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中国东部各省(区、市)区域地质志、1∶50万地质图和中国东部地壳与岩石元素丰度研究成果首次编制的中国东部60种元素的岩石地球化学图,基本反映了与特定岩性有关的区域岩石地球化学元素含量分布特征和与大地构造单元有关的区域地球化学元素含量分布特征,直观表达了中国东部空间地理上元素背景含量的宏观分布与变化,以及不同大地构造单元元素背景含量的变化趋势。这一成果为勘查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特别是区域化探扫面水系沉积物资料的定量解释提供了基本依据,为基础地质、大地构造、区域成矿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也为地球化学块体理论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国东部各省(区、市)区域地质志、1:50万地质图和中国东部地壳与岩石元素丰度研究成果首次编制的中国东部60种元素的岩石地球化学图,基本反映了与特定岩性有关的区域岩石地球化学元素含量分布特征和与大地构造单元有关的区域地球化学元素含量分布特征,直观表达了中国东部空间地理上元素背景含量的宏观分布与变化,以及不同大地构造单元元素背景含量的变化趋势.这一成果为勘查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特别是区域化探扫面水系沉积物资料的定量解释提供了基本依据,为基础地质、大地构造、区域成矿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也为地球化学块体理论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岩石化学元素丰度在地球化学块体研究中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迟清华 《物探与化探》2003,27(6):428-430,444
以Au、Ag、Cu、Pb、Zn、Sb、Hg、W、Sn、Mo、U、Cr、Ni、Co等14种成矿元素为例,利用中国东部不同构造单元的出露地壳和不同类型岩石的元素丰度阐明其在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块体划分与研究中的意义.利用岩石元素丰度对地球化学块体进行研究,既可查明不同地球化学景观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块体的成因,又可为地球化学块体的研究对比提供条件.因此,应建立不同大地构造单元或不同地球化学景观区的岩石元素丰度并加强其与水系沉积物元素含量的对应关系的研究,这将会对地球化学块体的划分与推断解释提供重要的更加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国东部岩石地球化学图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迟清华  鄢明才 《地球化学》2005,34(2):97-108
1986~1995年开展的中国东部地壳与岩石化学组成研究在中国东部(105°E以东)约330万km2的范围内系统采集了500余条标准地层剖面、800多个有代表性的火成岩体和变质杂岩体,总计28253件岩石样品,组合成2718件分析样品,对每个岩石组合样品的63种元素含量进行了准确测定,积累了大量的高质量的元素含量分析结果.选择60种元素SiO2、Al2O3、Fe2O3、FeO、MgO、CaO、Na2O、K2O、CO2、Ag、As、Au、B、Ba、Be、Bi、Cd、Cl、Co、Cr、Cs、Cu、F、Ga、Ge、Hf、Hg、Li、Mn、Mo、Nb、Ni、P、Pb、Pd、Pt、Rb、S、Sb、Sc、Se、Sn、Sr、Ta、Th、Ti、Tl、U、V、W、Zn、Zr、Y、La、Ce、Nd、Sm、Eu、Tb、Yb和Lu制作了中国东部岩石地球化学图.根据中国东部各省区区域地质志和1:50万地质图首次编制的中国东部岩石地球化学图基本反映了与特定岩石性有关的岩石地球化学元素含量分布特征、与大地构造单元有关的区域地球化学元素含量的宏观分布特征及不同大地构造单元元素含量背景的变化趋势.例如,CaO、(MgO) 、CO2和Cl的高背景反映地是碳酸盐岩地区,铁族元素Fe2O3、FeO、Mn、Ti、V、Cr、Co、Ni及MgO、Cu、Zn、P、Ga、Nb、Ta、Zr、Hf、Sc和Eu的高背景反映了基性火山岩地区,SiO2和K2O的高背景反映地是大面积分布的酸性岩石地区的地球化学特征.内蒙古兴安褶皱带为SiO2、K2O、Ag、As和Be的高背景分布区域,华北地台边缘、大别造山带和苏鲁造山带为Sr和Ba高背景分布区域,豫西台隆为Cu、Pb、W和Sc的高背景分布区域.南秦岭、西秦岭造山带以挥发性元素Hg、As、Sb、B以及Cd、Se、S的高背景显著特点.对于整个华南褶皱系而言,W、Sn、Bi、Mo、Rb、Cs、Tl、U、Th、Pb、Y和REE(Eu除外)为高背景,此外东南沿海火山岩带有是SiO2、K2O的高背景,而赣南闽西褶皱带还是碱金属Li,稀有元素Be、Nb、Ta,分散元素Cd及F的高背景.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系沉积物39种元素系列背景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史长义  梁萌  冯斌 《地球科学》2016,41(2):234-251
中国以水系沉积物测量为主的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自1978年开始以来,已覆盖陆地面积约690×104 km2,积累了海量的高质量基础地球化学数据.在这些数据的开发利用中不同地区、不同范围间的数据对比是研究元素分散富集、成矿趋势、异常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全国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数据为依据,采用全部原始数据,以X±3S为临界值一次性剔除异点后的数据集的中位数作为背景值的估计值,使用统一方法计算出了全国范围、9个大地构造单元、12个地球化学景观区、19个成矿带的39种元素水系沉积物背景值,探讨了全国范围、不同构造单元、不同景观区、不同成矿带各元素背景值的区域分布规律和特征.研究表明不同的景观区、不同的成矿带、不同的大地构造单元,由于地质背景和景观条件不同,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布特征也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区域分布特点和分布模式.这些背景值为进一步深入开发利用区域化探数据和资料提供了可供对比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
中国1∶20(25)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已完成620余万km2,覆盖了全国大部分可扫面积,获得了海量高质量基础地球化学数据和数以万计的地球化学异常,在地质找矿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对这些资料的开发利用仍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对以全国1∶200 000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资料为基础编制的中国1∶500万Cu地球化学图的研究表明,不同大地构造单元Cu地球化学背景差异明显,具有不同的特征;地球化学景观不同,Cu地球化学背景值明显不同,以岩溶景观区Cu背景值最高而森林景观区最低;不同景观类型、不同矿床成因和不同出露条件下铜矿的区域异常规模和异常强度差异很大;中国Cu的区域成矿地球化学模式可概括为成矿作用与地球化学省相关,以及成矿作用与地球化学省无明显关系两种,并且在高、低背景区或甚低背景区中Cu异常的分布特征不同,Cu的成矿地球化学特征也不同。在全国范围内圈出79个Cu地球化学省和1个地球化学域,并以地球化学省为基础,结合大地构造分区和已知矿床的分布及地质背景,划分出20个Cu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7.
老挝地质条件优越,资源潜力巨大.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老挝全境开展1∶100万国家尺度地球化学填图工作.采集了大量地球化学数据,为研究区元素分散富集、矿产开发、环境保护、农业生产提供了高质量的基础地球化学数据.共采集地球化学样品2 079件,采用高精度分析技术及严格的质量控制,分析了69种元素.采用X±3S一次性剔除异点后数据集的中位值作为估值,首次给出了老挝全国69种元素地球化学背景值,填补了老挝国家尺度地球化学填图工作的空白.初步讨论了老挝全境、7个三级大地构造单元,6个三级成矿带69种元素的背景值特征.研究表明不同构造单元中受地质背景、构造及岩浆活动的影响,元素分布具有各自特征,同时不同成矿带受成矿作用及构造岩浆活动的影响,元素在各个成矿带分布特征不同,元素的富集对矿床有很好的指示意义.这些背景值的获得为下一步深入研究老挝地球化学填图数据提供了基础对比数据.  相似文献   

