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许多破火山口沿着破火山旋回后断续活动的区域性的重要断裂带分布。在有矿化的破火山口中,矿床受破火山形成期间发育的各种构造以及切割和活化破火山构造的区域断裂控制。破火山旋回的最初阶段定位于浅部的岩浆房之上发生火山隆起,且在岩浆房上部的构造穹隆内发育正断层。断裂作用的早期被破火山形成打断,但其中有些断裂则被保存于破火山口的外围并可能成为重要的控矿构造。与破火山相关的构造如环状构造断裂往往在控制再生岩浆的  相似文献   

2.
造山带火山岩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造山带火山岩石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重溯造山带的构造-岩浆演化历史。纵观我国以至全球的大陆造山带形成、演化历史,一个造山带往往经历了古大陆裂解、洋陆转换、陆块拼合-碰撞、陆内伸展-盆山耦合和新构造隆升(陆内造山)等众多不同的构造演化阶段,这些不同的构造演化阶段和不同的构造环境均有特定火山岩浆作用与这相伴。因此,可以根据造山带形成、演化不同阶段火山岩浆作用的特点来重溯造山带的构造-岩浆演化历史,进而从更大尺度上加以对比,探索全球动力学乃至比较行星动力学等重大科学问题。本文对造山带火山岩石学研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和评述,这些问题包括:板块内部火山岩浆活动、离散板块边界上的火山岩浆活动、会聚板块边缘的火山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3.
海拉尔盆地乌南凹陷南一段时期断裂和火山作用强烈, 导致岩石碎屑组成具有多样性。碎屑成分有火山碎屑、变质岩碎屑和其他剥蚀碎屑。碎屑多样性使本区岩性及其分区具有鲜明的特色。岩性丰度、矿物组合、阴极发光及其重矿物组合研究显示, 区内存在4个单岩性区和2个混合区。单岩性区是变质岩碎屑岩区、火山碎屑沉积岩区、熔结火山碎屑岩区和火山碎屑岩区。根据岩石中各碎屑组成的体积分数可将混合区分为正常沉积碎屑占优势的混合区和火山碎屑占优势的混合区。各单岩性区与构造单元相符合, 变质岩碎屑岩区对应乌西断阶带, 火山碎屑沉积岩区和熔结火山碎屑岩区对应巴彦塔拉构造带, 火山碎屑岩区为乌东弧形构造带的一部分。地球化学数据显示本区源岩岩浆属于壳源花岗质岩浆, 同时受到明显的幔源岩浆影响, 重稀土较富集。乌西断阶带具有高的稀土总量和不明显的Eu负异常, 变质源岩岩浆壳幔混染程度高;巴彦塔拉构造带具有低的稀土总量和明显的Eu负异常, 源岩岩浆壳幔混染程度中等;乌东弧形构造带具有高的稀土总量和明显的Eu负异常, 源岩岩浆壳幔混染程度低。Dickinson图解显示, 乌东弧形构造带源区没有深切割, 而巴彦塔拉构造带源区经过了深切割。德尔布干断裂的正滑移导致嵯岗构造片麻岩发育和嵯岗隆起相对隆升, 为乌西断阶带提供变质碎屑沉积物, 形成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同时断裂又为幔源岩浆的上升提供了通道。巴彦塔拉断裂的伸展走滑使得幔源岩浆上升发生壳幔混染并发生火山喷发, 在巴彦塔拉构造带发育熔结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沉积岩, 塑造了火山碎屑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巴彦山隆起区壳幔混染程度低, 但幔源岩浆的底垫作用导致壳源岩浆的强结晶分异作用、火山活动和地表隆升, 在乌东弧形构造带发育火山碎屑岩, 塑造了火山碎屑三角洲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四平山门早白垩世流纹岩地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星 《吉林地质》2001,20(3):30-34
四平山门早白垩世流纹岩,具有典型的古火山机构的分布特征,保存着罕见的发育完整的柱状节理。它标志着酸性火山熔岩在特定的古地理环境下所形成的原生构造的特殊性。它反映了燕山晚期岩浆活动的多期性和酸性岩喷发活动的差异性以及同源岩浆在相近环境条件下的成岩特征,对研究中生代晚期地壳运动及岩浆活动的规律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燕辽地区中生代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Sr-Nd—Pb、U—Pb同位素及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方面讨论了燕辽地区中生代火山岩的年代学特点、成因及形成的构造环境。研究表明,本区中生代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主要为中侏罗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和晚白垩世4期;本区火山岩浆可划分为钙碱性岩浆系列和亚碱性岩浆系列,火山岩浆源于富集型地幔;构造环境属大陆裂陷盆地。  相似文献   

