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2016年5月和10月对西溪湿地的鱼类资源进行调查,对湿地鱼类组成、种类时空分布和优势种进行分析。共采集鱼类38种,隶属6目12科36属,其中鲤科鱼类种类最多,占总种数的63.16%,其他各科鱼类为2种或1种,生物多样性偏低,鱼类资源结构不复杂、资源量较少,且存在中小型化的现象。5月和10月调查鲤科鱼类种数分别占58.62%和77.78%;湿地内的鲫和中华乌塘鳢为优势种类。湿地生境的改变可能是造成鱼类资源下降的主要原因,针对鱼类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鱼类资源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
达里湖区是内蒙古高原的主要湖区之一,也是达里诺尔湿地和达里诺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了解达里湖区的鱼类多样性特点及其与内蒙古高原其他湖区鱼类多样性的关系,根据野外调查数据和文献资料,总结了内蒙古高原主要湖泊的鱼类物种多样性组成,在达里湖区与其他湖区鱼类物种组成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研究了达里湖鱼类多样性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探讨了内蒙古高原湖泊湿地的鱼类多样性格局。研究结果表明,达里湖区各湖泊中的土著鱼类群落由3目5科17属18种鱼类构成,以鲤形目和鲤科(Cyprinidae)鱼类为主体,呈现东亚内陆鱼类组成的特点,其鱼类区系成分来自黄河、辽河和黑龙江水系,以北方类群为主体,在区系组成上更接近于黑龙江水系,同时还兼有青藏高原的鱼类区系特征;与其他各湖区相比,达里湖区各湖泊的土著鱼类群落中都包含有鲤形目和鲈形目物种,以鲤形目物种为主体;在科的组成中,都以鲤科为主,鳅科(Cobitidae)次之;在区系组成中,都包含有北方平原、江河平原和新近纪区系生态类群,但是各湖区鱼类群落间和区系生态类群间的相似性都较低,在鱼类多样性上无密切关系。内蒙古高原湖泊湿地的土著鱼类群落由7目13科50...  相似文献   

3.
珠海市重要湿地鱼类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5年10月,调查了珠海湿地水域的鱼类资源。共采集鱼类样品261尾,隶属于7目16科22属23种,其中鲱形目2科3属4种;鲤形目2科6属6种;鲶形目1科1属1种;鲻形目1科1属1种;合鳃鱼目1科1属1种;鲈形目8科9属9种;鲽形目1科1属1种。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为1.022~2.635;Simpson指数为0.365~0.765;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0.722~1.961;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448~0.765。珠海湿地水域的鱼类群落多样性较低,各样点间的鱼类组成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4.
达里湖是达里诺尔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2019年达里湖鱼类多样性调查的结果,研究了达里湖鱼类物种资源、种类组成和区系生态类群多样性以及物种分布特征,分析了达里湖鱼类多样性的形成机制及其与水体盐碱化的关系,探讨了达里湖鱼类多样性的动态及其持续健康发展途径。研究结果表明,2019年,达里湖中有鱼类2目3科12属12种,由5个区系生态类群构成,包括冷水种5种、中国特有种2种和经济鱼类2种;鱼类群落中鲤形目和刺鱼目的物种数分别占91.67%和8.33%,鲤科(Cyprinidae)、鳅科(Cobitidae)和刺鱼科(Gasterosteidae)的物种数分别占达里湖中鱼类总物种数的50%、41.67%和8.33%。只有耐盐碱的5种鱼类在达里湖全湖水域都有分布,其它7种鱼类仅分布于湖区的河口水域,而且随着湖泊水体不断盐碱化和萎缩,达里湖中鱼类的栖息地和繁殖生境的适宜性都在降低,鱼类物种减少的潜在风险在加大,基于生态保护的鱼类栖息地与繁殖生境的适宜性建设和加强鱼类资源增殖与物种移殖,将是未来达里湖鱼类多样性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鱼类资源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4年7—9月对塞罕坝自然保护区进行野生鱼类调查,结果发现塞罕坝有鱼类13种,隶属4目5科13属,鲤鱼目鲤科鱼类是最大的类群,优势种为拉氏鱥Phoxinus lagowskii Dybowski和北方须鳅Barbatula barbatula nuda(Bleeker)。在保护区各水系中,吐力根河是鱼类主要分布地,其次是泰丰湖。在鱼类生境分布中,仅分布在一种生境的鱼类有4种,占鱼类总种数的30.77%;分布在2种或3种生境的鱼类分别有3种,占鱼类总种数的38.46%;分布在4种生境的鱼类有1种,占鱼类总种数的7.69%,广布种2种,占鱼类总种数的15.38%。生境丧失和过度捕捞是造成鱼类下降的主要原因,针对鱼类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6.
2019年5月、7月和9月,利用复合刺网和定置网具,采集了呼伦湖水系的湖泊和河流中的鱼类样本,研究呼伦湖水系湖泊和河流鱼类群落结构及其物种多样性,探讨鱼类群落物种多样性的保护途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采集到的鱼类样本的物种鉴定,共记录5目7科31种鱼类物种,其中以鲤形目和鲤科的物种数量最多,分别为26种和23种,鱼类群...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松花江下游鱼类资源现状,2012年选择12种主要经济鱼类作为评估对象,以松花江下游富锦市江段为采样水域,进行了鱼类物种多样性、渔获物和种群结构的调查,采用捕捞死亡率法估算了评估种的现存资源量、最大持续产量和种群资源的开发率,并以此估算松花江下游的鱼类总现存资源量和最大持续产量。结果表明,当前松花江下游共有鱼类9目19科60属80种(包括亚种),其中,土著种9目17科57属75种(亚种),群落的年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目、科、属等级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642和17.013;渔获物以1~3龄群体为主体,所占比例为70.20%;种群结构中预备群体、补充群体和剩余群体所占比例分别为53.59%、24.25%和22.16%;2012年松花江下游的鱼类总现存资源量为520.4×104kg,最大持续产量为108.43×104kg。调查结果反映出当前松花江下游的鱼类物种多样性呈下降趋势;渔业捕捞方式不合理,种群资源开发率较高,鱼类资源衰退仍在持续。  相似文献   

