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下水》2020,(4)
以开采地下水为城市工农业用水为主的博乐市,水资源利用粗放,为了保证博乐市地下水资源得到集约化化高效利用,文章分析了博乐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存在的问题,采用地下水资源管控系统进行全市地下水资源监控、管理,并着重对管控系统方案、相关监测设备的选型以及应用模式和效果进行了探讨分析,为博乐市实现科学管理地下水资源、科学调度水资源、维系生态系统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2021,(1)
地下水资源管理是对地下资源进行依法管理和可持续管理的过程,旨在提高地下水资源的配置效率、节约和保护地下水资源。本文首先从水行政管理角度出发,分析了目前我国地下水资源管理的现状;然后针对当前管理技术、方法、运行机制存在的不足,提出从定性化管理向定量化控制转变的思路;最后提出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建议,旨在为区域地下水资源的优化管理与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蓝楠 《河南地质》2012,(2):42-43
世界上发达国家通过对地下水立法进行综合决策,注重管理的一体化,实行专门立法等措施来加强地下水资源的保护。我国地下水资源保护存在立法滞后以及相应的行政管理不协调和司法救济不健全等问题。借鉴国外行之有效的立法经验,对健全我国地下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国外地下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作出评介,提出了完善我国地下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其开发利用、管理保护关系国计民生。随着地下水资源过量超采和水质污染问题的日益凸显,新时期国家对地下水资源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在阐述陕西省地下水资源法规制度建设、管理职能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成果应用的同时,针对存在局部水位持续下降;局部水质呈恶化趋势;管理基础工作薄弱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立地下水管理保护责任制;推进地下水管理法规制度建设;加快地下水监测网络建设;开展重点区域地下水涵养和保护;争取将地下水管理保护纳入财政预算等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邢台市地下水水位下降严重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台市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针对现状,从地表水资源状况、地下水资源的构成和邢台市的供用水状况进行分析找原因,并对由于地下水水位下降,引发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描述,提出了建立节水型社会、优化水资源配置、防止水质污染和开发涵养水源等措施遏制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为邢台市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地下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侍猛  张超  颜泽群 《地下水》2023,(5):105-107
地下水管控指标是构建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建立超采监管治理体系的基础性工作。地下水管理实行取用水总量控制和水位控制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举措。以宿迁市整个市域行政区为规划对象,在分析区内地下水利用与保护现状的基础上,确定了宿迁市地下水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水位控制指标,为推动地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有效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17,(5)
济宁市境内地质情况复杂,包含山区、冲积平原等多种地貌,水系发达,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还存在弱透水层地区引污灌溉、工程措施影响地下水水质、湖西平原区地下水面临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进一步加剧济宁市的水资源供需矛盾。针对存在问题从济宁市水资源的基本特点和开发现状出发,对济宁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措施进行分析,为地下水管理部门提供有价值的管控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武 《地下水》2014,(6):184-185
地下水资源管理是在充分了解地下水资源和开发利用及动态变化的前提下,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教育等手段,对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实施组织、协调、监督,实现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依据汉中市地下水资源的管理现状,结合工作实际,分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的建议,可供各级水资源管理机构和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2016,(5)
地下水资源管理是解决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问题的核心。在分析四平市地下水资源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超采严重、污染较大和地下水资源管理中法规体系不完善、管理单元划分欠合理、市场调节方式欠缺等问题,提出加快推进法规政策和审批制度设立、建立地下水管理红线制度、发挥市场调节机制、增强地下水资源补给涵养和加强智慧化管理等措施,全方位提升地下水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根据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按照不同地貌单元和流域划分,统计分析陕西省地下水资源分布情况。采用最新统计资料,分析评价陕北、关中、陕南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揭示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地下水资源管理保护工作实际,围绕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从地下水资源普查、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和保护、地下水监测、落实相关法律法规、队伍建设和行业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潍坊市地下水超采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大量实测、调查资料,分析了潍坊市地下水超采现状以及由地下水超采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揭示了地下水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开采布局科学开发利用地下水,"封、置、补、保"多措并举保护地下水资源,创建节水城市等防治地下水超采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杜中宁 《西北地质》2005,38(3):60-60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地下水勘查项目是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合作开展的地下水勘查项目,旨在围绕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水资源的需求,对地下水资源进行系统地调查与评价,配合重大建设项目开展水源地勘查,提出地下水资源管理与优化配置建议。  相似文献   

13.
石慧仙 《地下水》2010,32(2):47-48
在充分收集、整理、分析已有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资料和充分分析地下水环境条件的基础上,从地下水资源量、供水工程及开发利用现状等方面对昔阳县地下水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昔阳县地下水资源现状,为解决日益突出的水资源矛盾,提出加强地下水动态监测工作,加强用水定额管理,强化水资源基础工作的管理一些合理性建议,合理开发保护地下水资源等四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上海地面沉降由缓慢沉降阶段进入到微量沉降阶段,地面沉降防治管理进入了分区管控的新时期。结合当前地面沉降发育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分析,通过地面沉降防治管理区划,从区域地面沉降分区管控、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管理、工程性地面沉降防治等方面研究了地面沉降防治分区管控方法,为地面沉降防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秦皇岛地下水水位年际、年内动态及地下水流场的变化规律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秦皇岛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实际情况,确定地下水动态的类型:降水入渗—开采型,在此基础上分析地下水水位下降所引发的海水入侵等环境地质问题,提出应建立健全地下水监控系统、调整优化机井布局、寻找替代水源及建设节水型社会等措施保护地下水资源,以期实现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管理模型在我国实践中存在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文章指出我国地下水资源管理方面的成绩,同时讨论了近年来在这一领域中存在的一些倾向.作者对地下水资源进行优化管理不同于纯经济领域管理的特点,地下水管理模型建立中如何正确处理当地地下水初始流场,求解响应矩阵元素以及选择激励脉冲大小等问题,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魏晓妹 《地下水》2013,35(2):1-4
在介绍地下水资源的概念、分类和基本特性的基础上,分析地下水资源的调蓄作用和战略储备功能;论述地下水资源在城市供水、农业农村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归纳分析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严重危害,指出目前地下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的迫切性性和必要性;从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为切入点,系统论述地下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朱军涛  张建瑞 《地下水》2009,31(2):50-52
分析了焦作市中深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中深层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区划,中深层地下水资源潜力分析和开发利用规划,提出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强地下水中深层监测工作等七个方面的中深层地下水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2017,(3)
拜城盆地是新疆重要的煤炭、油气和农产品基地,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水资源需求不断增加,地下水开采量日益增大,本文结合库车-拜城盆地能源基地地下水调查项目,采集拜城盆地范围内196组地下水样品,应用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法对拜城盆地平原区地下水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拜城盆地平原区地下水质量总体较好,仅有南、北部山前,木扎提河下游南北两岸等部分地段地下水质量属极差-较差,人类活动未造成地下水污染。在今后发展中,应以保护地下水资源为目标,优化产业布局,发展绿色农业和节水经济,开展地下水日常监测工作,防止地下水污染,为保护拜城盆地地下水资源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0.
焦作市地下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焦作市是以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的城市。近年来, 由于降雨量的减小、河流流量减小或断流、地下水开采量的增大和地下水污染等原因, 造成了地下水位逐渐下降, 地下水资源减少。本文在阐明影响地下水资源因素的基础上, 提出了地下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对策, 即: 防治水污染, 污水资源化; 排水、供水、环保结合的优化管理; 加强水资源价费改革; 节约用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