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飞燕  吕蒙  杨军 《地质与资源》2015,24(2):152-156
综合环境地质学、自然地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野外实地调查及室内整理的数据进行数学模型计算,系统研究了镇雄县滑坡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基于GIS叠加分析功能,得出镇雄县滑坡地质灾害的主要致灾因子,采用滑坡确定性系数(CF)法对滑坡地质灾害各个因子数据进行量比,并根据主要致灾因子数据与滑坡形成有利级别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最终获得适用于镇雄县滑坡地质灾害主要致灾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分区,得到各个分区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2.
定量分析滑坡发生的敏感性,能为易发性区划、危险性评价、风险性评估等提供定量依据,对研究滑坡的成灾背景、发育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ArcGIS技术应用“累计和分形理论”对滑坡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得到各致灾因子的累计和分维值及滑坡发生对各致灾因子的敏感性;基于滑坡对致灾因子的敏感性绘制南江县易发性区划图,将南江县滑坡易发性等级分为极高易发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较低易发区、极低易发区五个等级。  相似文献   

3.
三峡库区滑坡灾害与地质环境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敏感性系数方法分析三峡工程库区滑坡灾害与地质环境各因子不同区段(类型)的关系,以敏感性系数的灾点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各因子的不同区段(类型)对滑坡灾害发育的敏感性大小和三峡工程库区斜坡地段滑坡灾害发生的优势地质环境因子组合。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广东省崩塌、滑坡、泥石流孕灾环境的基础上,选取高程、坡度、地质年代、岩性、距断层距离、距水系距离、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7个因子作为地质灾害易发条件因子。首先利用CF模型计算出7个因子各分类级别的CF值,然后将各因子的CF值作为自变量,是否发生地质灾害作为因变量,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得到各因子的回归系数。再对各因子之间的独立性进行检验,所选7个因子都符合独立性检验条件,全部进入到逻辑回归方程中,计算出各独立单元发生崩滑流地质灾害的概率。根据计算结果将广东省崩滑流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划分成四类:极低易发区(16.63%),低易发区(28.65%),中易发区(32.57%),高易发区(22.15%)。评价模型的合理性和精确度都符合检验要求,说明采用确定性系模型和逻辑回归模型能够较为客观准确地评价广东省地质灾害易发性。  相似文献   

5.
GIS支持下基于CF方法的2013年芦山地震滑坡因子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娜  许冲  陈剑 《工程地质学报》2014,22(6):1176-1186
本文依据研究区现有地形因子(高程、坡度、坡向、斜坡曲率)、地质因子(岩性、距深大活动断裂距离)和地震因子(PGA、距震中距离)等相关影响因子资料并结合地震区基本情况,以GIS技术作为操作平台,采用确定性系数法,开展较为详细的芦山地震区地震滑坡影响因子敏感性分析工作。首先,以GIS技术作为操作平台将地震滑坡的8个影响因子据研究区特征进行分级,构建不同影响因子分级的栅格图层进行地震滑坡分布相关参数统计; 其次,采用确定性系数法计算8个地震滑坡影响因子分级区间对应的CF值,分别提取出地震滑坡最为敏感分级区间以进行地震滑坡影响因子敏感性分析,从而衡量不同影响因子分级区间对地震滑坡易发性敏感程度。地震滑坡影响因子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除斜坡曲率因子与距震中距离因子对地震滑坡易发性不敏感外,其他6个影响因子对地震滑坡易发性均很敏感,分别是影响滑坡发生的主要地形、地质和地震因子。针对斜坡曲率因子和距震中距离因子对滑坡的易发性不是很敏感是否受内部其他影响因子限制所进行的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SW向很可能限制了斜坡曲率对地震滑坡易发性的敏感程度,地层岩性对距震中距离因子限制作用更为明显,除奥陶系、志留系外的地层岩性对距震中距离因子敏感性程度都有限制。文章所得成果具有一定的方法理论意义,对于防震减灾工作也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金沙江流域内滑坡灾害频发,对大型工程及交通设施均造成了极大的损害。