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分析影响广西水力发电的关键时用的气象要素为降雨和蒸散量,并建立了相应的关系式,找出了水力发电量丰产、平产、欠产的气象指标,为发展广西水力发电提供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60年代初,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首先提出水文与气象预报相结合,以后新安江水电厂就开展了这项预报工作。由于迳流主要来源于降水,因此,只有较好的掌握流域内未来的来水量(或迳流量),才能较好地为水力发电生产服务,提高它的经济效益。目前水文气象预报相结合,为水力发电生产服务,大致有以下二条途径:一是应用气象因子来直接预报流域来水量(或入流量),如我厂气象组用海温因子直接预报入流量。用100百帕环流因子预报未来年入流量丰枯等),以减少降水迳流辗转相关的误差。一是降水极为复杂,瞬息万变,做到非常准确预报难度较大,因此,一般是应用今后天气分析的几种可能性,计算分析这些可能出现天气会对水库防洪渡汛工作、水力发电生产产生什么影响,趋利  相似文献   

3.
景小琴 《山东气象》1997,17(3):59-59
中美洲大部分地区主要依靠水力发电,如危地马拉、洪都拉斯,水力发电为这两个国家提供了50%以上的电力。1991年~1993年雨季期间中美洲受厄尼诺事件的影响出现持续干旱,导致水资源不足;电力生产滑坡。为此北美气象协会组织于1991年-1993年制定了利用云催化技术,增加干旱地区上空降雨量,缓解电力生产滑坡作业计划,并确定危地马拉Chixoy水库及洪都拉斯E1cajon水库流域为作业区。1方案设计作业区方案采用飞机播撒,丙酮碘化银发生器及下投式碘化银烟弹支架,其目的是获取静态催化效果及在积云中的动力…  相似文献   

4.
根据1951-1998年广西8地市气象资料的统计分析,初步揭示了广西气候与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的相关关系,认为ENSO事件对广西气温影响比对降水的影响明显。在厄尔尼诺年,广西气象以正距平为主,尤其桂北偏暖明显,拉尼娜年广西气温以负距平为主,表现为明显的偏冷现象;厄尔尼诺年,桂北、桂东及沿海降水增多,桂西、桂南降水变化不大,拉尼娜年广西以降水偏少为特点。  相似文献   

5.
ENSO事件对广西气候影响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1951-1998年广西8地市气象资料的统计分析,初步揭示了广西气候与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的相关关系,认为ENSO事件对广西温影响比对降水的影响明显。在厄尔尼诺年,广西气象以正距平为主,龙其桂北偏暖明显,拉尼娜年广西气温以负距平为主,表现为明显的偏冷现象;厄尔尼诺年,桂北、桂东及沿海降不增多,桂西、桂南降水变化不大,拉尼娜年广西以降水偏少为特点。  相似文献   

6.
针对专业气象服务发展状况、服务产品、运行机制、体制改革等方面开展调查和研究,分析了广西专业气象服务工作现状,与先进省份存在的差距,提出了广西专业气象服务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为全面提高专业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推进广西专业气象服务更快更好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广西90个气象站1959~2000年逐日极端最低气温资料,将广西划分为北回归线南、北侧和北回归线上3个区域,分别统计了各区域冻害日数、平均站日数以及严重冻害年各区域出现冻害的机率,并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广西北回归线南、北两侧冬季冻害存在较大差异,为农业生产和农业布局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利用1949~2010年广西88个气象观测站的降水资料和1961~2010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影响广西热带气旋的数量、路径及其影响广西暴雨的特征,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广西大范围暴雨物理量环境场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影响广西热带气旋个数有显著的减少趋势,并存在着明显的2a、4a和10a周期振荡信号,年日最多暴雨站数有增多的趋势。热带气旋影响下沿海地区发生暴雨的可能性最大,桂北山区最小。热带气旋从沿海地区登陆进入广西,造成广西各站发生暴雨概率最高,其次为从梧州、玉林进入广西的路径,最少的为热带气旋在北部湾西行进入越南。热带气旋的中低层环流中心一般为强降水区域,中心滞留时间越长降雨量越大,极大风速始终位于台风前进方向的右侧,大范围暴雨区域位于急流的左侧。在热带气旋影响日最多暴雨站数发生时中低层风速及高度场在近30年的变化特征:广西的东北面存在一个呈西北-东南向的风速增高带,西南面为风速减弱带;西北面为高度场减弱区,黄海一带为一个显著增强区。  相似文献   

9.
《广西气象》2006,27(1):19-19
为了加强对广西报纸和期刊的管理,促进报刊业的繁荣和发展,推动全区报刊提高质量,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自治区新闻出版局、自治区科学技术厅联合于2005年12月举办了“第五届广西优秀报刊评选活动”。评选出《广西日报》等10种报纸为第五届广西优秀报纸;《出版广角》等10种期刊为第五届广西“十佳”社会科学期刊;《广西农业生物科学》等10种期刊为第五届广西“十佳”自然科学期刊。  相似文献   

