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山东地区水化学短临跟踪标志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杰  王忠民  张昭栋 《地震研究》2000,23(3):346-355
在系统整理山东地区水化学观测资料的基础上,对山东菏泽5.9级地震、苍山5.2级地震及大同6.1级地城才南黄海5.3级地震前的地震异常特征了分析和总结,认为水化学多组分的同步异常变化,反映了震源应力场孕育过程,具有统一的物理力学机制,是震前源兆异常的重要标志。这异常基本同步出现,相互印证,增强了异常的可信度,为短临异常的判定提供了较为充分的依据。某一井孔水化学多组分出现同步异常变化,预示位于井孔同  相似文献   

2.
1995年9月20日山东苍山5.2级地震前,山东枣庄十里电厂水化学现观测井(Δ=km)水离子多组分出现了较为同步的异常变化。本文以此为基础,分析研究了这些异常的变化特征,讨论了异常出现的机制,研究认为,枣庄十里泉电厂水化学观测井水离子多组分的异常同步变化及相互印证,提高了异常的可信度;与水中常见离子组分相比,其中水汞的震前异常变化幅度最大,异常特征明显;十里泉电厂水化学观测井水离子多组分的同步异常  相似文献   

3.
山东及邻区中强震前地下流体异常演化特征及检验性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口井(泉)33个测项的地下流体观测资料,采用地下流体异常的演化的多层次跟踪预报方法,分别对1983年菏泽5.9级和1995年苍山5.2级地震进行了中期、短期和短临3个时间尺度的震情预测。结果表明,地震前地下流以体异常的群体演化显示增长趋势,异常与地震具有“增长-地震”或“加速-地震”的关系。具有统一物理力学机制成因的水化学多组分同步变化是源兆异常的重要标志,其出现预示在井孔所处的同一条断裂  相似文献   

4.
岫岩—海城5.6级地震前的水化学异常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岫岩-海城5.6级地震前辽宁省一些井孔水化学出现了明显的中趋势异常和短临异常。本文就异常情况作了全面介绍,并对异常形态、特征等作了初步分析研究。这些异常井孔在时间上与地震活动、其它前兆异常基本同步,为统一应力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对苍山5.2级地震前距震中23km的临沂台深井地电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震前该台电阻率和自然电位出现了长达5年的与地震活动性异常同步的趋势异常.震前6个月电阻率出现下降异常.震前24天自然电位和电阻率同时急剧下降,震后又同时急剧回升  相似文献   

6.
武定6.5级地震前的水化学异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杰英 《华南地震》1997,17(1):50-57
分析了1995年10月24日云南武定6.5级地震前水化学多台项的前兆异常,较详细叙述了某些项目不同时期的异常特征,最后指出,可利用水化学项目的继承性异常和震后异常作为未来后继续地震发生的判据。  相似文献   

7.
本利用山东,江苏省地震台网的资料,对苍山5.2级地震前沂沭带南段地震活动性参 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苍山5.2级地震前沂沭带南段3、4级地震活动增强,应变能释放速率加速,地震波速比的时空变化,震前出现明显的低值异常时段和低值异常区。据比异常变化曾在震前提出过预报意见。  相似文献   

8.
苍山5.2级地震前地震波速比的异常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苍山5.2级地震前,鲁南地区地震波速比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5.2级地震前,该区波速比的时、空分布都出现了较明显的低值异常。时间分布的异常形态为下降—低值—恢复—发震。空间分布则为近似圆形的低值异常区。异常区外围地区显示地震平静。苍山5.2级地震前,我们曾根据该区的波速比异常变化,对鲁南地区提出了预报意见。  相似文献   

