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张永乐  唐德高 《岩土力学》2009,30(11):3548-3552
应用声波在桩身中传递的网格法射线追踪原理,采用逐次线性化迭代与带阻尼最小二乘QR分解相结合的超声层析成像方法进行图像重建。通过预设置缺陷的模型桩测试,对基于超声波速和特征阻抗的层析成像结果进行了分析验证。结果表明,超声层析成像技术应用于基桩完整性诊断中,可判定灌注桩桩身缺陷的位置和形状大小,并能达到较高的精度。特别是基于特征阻抗的层析成像,为基桩完整性的定量诊断提供了精确的数据平台,在基桩完整性诊断和对缺陷的工程处理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从波动理论及工程实际总结出基桩结构完整性检测中经常遇到的浅层严重缺陷桩信号的特征,提出浅层严重缺陷桩的力学模型,以及判断浅层严重缺陷桩缺陷位置和程度的方法,对于波浪型的低频振荡信号用单自由度振动理论判断桩身结构完整性,对多阶高频大幅值振荡信号要分别用振动理论和波动理论判断基桩的缺陷性质和缺陷位置.实例证明了所提出的方法的正确性,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考虑桩底沉渣的灌注桩可靠度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典庆  鄢丽丽 《岩土力学》2008,29(1):155-160
基桩的完整性检测不一定都能够检测到基桩中的缺陷,这些缺陷将会影响到基桩的安全性。为此,提出了考虑基桩可能出现缺陷时的基桩可靠度分析方法。以单桩桩底可能出现的沉渣缺陷为例,采用全概率理论将完整桩的失效概率和桩底含有沉渣的桩的失效概率有机地结合起来,得到了单桩的失效概率。采用基桩承载力折减系数来定量地考虑沉渣对基桩承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推导了桩底含沉渣的基桩承载力偏差系数和变异系数的计算公式。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定量地反映基桩中可能出现的沉渣对基桩可靠度的影响。桩底沉渣对桩的可靠指标具有明显的不利影响。随着沉渣厚度和桩的直径的增加,桩底含有沉渣的桩的可靠指标逐渐减小;桩的可靠指标随着桩长的增加逐渐增大。如果不考虑桩可能出现沉渣的质量问题,基桩的安全性将明显地被高估。基桩的完整性检测可以有效地提高基桩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管波探测法在桩底溶洞探测(基桩半边嵌岩)和基桩抽芯检测中(桩身完整性)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然而,目前主要是依据管波时间剖面进行定性解释,笔者从实践经验中提出了利用管波信息(直达管波到达时间、中心频率、反射系数)进行定量解释的方法,将定性解释与定量解释联合应用,提高了管波探测法的解释精度,通过模型桩实验表明:利用管波信息进行定量解释的方法是科学可行的,并能获得较好的地质解释效果,同时,可改善基桩完整性"钻芯法"检测的一孔之见等弊端。  相似文献   

5.
卢贤锥 《福建地质》2010,29(1):22-28
测试数据准确可靠的高应变法检测,能够定量分析基桩缺陷,准确判定缺陷位置。通过工程桩的低应变法和高应变法对桩身完整性判定分析的工程实例,结合钻芯法验证,总结高应变法在不同情况下对桩身完整性的评定。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基桩低应变反射波法用于桩身完整性检测的原理及桩身缺陷类型、缺陷位置的判释,并通过几个工程实例说明它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7.
人工神经网络在桩基工程中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王成华  张薇 《岩土力学》2002,23(2):173-178
对人工神经网络在桩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工作进行了回顾与评述。总结了神经网络在单桩承载力、荷载-位移关系预测以及基桩动测完整性判释等方面的技术成果与水平,并分析和探讨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超声波透射法在检测大直径灌注桩完整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超声波透射法检测大直径灌注桩桩身完整性的原理、方法和现场检测技术。通过现场检测实例,给出了基桩存在缺陷时声参量的几种特征。检测结果表明:超声波透射法能够相当准确的判别长桩的多处缺陷。  相似文献   

