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河流公平合理利用原则:回顾、反思与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合理利用原则是国际水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它的适用对保护国际河流水资源及协调国际河流水资源利用冲突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伴随全球淡水资源日益匮乏,水资源利用冲突频发,公平合理利用原则的局限性也日益凸显。要摆脱公平合理利用原则难以具体运用于实践的困境,一方面需在国际法律文件中对"公平合理利用"进一步界定和完善,另一方面,需结合实际情况缔结国际河流水资源公平合理利用条约并设置相应的配套措施,以保障国际河流水资源公平合理利用原则得以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2.
全球地缘政治竞争回潮与资源环境危机推动国际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成为影响国家地缘安全的关键变量。通过对既有文献的梳理,发现国际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在“稀缺-冲突”范式下激化流域各国的矛盾,引发的水资源冲突联合域外势力进一步作用于国家地缘安全;在地缘安全视角下,中国国际河流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经历了从“弱安全化”到“强安全化”再到“去安全化”的演进;水环境治理、水量分配及水开发利益协调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核心议题,涉及的跨境水资源污染、水权分配以及水电开发争议等问题与国家地缘安全密切相关;东北、西北及西南三大国际河流密集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地域分异明显,在差异化的地缘环境下带来多元的地缘安全威胁;最后基于“一带一路”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背景对中国未来外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冯彦  何大明 《地理学报》1999,54(B06):165-172
结合当今国际河流共享淡水资源竞争利用和冲突日趋激烈的状况,通过分析国际河流法中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条款及发展趋势与我国水法体系原则,认为在我国水法中存在:管理体制不严密,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基本原则不完善,尤其缺乏与水资源紧密相关的水生生态系统保护的原则条款,提出:为加强我国共享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我国水法应明确规定公平合理利用等基本原则,进一步健全管理机制,加强流域整体开发规划和协调管理。  相似文献   

4.
王萍  杜德斌  胡志丁 《地理学报》2023,78(1):214-229
随着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全球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国际河流跨境水冲突不断加剧。地处中东的约旦河是世界上跨境水冲突最严重的河流。1948—2008年约旦河跨境水冲突事件数量占全球总量的1/5,战争性跨境水冲突数量占同级别总量的2/3。本文以地缘价值、地缘关系和地缘结构为模块构建国际河流跨境水冲突地缘环境分析框架,考察约旦河跨境水冲突事件的时空演化及其形成的地缘机制。研究发现,约旦河跨境水冲突的地缘目标集中于水资源战略要地,且按水资源地“主要→核心→次要”空间转移;跨境水冲突事件在时序上呈现从以色列争夺水权为主向域内阿拉伯国家讨还水权为主演化;跨境水冲突地缘体结构中以色列主动发起的跨境水冲突占六成多,域内阿拉伯国家和域外地缘体发起的各约占二成。基于地缘环境分析框架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约旦河流域区位的地缘价值吸引域外大国直接介入,促成跨境水冲突向有利于美国—以色列利益的方向发展;域内地缘体的“水资源地”竞争地缘关系强于“水量”竞争地缘关系,对约旦河跨境水冲突具有强化作用;以色列作为约旦河地缘结构中的水霸权,对该流域跨境水冲突的基本态势和时空分布格局具有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跨境河流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内涵,但由于人口与经济的快速发展,跨境河流沿岸国常围绕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引发地区矛盾。因此,如何从生态的视角解决水资源的公平合理地开发与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不平衡性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从跨境河流的相关国际水法出发,综述了利益共享、生态补偿机制以及适应性管理体系的研究进展。并发现在法律制度上,国际水法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体系,并更加注重水资源的跨境合作与可持续利用;在解决跨境水资源冲突的实践上,呈现从单一的水资源分配(零和结果)向利益共享转变的趋势,以期达到沿岸国多赢的目的,但跨境的生态补偿仍然存在一定困难。在中国,上下游间的横向生态补偿已被中央政府高度重视,为建立省际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了指导。从现有实践来看,横向的生态补偿机制仍处于起步阶段,所实施范围小,法律制度薄弱,缺乏市场机制的动力并且依赖财政转移支付。未来,中国应加强跨境水资源在法律制度、国际合作与利益共享方面的研究。由于政府在生态补偿的实践中兼具的多重身份(如推动者,监管机构和买方),为了构建具有适应性管理的跨境生态补偿机制,政府应尽快完善在数据共享平台,水资源消耗标准及相关政策和标准(或条例)等方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在地球之水的构成中,淡水资源仅占2.53%,其中对人类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极为重要的贮存在大气、河川、湖泊及浅层地下的淡水,仅占0.5%左右。在地表分布也极不均匀且稀缺。目前,因人口增长和水污染,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淡水资源已成为被争夺的战略资源。因此对这部分资源,尤其是对河川、湖泊和浅层地下水资源的公平合理的利用和保护,已成为影响未来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我国,要重视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国际合作开发  相似文献   

