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广州—佛山地区水土流失灾害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扼要地阐述广州—佛山地区水土流失灾害概况,讨论水土流失的分布特征,分析土壤侵蚀的自然成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珠江三角洲地区浅层地下水铍的分布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地区900余组浅层地下水样中铍及铝、pH值等元素的分析,研究了珠江三角洲浅层地下水中铍的分布特征,探讨了铍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成因。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地区浅层地下水中铍的含量介于0~40.3μg.L-1,普遍低于0.5μg.L-1,平均值0.66μg.L-1。超标点仅零散分布于广州、深圳、东莞、佛山和惠州地区,超标率2.24%。地下水铍污染呈局部点状分布特征。pH值和铝是影响该区地下水中铍分布的最主要因素。偏酸及高铝含量的地下水及土壤环境为铍的迁移提供了有利条件。岩石风化及天然土壤的形成是地下水中铍的来源之一,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对地下水铍超标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文化变革(包括知识革新、思想解放、口号宣传等)是水资源管理政策变迁的重要原因。目前针对水文化的相关研究多数采用定性分析方法,难以客观准确地揭示水文化变迁的阶段性特点。作为一种新兴的知识发现方法,科学知识图谱能够全方位揭示知识的来源和发展规律,具有用作一种水文变迁定量研究方法的潜力。通过提取《人民日报》中与水相关的文章关键词,绘制出1946—2012年我国水文化变迁的知识图谱并对图谱解读,分析出我国水文化变迁的轨迹;将水文化变迁与当时的水政策、水利开发阶段和水文极端事件进行关联,发现具有较好的协同性,显示出科学知识图谱是定量研究水文化变迁的有效分析方法。进一步深化报纸普适性、关键词提取准确性以及可视化分析精确性等方面工作是提升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水文化变迁定量研究水平的可靠途径。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广州及其毗邻地区的红色地层分布颇广,除广州市外,其东的东莞、增城;其北的清远、花县;其西的三水、南海;以及其南的顺德、番昌等县境內均有出露(图1)。广州市西  相似文献   

5.
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广州-佛山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及北京-珠海高速公路土地基处理工程的研究,分析了了喷粉桩,土应力转化及相互作用,进而对桩的轴向应力,复合基沉降,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用粉喷桩复合地基加固软土地基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吕书君  张学真  何建民 《地下水》2001,23(2):60-62,87
本文对西北地区水资源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 ,认为西北地区的气候干旱主要是自然变迁造成的 ;水资源先天性不足是造成该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的主要原因 ;该地区生态环境严酷的根本原因是水资源短缺 ;并指出实事求是 ,深入实际 ,调查研究是正确和解决西北地区水问题的理论法宝。  相似文献   

7.
徐社美 《地下水》2012,(4):40-42
以广州都会地区水文地质调查、钻孔、抽水试验、水质分析结果等资料为基础,通过对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完成了研究区地下水类型的划分,基本查明都会地区岩溶含水岩组的分布、埋深、岩溶发育特征、富水性、水化学性质和补径排分区等。并按照地层时代对各岩溶含水岩组进行划分和论述。  相似文献   

8.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对环境影响突出。在区域尺度,基于普遍性、区域性输入—输出因素通量模型,估算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重金属的年净通量,进而开展土壤重金属地球化学环境预测预警。预警主要通过由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与其概率空间分布相结合的概率克里金法模型获得的因子污染概率进行。预警因子浓度阈值取自土壤环境质量国标标准二级标准。分析显示,研究区水田土壤的生态地球化学环境重警因素主要来自Cd,Hg,Ni,Cr,旱地土壤重警因素主要来自Cd,Hg,Ni,园地土壤重警因素主要来自As,Cr和Ni。如果不改变现在的发展方式,到2025年,水田土壤生态地球化学环境重警区域有江门市的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开平市、鹤山市,整个中山市,广州的南沙区、番禺区,肇庆市的鼎湖区、端州区、高要市,以及珠海的斗门区。旱地重警区域主要为广州的番禺、南沙,白云区、黄埔区、罗岗区及花都区,佛山的高明、南海、顺德、禅城区,肇庆的四会,中山的小揽、古镇、三角、东升,珠海的斗门、金湾等,以及江门的市区、新会市、开平市和台山市。园地重警区域有广州的南沙、番禺区、花都区,惠州惠东县的北部等,珠海的斗门、金湾和坦洲,佛山的顺德区、南海区、禅城区、三水区等地。  相似文献   

9.
广佛肇地区岩溶塌陷易发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贾龙  蒙彦  戴建玲 《中国岩溶》2017,36(6):819-829
广州、佛山和肇庆市(广佛肇地区)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岩溶塌陷时有发生,给当地人民群众和经济发展带来较大威胁。依托区域地质调查成果,根据岩溶地质条件情况,选择岩溶塌陷分布特征、岩溶发育条件、覆盖层特征、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和土地利用类型6个因素,系统研究各个因素对岩溶塌陷形成的作用和各个因素之间的权重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多元统计方法(层次分析法),建立岩溶塌陷发育的多因素判别模型,进而对广佛肇地区划分出高、中等和低易发区域,并根据岩溶塌陷易发区划,编制广佛肇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岩溶塌陷易发区划应用图集,统计出重大基础设施所在易发区范围。   相似文献   

