震与岩石圈磁场分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云南地区主要断裂的展布与岩石圈磁场分布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且研究区内M_S≥6.0地震大多分布在负值异常区或正负异常区的分界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宁夏及邻区1970~2015年14次M_S≥5.0地震前的中短期弱震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了该区域M_S≥5.0地震的前震、广义前震特征,具体研究了空区、条带、信号地震和前兆地震等的时空特征,分析了各种异常的地震预测指示意义,并给出了宁夏及邻区直接前震的识别与判定标准。此外,还分析了内蒙古1976年9月23日巴音木仁M_S6.2地震前与2015年4月15日阿拉善左旗M_S5.8地震前弱震活动特征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武山22号井水氡中期异常与地震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从属函数法对1984-2003年武山22号井水氡资料进行分析。共提取出5次从属函数中期异常,其中4次对应了在甘肃及邻区发生的MS≥5.8地震。对异常特征及其地震的对应关系做了讨论,提出了中强、强震时间预测的指标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