7.
邓铭江 《干旱区地理》2012,35(3):365-376
哈萨克斯坦是中亚地区的“大国”,与四周比邻的国家均存在跨界水体联系,有44%的地表水来自邻国。跨界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是涉及国家政治、经济、安全、外交大局的重大战略问题。通过分析哈国地表水分布特点,简要回顾总结了与其邻国在跨界河流方面的合作情况;对哈国所担忧的水安全问题及采取的主要对策,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就跨界河流管理未来的合作路径、跨界河流利用未来的分水原则、哈俄跨界河流水污染未来的解决途径、中亚国家间解决咸海危机的前提条件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指出对共享水资源的管理既可以成为中亚地区和平的力量,也可能成为冲突的因素,管理这种相互依存的资源是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一项关系人类发展的重大挑战。研究哈萨克斯坦跨界河流国际合作及其对核心利益问题的观点、认识、所采取的不同策略,对于处理好中哈跨界河流问题具有积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国际河流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1998年3月19 ̄21日,巴黎国际水资源部长级会议公布的数字,目前全球国际河流(湖泊)共有215条(个),涉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合理开发利用和管理,制约着全球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国际河流的数量和出境水量,均居世界前列,影响着全国超过2.2×10^4km的内陆边境和近1/3国土面积的可持续发展。云南省是我国国际河流最集中的地区,全省六大水系中,五大水系为国际河流。国际河流的可持续发展,在  相似文献   

9.
2009年5月,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干旱区水循环与水过程模拟重点实验室喜获新疆重点实验室授牌。该实验室瞄准国际水文水资源科学研究领域前沿,以干旱区内陆河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新疆水资源利用与调控、水环境污染与修复以及国际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等关键问题,将对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开展以下五个方面的重点研究:降水-冰雪径流过程;水耗散和转化过程;水文过程的尺度转化及不确定性;水环境污染与修复;跨境河流水安全等,以期为新疆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0.
李海生  陈桂珠 《热带地理》2007,27(2):107-110
湿地对维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深圳经济的快速发展,湿地面积不断减少,功能退化,削弱了湿地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深圳市湿地类型有3大类(近海及海岸湿地、河流湿地和湖泊湿地)13种类型,占深圳国土总面积的8.12%。深圳湿地目前面临的主要威胁是:滨海滩涂湿地面积不断减小,生境面临退化;红树林和湿地水草的生存受到威胁;河流水质不断恶化,河流底质污染程度持续加剧。针对深圳湿地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与恢复对策:保护好西部滨海滩涂湿地;控制污染,修复河流自然湿地;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加强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加强湿地监测和科学研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11.
西南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国际合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云南省国际河流水资源在全国及西南地区的重要性,分析其主要特征、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区域国际合作和可持续发展,提出其综合和公平合理利用的思路及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国际治湖经验探讨太湖富营养化的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湖泊富营养化已经成为影响湖泊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应该充分认识目前我国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的普遍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迫切性。从国际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经验看,有效地控制面源和点源污染仍然是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的重要前提;颁布严格的保护水资源的法律,确保饮用水安全是重中之重;应建立全流域统一的水资源保护合作机制,特别是注重把流域综合管理的思想引入湖泊富营养化治理;制定长期的湖泊富营养化治理计划, 细化具体的阶段治理目标。坚持湖泊治理的方向,不能放弃太湖的治理。  相似文献   

13.
5279 .1,5282(M) 4043506国外大河流域综合治理开发的启示=助light~ent of theexploitation and harness of great river and lake vall即abroad/昊志强,甘筱青…//江西科学一2003,21(3)一156一159 新世纪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就是研究和实践如何发挥都阳湖特有的水资源优势,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借鉴发达国家河流和湖泊开发治理的经验,制定科学的决策和开发治理模式,通过对国外著名大河大湖流域开发治理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有利于我国河流湖泊包括都阳湖开发的建议和启示.参10(俘)Be璐3 .1 2004043507韩国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和农村综合开发…  相似文献   

