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极格罗夫山陨石GRV053645是一块非常原始的普通球粒陨石,它很好地保存有太阳星云凝聚和增生的相关信息,对研究太阳星云的起源意义重大。本文描述了这块陨石的岩石矿物学特征,包括球粒结构类型、基质不透明、橄榄石和低钙辉石具有明显的成分环带等。根据Fe-Ni合金含量、球粒平均直径大小和橄榄石平均Fa值,表明这块陨石属于低铁群(L)。利用橄榄石Fa的PMD值与岩石类型亚类的相关性,其岩石类型应为3.4亚类。该陨石冲击变质程度和风化等级都比较低,分别为S2和W1。  相似文献   

2.
取自南极格罗夫山两块橄辉无球粒陨石 ,GRV0 2 15 12陨石具有典型的橄辉陨石结构 ,由 48.3 %的橄榄石、9.4%的易变辉石和3 8.1%的碳质基质组成。而 GRV0 2 2 93 1则表现为碎裂结构 ,少量斑状橄榄石 (19.1% )和易变辉石 (14 .1% )镶嵌于富碳质基质 (66.3 % )中。两块陨石的粗粒橄榄石和易变辉石的核部成分均匀 ,成分落在橄榄石 -易变辉石橄辉无球粒陨石的富铁亚类之中。所有橄榄石颗粒的边缘和裂隙均具有还原环带。在富碳基质中金刚石与石墨共生呈团块和脉状产出 ,本文就两块陨石的岩石和金刚石的成因进行了讨论。GRV021512和GRV021931:…  相似文献   

3.
王鹤年  梁英  徐伟彪 《岩石学报》2006,22(2):491-502
GRV 99027陨石是二辉橄榄岩质辉玻无球粒陨石(L-S)的火星陨石新成员,具有嵌晶、非嵌晶和冲击熔融袋结构。矿物模式组成以橄榄石(55%)、辉石(37.5%)为主,有少量熔长石(6%)、铬铁矿(1.5%)以及微量白磷钙石、陨硫铁等。其矿物的化学成分较为均一,无分带现象。橄榄石组分为Fo_(69.1~76.6)Fa_(23.4~30.9),平均Fo_(72.4)Fa_(27.6),低钙易变辉石为En_(59.3~75.1) Fs_(20.5~26.9)Wo_(3.1~14.9),平均En_(68.6)Fs_(23.5)Wo_(8.0),普通辉石为En_(46.6~53)Fs_(13.1~16.1)Wo_(31.9~37.8),平均En_(50.7)Fs_(14.5)Wo_(34.8),熔长石为An_(43.6~59.3) Ab_(40.2~54.6)Or_(0.5~1.8),平均An_(52.4)Ab_(46.7)Or_(0.8)。该陨石的结晶顺序是:亏损的火星幔源区部分熔融形成的原始母岩浆最先结晶的是嵌晶区的橄榄石和铬铁矿,随后易变辉石晶出,呈主晶包裹橄榄石和铬铁矿;此后,橄榄石、易变辉石、普通辉石持续结晶,直到残余熔体在晶隙形成斜长石和白磷钙石等。在这陨石中的易变辉石和普通辉石共存,二辉石温度计显示平衡温度为1000~1190℃(平均≈1146℃)。GRV 99027经历的亚固相再平衡,其程度为ALH 77005≈GRV 99027>LEW 88516>Y 793605。GRV 99027经受的冲击压力为30~45 GPa,,局部达到60~80GPa,冲击后温度可能<600℃。  相似文献   

