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蓬家夼金矿床是胶东地区新近发现的金矿床之一,矿体赋存在胶莱盆地东北缘层间滑动断层带中、下白垩统莱阳组砾岩与下元古界荆山群地层的构造接触部位,为区内燕山期火山活动前期,在大气水和岩浆水的参与下形成的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2.
分布于白干湖一带的下元古界小庙岩组为一套由绢云石英片岩、二云片岩、大理岩等组成的浅变质岩,该地层严格受白干湖断裂的控制,分布于断裂北缘,加里东期中酸性岩浆岩侵位于该套地层。白干湖钨锡矿田即产于该套地层中,受元古界地层、昆中断裂及加里东期岩浆岩"三位一体"的控制。该矿田是祁曼塔格成矿带上的重要地质找矿成果。在吐拉一带的下元古界苦海岩群岩性组合为绢云石英片岩、绢云片岩、大理岩等,其分布范围受昆中断裂的控制,区内海西期中酸性岩浆岩广泛发育。本文通过对下元古界小庙岩组和苦海岩群、加里东期和海西期中酸性岩浆岩的岩性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总结两个区内成矿背景,并结合前人对该区的研究认识及野外勘查,最终提出吐拉一带下元古界苦海岩群中具有与白干湖地区类似的钨锡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3.
在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下元古界兴地塔格群和侵入于下元古界的含蛭石超基性岩岩体中,首次获得了两组铀—铅法同位素年龄数据.该样品是新疆地质矿产局第三地质大队所采集,由北京第三研究所测定的.其中采自下元古界兴地塔格群辛格尔组混合岩(混合花岗岩)中的锆石年龄为1912±12.1百万年.这些锆石据黄存换研究均属于经过搬运而再沉积的次生锆石.因此,上述年龄数据老于辛格尔组沉积时的年龄.  相似文献   

4.
通过巴彦诺日公地区1/5万地质填图和重点解剖研究,认为原1/20万区调中所划下元古界阿拉善群大部分岩石组合可与内蒙古中部地区色尔腾山岩群进行对比,且祖宗毛道组三段实际上是一套构造砾岩。在研究该砾岩宏观和微观特征的基础上,认为其形成机制为伸展机制下的构造拆离。  相似文献   

5.
燕山板内造山带东部辽西、冀北地区,晚三叠世末—中侏罗世期间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滑坡、泥石流沉积和成群的巨大岩块崩塌事件。辽西晚三叠世—早侏罗世邓杖子组是一套以碳酸盐岩砾岩为主的崩塌、泥石流、滑坡及深水浊积岩序列,邓杖子组中砾岩的砾石成分自下而上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即邓杖子组下部砾岩砾石时代新而上部砾岩砾石时代老。其中最新的砾石成分是来自于邓杖子组之下的晚三叠世水泉沟组的安山岩,砾石时代的倒序显示同构造剥蚀-沉积的特点。同时,邓杖子组沉积组合也反映出伸展盆地的沉积特点。邓杖子组沉积后不久,在辽西—冀北的其他地区,还发育许多早—中侏罗世巨大的崩塌岩块,野外见到的最大岩块延伸长度超过4km。崩塌、滑坡、泥石流及成群发育的巨大崩塌岩块都是在地壳快速隆升过程中发生的同构造沉积记录,这从构造-沉积学的角度显示燕山地区在早中生代曾经发生过强烈快速隆升。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冀东青龙地区新太古代朱杖子群和单塔子群变质岩的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朱杖子群底部张家沟组砾岩中的TTG砾石、花岗岩砾石和基质的岩浆锆石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2515±9Ma(MSWD=1.9)、2510±10Ma(MSWD=1.6)和2512±7Ma(MSWD=1.0),朱杖子群底部张家沟组黑云斜长片麻岩碎屑锆石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为2540±6Ma(MSWD=1.6),朱杖子群桲罗台组变质酸性火山岩岩浆锆石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为2516±8Ma(MSWD=1.1),单塔子群鲁杖子组黑云变粒岩碎屑锆石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为2504±7Ma(MSWD=1.8),另有一个数据点的207Pb/206Pb年龄为3.04Ga。根据本文定年结果和前人资料,获得主要结论如下:朱杖子群和单塔子群形成于新太古代晚期,很可能为岛弧环境的产物;朱杖子群与下伏单塔子群之间虽存在角度不整合关系,但时间间断不长,朱杖子群底部张家沟组砾岩不具有底砾岩性质;③绿片岩相—角闪岩相的朱杖子群和单塔子群与角闪岩相—麻粒岩相的遵化深变质绿岩带—三屯营—太平寨—迁安岩浆杂岩区变质程度差异很大,但形成时代相同,是后期构造作用把它们置于同一地壳平面。  相似文献   

