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地下水》2017,(6)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灌溉工程设计的重要指标。其综合反映了设计水平年灌区"标准状态"渠道系统工程状况、田间灌溉水平和能力条件下的总体灌溉用水效率。本文结合辽阳灌溉区节水改造工程概况,对该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确定思路进行探讨,认为在对灌区进行节水改造设计时,需采用科学的方法确定灌溉水利用系数,渠系水利用系数为0.7左右,田间水利用系数为0.95左右,而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65。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2017,(5)
红星水库灌区地处陕西省关中北部的富平县境内,是一个以水库灌溉为主,兼有引洪灌溉的中型灌区。经过四十多年运行,工程老化失修,干支渠及其建筑物破损严重,输水损失大,险工险段多,输水不畅,渠道衬砌率低,达不到设计引水流量,严重影响着灌区工程设施整体效益的正常发挥。在进行节水配套改造中,对混凝土U型渠道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结合混凝土U型渠道的结构特点,研究了混凝土U型渠道的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及投资建设的效果效益,证明了混凝土U型渠道是节水灌溉中一项重要防渗工程,是提高现有水利工程效益,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节约用水时效较快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2016,(3)
分析泾惠渠灌区世界银行贷款项目骨干渠系工程的实施的效益,从管护费用、渠系水利用率、减少渗漏量、增引适时水量等方面分析工程效益,从农业增产、种植结构调整、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经营方式转变等方面分析社会效益,从节水意识、农村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分析管理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4.
蔺朝旭  吴海燕 《地下水》2018,(5):244-245
宝鸡峡东干渠建设于文革时期,多数为低标准填方渠道,老化冲刷变形粗糙,过水能力减弱;多年运行中衬砌的灰板渠段破损严重,渗漏水情况突出,危及渠道行水安全;渠系建筑物多数风化裂缝陈糟破烂,亟待修缮节水改造。文章依据设计规范,分析了东干渠节水改造项目布设、设计流量确定、渠道纵横断面设计,重点对渠道砼浇筑、衬砌方案进行了探讨,并依据改造后农业、生态、资源、工程实际效益,提出了应持续实施节水改造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由陕西省水利水土保持厅主持召开的“泾惠渠灌区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研究”阶段评审会议于85年元月11—18日在泾惠渠管理局召开。参加会议的有省科委、省水利设计院、关中各大灌区的省、地、县地下水工作队代表共三十余人。会议代表对规划组提交的报告、图件及附件等  相似文献   

6.
赵鸿君 《地下水》2022,(5):316-317
为研究灌区渠道水藻问题,以陕西泾惠渠灌区南干渠为例,综合灌区水藻治理研究与实践,对灌区南干渠水藻危害、常用清理方法及成效进行归纳分析,提出治理对策。结果显示:南干渠水藻生长后的导致渠道糙率达到0.021以上,较渠道设计糙率0.017增加24%以上,水流速度减缓至1 m/s左右,较设计流速1.45 m/s降低了30%左右。渠道水藻不及时清理会导致渠道过流能力严重下降,引起渠水高水位运行,威胁渠道安全运行,影响灌区农业抗旱灌溉、防汛及水力发电生产;灌区采用人工和机械相配合的方式进行水藻清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未来应在清理中不断摸索创新工作方式,从加强开展水质及水藻生长监测、加大灌溉供水周期水藻清理力度和充分发挥自然阳光清理效果方面综合施策,及时解决水藻问题,保证渠道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15,(6)
灯塔灌区位于辽宁省辽阳市东北部,灌区现有的水利骨干工程大部分运行期超过30年,由于渠道渗漏、渠系建筑物破损等,造成供水不及时,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渠道及建筑物急需改造,以提高渠系水的有效利用率,减少渠系输水损失,缓解灌区水资源紧张的矛盾。文章阐述了灌区工程现状情况,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述了项目配套及节水改造建设的必要性,通过分析灯塔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是十分必要的和完全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21,(5)
为解决青龙河灌区渠首破损无法发挥其正常功能,防渗渠道漏水、损坏严重,灌溉水利用效率低、水资源浪费,输水干渠断路无法供水等问题,本文结合灌区工程实际合理设计了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方案,并以工程实践分析了方案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结果表明:工程建设方案的实施明显改善了青龙河灌区的灌溉条件,大大提高了农田灌溉保证率和渠系水利用系数,基本实现了高效节水、管理科学、设施完善、生态良好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2017,(4)
泾惠渠灌区是陕西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在对灌区灌溉工程、水资源利用、节水管理三方面简要阐述的基础上,针对灌区农业节水中存在的水价标准过低、农民缺乏节水观念、水利设施薄弱等问题,结合灌区实际提出推进水价改革、水权制度改革、提高节水意识、实施节水改造等对策和建议,为相关灌区开展农业节水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崔晓亮  何亚歌 《地下水》2023,(4):122-126
为了对灌区整体农灌供水安全的形势进行定量评价,以陕西省直泾惠渠灌区各基层管理站的基础用水资料、地下水资料、实地调查资料及管理资料为基础,选择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法从地表水源供水安全风险、地下水源供水安全风险、渠系配套工程安全风险及管理经济安全风险这4个层面选择8个评价指标,对灌区各管理站的供水安全风险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泾惠渠灌区有6个站点无论是在水源供给方面还是在配套工程和管理及经济方面都存在较高水平的安全风险,为供水安全的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灌区上游及中下游紧邻渭河北岸的灌区最南部区域;灌区中东部的高陵站、楼底站供水的安全风险处于较高风险水平;西张站、陂西站和阎良站供水安全风险水平综合评价为中等;三渠站及下游的栎阳站、新市站及徐木站的供水安全评价则为低风险。评价结果对加强灌区供水模式调整及管理,实现良好供水效益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2020,(3)
大洼灌区渠道存在衬砌结构存在易冻胀破坏,原衬砌渠道结构形式单一,衬砌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在该灌区渠道工程施工中,通过对渠道施工中的重点工艺观测方法和改造完成后的节水效益进行分析可知,实施渠道防渗工程后,可对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增加水稻产量,减少氮肥施用量,改善稻米品质,保证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乔文 《地下水》2018,(5):94-95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必要基础,灌溉用水是农业生产中用水量最大的环节。要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改善田间灌溉面貌,提升农业生产效益,保证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必须对灌区进行必要的水利设施配套建设,使灌区形成较为完善的灌溉工程体系,基本实现"旱能灌,涝能排",达到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能力明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的效果。充分利用现有的工程设施,合理调整归并,对灌区斗渠及田间渠道进行必要的改造衬砌,提高防渗能力,恢复渠道过流能力,提高灌溉保证率,改善落后的灌溉现状,有效促进作物种植向高标准农田稳步发展,缓解地方供水矛盾。  相似文献   

13.