4.
GRV020022是第19次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在南极格罗夫山地区蓝冰上发现的一块陨石,为了解其矿物化学成分,对该陨石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和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GRV020022陨石的主要组成矿物为橄榄石、低钙辉石、铁镍金属、陨硫铁、长石等,且矿物成分不均一,如橄榄石Fa _(8.9-25.6)(平均Fa_(18.3))和低钙辉石Fs _(15.9-21.6)(平均Fs _(17.9)),具球粒结构,基质有一定程度的重结晶,岩石类型属于4型。根据GRV020022陨石的橄榄石平均Fa值、低钙辉石平均Fs值、Fe-Ni合金含量及铁纹石中的Co含量(4.8 mg/g),将该陨石划归H群。另外陨石的冲击变质程度和风化等级分别为S3和W1。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通过电子探针、扫描电镜、激光拉曼光谱、透射电镜等微区微分析技术研究GRV 022115球粒陨石的基础矿物学特征和冲击变质矿物学特征,探讨陨石冲击熔融脉的形成机制和界定其母体的冲击条件。陨石主岩主要由橄榄石、辉石、熔长石、铁镍金属和硫化物等矿物组成。根据主岩的硅酸盐矿物学特征,确定GRV 022115是风化程度较低(W1) 的L6型普通球粒陨石,与前期分类结果一致。根据熔融脉内含有大量林伍德石的现象,修正GRV 022115陨石的冲击级别为S6,比原定的S5高一个级别。GRV 022115球粒陨石中有多条冲击熔融脉,熔融脉由基质和主岩碎块包裹体两类岩相组组成。熔融脉基质的主要组成是微米级粒状镁铁榴石与纳米级的含铁方镁石,是在平衡冲击压力下结晶的产物。冲击熔融脉主岩碎块包裹体中的橄榄石、低钙辉石、长石碎块已部分或全部转为相对应的高压相。橄榄石相变为林伍德石;个别低钙辉石相变为钙钛矿结构布里奇曼石微晶的集合体;长石主要相变为熔长石与玲根石。几乎所有的主岩碎块都有高温熔融的圆滑边界。熔融脉内外同类矿物的主量和微量元素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该差异性可以反映高温高压下混溶作用和扩散作用的影响。结合陨石冲击熔融脉形成机制和结晶模型,根据熔脉基质中镁铁榴石+方镁石矿物组合及静态高温高压实验相图,界定该陨石经受的冲击压力为23~27 GPa。  相似文献   

6.
南极GRV9927陨石:一种可能的火星陨石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自 1 969年日本冰川学家首次发现南极无球粒陨石以来 ,南极冰原为人类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地外物质 ,包括大多数月球陨石及近半数的火星陨石。据McSween报道[1] ,已有 1 3个陨石确定为火星陨石 ,其中包括ALHA770 0 5和ALH 840 0 1陨石。 1 996年美国航空航天局McKay等宣布 ,他们在ALH840 0 1火星陨石中发现了生命活动的遗迹。这一发现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兴趣 ,并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因此 ,火星陨石的研究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作者研究的GRV992 7陨石样品是 1 999年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队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刘…  相似文献   

7.
南极 GRV 021788橄辉无球粒陨石的岩石学和矿物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橄辉无球粒陨石是一类特殊的无球粒陨石,既具有高度分异的火成特征,又具有原始球粒陨石的特征。南极格罗夫山GRV021788陨石由橄榄石、辉石以及少量的富碳基质、不透明矿物组成,具有橄辉无球粒陨石典型的岩相学和矿物学特征,包括橄榄石晶体三线共点的接触和富镁还原边等。GRV021788的主要矿物的化学成分为:橄榄石Fa23.2~Fa1.5,易变辉石Fs21.2Wo10.6~Fs18.7Wo10.7。橄榄石颗粒有明显的反环带结构,而易变辉石的反环带则不明显。黑色填隙基质富碳,含金刚石和石墨。岩石学和矿物化学特征表明GRV021788是一橄辉无球粒陨石,属单矿(monomict)Ⅰ类(Fa23.2~Fs20.4)橄辉无球粒陨石。陨石的形成机制与多阶段部分熔融-堆积模式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8.
南极格罗夫山陨石GRV 020043是一块特殊的球粒陨石,虽与普通球粒陨石有着相似的矿物组合,但矿物成分超出普通球粒陨石范围.主要矿物组合及其模式含量(vol%)是:斜方辉石40、橄榄石24、透辉石8、斜长石10、 Fe-Ni合金14、陨硫铁4 vol%、及少量铬铁矿和磷灰石.主要组成矿物成分均一,如斜方辉石(Fs10...  相似文献   