10.
硅藻土中水的红外光谱张惠芬王辅亚冯璜王德强吴平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关键词硅藻土水红外光谱硅藻土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非金属矿物资源。我们自1991年起开始对雷州半岛地区的硅藻土矿床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和采样,并对样品进行了深...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嵩山区五佛山群内的砂岩岩墙及构造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索书田  闻立峰 《地学前缘》2004,11(2):549-556
河南省嵩山地区中—新元古代五佛山群沉积岩中发育几百条砂岩岩墙、砂岩岩脉和砂岩岩床 ,形成一个壮观的砂岩岩墙群。它们的地质关系、几何学、组成和结构特征显示 ,其母源层是骆驼畔组含砾中粗粒砂岩及中细粒砂岩 ,主要是在五佛山群重力滑动构造发育过程中 ,准稳定的骆驼畔组砂岩经液化及流体化 ,由上向下注入到下伏的葡峪组页岩等岩层内断层、裂隙和节理中形成的。砂岩岩墙群的发育证明 ,五佛山群区域变形时 ,其整个地层序列的岩石虽已具有一定强度 ,可形成较规律性的重力滑动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图像 ,但是 ,总体尚未完全固结成岩。因此 ,五佛山群复杂的阿尔卑斯型构造属于软沉积变形 ,在中朝克拉通尺度上 ,乃是地壳局部力学不稳定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广州地下水特殊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木壮  吴涛  厉艳君 《现代地质》2011,25(4):796-801
考虑地形因素、地层因素、水文地质因素和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特殊脆弱性的影响,从中选取9个评价因子,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法,构造非线性隶属度,计算各个指标的隶属度函数,然后通过模糊矩阵以及结合G IS空间分析技术,对广州地下水特殊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广州地下水特殊脆弱性指数处于2.99~22.16之间,可划分为5个等级,总体上地下水容易受到污染,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脆弱性较高地区主要分布在广花盆地中部,该区域地下水开采量较大,土地利用变化较快,且地形坡度小,含水层富水性大,地下水埋深小;脆弱性中等地区主要分布在广州中部、南部以及西部的部分地区,其地下水位具有一定防污能力,但由于人类活动较为频繁,地下水较容易受到污染;脆弱性较低地区主要分布在广州东部及北部,其地下水埋深较大,含水层较厚,对污染物的隔污及净化能力强,人类活动对地下水影响小。针对不同地区的脆弱性特点,需要采取不同措施,以促进广州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3.
华南海滩岩及若干问题讨论李建生冯炎基(华南师范大学,广州510631)(广州地理研究所,广州510070)关键词海滩岩华南地区岩石学分类14C年龄在广西、海南、广东、福建和台湾等省区沿海地区,已先后发现海滩岩;这是我国海滩岩主要分布地区。国际上最早研...  相似文献   

14.
《四川地质学报》2019,(2):342-347
四川射洪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内的硅化木化石具有分布地域广、数量多、规模大的特点,是我国南方地区最大、国内保存最为完好、以中生代侏罗纪裸子植物为特色,且在东亚和全球极为罕见的原生硅化木化石群。该硅化木化石群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是研究川中乃至四川地区中生代时期地质演化、地理环境变迁、古气候条件、古动植物发育状况及形成机制、产出地层沉积相序变化及演化等课题的重要物证。  相似文献   

15.
四川射洪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内的硅化木化石具有分布地域广、数量多、规模大的特点,是我国南方地区最大、国内保存最为完好、以中生代侏罗纪裸子植物为特色,且在东亚和全球极为罕见的原生硅化木化石群。该硅化木化石群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是研究川中乃至四川地区中生代时期地质演化、地理环境变迁、古气候条件、古动植物发育状况及形成机制、产出地层沉积相序变化及演化等课题的重要物证。  相似文献   

16.
遵义松林地区广泛出露前寒武系及寒武系,是国际上研究前寒武纪-寒武纪过渡时期生物演化、古环境变迁及成矿事件的重要窗口之一.  相似文献   

17.
周海燕  周训  姚锦梅 《现代地质》2007,21(4):619-623
从化温泉位于广州东北部,出露于燕山期花岗岩地区,位于北东向广州-从化断裂带北东段;热水中阳离子以K+、Na+、Ca2+为主,阴离子以HCO-3为主,水化学类型为HCO3-Na及HCO3-Na·Ca型。利用NETPATH程序对泉区热水进行水化学模拟,发现从化温泉各泉点的水化学特征相似,径流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也相似;从初始水点到终端水点,发生的各种反应交换量很低;在径流过程中各矿物的净反应可能为钾长石、高岭石、赤铁矿、萤石沉淀,CO2、斜长石、黑云母溶解;SiO2的溶解/沉淀在各泉点不同;径流过程中发生了Ca2+/Na+、Mg2+/Na+离子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18.
浅谈中亚地区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分析了前苏联中亚地区在漫长的地史发展过程中长期的沉积间断、岩相古地理和古气候的变迁,以及水动力条件的改变对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形成的作用,并就我国西部当前的找矿工作提出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西南岩溶区岩溶水有效开发利用规划分区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我国西南岩溶地区由于自然地理、地质构造背景特征,造成了岩溶水补给、径流、排泄及动态的差异,以及在开发利用岩溶水资源的方式和途径上的不同。本文以岩溶水赋存条件及其地质环境条件为基础,依据岩溶水的富水性、开发意义、开发的紧迫性以及开发方式和社会效益,进行岩溶水有效开发利用规划分区,为该地区的岩溶水有效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沾化凹陷东北部地区地层水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计分析了沾化凹陷东北部地区地层水的矿化度、水化学类型和化学系数变化特征,讨论了影响地层水化学性质的因素及地层水成因。研究表明,地层水矿化度随深度减小,化学系数随深度增大;沙河街组以低矿化度NaHCO3型地层水为主,东营组和馆陶组以较高矿化度CaCl2型地层水为主。低矿化度NaHCO3型地层水是长石高岭土化作用的结果,高矿化度CaCl2型地层水成因是斜长石的钠长石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