9.
浅部缺陷桩反射波法检测与波形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础施工中,由于种种原因,混凝土灌注桩有时会出现某些缺陷.使用低应变反射波法可对桩身进行完整性检测.检测中,浅部离析桩、缩颈桩占缺陷桩很大一部分.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采用RSM-12H基桩动测仪检测这两类缺陷桩的经验及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基桩声波透射法检测数据评判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廷  徐振华  罗俊 《岩土力学》2010,31(10):3165-3172
基桩声波透射法是目前最主要的一种基桩完整性无损检测方法,但该方法在工程应用中普遍存在桩身完整性等级判定时的主观性、随意性较大等问题。通过对基桩声波透射法波速、波幅及PSD(声时-深度曲线相邻两点的斜率与相邻时差值的乘积)判据进行分析比较,基于现场试验及计算研究,考虑两测管不平行等影响因素,提出了基桩声波透射法检测数据的综合评判方法。该方法不仅构建了有效的全新的综合评判体系,而且模型桩试验研究及工程实践表明:该评判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检测数据分析、处理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
人工神经网络在基桩低应变完整性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基桩低应变完整性检测数据的后期处理有很多方法 ,但分析中人为干预较多。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强大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和学习训练功能 ,提出了基于BP网络的基桩完整性检测模型。该模型基于现场实测资料 ,避免了数据处理过程中各种人为干预。应用该模型对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 ,训练和测试网络结果说明该方法能够快速、方便地对基桩质量进行模式识别  相似文献   

12.
基于反射波法的桩身完整性判别的神经网络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成华  张薇 《岩土力学》2003,24(6):952-956
提出了一种基于应力波反射波法判别基桩桩身完整性的BP型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以桩身应力波波形曲线、桩的几何尺寸和桩身混凝土波速等为网络的输入信息,预测作为网络输出信息的桩身完整性特征,如正常、缩径、扩径、离析和开裂等。通过采用多种运算改进技术,提高了网络的可行性和计算速度。对天津市软土地基中的数十根灌注桩的实测波形等资料学习和预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精度。  相似文献   

13.
马金凤  梁建  郭军  等 《江苏地质》2016,40(1):113-117
地球化学方法在天然气水合物勘探评价过程中的参数存在不确定性,且误差传递易导致结果不可信。运用BP神经网络技术,在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区域选取相关的应用切入点,通过训练建立神经网络模型,利用其非线性映射技术,揭示天然气水合物勘探评价中涉及的多个属性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计算结果显示,神经网络的分类方案有效弥补了当前地球化学评价方法存在的多解性等缺点,运用在地球化学数据的基础上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研究区块进行仿真预测,可以实现水合物矿藏的分等级评价。  相似文献   

