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寻根溯祖据《唐书》记载,杨姓的起源主要有四种。一种出自姬姓,这一来源主要有两支:其中一支是以国为氏,另一支是以邑为氏。周宣王姬静的儿子尚父,被封在一个名叫“杨”(今山西省洪洞县)的地方,建立了杨国。到春秋时期,杨国被晋国所灭,杨国的后人为纪念故国从此姓杨。而晋国灭杨以后,将杨分封给了晋武公的孙子突,突被称为“羊舌大夫”。突的孙子叔向,有个儿子叫伯石,字食我。食我以封邑作为自己的姓氏,人称杨石,又叫杨食我。其子孙便以“杨”作为自己的姓氏,史称杨氏正宗。第二种出自赐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定哀牢夷(湖南、贵州的少数民族)后…  相似文献   

2.
崤山大战,是春秋时期的一场著名伏击歼灭战。那场血战,因为发生在古崤山,所以叫做崤山大战。也有人称它为崤之战。战争发生的年代,乃是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交战双方,乃当时最具霸国资质的秦国与晋国。秦、晋国界毗邻,加之秦国国君有恩于晋国国君,两国一向交好,不但约定攻守同盟,而且世代结亲,"秦晋之好"名声在外。可是,这友好只是表面现象,为了争夺一个霸主宝座,两国最终闹翻了脸,从盟友变为死对头。而撕破脸的标志,便是崤山大战。春秋时期,东周王室衰微,天下大乱,各路诸侯领兵而起,都想挟天子以令诸侯,弄个霸主当当。在这些争霸的诸侯王中,晋国国君晋文公是比较有才干的一位。他发动城濮之战,打败了竞争对手,当上了中原霸主。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名》2009,(4):36-39
韩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5位,约有人口884万,占全国人1:2的0.68%。韩姓的始祖较为复杂。据考证,韩姓的始祖有三位:一是远古始祖韩浞。韩浞(亦作寒浞),夏代伯明氏之子,今山东潍坊东北人。曾杀羿代夏,立为帝。因为在姬周之前,所以是韩姓的远古始祖。他是现存所有先秦古籍中记载最早的韩姓人。二是血缘祖先唐叔虞。周武王有个幼子叫,是周代晋国的始祖,周成王的弟弟。他就是韩姓的血缘祖先。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摄政。周公灭唐(今山西翼城西部)后,把唐封给了叔虞。因此,韩姓后人尊唐叔虞为血缘祖先。三是受姓始祖韩武子——万。叔虞的儿子名燮,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名》2010,(1):72-72
在洛阳镇的戴溪街西面,有两个村,一个叫管城村,一个叫虎臣村,关于这两个村的来历,还有一段历史故事呢。  相似文献   

5.
张志文 《中国地名》2009,(8):104-105
在沈阳市区西45千米处的新民市前当铺镇境内,有个村子叫章京堡,其北约五千米处有一个面积约十五公顷的荷花湖——仙子湖。据传说,章京堡原来叫关家堡,仙子湖最初叫莲花泡子。在这两个地名的演变过程中,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心酸的爱情故事呢。  相似文献   

6.
张松 《中国地名》2011,(11):25-25
先叫“三义栈”后称“大柳树”在未正式定名北票前,北票市区这一带先后有两个民间约定俗成的称谓,先叫“三义栈”,后叫“大柳树”。  相似文献   

7.
正四川都江堰市的青城后山有一条河流叫味江,味江旁边有座山叫翠微山,山上有个叫土锅村的地方,唐时有个叫唐求的诗人已在此隐居。这条名叫味江的河流因唐求的隐居和他的诗而名噪一时,如今这里已成为青城后山的旅游景区。中国诗歌史上,诗人雅号多多,诗仙、诗圣自不必说了,还有田园诗人、边塞诗人、苦吟诗人等等。而在唐末,又出了个"一瓢诗人"。这个一瓢诗人  相似文献   

8.
钟桂华 《中国地名》2012,(10):13-13
我国行政区划是随人类社会产生而产生,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具体地讲,我国每个朝代行政区划都有鲜明的特征。一、战国时期。我国行政区划明确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开始了长期激烈的统一战争。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名》2012,(1):61-61
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查干屯格乡吐日根牧场的冬草场,有个美丽神奇的名字,叫“阿敦乔鲁”。  相似文献   

