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9 毫秒
1.
"四性关系"是指储层岩性、电性、物性、含油性间的关系。通过对KBM油田测井、录井、岩心和试油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建立西区白垩系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及含油饱和度的解释模型。明确该区储层岩性、物性、电性和含油气性特征及相互关系。研究表明,密度测井孔隙度模型对KBM油田西区白垩系储层的孔隙度解释更精确;结合测井二次解释,在对试油资料详细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该区油水层电性识别标准和有效厚度下限标准,为KBM油田进一步开发评价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2.
从低渗透储层的地质特点出发,通过对储层"四性"关系的研究,建立了本区储层岩性、物性、含油性和电性的关系,以试油资料为依据,以岩心分析资料为基础,进行地质、录井、地球物理测井等资料的综合研究,并充分研究储层中不同岩性夹层的特征,采用钙质、泥质夹层测井曲线定量统计分析来确定夹层并加以扣除,确定出杏子川油田长6有效储层岩性下限为细砂岩,含油性下限为油斑,物性下限为孔隙度8%、渗透率0.15×10-3μm2,电性下限为R0.5大于21Ω.m,含水饱和度下限为60%。据此标准,综合利用多参数解释储层的有效厚度,提高了解释精度,为该油田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玛湖1井区下乌尔禾组整体勘探程度不高,储层评价中缺少准确油层识别标准,需建立正确区分识别储层流体性质的油层识别标准。通过全区岩电参数和地层水电阻率平面分布规律分析,保证单井含水饱和度计算精度;基于玛湖1井区下乌尔禾组储层四性关系分析,明确下乌尔禾组电性-含油性和物性关系;结合深电阻率、测井计算含水饱和度、测试资料及岩心含油性资料,建立玛湖1井区下乌尔禾组油层识别标准;定义含油孔隙度参数,将油层划分为Ⅰ类油层、Ⅱ类油层和Ⅲ类油层3个等级。该油层识别及油层等级标准能快速有效确定玛湖1井区下乌尔禾组储层流体性质,为该区储量计算和产能评价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华庆地区长9储层岩心、录井、试油试采数据以及测井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研究了该区岩性、物性、含油性以及电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研究认为,物性较好的中-细砂岩段,综合解释为油层或油水同层时,测井曲线表现为自然电位负异常,自然伽玛低值,电阻率中值,声波时差中-高值。  相似文献   

5.
低孔低渗储层的测井评价一直是油田勘探开发的难题。由于沉积作用、压实作用和溶蚀作用等各种成岩作用,七棵树油田储层具有低孔低渗特点,而且储层内次生孔隙发育,非均质性强,增加了储层评价的复杂性。为此,本文根据岩芯实验、地质录井和试油等并综合各种测井资料,确定了储层岩性与物性、含油性与物性关系; 并在孔喉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物性和电性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一个适用于次生孔隙发育的低孔低渗储层的新模型,并进行解释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依据测井地质综合评价油气储层的方法,匹配、拟合和提取参数,建立了科尔沁油田交2断块储层评价的解释标准、权系数和指标,对该区20余口井主要目的层段储层进行了精细评价解释,准确地划分出Ⅰ、Ⅱ、Ⅲ、Ⅳ类油气储层,精细描述储层结构、特征及产能。从而,为该区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OLT油田主力油藏目前含水率80%以上,为了制定科学的开发调整方案,需要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笔者以该油田实际岩心资料、地质资料、生产资料和测井资料为基础,运用灰色系统精细评价技术,对储层岩性、物性以及含油性进行评价。研究中,根据关键井的岩心、地质、试油和动态资料与对应的测井资料相匹配,建立起储层岩性、物性、含油气性灰色评价标准;对非取心井,先计算储层地质参数,再利用上述灰色评价标准进行测井资料综合解释,从而研究了工区的岩性、储集层物性、含油性纵向分布特征,研究结果为油田的下步开发方案的调整奠定了坚实基础。总结出的储层灰色评价参数和标准对相邻地区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借助葵花岛构造油藏描述的实际资料,较详细地叙述测井资料与地质、测试资料紧密结合,通过对四性特征分析,建立测井解释模型和各种解释图版,并建立起适合研究区不同储层的划分有效厚度的物性、电性标准。在储层渗透率计算方面采用先进的神经网络技术。从测井角度对储层非均质性进行精细描述,综合解释出油、气、水层,为储量计算和储层评价提供可靠的物性参数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2017,(2)
测井的准确解析是油藏描述和储层研究的基础,本次研究的目的层位为直罗长6储层,通过对研究区的测井、录井、岩心、试油等资料的收集、整理、校正、分析,明确了该区长6段的岩性、物性、含油性与电性之间的关系,以此为基础,建立储层各个物性参数解释图版,同时合理使用试油试采资料,经过统计分析,得出了研究区内目的层位的油水干层识别标准和有效厚度下限值,最终得出了研究区内目的层位的物性下限标准。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15,(5)
钳二区为富县采油厂新区块,长7、长8储层为该区主力产油层,为了提高研究区长7、长8储层测井解释精度,通过现场岩心观察和室内分析化验对储层四性关系及参数下限进行研究。长7、长8储层岩性主要为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物性结果显示研究区为典型的低孔、特低渗储层。储层岩性、物性、电性和含油性呈正相关,一般岩性越好,储层物性好,录井显示含油级别越高,同时,储层对应的电性也越高。最终确定长7有效储层下限标准:孔隙度≥7.5%,渗透率≥0.1×10-3μm2,含油饱和度≥32%,电阻率≥29Ωm,声波时差≥220μs/m。长8有效储层下限标准:孔隙度≥8.0%,渗透率≥0.1×10-3μm2,含油饱和度≥30%,电阻率≥25Ωm,声波时差≥222μs/m。  相似文献   