10.
基于遥感的广西生态质量气象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EOS/MODIS及TM/ETM卫星资料为主要数据源,对广西生态质量气象评价指标中的植被覆盖指数、水体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及灾害指数4个指标信息的提取进行了方法研究,并结合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以2008年第一季度为例以地市级为评价单元进行了广西生态质量气象评价,其结论对广西生态省建设工程及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具有客观、科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由广西科协和社科联联合主办,以“科技振兴广西,青年开创未来”为主题的“广西首届青年学术会”在自治区党政领导的亲切关怀下,于5月4日至6日在南宁举行。这是显示广西青年科研学术水平的盛会,也是对广西青年科技工作研究成果的一次检阅。广西第一次让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一起进行学术交流,为打破不同学科的封闭,增进学科的相互了解作出了一个身好的开端。 去年11月,由广西科协和社科联主要领导组成“广西首届青年科学技术学术会指导委员会”,刘明祖、丁廷模、李振潜任指导委员顾问,指导会员会本着“青年的事青年办”的原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广西1961-2004年高温天气的普查分析,总结了广西大范围高温天气过程的气候特征、主要影响系统和环流形势,并通过典型高温天气过程分析,揭示出对相关预报具有实用价值的指标,为进一步建立广西大范围高温天气预报系统提供了背景依据。  相似文献   

13.
《广西值保》是广西植保总站、广西昆虫学会、广西植保学会、广西植病学会联合主办的公开发行的农业科技期刊。它报道了广西植保科研、技术推广的新成果、反映了广西农林病虫草鼠害的发生动态及其分布,介绍粮食、经济作物、果树、林木花卉等植物上有害生物的防治技术和经验。设有调查与研究、生产顾问、评论综述、专题讲座、研究简报等栏目。不仅适用农业科研院校、各级农技推广和植保部门的专业人员,也适用于生产资料农药经营者、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及农民朋友们阅读。本刊为季刊,16开本44页,自办发行。每期定价250元,全年10…  相似文献   

14.
简讯     
在河池地区科学技术协会、南京气象学院气象系、广西气象局业务处、广西气象学会大力支持下,河池地区气象学会为提高广大基层台站气象科技人员的业务理论和应用分析水平,于1982年5月7—21日,在金城江举办了一期“气象时间序列及谱分析”学术讨论会。来自云南、贵州、广西八个地区气象台站及空七军、广西农学院、区观象台、广西部分地区水文站的业务技术人员共九十人参加了讨论会。讨论会特邀南京气象学院气象系气候教研组  相似文献   

15.
广西近50年暴雨日数变化的小波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廖雪萍  覃卫坚  唐炳莉  丘平珠 《气象》2007,33(12):39-45
利用1951—2005年广西降水资料,使用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暴雨和大暴雨日数的年际变化,结果表明均具有明显的周期变化规律特征,都存在着2、4、8、14年周期振荡信号,其中2年周期振荡信号最强,其次为4,8,14年,各周期信号分布的时间区域略有差异。广西暴雨日数变化总趋势为逐渐增多,在1990年代进入高峰期。影响广西暴雨发生的主要天气系统为热带气旋、西南低涡、低空急流、高空槽,其中热带气旋、西南低涡是广西特大暴雨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广西风能资源监测评估系统平台的设计和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WEB和VC++技术为依托,建立了广西风能资源监测评估系统平台,并对气象要素数据存储、查询、处理、制图、以及监测和评估等相关技术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系统采用四层架构,四层分别独立,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维护性.它不仅能满足广西风能资源查询、监测和评估的要求,而且能满足为广西风电厂的建设提供权威评估依据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在统计广西86个气象站历年冬寒日数的基础上,分析了平均冬寒日数、最多和最少冬寒日数的地区分布.用聚类分析方法,初步将广西冬寒日数划分为北部、南部、左右江河谷和沿海4个区.对广西8大站冬寒日数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与500hPa位势高度场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8.
利用 EOF分解和 Z指数对广西前汛期 (4~ 6月 )降水进行型态分布及旱涝等级的划分 ,研究旱涝的空间分布、年际变化及年代际变化 ,并对旱涝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广西前汛期降水的一致性较好 ;6 0年代和 90年代为旱涝多发年代 ,70年代以涝为主要特征 ,80年代以旱为主要特征。影响广西前汛期降水的环流因子主要有中高纬环流经向度、北半球极涡、印缅槽及副热带高压 ;中低纬太平洋海区对广西前汛期降水多少的影响亦较明显  相似文献   

19.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从前期天气背景、大气环流演变及产生持续性强降水的动力、热力和水汽等条件,分析了2008年6月广西出现的一次持续性强降水过程。结果发现:这次持续性强降雨过程期间500hPa环流形势稳定,高空西风小槽呈阶梯状持续下滑影响广西,不断诱发暴雨出现;200hPa广西处于南亚高压东部脊区和高空西风急流出口区右方,风速辐散明显,在高低空急流耦合作用下,华南出现了正反两支垂直环流,广西上空辐合上升运动明显,为强降水的出现提供极好的动力条件;南海季风暴发和副热带高压在华南沿海的稳定维持,使得华南低空形成了印度洋和南海两支水汽通道,为暴雨区上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汽;高温、高湿、高能的热力条件,有利于扰动的形成和对流不稳定能量产生,为广西持续性暴雨提供必要的能量条件。  相似文献   

20.
《广西气象》是广西气象行业唯一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1980年复刊以来,在全区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艰苦创业,奋力拼搏,从内部专业刊物发展到如今已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为广西经济建设、科技兴桂、科技兴气象、气象现代化和气象部门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迢迢20年,弹指一挥间,迎来了《广西气象》复刊后第100期的出版,这是《广西气象》成长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广西气象》内容很丰富,涉及面广,有气象科学各专业的研究论文及科研成果,有气象科学的新理论、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