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下水》2016,(6)
随着准东煤田基地的发展,根据矿区开采影响半径并结合项目建设区附近的地下水保护区和敏感点,急需对煤矿开采可能造成的地下水影响的区域进行评估。在对研究区自然地理、地质条件详查的基础上,查明了研究区地下水含水层的结构及富水性特征、埋深以及流量等参数,进而为后期该地区地下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结合腾格里沙漠邓马营湖地下水资源评价实例,建立了腾格里沙漠邓马营湖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并基于Visual Modflow对研究区地下水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和验证;预报了设计开采条件下的地下水水位,预报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按允许开采量4 317.61万m~3/a开采,不会造成区域地下水水位大幅下降,允许开采量保证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2016,(5)
矿山的开采大多需要进行疏干排水,而在疏干排水时持续的地下抽水势必导致区内含水层中地下水流场的变化,对周边地下水的开发利用造成影响。为了分析矿山开采中地下水流场的变化特征,本文通过对兴隆县某金、铁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建立研究区地下水系统的数值模拟模型,并通过对已知地下水动态水位的拟合与检验,确定模型的可靠性,然后利用识别后的模型预测兴隆县某金、铁矿运行投产含水层水位的变化特征,探讨矿山开采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2017,(4)
为研究煤层开采对地下水资源循环的影响,本文采用实测值拟合了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计算公式,并以此为基础分析研究了红柳林煤矿开采对水资源影响分区。结果表明本次研究提出的公式更好地拟合了榆神矿区实测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红柳林煤矿开采影响地下水资源的因素包括导水裂隙带、基岩厚度和隔水层厚度,据此煤层开采对红柳林煤矿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可以分为4个区,失水区主要集中在矿区南部。红柳林煤矿开采南部资源时必须重视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实行保水采煤。  相似文献   

5.
朱亮  杨明楠 《地下水》2010,32(5):8-9,37
结合采兔沟水库水源保护区内的地质、地貌、植被等特征,以神东锦界煤矿为例,分析了当地煤炭开采对保护区内含水层结构、地下水水量和地下水水质等方面的影响,得出每年因煤炭开采造成的地下水排泄量为843万m^3;简述了采煤对保护区内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结合当前保护区内实际情况,提出了依法管理、严格限制新入区煤矿数量、水权交换、政府补助煤矿治理等几项开采和治理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煤矿开采环境影响评价中地下水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孟凡生  王业耀 《地下水》2007,29(1):81-84
煤矿的开采与地下水资源紧密相连,煤层往往与地下含水层相邻,采煤时会疏干地下水,这不仅影响了地下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而且破坏了水的动态平衡和生态环境,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根据煤炭开采工程的环境影响特点及环境保护的最新发展趋势,概略提出了煤矿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问题、煤矿开采引起的地下水环境问题、以及由煤矿地下水疏干引发的地面沉陷及其植被景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申家庄煤矿扩大区2号煤层开采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认为扩大区2煤以上各基岩含水层之间,分布有稳定的厚层粉砂岩和泥岩,构成良好的隔水层,且区内断层不导水,故2号煤以上各基岩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差,该区在原始状态下地下水不会对2号煤层开采造成影响,但在采动情况下水库水体对扩大区开采以及扩大区开采对水库有何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高立强 《地下水》2014,(6):26-27
分析神府矿区马家梁村一带煤矿开采对地下水径流及水位的影响,认为杨伙盘煤矿开采对该村西部地下水量的增减影响甚微。老张沟煤矿开采造成区内地表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孙营岔一矿开采后对地下水有影响。煤层开采是影响井水、沟流减少不可忽视的因素。爆破采煤将导致原生裂隙、裂纹数量的增加,致部分裂隙穿透上部隔水层,从而造成地下水漏失,水位下降,泉流量减少。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2017,(2)
在黄土沟壑区,由于煤层埋藏浅,煤炭资源的开发对地下水系统造成重大影响。本文以神东矿区大柳塔煤田为例,利用地下水数值模拟技术,对采前地下水流特征、现状开采条件下地下水流场、维持开采条件的地下水动态以及采煤对地下水均衡的影响等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得到煤炭开采造成地下水位明显下降,并且随着持续采掘,对地下水影响加剧,地下水水均衡总量持续减少,并且由于流场变化,导致侧向补给量直线减少,向采掘空间排泄量相对增加,潜水蒸发量相对减少,向河流排泄量明显减少,最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0.
神东矿区地下水变化观测与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西部大规模高强度煤炭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利用神东矿区约1 500 km2区域的200余个钻孔的长期观测结果,研究了超大综采工作面开采工艺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规律,地下水流场变化与基岩和含水层空间分布的关系。研究表明,超大综采工作面开采形成了地下水"汇聚带",开采对基岩和含水层厚度较薄区的地下水系统影响较大,研究区采后含水介质厚度稳定且较厚区域含水层含水厚度损失大部分在30%左右,且逐步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1.
铁矿开采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矿开采与地下水紧密联系,不仅会影响地下水资源,而且还会破坏地下水的动态平衡和生态环境。结合某铁矿开采项目实际,依据地下水环境评价导则,在分析铁矿区地下水水质、水文地质条件等资料的基础上,预测评价铁矿开采对地下水水质、水量等方面的影响,提出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2.
对研究区自1957年至2008年间的水资源利用历史过程进行分析,利用分析结果对研究区海子与地下水位演化历史进行数值模拟。直观的再现由于水资源开发及气候因素等对研究区当地居民生活及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由于地下水资源过度利用造成的植被死亡,土地沙化,居民生活困难,环境破坏严重。要加大地下水管理开采力度,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合理设计开采方案对傍河水源地地下水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以德惠典型傍河地下水水源地为研究区,在查明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以管井为例,运用解析法确定了最佳开采方案和水源地地下水允许开采量,并对最佳开采方案的合理性和可靠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开采井沿河流呈直线形单排布井方式,井数为12眼,井河距离为200 m,井间距离为150 m,单井开采量为2 960 m3/d,总开采量为35 520 m3/d时,取水保证程度较高,面对河流突发性污染具有一定的抵御能力,不会对区域水环境和其他用户造成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是秦岭北麓地区的主要供水水源,研究该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秦岭北麓的户县平原区为例,根据地下水埋深、气象、水文资料,结合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运用克里金插值方法、主成分投影-聚类耦合模型,研究1980~2019年地下水位时空演变过程,以影响地下水动态的主要因素划分地下水动态类型,分析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0~2019年地下水位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冲积平原和洪积平原年际变幅较大,而冲洪积扇前缘相对较小;研究区地下水动态类型可划分为水文型、降雨入渗-开采型、径流型、降雨入渗-水文-开采型4类;研究区地下水位态变化的主要外在影响因素为降雨、河流径流、开采。  相似文献   