11.
借助葵花岛构造油藏描述的实际资料,较详细地叙述测井资料与地质,测试资料紧密结合,通过对四性特征分析,建立测井解释模型和各种解释图版,并建立起适合研究区不同储层的划分有效厚度的物性,电性标准,在储层渗透率计算方面采用先进的神经网络技术。从测井角度对储层非均质性进行精细描述,综合解释出油,气,水层,为储量计算和储层评价提供可靠的物性参数。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岩心录井、测井与分析化验资料综合整理分析,对子长油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储层"四性"(岩性、物性、含油性、电性)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6储层主要发育长石细砂岩,具有低孔-特低渗、低含油饱和度的特征。储层"四性"之间具有内在联系,较粗的岩性往往具有较好物性和较高的含油级别,由此建立了研究区长6储层有效厚度下限标准:孔隙度≥8.0%,渗透率≥0.20×10-3μm2,含水饱和度≤60%,深感应电阻率≥20Ω·m,声波时差≥220μs/m。  相似文献   

13.
开展复杂低渗储层特征、测井响应及其控制因素分析有助于储层评价与油水层识别.通过对杨旗地区长6油层组储层测井、录井、岩心和试油等资料的收集、整理、校正、分析,研究储层岩性、物性、电性和含油性基本特征,讨论岩性、物性、含油性分别和电性的关系,得出本区储层的孔隙度平均值为8.43%,渗透率平均值为0.70×10-3μm2,含油饱和度则集中分布在45% ~ 65%之间,深感应电阻率读值一般在40 ~130Ω·m,声波时差大于220μs/m.  相似文献   

14.
滨南油田砂砾岩储层测井精细解释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滨南油田单16块沙三下亚段以厚层块状砂砾岩为主,夹薄层泥岩,测井解释难度较大。这里以取心井岩心分析为基础,分别研究砾岩、砂砾岩储层岩性、物性、电性和合油性相互之间的关系,分别建立了砾岩和砂砾岩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测井解释模型。应用所建测井解释模型,对研究区三十口井进行了二次解释。结果表明,分岩性建立的测井解释模型具有较高精度,应用该方法对提高砂砾岩油藏储层测井精细解释的准确性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华庆地区长6储层四性关系及有效厚度下限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溪  李文厚  韩伟 《西北地质》2010,43(1):124-129
华庆地区长6储层主体为三角洲相沉积,储层主要为细砂岩。本次研究通过薄片鉴定、压汞、测井等资料,对研究区目的层位的"四性"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长6储层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油层,岩性、物性的差异控制了储层油藏的富集程度,确定了储层物性下限的标准:孔隙度为8%,渗透率为0.08×10-3μm2;电性下限电阻率为16Ω.m,声波时差为215μs/m。通过对储层参数定量解释模型的优化,提高了储层参数计算精度,避免了有效厚度的漏失;并利用测井方法、压汞资料和密闭取心方法综合确定了长6油藏含油饱和度储量计算取值为71%。  相似文献   