9.
顽火辉石球粒陨石中的大量金属硫化物形成于早期极还原的太阳星云条件。GRV13100是一块发现于南极格罗夫山的顽火辉石球粒陨石,不透明矿物包括陨硫铁、陨硫铬铁矿、陨硫镁矿、陨硫钙矿、含硅铁纹石、陨磷铁矿、硅磷镍矿等金属硫化物和磷化物,总丰度达21%,经历了一定程度的热变质。通过对其岩石学和矿物化学特征研究,并和其它顽火辉球粒陨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陨硫镁矿中FeS含量可以反映母体变质温度,GRV 13100中大部分陨硫镁矿变质温度为200℃~300℃,个别经历了400℃~800℃的高温,可能为外来吸入成因,或者代表了原始星云的凝聚或结晶温度;(2)陨硫镁矿形成于太阳星云的直接凝聚,并在橄榄石和顽火辉石冷凝结晶之后形成;(3)陨硫铁的成因分为原生和次生两种,原生的陨硫铁由太阳星云直接凝聚而成,次生的陨硫铁是在后期热变质过程中由铁镍金属经过硫化作用或者由陨硫镁矿分解而形成;(4)硅磷镍矿可能来自含硅铁纹石的出溶。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为太阳系早期高度还原星云演化及其后期热变质提供了约束。  相似文献   

10.
缪秉魁  林杨挺  胡森  沈文杰  王葆华  冯璐  刘焘 《岩石学报》2010,26(12):3579-3588
GRV052382陨石是在南极格罗夫山地区发现的强烈冲击变质的橄辉无球粒陨石。它主要由橄榄石(75%)、易变辉石(5%)、富碳填隙物(20%)和少量金属组成。橄榄石呈半自形等粒细晶结构,颗粒大小约10~20μm,细晶颗粒间有少量辉石质的熔融填隙物。根据富碳填隙物分布和颗粒间的裂隙,可以区分出原粗粒橄榄石结构的轮廓,原颗粒大小约0.5~1.5mm。这些原粗粒橄榄石具有还原边结构,即边缘的橄榄石细晶富MgO,而核部橄榄石细晶富FeO。因强烈的还原作用,这些原粗粒橄榄石的核部成分变化大(Fa12.2-21.8),因此,原橄榄石核部成分Fa应为21.8%或略高。易变辉石呈浑圆粒状,大小约0.4~0.9mm,在颗粒之间其成分基本相当(En76.4-82.6Wo4.6-9.8Fs10.9-13.8),但在颗粒内部因冲击作用,产生波浪状韵律成分变化。富碳质填隙物充填在原粗粒橄榄石颗粒之间,主要由碳质和富MgO的硅酸盐组成。碳质多型主要为石墨,呈不规则蠕虫状或网脉状,大小约0.2~0.4mm,其中包含有少量金刚石颗粒(约1~3μm)。因此,这些特征表明GRV052382具有橄辉无球粒陨石结构,为单矿岩质橄辉无球粒陨石。根据橄榄石成分,GRV 052382陨石被进一步划分为富FeO亚型(I型)。此外,强烈冲击变质特征,即:(1)橄榄石冲击细晶结构;(2)橄榄石细晶颗粒具有圆化特征,其间存在熔融填隙物;(3)易变辉石晶体具有波浪状韵律成分变化;(4)易变辉石中存在大量不规则气孔;(5)金属Fe沿裂隙或气孔充填;(6)石墨发生金刚石相变等,表明GRV052382陨石的冲击变质程度为S6。因此,GRV052382陨石可能是经受最强烈冲击变质的橄辉无球粒陨石,这不仅为橄辉无球粒陨石的冲击历史提供直接证据,而且有可能获得其母体早期经历的冲击作用信息。  相似文献   