8.
2008~2010年,在鱼类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鱼类多样性特征。调查结果显示,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鱼类物种5目11科42属49种,其中本区土著种5目10科38属45种,包括中国特有种4种,中国易危种5种,冷水种8种,国家II级保护动物1种。土著种群落中,有鲤形目(Cyprini-formes)鱼类32种,鲤科(Cyprinidae)鱼类29种,鮈亚科(Gobioninae)鱼类13种;古北界北方区黑龙江亚区黑龙江分区的物种为22种;源于东部平原和北方平原生态类群的鱼类有27种;适应于江—湖缓流环境和淡水定居生活的鱼类有33种;草上产卵和水层产卵繁殖的鱼类有37种;杂食性和初级肉食性种类有28种,它们均相对占优势。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嫩江的鱼类群落物种结构Jaccard系数和Morisita-Horn相似性指数分别为0.918和0.838;稀有种(包括中国易危种)和常见种分别为14种和25种;物种多度格局近似于对数正态分布。这些结果表明,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鱼类多样性与嫩江密切相关,鱼类区系复杂,物种组成与生态类型多样;群落结构相对较稳定,多样性程度相对较高,但仍面临着稀有种(包括中国易危种)尚占有一定比例而导致群落结构脆弱的潜在威胁。保持嫩江鱼类群落结构的稳定,对维护和发展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鱼类多样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掌握毕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流中现有鱼类组成及其物种多样性状况,于2019年10月2~10日、2020年5月8~16日和2020年7月14~22日,在该保护区内的扎文河和毕拉河中共设置了5个采样点,开展了鱼类资源调查,研究了鱼类资源现状和鱼类的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在5个采样点的渔获物中,共记录鱼类2纲7目10科36种,其中,有鲤形目物种21种,有鲶形目和鲑形目物种各5种,有鮋形目物种2种,有七鳃鳗目、鲈形目和鳕形目物种各1种;毕拉河和扎文河中鱼类的优势种为北方须鳅(Barbatula barbatula nuda)、湖鱥(Phoxinus percnurus)、洛氏鱥(Phoxinus lagowskii)、花江鱥(Phoxinus czekanowskii)、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大头鮈(Gobio macrocephalus)、黑龙江鳑鲏(Rhodeus sericeus)和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鱼类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53、0.33和1.69;毕拉河的生境适合冷水性鲑科(Salmonidae)鱼类生长,毕拉河中有大量的黑龙江茴鱼(Thymallus arcticus grubei)幼鱼,应该加强对毕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河流的保护力度,以保护黑龙江茴鱼幼鱼生长发育的生境。  相似文献   

10.
广东博罗县小金河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英强  陈邦余 《热带地理》1995,15(4):350-361
本区计有野生维管束植物172科、532属、978种(包括变种、变型)。发现2新种,1新变种和3个广东新记录种。本区系的表征科为山茶科、壳斗科、桑科、芸香科、紫金牛科、樟科等,这些科大都是热带-亚热带分布式的,代表了本区系的性质。在属的地理成分中,本区以热带成分173属(占总数的35.2%)和热带-亚热带成分169属(占总数的34.4%)为主,说明了本区系具有由亚热带向热带过渡的南亚热带特征。本区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