16.
庄圆  杨凤丽 《新疆地质》2019,(2):231-236
火山岩油气藏是一种特殊类型油气藏,受岩性、岩相、储集空间类型等因素影响较大。常规测井仅能对储层进行评价,录井仅能对岩性及油气显示进行评价。利用测录井资料无法快速判识油气层现状,制约了现场完井方式及试油方案的及时决策,并影响钻井周期、成本及对区块的潜力评价。通过岩心描述、镜下薄片储集空间及含油性观察,结合测井解释和试油结果,总结了春风油田石炭系火山岩油藏岩石类型及含油性特征;火山岩储集空间类型、影响因素、识别方法及物性有效性;孔隙、裂缝等储集空间有效性电性识别方法;建立了春风油田石炭系油气层综合判识准则。本次研究可快速对该区石炭系完钻探井进行油气层综合判识,指导现场完井方式决策,提高勘探效益。  相似文献   

17.
川东沙罐坪石炭系气藏测井储层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石炭系碳酸盐岩气藏是川东地区沙罐坪气田的主力气藏,属于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的裂缝~孔隙型气藏。在气藏精细描述研究工作中,由于储层非均质性强,给使用常规方法进行储层评价带来了较大困难。这里使用神经网络建立岩芯刻度的储层物性参数预测模型,预测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参数与岩芯物性分析值基本吻合。根据现场提供的储层分类标准,并结合本地区研究成果,通过建立各类储层电性测井响应交会图版,首次归纳出各类储层的电性响应特征范围,综合运用神经网络参数解释模型、交会图版和电性响应特征标准表,对工区内各井进行处理识别,评价识别结果与产能测试结果有较好的吻合性,为进一步的产能评价、气藏开发方案调整,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有效厚度是储层测井解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有效厚度下限的确定对划分有效储层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包括电性下限和储层的物性下限.以安塞油田某区长6油层组为例,通过岩心分析资料,地质录井、化验分析及邻井的试油试采资料综合分析,认为长6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油层.岩性、物性的差异控制着储层油藏的富集程度,确定储层物性下限的标准:孔隙度为7%,渗透率为0.1mD;电性下限的标准:电阻率为14Ω·m,声波时差为219μs/m.利用有效厚度的物性、电性下限和夹层的扣除标准,划分单井的有效厚度,提高目的层段油藏测井解释和有利区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19.
对子长油田余家坪区岩性、电性、物性和含油性进行研究,为储量评价以及油田开发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岩心、测井、试油以及分析化验资料研究"四性关系"特征。研究区长2砂岩属低孔-低渗储层,孔隙结构以中~小孔隙为主,电性可以很好的反映岩性、物性与含油性。余家坪区长2油层组的储集层在电测曲线上显示为自然电位曲线负异常,自然伽玛低值,微电极两条曲线分开,声波时差曲线相对较低,而且比较稳定,电阻率曲线随含油性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20.
依据福山凹陷下第三系碎屑岩储层中具有代表性的岩心、测井和地质资料,利用灰色系统测井地质综合评价分析准则和自动处理方法,建立该凹陷的评价解释参数、标准、权系数及自动分析解释系统,对该凹陷40多口井主要目的层段储层进行了精细评价处理,获得了较为可靠的储层描述和测井解释,准确划分出一、二、三、四类油气储层。以两口井的解释实例阐述了福山凹陷金凤构造油气藏特点及分布,揭示出该构造区油气显示广泛,成油条件有利,从而较为准确地描述了该区下第三系砂岩储层的结构、特征及产能,为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了相应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