泾惠渠灌区配水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双  侯丽雅  张海宾 《地下水》2010,32(5):52-53,63
合理调配泾惠渠灌区水量,提高灌区灌溉效益。根据渠首来水量、含沙量与降雨情况,采取续灌调配水量、轮灌调配水量和应变调配水量三种方法。通过灌区配水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在灌区的应用,三种水量调配方法提高了灌区供水调蓄能力,有效缓解灌溉用水供需矛盾。按不同情况调配水量,将有限的水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2017,(2)
东岸大渠灌区位于新疆玛河东岸,控制灌溉面积316.3万亩,年输水量9.4亿万m3,灌区建设年代久远,其配套工程严重老化,导致灌溉水和渠道水利用率较低,需要对其采取改造处理,以有效提高灌区的水利用率,从而有效节约用水量同时提高农作物产量,节水改造完成后可改善项目区灌溉缺水现状,为当地带来显著生态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引水减少对河套永联试验区田间水均衡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河套灌区永联试验区的六队六八斗渠控制区域为研究区域,采用荷兰Wageningen农业大学开发的SWAP(Soil Water Atmosphere Plant)模型,模拟分析了引水减少条件下的田间水均衡要素变化规律。结果显示蒸散发量占总耗水量的比例在90%以上,验证了河套灌区的耗水类型是以垂向的蒸散发为主。随着引水量减少,模拟的相对产量也显著降低。可见,当灌区年平均引水量从52亿m3减少到40亿m3时,现有种植结构下的作物产量将会受影响。因此,引水减少后的种植结构和灌溉制度需适度调整。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业大学低温工程试验研究室刘镜仁同志,在《渠道(沟)衬砌工程冻害治理的新思维及试验研究》一文中,提出了一些与《渠系工程抗冻胀设计规范》SL23-91相左的观点文章有针对性地论述了渠道衬砌中的冻害研究范畴、渠床的冻胀融沉和衬砌体的破坏、允许冻胀位移值与允许残余变形量等问题.并介绍了《渠系工程抗冻胀设计规范》编制中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17.
常锦辉 《地下水》2018,(6):236-238
大洼灌区位于辽宁盘锦市的南部,地处大辽河最下游右岸,灌区东邻大辽河,南与营口市隔河相望,西临辽河,北与盘锦市兴隆台区相接壤。以大洼灌区为例,采用渠道防渗抗冻胀衬砌技术,从减少渠系输水损失和提高田间水利用效率等方面解决现状问题,提出设计对策及防治措施,对于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增加水稻产量,减少氮肥施用量,改善稻米品质,保证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2016,(4)
陕西省作为西北内陆省份,长期存在水资源缺乏、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等问题,大型灌区在农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保障陕西粮食安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对大型灌区发展中的建设资金、灌溉基础设施建设和建设管理水平等现状进行分析,认为灌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社会效益不高、发展滞后,末级渠系输水能力不足、综合改革不足及安全防护设施薄弱等,提出灌区在发展与改革中,要抓好探索和尝试,结合灌区实际,深入研究和推进灌区综合改革实现灌区长远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三个陕西"建设提供水利支撑。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2021,(5)
以泾惠渠灌区绿化工作为例,对灌区骨干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绿化工作开展现状和取得成效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归纳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解决对策。分析结果认为:灌区骨干工程绿化工作实施成效显著,初步实现了"渠成风景线、库成风景区"的目标任务,对灌区骨干工程岸线保护和水域生态的治理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在绿化工作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渠道工程线长面广,绿化工作实施和管护难度较大、管理维护经费不足和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影响绿化工作的实施效果。针对存在问题从培养灌区群众爱渠护绿意识、加强日常管理和争取资金投入方面提出具体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2020,(2)
以盘锦市盘山灌区改造工程为例,探讨渠道衬砌冻胀、分缝问题处理中SBS防渗技术的应用特点,从灌溉用水率、节水效率、减少渗漏损失量和节水量等不同方面总结了该技术的优势。结果可知:在使用寿命、工程造价、施工工艺等方面SBS伸缩缝防渗和塑料防渗膜技术相对于二毡三油、沥青砂板和土料防渗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在渠道冻胀、分缝等方面具有更加突出的优点,采用SBS防渗材料可显著提高农田灌溉用水率和节水效率,可大大输水过程中渠系的渗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