14.
土库曼斯坦水资源现状及利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库曼斯坦地处亚洲中部干旱区西南部,沙漠广布,水资源短缺,是阿姆河等跨界河流水资源的主要消耗区,水资源利用问题及矛盾十分突出。开展该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对研究跨界河流及极度干旱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土库曼斯坦是中亚水资源总量最少的国家,河流多数跨界,出入境水量约为233×108 m3,可利用水量远大于国内水资源总量,其中地表水资源总量约为9.39×108 m3,地下水可开采量为5.69×108 m3,而该国最主要的水利工程——卡拉库姆运河调来了阿姆河近1/3的水量,增加了灌溉面积。在水资源利用中,实际用水量的90%以上被用于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占7%左右,城市生活用水占2%。土库曼斯坦水资源主要靠调水工程和灌渠从界外引入,由于缺乏技术和资金支持,基础设施老化、管理混乱、水资源纷争复杂多变等水资源利用问题十分突出。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土库曼斯坦应加强在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水资源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工作,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相似文献   

15.
以淮河流域蚌埠段为研究区,利用2014年3景Landsat 8多光谱数据,采用支持向量机、决策树和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对研究区中的河流、湖泊、滩地和库塘(包括水田、水库、坑塘和水渠)进行遥感分类。由于各类型湿地在Landsat 8各波段影像中的光谱特征相似度较高,不利于分类,所以,在利用影像光谱数据的同时,借助于影像数据中的空间信息和温度信息,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提取的河流、湖泊的用户精度较高;采用决策树分类方法提取的滩地、库塘的用户精度较高;采用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提取的河流、湖泊、库塘的用户精度较高,但是在河流、湖泊的分类中出现了椒盐现象,在滩地分类中出现了错分;与另两种方法相比,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提取的河流或狭长湖泊末梢信息更准确。  相似文献   

16.
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是我国重要的国际河流,近年的水电开发活动,使其日益成为国内外国际河流研究关注的热点。本文基于国际关系研究中常用的事件分析方法,在构建事件数据库的基础上,从事件类型、涉及国别、事件频率、影响程度四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资源分配问题是雅江流域主要问题;中国在雅江国际河流问题上与下游国家的联系主要以与印度或孟加拉国的双边联系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雅江冲突与合作事件的频率都表现出增加的趋势;雅江围绕国际河流的国际关系局势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60年代的平稳阶段、70年代的紧张阶段、80年代的沉寂阶段、90年代后的持续关注阶段。  相似文献   

17.
第20届国际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大会(IUGG)于1991年8月11日至20日在维也纳举行。中国由叶笃正率90人代表团出席了会议、大会分别就大地测量(IAG);地震与地球物理(IASPEI);火山与地球内部(IAVCEI);地磁与天文(IAGA);气象与大气物理(IAMAP);水文(IAHS);海洋物理(IAPSO)等7个学科进行了专业研讨。其中水文科学(IAHS)又组织了6个专题学术报告会(Symposium)即:大河流域水文与水资源管理;河流泥沙与水质:大气、土壤、植被与水文的相互作用:高山林区雪与水文:湖泊与水库水文;土壤与地下水管理。笔者主要参加高  相似文献   

18.
海滦河流域河流系统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   总被引:264,自引:10,他引:254  
李丽娟  郑红星 《地理学报》2000,55(4):495-500
从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出发 ,探讨河流系统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内涵。指出生态环境需水量是指地表水体维持特定的生态环境功能所必须蓄存和消耗的最小水量。在这一概念的基础上 ,构建计算河流系统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理论基础。以海滦河流域为例 ,分三部分(即河流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河流输沙排盐水量和湖泊洼地生态环境需水量 )概算了区域河流系统的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结果表明海滦河流域生态需水量为 1 2 4× 1 0 8m3 ,约占流域地表径流总量的 54%。认为海滦河流域水资源开发率超过 40 %时 ,就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国际河流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我国因发育了亚洲大陆的主要国际河流而成为全球最重要的上游水道国。近30年来,在全球化趋势下,国际河流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生态变化与跨境影响、地缘合作与安全维护等,广受国际关注,成为地理、生态和地缘政治等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本文按“国际河流”、“跨境水资源”、“跨境生态安全”等关键词,从《地理学报》及其英文版J. Geographical Sciences中检索近30年来发表的相关文献,以此为主要依据,回顾地理学对我国国际河流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判识存在的问题和所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结合科学发展的趋势和我国地缘合作等重大需求,展望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20.
新疆地表水资源质量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根据实测资料对新疆主要河流和湖泊、水库的天然水化学特征及水资源质量现状进行了分析。在多年监测资料的基础上选择能反映新疆主要河流水质特点的水质参数,采用剔除了水质浓度受流量季节性影响的肯达尔非参数检验方法,对新疆主要河流1993~2000年间的水质变化趋势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对污染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止水污染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