7.
祝凤琴 《山西地质》2013,(6):53-54,58
山西省原平市笔架山金矿位于原平市东南部,通过对矿体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金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矿体地质特征等的综合分析研究,认为该区金矿体主要赋存于下元古界滹沱群四集庄组二段地层中,五台群为成矿物质的重要来源;金的分布与变质砾岩相和岩石组合有关,变形变质及燕山期次火山岩浆热液叠加改造为金矿化富集成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研究探讨下元古界辽河群的变质相带的划分以及变质作用与变形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据近期成果,贺兰山—阿拉善地区出露的巨厚变质杂岩可划分为中太古界贺兰山群和叠布斯格群(其全岩Rb—Sr等时年龄为3108.3和3218.8Ma),上太古界阿拉善群和下元古界的赵池沟群、阿拉坦敖包群;它们具不同的变质矿物共生组合,太古界变质岩属低压高温变质的麻粒岩相;下元古界为低—低中压区域动力(热流)变质的绿片岩相岩石。太古界有较强的混合岩化、花岗岩化作用,并蕴藏有铁、石墨、矽线石、刚玉等多种矿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辽西凌源地区牛营子盆地邓杖子组地层剖面测制,结合岩石组合、沉积构造及相序叠置关系等因素分析研究,认为邓杖子组沉积环境为冲积扇相.邓杖子组下部岩性为灰色厚层—巨厚层中—粗粒石灰岩质砾岩,沉积环境为扇根亚相,由筛积物沉积、泥石流沉积组成;中部主要为灰绿色薄层中细粒长石砂岩、细粒钙质砂岩,夹灰色石灰岩质砾岩、含砂质灰岩等,由扇中亚相和扇端亚相组成;上部岩性为灰色中厚层—厚层夹厚层—巨厚层石灰岩质砾岩,沉积环境可识别出扇中亚相和扇根亚相,二亚相均由河道沉积和漫流沉积组成.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冀东青龙地区新太古代朱杖子群和单塔子群变质岩的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朱杖子群底部张家沟组砾岩中的TTG砾石、花岗岩砾石和基质的岩浆锆石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2515±9 Ma (MSWD=1.9)、2510±10 Ma (MSWD=1.6)和2512±7 Ma (MSWD=1.0),朱杖子群底部张家沟组黑云斜长片麻岩碎屑锆石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为2540±6 Ma (MSWD=1.6),朱杖子群桲罗台组变质酸性火山岩岩浆锆石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为2516±8 Ma (MSWD=1.1),单塔子群鲁杖子组黑云变粒岩碎屑锆石207Pb/206Pb加权平均年龄为2504±7 Ma (MSWD=1.8),另有一个数据点的207Pb/206Pb年龄为3.04 Ga。根据本文定年结果和前人资料,获得主要结论如下:朱杖子群和单塔子群形成于新太古代晚期,很可能为岛弧环境的产物; 朱杖子群与下伏单塔子群之间虽存在角度不整合关系,但时间间断不长,朱杖子群底部张家沟组砾岩不具有底砾岩性质;③绿片岩相—角闪岩相的朱杖子群和单塔子群与角闪岩相—麻粒岩相的遵化深变质绿岩带—三屯营—太平寨—迁安岩浆杂岩区变质程度差异很大,但形成时代相同,是后期构造作用把它们置于同一地壳平面。  相似文献   

12.
朱杖子群老爷庙变质砾岩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沉积成因的,并将其作为冀东地区元古界与太古界地层的分界标志(张树业等,1960)。近年来随着工作的深入,对该变质砾岩的成因提出了质疑,认为它可能属于火山成因(董申保,1978),因而它不能作为元古界与太古界地层划分的界限。但有人,如白瑾(1978)和谭应佳等(1979)仍维护该变质砾岩沉积成因的观点,并重新论证了其沉积底砾岩性质和以它为界的该区元古界与太古界地层之间的角度不整合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区岩体位于西乡县之北、扬子准地台西北边缘、洋县一西乡一南郑早元古代晚期基性岩出露区的中部,第一期侵入的韵律性层状岩体。区内主要由下元古界变质岩及其中的基性、酸性岩组成结晶基底;其上不整合覆以震旦系及以后的未变质地层。下元古界在西乡地区出露较为完整,  相似文献   