10.
沈阳西郊马三家子镇有个永安村,村东头有座石桥,就是著名的“敕建永安桥”,当地人叫它大石桥。永安村即得名于此桥。  相似文献   

11.
余若 《地理教学》1994,(3):46-46
日月潭位于台湾省南投县,海拔700多米,面积7平方公里多,水深40米。潭心有个小岛,叫光华岛。小岛将潭划为两部分,北半边形如圆日,南半边像个月弧,所以叫日月潭。  相似文献   

12.
北京东直门外有个有名的地方,叫酒仙桥。酒仙桥路中端横跨东坝河的河面上。我们现在看到的路和桥都是现代修的,而古时候,这里有一座大石桥,石砌的桥墩,石板铺的桥面,两边还有雕花石板镶嵌的桥翅,是座敦敦实实的石头桥。可这座桥为什么叫“酒仙桥”呢?  相似文献   

13.
正半拉门黑山境内有个乡镇叫半拉门,这个名字挺奇怪、挺特别。为什么叫半拉门呢?这里面有个遥远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这片土地杂草遍布,人烟稀少,荒凉得很。茂密的柳林里有座破庙,名曰"火神庙",由于年久失修,围墙倒塌,庙门也只剩下一半。柳条甸子地处清朝御道,是盛京去北京的必经之路。传说乾隆年间,皇上调盛京将军弘晌入朝"面圣"。弘晌心  相似文献   

14.
远古时候,武夷山这地方是没有名的,后来为啥叫武夷山呢?相传古时候,武夷山的幔亭峰上住着一位姓彭的老人。那时,武夷山洪水泛滥成灾,逼得老百姓只好躲进山坳里过着穷苦的日子。俗话说,山有顶地有主,老人就带领老百姓披星戴月,含辛茹苦地开山治水。到了须发斑白的时候,他已是远近闻名的开山始祖了,于是人们尊称他“彭祖”。彭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彭武,一个叫彭夷。说来也怪,他俩一落地便见风就长。一阵春风吹过,他们能喊爹叫娘;二遍春雨飘洒,他们能站立行走;三遍春茶绽芽,他们能下地奔跑。兄弟俩聪颖过人,智勇双全,从小就跟随彭祖翻峻岭,钻密…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名》2010,(1):62-62
北京叫老虎洞的地名有九条,故宫里头有一个地方叫老虎洞。  相似文献   

16.
朱懿 《地理教学》2015,(6):2+65
新西兰主要由两大岛屿组成,即北岛与南岛。南岛的西海岸有座城市叫格雷茅斯。在格雷茅斯的北面有一个叫帕帕罗瓦的国家公园,其中在普纳凯基这个地点有一相当特别的自然景观:一层层水平的岩石长得像千层薄饼,一摞摞地叠合在一起,构成独特的地貌,故称为千层薄饼岩。薄饼岩形成于3千万年前。成千上万年以来,小型海洋生物和沙土间交替层压并埋于海底,产生了硬石灰石和软  相似文献   

17.
我国行政区划的演变文/张仁民我国行政区划是随着阶级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社会文明的发展而发展的。具体地讲,我国每个朝代的行政区划都有其鲜明的特点。一、战国时期我国行政区划明确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开始了长期激烈...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名》2012,(1):61
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查干屯格乡吐日根牧场的冬草场,有个美丽神奇的名字,叫"阿敦乔鲁"。"阿敦乔鲁"是蒙语,意为"马群一样的石头",这是因为这里有众多形状像马的巨石而得名。在这里,一个个巨大的石头,犹如匹匹骏马,或奔腾跳跃,或俯卧小憩,密集地分布在一条南北向的自然  相似文献   

19.
北京有个叫刘仁军的人,被人们称为“活地图”。他凭借着3小时45分钟背诵出8856个中外地名而创下了一项全国记录,并使他这个连高中都没毕业的农家娃,成了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的一名职工。  相似文献   

20.
在沈阳东南20千米的苏家屯境内,有个叫奉集堡的村落,明代是辽(阳)东都管辖地,称为奉集县。提起这座村落,还有一段和沈阳故宫凤凰楼相关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