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动站网络通信系统雷电防护包括广域网雷电防护、局域网雷电防护、光缆通信雷电防护等,这3种防护主要是防护雷电波入侵产生的感应雷以及由于自动站室内计算机局域网机房没有做好等电位连接造成的雷电损坏。1广域网雷电防护广域网的雷电防护主要是通信线、信号线不允许架空进入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雷电对广西气象台站的气象信息系统造成危害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采用接闪、分流、屏蔽、合理布线、等电位连接、共用接地系统、过电压和过电流电涌防护等进行综合防护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刘磊 《山东气象》2011,31(3):37-38
针对雷电入侵机房的途径和危害,采取相应的防雷设计;机房的防雷设计包括外部防护和内部防护,外部防护主要指机房所在的建筑物的防雷保护,内部防护包括屏蔽、等电位连接和共用接地系统、过电压防护和综合布线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2003—2015年气象部门收集的有关河北省高速公路收费站雷击事故调查资料的统计,归纳了高速公路收费站发生雷电灾害的特点,分析了导致雷电灾害的主要原因,确定了防护的重点区域和部位;针对高速公路收费站雷电防护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重点从直击雷防护、等电位连接、屏蔽、防闪电电涌侵入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具体实际作法。  相似文献   

5.
庞华基  丁锋  李斌 《山东气象》2004,24(2):18-19
论述了雷击灾害的新特点、雷击危害的主要形式、雷电防护的原则。认为防护实施前应先进行雷击风险评估,以做到经济性和科学性兼顾。防护措施分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两部分,包括直击雷防护、屏蔽、等电位连接、共用接地等。电涌防护是等电住连接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信号部分和电源部分都安装电涌保护器(SPD),SPD的选择除了根据其自身的性能外,还应根据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性能,既起到保护作用,又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还应考虑各级SPD的配合。  相似文献   

6.
针对广州市突发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原网络安全架构,分析了存在的安全问题,结合当前网络安全保护要求,设计了一个多方位的网络安全加固方案,主要通过新增安全网关、入侵检测、漏洞扫描、安全审计、上网行为管理等不同功能安全设备和优化调整网络结构、划分虚拟子网、限制访问范围等方式,建立起多层次的安全防护体系。该防护体系有效提高了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大大提升了维护保障效率。  相似文献   

7.
文章主要介绍阿拉善左旗通勤机场航务系统的组成、雷电灾害影响和防护措施,重点对通勤机场航务管理系统中航管楼、全向信标台、航向台、下滑台等主要组成部分的直击雷防护、等电位连接与接地、综合布线、电源系统、信号传输系统和天馈系统的防雷技术进行详细阐述,为同类机场防雷设计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内部安装防雷元件和没有安装防雷元件的UPS遭受雷击的原因.雷电感应过电压是造成UPS遭受雷击的主要原因.UPS的雷电防护措施,重点在于电源线路的防护,应采取合理设置SPD、屏蔽、接地和等电位连接等措施,保障UPS在雷雨季节能真正起到不间断供电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对直击雷的防护以及煤矿电源系统、监控系统雷电安全防护等方面,介绍了煤矿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雷电防护措施,并介绍了煤矿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的等电位连接和静电防护措施,以及系统的接地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以某航油供应站为例,综合分析雷击对航油供应站监控系统造成的损害和后果,以及雷击损害的主要原因和侵入途径,依据技术规范,采用“分单元防护方法”,对供应站的储油监控系统、现场安防监控系统、输油控制系统等进行了全面综合防护,防止了因漏防、错防带来的雷击隐患。  相似文献   

11.
运用2016年广东省气象局科研项目《风力发电系统雷电防护技术研究》技术成果,对风力发电机组雷电防护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找出风力发电机组遭受雷击的基本特征;提出风力发电机组直击雷防护、雷电电磁脉冲防护、等电位连接防护、SPD防护、防雷接地等雷电防护技术的具体方法和内容。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大同市大秦铁路湖东车站信息调度机房由于没有按照防雷规范的要求安装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因此每年雷雨季节都要不同程度地遭受雷击损失,本文主要是从直击雷防护、电源系统感应雷防护、轨道测速系统等电位接地等方面按照现代综合防雷的要求提出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3.
气象台站实景监控系统防雷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斌  宋佰春  孙骞 《山东气象》2007,27(3):50-51
介绍了气象台站实景监控系统的构成,系统阐述了前端监控子系统、传输线路、远程监控中心等各部位的雷电防护设计、技术标准与要求,利用接闪、接地、等电位连接、电涌保护等措施提出气象台站实景监控系统的雷电综合防护技术,提高了实景监控系统的雷电防护能力,保障了设备的安全运转。  相似文献   

14.
林卓宏 《广西气象》2007,28(2):69-71,80
通过对避雷器技术参数的分析,结合实际检测工作,对感应雷的检测的主要内容,如漏电流、避雷器安装工艺以及接地系统等项目可能存在的雷击安全隐患提出了分析意见,并为感应雷防护工程设计因素和避雷器的选型及安装提出了一定的建议,从而达到以检测促进感应雷防护工程的设计水平及保护效果有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浅谈感应雷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避雷器技术参数的分析,结合实际检测工作,对感应雷的检测的主要内容,如漏电流、避雷器安装工艺以及接地系统等项目可能存在的雷击安全隐患提出了分析意见,并为感应雷防护工程设计因素和避雷器的选型及安装提出了一定的建议,从而达到以检测促进感应雷防护工程的设计水平及保护效果有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户外LED显示屏遭受雷击损害的主要途径进行初步的分析,并为此从直击雷、感应雷、钢结构反击的防护以及如何做好接地措施等方面进行了防雷技术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雷电电磁脉冲通常用LEMP表示。它包括的范围很广,除了直击雷以外,其它所有的各种雷击灾害的防护全都包括在内,它是现代防雷技术的主要部分。它与防护直击雷相比所涉及的防雷范围、措施要广泛而复杂得多,但又与防护直击雷既有不可分割又互相联系,且有分工及考虑角度和方法不同等。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2009年7月28日苏尼特左旗地区一起雷击人员死亡事故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附近的输电杆塔是事故的重要诱因。在此基础上对该地区雷电防护的现状进行了思考,大量房屋无基本防雷设施、架空电力及通信线路存在雷灾隐患、居民雷电防护与急救知识匮乏等是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一步探讨了该地区防雷的措施,以避免悲剧重演。  相似文献   

19.
2009年,大气探测研究所存雷电物理及其防护、雷电探测、雷电预警预报、目测气象要素自动化观测和高空探测资料质量分析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均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主要科研成果与进展如下。  相似文献   

20.
钟万强 《气象科技》2010,38(6):758-761
鉴于雷击分类目前缺乏完整的体系,根据雷击危害方式对雷击进行了综合研究,将间接雷击分为两大类,由此提出了"雷电电位差效应"。对雷电反击、雷电地电位上升、雷电旁侧闪络等效应进行了阐述,并单独对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进行分析。介绍了雷电电位差效应的防护方法,对安全距离做了说明。研究了雷电电位差效应与人身伤害的关系。分析表明:雷电电位差效应主要包括雷电反击、雷电地电位上升、雷电旁侧闪络以及与人身伤害有关的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雷电电位差效应的防护方法主要包括躲避、等电位连接和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