9.
辽宁岫岩—海城5.6级地震前盘锦地区地下流体异常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1999年11月29日辽宁岫岩-弧山5.6级地震肖,盘锦地区地下流体出现了明显的短临异常。水位异常具有一定的同步性,表现为先降后升,在上升过程中发震。异常出现的时间一般为1999年5、6月份,转向时间一般为10月末至11月初,与震中小震活动增强时间基本同步。水化学异常及水温及异常形成时间一般晚于水位异常,均为含量上升及温度升高的正异常。震前一周内还出现多种离子含量高值突跑异常及平时很少见的溶解氢异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甘肃景泰1990年6.2级地震和2000年5.9级地震前,宁夏南部干盐池井和王民井水位的变化情况。发现在景泰地震前上述2口井水位变化既有趋势异常显示也有中短期异常显示。干盐池井水位的中短期异常表现为打破年变规律,而王民井水位则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变化。2口井水位的异常变化同步,而且具有重复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了菏泽5.9级地夺前地下流体异常时空分布及其场兆、源兆特征。结果表明,异常空间分布与活动构造密切相关,断裂端部和交汇处是异常响应的第三地区。单位面积异常台项数,震中及附近地区远高于外围地区。震前1个月左右,异常台项月频次大幅度增高,单项异常的时间演化有持续型、完整型和突跳型三种类型。源兆异常具有中期、短期、临震异常配套、水化我组分同步异常变化、宏观异常多点成片、持续时间长、幅度  相似文献   

12.
周光全  王桂兰 《地震研究》1997,20(3):292-296
1995年2月茄子山水库区发生了4.1级和4.2级地震。地震特点表明与水库蓄水有关。本分析了茄子山水库区的地质构造、构造应力状态、渗漏条件、地热和其它诱发地震条件,判断了茄子山水库诱发地震可能性,利用综合影响系数公式讨论了茄子山水库诱发地震的最大震级。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1995年9月20日山东苍山5.2级地震前,距震中≤250km范围内,钻孔应力应变台网的异常显示特征。探讨了该次地震前的短临异常特性及其与发震构造体系的关系,并对台网内无异常显示的台站进行客观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地震前地壳形变异常分布的非均匀性特征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利用F综合检验的理论,讨论了形变异常的定量化及检测准则。利用潮汐观测中的非潮汐形变讨论了大同和丽江地震前形变异常分布的非均匀性,并与地震活动的特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震前1.5年左右,能检测出区域性的准同步形变异常,出现的异常空区可能是未来的地震危险区,且形变异常空区在震前应有强化或补偿现象。因而,在地震危险区的判定中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地震孕育所处阶段的判定;在无法判别地震孕育阶段的情况下,形变异常台站周围和异常强度场中所出现的形变异常空区都是危险的。  相似文献   

15.
系统分析了 1 999年 9月 2 7日发生在青海省河南县 5.1级地震前地下流体、形变、电磁等前兆异常的时空强演化特征 ,认为震前在距震中 4 0 0 km范围内前兆异常在时间上表现为中长期异常、中期异常、短期异常及临震异常 ,而且异常的出现、转折时间具有一定的同步性 ;异常在空间上表现为从场兆→源兆→场兆的迁移过程 ;异常在形态上表现出以负异常为主的特征。同时得出该次 5.1级地震有可能成为库玛断裂带再次活动的信号震  相似文献   

16.
对1993年8月14日云南大姚M_s5.6地震震前的预测预报过程、各类异常在时空分布和发震构造、破裂机制等方面的综合特征进行了论述,探讨了各类异常特征的物理机制。认为异常与发震构造的关系明显,异常空间分布有集中性和不均匀性,震源区是相对“盲区”,异常时间有同步性和渐进性,部分异常特征与震源机制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博山震情窗口”预报效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1年,通过对山东各地小震活动的研究,发现鲁中博山地区小震活动频率和山东地区近几年发生一系列4,5级中强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中强震发生前,该区小震活动经历一个“密集-平静-发震”的过程,故将其作为监视山东地区中强地震活动的一个“震情窗口”自正式使用以来,在南黄海,苍山两次5级地震前,该窗口都出现符合预报指标的显著异常,在预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地震活动性,地壳形变和其它前兆资料基础上指出,1990年景泰6.2级地震前后甘肃东南部地区的区域异常具有变化速率小,起始时间不同步,异常反央的力学性质不一致等特征,其中以异常变化速率小了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昌平地震台体应变、线应变及差应变等观测资料在1998 年1 月10日张北尚义6 .2 级地震前的异常变化.结果表明:该次地震前昌平台的应变观测资料出现了明显的趋势异常;体应变的异常时间与震级有较好的相关性;差应变资料显示了短临异常;由线应变资料计算的主应变方向在地震前逐渐向震中偏转; M2 波潮汐因子也出现了明显的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