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各省市的土地利用类型均发生了十分显著的变化.及时、有效地监测土地资源的变化趋势,有利于土地资源的持续发展与规划.通过对厦门市同安区1998年和2008年两个时期的TM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分析,得到其土地利用数据,结合GIS技术分析土地利用的转移情况及其产生原因,为厦门市同安区的土地资源开发及对生态环境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厦门市辖区为例,通过对多个时段的地理空间和遥感影像数据进行信息提取,结合相应时段的人口、经济统计资料,应用GIS技术手段,分析厦门市城镇化进程中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进而提出一些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如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城市空间扩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合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厦门市1988年、2000年TM遥感影像为基础,试验了多种两个时相影像的复合变换方案,生成厦门城市拓展图;既而,引入分维度、圆度,构造了接边指数等,从格局与数量两个角度定量分析了厦门城市拓展的图斑特征;同时,在厦门市城市拓展图基础上,结合福建省土地局历年的土地利用类型调查数据、厦门市自然社会经济概况材料和厦门新城市规划情况等加以叠加复合分析,对厦门城市空间结构进行全方位、多要素、多视角考察。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技术,以厦门市2000—2020年土地利用类型数据为数据源,进行土地利用空间演变动态分析,构建土地利用程度指数以及土地利用多样性指数,分析厦门市2000—2020年土地利用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厦门市2000—2020建设用地迅速增加,主要由耕地转换而来;结合空间结构、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表明厦门市南部区域较北部发展更好,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指数较高,人文经济发展程度高。  相似文献   

5.
遥感图像是地理信息分析非常重要的数据源。遥感技术和GIS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利用1987年和2000年的遥感影像,分析了徐州市14年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况,并运用ArcView实现土地利用的空间分析,对徐州市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各土地利用类型变更情况。以耕地为例,利用徐州市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基于SPSS软件对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和驱动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成果应用现状及信息共享策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工程中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项目,经过六年多的运行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和第一手数据资料,是土地管理工作中重要的数据资源,本文通过对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成果内容和特点、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成果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7.
应用遥感和GIS技术对新疆石河子垦区1980年、1990年、2002年和2014年的遥感影像资料进行处理,并从土地覆被总体状况、数量变化和土地覆被转移方向三方面作了动态监测分析。结果表明,草地、耕地、未利用土地是石河子垦区的主要土地覆被类型。1980到2014年间,草地面积大幅度减少,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其中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年变化率最大,林地动态度最低。分析结果为该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已实施十余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土地调查、耕地保护、土地监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中分析了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背景,结合实例研究了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技术及成果在土地利用调查、开发区监测、洪涝地质灾害评估等方面应用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了扩大成果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国土资源部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中全国500 000人以上城市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项目——2006年鹤岗市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项目为例,结合"3S"集成技术在项目中的使用所制定的技术依据、技术路线、技术方法和技术流程加以阐述,并对鹤岗市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成果进行了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利用地面统计数据和陆地卫星影像数据,分析了郑州市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现状,研究了遥感影像提取土地利用/土地覆盖信息的机理,建立了适宜郑州市遥感影像判读的解译标志,结合两个不同时期的地面数据和影像数据,分析了郑州市十几年来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今后土地利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