15.
芦红  王丽  杨鑫鑫  郝光  刘明柱 《地球科学》2019,44(9):2920-2930
为评价区块尺度页岩气开采过程中深部污染物对上部含水层的污染风险,基于“源-途径-驱动力-受体”概念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页岩气开采对地下水影响的深部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该体系对贵州省某页岩气开采区块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评价区地下水深部脆弱性以低和较低为主,两者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9.15%,主要分布于研究区西北部、中部及东南部,中间层厚度是影响评价结果的主要指标.该评价体系能够评估页岩气开采区地下水深部脆弱性,丰富了现有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体系,可为区块内页岩气井的布设选址及地下水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保护曲堤煤矿地下水环境,进行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依据地下水环境评价导则,在分析煤矿区地下水水质、水文地质条件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预测评价了煤矿开采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研究成果有关部门进行地下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2021,(2)
以新疆车尔臣河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对该地区的地下水资源量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2017年地下水资源处于均衡状态,地下水补给以河道入渗补给量为主,地下水排泄以蒸发排泄量为主,人类影响程度较小;研究区补给量为51 171.9×10~4m~3/a,排泄量为50 532.6×10~4m~3/a,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为33 272.1×10~4m~3/a;研究区各观测孔水位降深在-0.03~7 m之间,主要由于局部地段人工开采量大于补给量,造成其地下水位下降。  相似文献   

18.
针对徐州市地下水长期无节制开采和管理不善而引起的多种环境地质问题,建立了与研究区裂隙岩溶含水层相适应的地下水流模型,并运用有限元方法进行求解。考虑到大气降水的多寡及其分配状况是影响地下水资源的最终决定因素,同时建立了研究区大气降水的时间序列模型,并应用于评价该区地下水资源,从而在宏观上为徐州市合理开采裂隙岩溶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其结果对我国其它类似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海河平原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前景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综合分析海河平原地下水资源盈余量以及建立典型三级区平原开采系数与地下水水位下降速率、地面沉降速率的关系,分析了各三级区平原依靠环境容量可扩大开采量,根据疏干时限性评价指标对海河平原地下水的开采潜力进行了评价,客观展现了维持现状开采条件下研究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暗淡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新疆大石头洼地周边区域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在对新疆大石洼地水文地质详查的基础上,分析区内水文地质条件,查明区内含水层特征及供水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下水资源量为398.6×10~4 m~3/a,按0.53可开采系数计,有211.3×10~4 m~3/a可开采资源量;规划拟建水源地年开采地下水量170×10~4 m~3/a,约占计算区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80.5%;水质满足生产、生活用水的各项指标要求,适量开采地下水可降低浅埋区地下水位,夺取无效蒸发量,改良地下水浅埋区土壤,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因此,大石头洼地供水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