8.
土壤中元素含量的高低和元素存在的形态变化从根本上受控于自然地质地球化学作用过程。地质背景对土壤地球化学元素含量的贡献度在区域上具有决定意义,不同区域土壤地球化学元素含量水平具有明显的差别。不同的地貌景观是由不同的地质作用形成,从而形成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在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的成果基础上,根据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研究成果,结合与典型元素组合、地貌、地质特征把河套地区划分为9个地球化学分区,并进一步划分为13个地球化学亚区。通过地球化学分区,为河套地区的农业发展、环境保护等工作提供了基础地球化学资料。  相似文献   

9.
<正>地球表层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人类生活所需的矿产资源以及面临的环境问题,大都与地球表层相关。因此,研究地球表层元素的空间分布及含量特征,对矿产资源评价以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大意义。"地球化学走廊带元素时空分布探测试验"是"地壳全元素探测技术与实验示范"(Sino Probe-04)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选择穿越不同大地构造单元和重要成矿区带的3条地球化学走廊带,精确探测走廊带内疏松沉积物和岩石中76种元素的含量,编制3条地球化学走廊带元素地球化学图,系统研究地球化学走廊带上76  相似文献   

10.
铝土矿矿床中稀土、铌(钽)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铝土矿中稀土、铌(钽)元素的地球化学性状,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兴趣,本文根据多年的研究资料,对此进行初步探讨。矿床地质特征我国的铝土矿矿床多分布于东部准地台范围内。从大地构造单元看,主要分布在中朝准地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