14.
针对深厚软土层工程特性较差的特点,使用刚度、长度各异的水泥搅拌桩(CMP)与CFG组合型桩进行地基处理是一种新的尝试。以哈大客运专线某工点地基处理为依托,采用Hardening-Soil本构模型对地层参数进行了反演分析和计算,结合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对这种新型组合型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CFG桩是承受上部荷载的主体,CMP起到改善流塑状土体特性、保证基础完整性的作用;通过CMP的设置,CFG桩桩侧的负摩阻力弱化,从而提高了复合地基的整体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5.
韩建文  刘宝  王飞  杨明雨  陶明安 《岩土力学》2020,41(12):4063-4072
以新建杭绍台铁路通过浙江嵊州及新昌硅藻土地区为研究背景,基于单桩静载、边坡降雨、复合地基承载性能、基床原位激振等现场试验,研究了不同桩型加固硅藻土地基的适宜性、降雨条件下硅藻土边坡变形特性和防护措施、硅藻土桩筏复合地基特性以及基床动力特性。结果表明:CFG桩、素混凝土桩及钢筋混凝土桩适用于硅藻土地基加固,而螺杆桩由于存在挤土效应、高压旋喷桩成桩效果较差不适用;干湿循环作用下硅藻土自然边坡易形成网状裂隙导致浅层稳定性不足,拱形骨架对硅藻土边坡有较好的防护效果,而锚杆框架梁由于钻孔施工易导致硅藻土软化,不适用于硅藻土边坡防护;CFG和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能够满足硅藻土路基变形控制要求,且素混凝土桩筏结构整体性更好;基床结构中设置毛细防排水板具有良好的防排水效果,保证了水份能够及时排出,避免对基床和硅藻土地基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周边地面沉降直接关系到周围建筑物的安全,本文根据上海前滩地区某基坑工程的历史监测数据、施工工况和周边地层参数等多源数据对基坑周边地面沉降进行监测和预测。以PSO-BP神经网络为基础,通过将基于时序和基于沉降影响因素的网络模型对比发现:二者预测结果误差较小且基于时序的神经网络预测精度更高,说明利用PSO-BP神经网络能够很好地对基坑周边地面沉降进行分析与预测。为了综合考虑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的影响,在基于沉降影响因素的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加入历史监测数据作为模型输入层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PSO-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更小的相对误差范围和更高的预测精度,在基坑周边地面沉降预测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某工程长短桩组合桩基础设计方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敏  杨桦  王伟  黄上进 《岩土力学》2005,26(Z1):218-222
针对土层中存在上下两层或多层可供利用的桩端持力层,且建筑物对沉降要求较高的情况,基于减沉桩原理,根据长桩控制变形、短桩提供承载力的基本思路,提出长短桩组合桩基础设计思想。结合某一实际工程桩基设计,采用长短桩组合桩基础方案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长短桩组合桩基础不仅可以大量减少长桩用量,而且可有效地控制基础整体沉降和差异沉降,显示了其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王成华  安建国 《岩土力学》2011,32(Z2):580-585
为探讨扩径缺陷桩对竖向荷载作用下群桩基础工作性状的影响,建立了一个群桩基础数值分析模型。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无限元方法对正常桩基础及含有浅部或深部扩径缺陷桩的群桩基础进行了一系列对比分析。分析结果初步揭示了竖向荷载作用下含扩径缺陷桩的桩基础基本工作特性,得出了扩径缺陷对群桩各桩间轴力分布及承台弯矩分布影响的基本规律性。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认识和合理判断扩径桩的工作机制,而且对评价有扩径缺陷的桩基承载性状、选择缺陷处理技术及桩与承台的结构设计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成华  李全辉  张美娜  苏娟  占川 《岩土力学》2014,35(11):3207-3213
为评价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因形成缩径、扩径、断桩、泥皮等缺陷导致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变化的程度,针对缺陷桩单桩开展了现场模型试验研究。进行正常桩和缺陷桩的竖向静载模型试验,测试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对比缺陷桩和正常桩的单桩承载特性,分析了缩径、扩径、断桩、泥皮等缺陷对单桩承载性状的影响。对比正常桩和缺陷桩的荷载-沉降关系曲线,得出了基于文中缺陷桩设计方案的结论,缩径缺陷和泥皮缺陷均使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降低,降幅在正常桩极限承载力的15%范围内;扩径缺陷桩的荷载-沉降关系曲线无明显陡降点,桩顶沉降较正常桩递增缓慢;断桩缺陷影响荷载-沉降关系曲线中反弯点的出现位置,即反弯点出现时的桩顶位移与断桩缺陷距地表的距离有关。  相似文献   

20.
长短桩复合地基中,地震发生时,短桩在降低长桩所受剪力和弯矩影响中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对弹性地基中的钢管桩基础实行了静态有限元分析,以及动态离心模型试验,通过桩径、桩长、桩间距等参数进行剪切波速,长桩剪力弯矩的对比分析,得到一种新的水平向群桩效应系数计算方法,并通过对模型建筑物的模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结果表明,静态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和离心模型试验结果有较好拟合,不同震级作用下通过该方法均能给出较为合理的系数。本文结果可为长短桩复合桩基的抗震性能提供重要参考,实际工程中,通过调整桩径,桩长,短桩数量等参数,可以提出更为合理的设计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