11.
HED(Howardite-Eucrite-Diogenite)族陨石及其可能母体灶神星是国际深空探测与小行星研究的热点。其中,经历了复杂撞击混合成岩作用而形成的Howardite(古铜钙长无球粒陨石),是研究灶神星表土层物质组成与演化这一国际前沿领域的主要对象。21世纪以来,中国在南极格罗夫山回收了大量陨石,这为我国行星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标本。我国目前已分类的南极陨石中发现有3块Eucrite陨石,其为研究灶神星岩浆活动提供了重要机遇。本次工作对2016年收集到的南极格罗夫山陨石GRV 150277进行了系统性岩石学与矿物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GRV 150277具有典型的角砾结构,主要由近乎等比例的Diogenite陨石和Eucrite陨石碎屑组成,是我国在南极发现的第一块Howardite陨石。此外,GRV 150277中还可见少量的铁陨石与CM型陨石碎屑,表明灶神星表土层遭受了多种小行星撞击。GRV 150277陨石的发现及其外源碎屑的详细研究,对确定灶神星表土层物质组成与演化历史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01年12月22~24日,由中国期刊协会工程设计研究会和中国勘察设计杂志社主办的勘察设计单位改企建制交流研讨(暨第八届通讯员工作)会在成都召开。来自全国各地设计单位的近200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中国勘察设计杂志社社长、总编辑邱雅陆主持。会上,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科研管理部银温泉副主任,国家经贸委中小企业司王海林处长,建设部政策法规司体改办贾四海同志,建设部原办公厅副主任、期刊协会工程设计研究会郝圣锟会长,四川省勘察设计协会蒋道楠副秘书长等有关领导作了发言,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徐美珍主任和四川省电力设计院朱白桦院长分别就本院的改制情况作了专题报告。会议期间,代表们针对当前勘察设计单位改企建制工作中各方所关注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探讨与交流。三天的会议求真务实,受到与会代表的好评。现选登本次研讨会上的几扁材料,供正在改企建制中的勘察设计单位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日本天然产出的十七种锰的二氧化物矿物.锰钾矿(隐钾锰矿)(石金石—ishiganeite),锰钡矿(钡硬锰矿),锰钠矿(隐钠锰矿),锰铅矿(铅硬锰矿),软锰矿,恩苏塔矿(横须贺石),拉锰矿,(兰姆斯德矿),钠水锰矿(比艾山矿),钙硬锰矿,低钙锰矿(塔锰矿,高根矿),钙锰矿(钡镁锰矿),锂硬锰矿,硬锰矿,黑锌锰矿,水锌锰矿,黑银锰矿和非晶质锰的二氧化物矿物,从描述矿物学的观点出发,结合陆地产出的锰的二氧化物与锰结核的成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0 引言 西藏罗布莎铬铁矿矿物学研究首先是由1981年在罗布莎和东巧两个地幔橄榄岩中发现了金刚石而引发的.1996~2004年,在地矿部地调局和加拿大NSERC资助下开展了"西藏超高压矿物群"的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倾斜的平面状的隔水层上的均质的土中流动着的潜水或不承压水,它的流量的计算方法有多种多样。这反映了这个命题,在生产实践上,具有相当大的意义。例如计算水库的渗漏时,如果库岸的地层是倾斜的,那末就需要运用这些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MapObjects的数据组织方式改进的研究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ESRI的组件式GIS产品MapObjects组织和管理空间数据的方法,对其在多图层,多专题,分布式存储的空间数据的管理中所遇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种解决思路。同时建立了一种改进的模型并给出了相应的算法,在实际的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根据本区的地形、水文,地质及水文地质特点,按河网化的需要,概可划分为以下几区: 工 区 本区范围位于调查区之南部,标高一般在200—800米之间。地形崎岖,割切强烈,冲沟甚为发育,割切深度一般为10一30M,冲沟长度为500—1000米,长者可达3000—5000M。坡角为20—70°。这些沟谷相互啣接,构成间歇河流。因岩性分布不均,风化强度不一,故在河流间常形成一些袋状地形,如管帅,后泥牛等皆是。这些冲沟与河流构成北部各大河  相似文献   

18.
讨论在网络远程教育中用JavaApplet来模拟C语言程序的运行,对于给定的程序,用Applet来跟踪程序执行的各个步骤,观察变量的值的变化,显示程序的输出结果,学习者可以给出程序的输入值,观察对于不同输入值而导致的程序执行的流程,变量值和输出的变化,通过在网页中嵌入这种Applet,学习者可以像使用一个调试器一样观察程序的执行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基于Web的程序设计课程的实验。  相似文献   

19.
广西这片英雄的土地素来豪杰并起、英才辈出,明代有抗倭巾帽瓦氏夫人,晚清有抗法勇士冯子材;近代有东兰革命武装早期领导人韦拔群,抗日名将李宗仁;和平年代有农民的好榜样韦江歌,人民的好检察官陈革。如今,先辈们曾经洒过热血、滴过汗水的神奇土地上又出现一位壮族楷模、八桂骄子,  相似文献   

20.
我“家”是个小所,也是个“名”所。有人说,我们这个“家”有“仙气”,来这儿任职的所长日后必将委以重任;也有人说,我们这个“家”特有人气,里里外外都有好口碑;要我自己说,我们能这么融洽,那得归功于家里6个恪尽职守、吃苦耐劳的铁打兵,所里有了他们,谁当所长都是福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