14.
新疆芒拉克艾肯红柱石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江涛  刘惠敏 《新疆地质》2002,20(3):280-281
芒拉克艾肯红柱石矿床位于南天山博洛霍坦北坡,南天山古生代裂陷槽之石炭纪野云沟拗拉槽东部,北与霍拉山地块相邻,二者之间为霍拉沟大断裂.区域出露地层为下元古界和下石炭统野云沟组以及中上石炭统塔拉克组.以霍拉沟大断裂为界,北部为角闪岩相,由下元古界中深变质岩系组成,岩性有黑云母角闪石英片岩、云母石英片岩、角闪斜长片麻岩等;南部为低绿片岩相,由石炭系组成,岩性有变砂岩、千枚岩、粉砂岩、含红柱石板岩等.本区岩浆活动比较强烈,岩浆岩分布严格受区域大断裂的控制.其构造线呈NWW向展布(图1). 图1 区域地质矿产…  相似文献   

15.
辽东—吉南地区下元古界产有丰富的硼矿资源,半个多世纪以来几乎所有硼矿地质勘查报告、有关论文、专著等无不涉及含硼岩系。含硼岩系称谓比较混乱,有"下元古界含硼岩系"、"宽甸群含硼岩系"、"集安群含硼岩系"、"辽河群里尔峪组含硼岩系"、"辽东岩群含硼岩系"以及"含硼层含硼岩系"等多种称谓。通过编纂《中国矿产地质志·硼矿卷》,对辽吉硼矿进行了新一轮研究,摒弃了过去多种称谓的乱象,厘定集安群新开河组为含硼岩系。  相似文献   

16.
<正>研究区属于传统的扬子西南缘"康滇地轴"铜矿带,是我国著名铜多金属矿床集中区和铜产区之一,其中拉拉铜矿床、大红山、迤纳厂、岔河铁铜多金属矿床可以作为一类,而且是扬子地块西南缘下元古界铜铁多金属矿床的典型代表,对该类型矿床进行综合研究,有利于对该区下元古界矿床的成  相似文献   

17.
<正> 1 区域地质背景 东坪金矿处于中朝准地台北缘,内蒙地轴与燕山台褶带交界部位的南侧。北距尚义-赤城深大断裂约 8 km。区内岩浆活动、构造变动和区域变质作用都十分强烈。 区内以尚义-赤城深大断裂为界,以南为中太古界崇礼群,以北为下元古界红旗营子群。崇礼群以斜长角闪岩片麻岩类为主,夹有变粒岩和混合岩。红旗营子群以片麻岩变粒岩类为主,夹有大理岩和石英岩等。侏罗系张家口组发育于断陷盆地内,为陆源碎屑沉积和火山碎屑沉积,主要有砂岩、砾岩、流纹质和凝灰质熔岩等。  相似文献   

18.
连山关地区下元古界中混合交代作用与铀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家蓉 《矿床地质》1983,2(2):77-86
连山关地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华北地台东北部营口—宽甸台隆与太子河台凹的过渡部位。前寒武纪地层在本区形成一短轴复背斜构造,轴向290°。背斜轴部由混合花岗杂岩体及呈残留体分布的鞍山群组成,四周为下元古辽河群所包围。背斜北翼有大面积上元古界及下古生界分布(图1)。近年来,在下元古界浪子山组底部与太古界基底混合杂岩体的不整合面附近发现了铀矿床。铀矿床主要赋存在浪子山组沉积变质岩及白色混合岩中。其形成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岚县袁家村铁建造的沉积相和形成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岚县袁家村铁矿为产于下元古界吕梁群袁家村组的沉积变质层控铁矿。山西省地质局218地质队、区调队、岚县铁矿会战指挥部、215地质队等单位,先后在该区做了大量的地质工作,取得了很多的地质成果。我们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对9线以南铁建造的沉积相和形成条件开展了一些工作,提出了初浅的看法。谬误不当之处,希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0.
冀北太古界“单塔子群”由下而上包括燕窝铺组、白庙组、风凰咀组及刘营组。但经过近几年的研究工作发现“单塔子群”的上部和下部在原岩建造,变质程度,混合岩化强度,构造式样及方向,同位素年龄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实际是反映着它们的生成时间,古地理环境以及所经受的构造-热事件的不同。据此,将“单塔子群”的上部(凤凰咀组、刘营组)解体出上,归属为下元古界红旗子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