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4 毫秒
1.
客家民系聚落的形成与演进是文化生态过程,是历史、自然、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客家文化的形成、扩散演进在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呈现出特定规律。以赣闽粤交界带客住核心区为研究空间范围,借助GIS技术以及地统计方法,对客家历史迁移过程和空间环境特征进行分析,探求客家聚落演进过程中的时空耦合规律。客家聚落的发育和分布呈现出以盆地为中心向外辐射状分布和沿水系呈带状分布的时间空间演进序列。客住核心区聚落所呈现的时空分布特征表明,客家聚落选址问题体现了中原汉民族的先验文化的重要影响,从文化本质上,客家文化是客家先民的主体适应性结果,体现了对环境的最优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根据客家文化景观基因理论及其"地域机制",以客家扩展聚居区炎陵县为例,结合历史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发掘分析该县客家文化的景观基因。研究结果表明:(1)迁徙由来、地域背景分别是客家文化景观的共同基因、本土基因;(2)由共同基因以"反客为主"的作用方式与本土基因形成了地方客家景观本质特性的主体基因;(3)保护与传承意识形态是决定其主体基因能否在世代遵循并坚守着"原汁原味"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传承过程中的人为基因。基于这些独特基因构成内在相关联的地域机制而所表达的特征,提出了应加强客家文化景观基因的数字化保护管理、传承开发政策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客家文化地理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是我国中原汉族的一个分支,在中原战乱时,从中原迁徙到闽粤赣边区,在与当地原住居民的交流融合为一体后,形成独特的客家民系,从而也生成了所谓的客家文化.即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另一方面又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本文从人文地理学角度出发,进一步挖掘客家文化精髓,探讨客家文化地理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广东基督教教案的时空演变 (1584~191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熙明  朱竑 《地理研究》2008,27(3):693-702
教案是外来宗教文化与本土文化激烈冲突最为直接的反映。对广东基督教教案时空演变的研究,恰能直观地反映出基督教文化在广东文化扩散和文化适应的历史地理过程。研究从相关历史文献中提取数据,并运用GIS图形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发现1584~`1910年期间,广东基督教教案大致经历了初生、多发、高潮、衰退四个时期。其空间分布具有不均衡的特性:珠三角自始至终是教案发生的中心,潮汕地区和粤东客家地区也先后成为教案的分布次中心地。地理集中指数的测算进一步印证了教案分布的这一结构特征。从文化传播的模式看,广东基督教教案的扩散属于墨渍式迁移扩散,但也明显带有以人口密度为主、行政区等级为次的等级扩散特征。形成这种分布与扩散的地域文化成因则在于广东对内封闭、对外开放的整体地理环境和各民系地域文化差异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客家文化景观基因特征 ——以湖南省炎陵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南方山丘区具有代表性的客家文化聚居区--炎陵县为例,采用客家文化景观基因的特征提取技术,从民居建筑、传统习俗、地方方言、宗法制度、民间信仰5个角度,提取了炎陵县客家文化景观基因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该县客家人以开放性“围堡式”的血缘宗族聚居模式,与畲、黎、瑶等少数民族通婚繁衍在山丘区的山谷地带;在“入乡随俗”谋求生存发展的环境中,某些方面已适应当地习俗,但仍保留了基本的客家精神及风俗;并以当地炎帝神农文化为主要文化参照,形成了独具炎陵县特色的客家文化。2)该县客家文化的景观基因在不同发生发展过程中有着衣、食、住、行、商等物质性方面的表达载体和地方语言、宗法制度、民间信仰、民情风俗、文化艺术等非物质性方面的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6.
赵媛  麻勤  郝丽莎 《地理研究》2016,(10):1948-1962
牌坊作为历史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体现了中国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社会变迁的复杂作用。以中国始建于民国之前的1045座现存牌坊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地域分异特征,探索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和地域文化对牌坊建立与保护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现存牌坊数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各类牌坊分布亦呈东西分异或南北分化特征。成因上,宏观地理环境格局控制了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地域分异,是形成牌坊分布地域差异的主要原因,牌坊的保护状况亦加剧了地域分布的南北差异。"人本"属性牌坊在地域分布上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大,南方理学文化繁荣更加催生了节孝坊和功德坊在南方地区的集聚;"神本""物本"属性的牌坊主要受祭礼文化、京师文化、泰山文化的影响而集聚在北方地区;局地自然地理环境亦使部分类型牌坊的分布呈现特定的局域性。  相似文献   