6.
造山带火山岩浆作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夏林圻 《西北地质》2001,34(3):18-28
造山带火山岩石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重溯造山带的构造-岩浆演化历史。纵观我国到至全球的大陆造山带形成-演化历史,一个造山带往往经历了古大陆裂解,洋陆转换,陆块拼合,碰撞,陆内伸展-盆山耦合和新构造隆升(陆内造山)等众多不同的构造演化阶段,这些不同的构造演化阶段和不同的构造环境均有特定火山岩浆民之相伴。因此,我们可以根据造山带形成-演化不同阶段火山岩浆作用的特点来重溯造山带的的构造-岩浆演化历史,并进而从更大尺度上加以对比,探索全球动力学乃至比较行星学等重大学问题。本文对造山带火山岩石学研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和评述,这些问题包括有:板块内部火册浆活动,离散板块边界上的火山岩浆活动,会聚板块边缘的火山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7.
构造动力—火山岩浆同步一体成矿机制:以江西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丹英  冯志文 《地球科学》1994,19(6):815-820
银山多金属矿床的形成经历了构造动力热液成矿及火山-岩浆热液成矿两个阶段,构造动力热液成矿奠定了银山矿床矿化的基本格局,火山-岩浆热液成矿作用叠加其上,形成了银山大型或特大型金铜多金属矿床,大量事实表明,两种成矿作用在时间上具同期性,构造动力热液成矿稍早些,在空间和成因上两者密切相关,它们构成了构造动力-火山岩浆同步一体的成矿体系。  相似文献   

8.
福建明溪盖洋地区震旦纪火山岩及古火山构造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溪盖洋地区广泛发育的震旦纪火山岩,均已遭受区域变质,前人多数是从变质岩角度对其作研究,笔者是从火山岩及火山作用角度,在调研变质火山岩岩石宏观与微观特征的同时,着重调查古火山构造,研究不同火山产物空间分布特征,寻找残存的古火山构造形迹,并结合遥感资料信息。初步恢复古火山中心,为研究这一时期火山活动特点乃至南平-宁化构造-岩浆带的演化及古构造环境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带北段大面积分布有中酸性火山岩,形成时代主要是早白垩世光华期.区内覆盖严重,给岩石地层的划分带来很多困难.文中以中生代早白垩世光华期库西火山构造洼地为例,从火山构造洼地的形成演化及岩浆演化双重角度讨论了其对火山地层层序的控制作用.岩浆作用及火山构造洼地的演化均具有连续性和不可逆性,对火山地层的控制作用表现在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的有规律的变化.利用岩石化学反演方法定量模拟了岩浆形成演化过程,以此为依据讨论了火山地层的时空演化.结合火山构造洼地不同演化阶段对特殊火山岩相的控制作用及横向的可对比性,确定了火山地层的层间叠置规律.探索性地建立了大兴安岭北段早白垩世光华期区域性火山地层格架,为大兴安岭地区早白垩世地层对比及岩浆动力学分析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认为寿昌--梅城盆地是一个大型的中生代Ⅲ级火山构造,其岩相和结构相当复杂,盆地中岩石主要为钙碱性火山岩系的英安--流纹质火山岩类,火山岩可分七个类型,是晚侏罗世构造岩浆作用的产物。经调查表明盆地内有6个Ⅳ级火山机构和57个Ⅴ级火山机构,盆地的火山活动可划分为二个喷发旋回及五个喷发阶段,该盆地的发展经历了如下五个阶段:①褶皱基底断陷、火山岩浆间歇性喷发;②火山岩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