采用确定性系数(CF)与证据权(WOE)模型,选取坡度、坡向、NDVI、海拔、岩石性质、纵剖面曲率、距道路的距离、距河流的距离、距断层的距离与第四纪沉积物类型10个指标,分不同组合进行区域性滑坡灾害敏感性评估。CF与WOE在多种不同指标组合下经过累积频率曲线下面积(AUC)检验,结果表明10种指标组合下的CF模型表现最佳,相比WOE模型所得的最高准确率(74.52%)与预测率(69.89%),CF的准确率与预测率分别高达83.40%与74.43%。CF计算获得的敏感性指数通过自然间断点法将研究区域分为滑坡极难发生区、滑坡较难发生区、滑坡较易发生区与滑坡极易发生区4类区域。评估结果指示程海断裂带南北延伸带与金沙江中段主要干支流沿线为区域的滑坡灾害易发区,表明断裂带及河流与该区域的滑坡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泥石流是我国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为了定量研究泥石流灾害致灾因子的敏感性并确定各个致灾因子的权重大小,本文通过野外调查、数理统计法和层次分析法对龙溪河流域泥石流灾害的主要致灾因子进行定性规律分析和定量权重计算。结果表明:(1)泥石流灾害的发生与致灾因子的敏感性区间主要定性表现为:流域面积小于1 km2以内、高差在200~400 m范围内、距断层距离为0~2 km、山坡坡度30°~50°、岩性为砂岩、纵比降在400‰~600‰等,其泥石流发生与致灾因子具有相关性,且相关性较好;(2)选取了泥石流灾害致灾因子中的历史因子、地形因子、地质因子和降雨因子等4个一级因子以及流域面积、高程、相对高差、纵坡比、地层岩性等14个二级因子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和计算判断矩阵,定量计算权重值得出降雨,流域面积,地层岩性,纵比降等四个因子对泥石流发生的敏感性最强。这一结论具有普遍性,可对该区域泥石流的易发性,危险性,风险性评价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定量评价地震滑坡风险管理,对地震滑坡风险分析各因子取值方法进行了量化分析。针对承灾体在坡下及距离灾害体有一定距离的两种情况分别讨论。重点对一次地震过程中滑坡潜在滑移距离及扩展范围进行了计算,从而对风险分析中滑坡到达承灾体概率这一因子进行了量化。研究成果可为地震滑坡风险管理的量化分析提供理论依据,为滑坡风险管理由定性评价向定量评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开阳县地质条件复杂,区内山地灾害频发,在进行野外地质灾害调查的基础上,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工程岩组、斜坡结构、断层、水系、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8个影响因子作为斜坡地质灾害孕灾因子。基于GIS平台,采用确定性系数模型(CF)进行开阳县斜坡地质灾害孕灾因子敏感性分析,并通过敏感性指数(E)分析各因子对开阳县斜坡地质灾害的敏感性大小。结果表明:在高程515~993 m、坡度20°~50°、坡向为东南、西和西北向、软质岩组、顺向坡地区、距断层1 000 m以内、距河流800 m以内、NDVI值处于-0.098~0.181的区域,为开阳县地质灾害敏感区;坡度、岩性、坡向、距河流距离、距断层距离、高程6个因子为开阳县地质灾害的主要控制因素,NDVI和斜坡结构具有较低的敏感性;进一步分析表明,NDVI敏感程度很可能受高程1 288~1 664 m区间和北向坡向限制;斜坡结构敏感性主要受坡向东、西2个方向限制。研究成果可为开阳县地质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不同的区域及地质背景下,斜坡地质灾害的主控因子及其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分析孕灾因子的敏感性,有利于提高斜坡地质灾害预测的准确性。在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工作的基础上,选取了坡度、高程、剖面曲率、地层、斜坡结构、断裂、河流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共8个因子作为斜坡地质灾害的孕灾因子;基于GIS平台,采用确定性系数(certainty factor, CF)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并通过敏感性指数评价各因子的敏感性大小并划分敏感性分区。结果表明:坡度≥40°、高程[600,700 m)、剖面曲率≥0.6、三叠系和二叠系、顺向坡、距断层距离[0,500) m、距河流距离[0,200) m以及NDVI为[0.233, 0.595)最容易发生灾害,由高到底划分为极高、高、中、低和极低5个敏感区,同时采用2020—2021年的灾害数据进行了验证,87.50%的灾害位于高敏感区和极高敏感区内,证实了敏感性分析的合理性。研究成果为下一步风险评价工作奠定了基础,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参考,也可为湖南省其他县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