7.
赵媛  麻勤  郝丽莎 《地理研究》2016,35(10):1948-1962
牌坊作为历史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体现了中国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社会变迁的复杂作用。以中国始建于民国之前的1045座现存牌坊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地域分异特征,探索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和地域文化对牌坊建立与保护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现存牌坊数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各类牌坊分布亦呈东西分异或南北分化特征。成因上,宏观地理环境格局控制了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地域分异,是形成牌坊分布地域差异的主要原因,牌坊的保护状况亦加剧了地域分布的南北差异。“人本”属性牌坊在地域分布上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大,南方理学文化繁荣更加催生了节孝坊和功德坊在南方地区的集聚;“神本”“物本”属性的牌坊主要受祭礼文化、京师文化、泰山文化的影响而集聚在北方地区;局地自然地理环境亦使部分类型牌坊的分布呈现特定的局域性。  相似文献   

8.
客家文化地理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丽鑫 《福建地理》2006,21(2):74-76,88
客家是我国中原汉族的一个分支,在中原战乱时,从中原迁徙到闽粤赣边区,在与当地原住居民的交流融合为一体后,形成独特的客家民系,从而也生成了所谓的客家文化。即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另一方面又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本文从人文地理学角度出发,进一步挖掘客家文化精髓,探讨客家文化地理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起源于北宋杨家将抵抗外敌入侵历史的杨家将文化,经过长期的戏剧、小说等文艺形式和信仰扩散,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品牌之一.与杨家将相关的地名分布广泛,遍布内地18省市.其成因与杨家将历史活动、文化信仰、军事激励、祭祖文化等因素有关,地域分布呈现一定规律性,形成以杨家将历史活动区域为中心的历史活动区、军事文化地名扩散区、敬仰文化地名扩散区、后代迁徙地名扩散区四大功能区,其中以黄河中下游和汉水上游地区为杨家将地名分布的最大板块.  相似文献   

10.
客家文化旅游在粤赣闽三省旅游发展中占有独特地位,它具有文化习得、深度体验、交往互动、地方性等特征.大陆客家文化旅游内部竞争激烈、旅游整体形象不显,项目重复建设多、目标市场定位模糊,旅游体验不深,文化内涵把握与市场契合点不准等问题十分突出.为此,客家文化旅游产品创新在定位文化旅游的基础上,要以剧场化为撬动,渲染客家文化之旅的高端品味,强化其审美效果;依托传统围楼村落,建设综合文化主题园区,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限度地景观化,克服其产品零散而单薄的不足;通过主题创新、组合创新、结构创新使其产品达到系统整合升级目的.从传统发掘、现代嫁接、未来主题3个方面进行主题创新,从产品的地域组合、线路组合与主题组合架构组合创新,建设动静结合、旅游商品优化、核心层次与有形层次互为深化的旅游产品结构.  相似文献   

11.
廖文 《热带地理》2015,35(6):901-909
通过对医学成果、历史资料和典型案例进行综合分析,以更接近科学和事实的态度系统解释客家族群的形成发展过程,提出客家族群多元演进论:客家族群持守中原文化,务实地兼容多元要素逐步演进为独特的族群。在此基础之上,纵向梳理了客家族群多元演进的博弈过程,横向分析了客家族群多元演进的博弈“力场”。最后通过对客家族群与环境关系的分析,创建客家族群多元演进模型。  相似文献   

12.
何郑莹  徐建刚 《地理研究》2012,31(5):863-872
以人地关系为视角,引入空间可达性的概念,探讨赣闽粤交界地区客家先民迁移路线的选择与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背景之间的关系。利用GIS技术建立地形和古交通通道数据库,分别构建栅格与矢量数据结构最优路径模型,分析了客家民系迁移路径选择与空间可达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可达性分析结果与客家民系的空间分布拟合的较好,受迁移时期的生产力水平限制,高大山脉、隘口等地形因素对迁移路线影响巨大,自然、社会、历史因素共同影响客家民系迁移及分布格局,赣州、长汀、梅州等"客家首府"城市位于所模拟的最优迁移路径上。  相似文献   

13.
汪桂生  颉耀文  王学强 《中国沙漠》2013,33(4):1225-1234
黑河中游在明、清及民国时期经历了人口规模膨胀和大规模农业垦殖发展过程,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由于历史记载数据有限,定量分析人类活动强度难度较大。本文选取耕地面积、人口数量、灌渠长度、粮食单产等参数为评价指标,基于历史文献记载及估算数据,采用变异系数法、熵值法、标准离差法、CRITIC法等4种客观权重法定量分析了黑河中游明代前期、明代后期、清代前期、清代后期及民国时期的人类活动强度,获得以下主要结论:5个研究时期人类活动强度绝对指数分别为0.46、0.47、1.13、1.55及1.39,表明明、清时期人类活动强度持续增加,民国时期略有减弱。各方法评估结果综合排序相同,表明研究结果具有较好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重庆中坝遗址剖面磁化率异常 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史威  朱诚  徐伟峰  关勇  孙智彬 《地理学报》2007,62(3):257-267
结合古器物推定及14C 测定年代、人类遗存遗迹和堆积物自然属性特征, 重庆中坝考 古遗址多剖面地层高分辨率采样的质量磁化率(SI) 综合对比研究表明: 磁化率分布表现异常, 在很大程度上已掩盖了气候变化、成土作用等因素对地层磁化率分布的贡献, 反映遗址堆积物曾受到人类长期异常强烈的改造。堆积物来源主要以文化器物碎片、人为带入的自然碎屑物和频繁的洪水沉积物为主。碎陶片集中(尤其红陶) 的文化层表现为高磁化率值, 其中多次异常高值的出现可能与此时高强度用火、大规模燃烧等事件致使土层磁性矿物增加有关; 而" 洪水扰动层" 则表现为低磁化率值。进一步分析曲线还可发现, 中坝地区新石器末至唐代是人类活动的活跃期, 宋以后人类活动有逐渐减弱的趋势, 其中新石器时代末、夏商中期、西周早中期、春秋时期、战国中晚期、六朝时期及唐代为活跃期中的旺盛阶段。新石器晚期、夏商早期、西周早期、春秋晚期、战国早期、宋代、明清和现代地层中洪水扰动明显, 推断 为洪水频发时代或此间曾出现过特大洪水。  相似文献   

15.
彭静  杨艺 《热带地理》2012,32(6):639-646
不同的族群来源和地理环境可以直接影响一个地区语言文化景观的形成与分布特征,在海岛背景下尤其如此。以自然地理空间上的涠洲岛(不涉及同一行政区划的斜阳岛)作为研究区域,以其方言文化作为研究对象,以广西北海市地名志、内部影印资料、访谈材料和笔者于2004―2009年4次上岛调研考察所得资料作为数据源,通过对北部湾涠洲岛村落相关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发现岛上方言文化景观的形成受不同文化源流的影响,形成了由客家方言、粤方言和闽方言三大块构成的方言文化景观和区域差异,分别呈片状、板块状和方言岛分布,呈现出由岛中心向四周扩散直至沿海的圈层状分布格局,是最能反映涠洲岛多元文化内涵的“活化石”,对于认识方言传播规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杨希  马航  张力智  宋科 《地理研究》2021,40(4):958-976
客家是一支在一定时期内处于流迁状态的民系。在其迁徙过程中,宗族组织化的群体自身的文化惯性对撞地理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差异,使客家民系对于生存空间关系的处理呈现多样的态度。为厘清广东主要客居地内不同传统客家村居形态之间的关联性及其发展脉络,本研究从类型学角度,分别在微观建筑形态与中观聚落格局两个层面,依据关键空间属性来划分空间形制的基本类型,并整理比较建筑类型与聚落类型的地理分布。而后,从历史地理学角度挖掘客家民系在广东省内的流迁历程,并顺沿多条流迁动线分别探讨不同建筑类型、不同聚落类型之间的承袭、交融与分异关系,进而得出以下结论:① 在“建筑”与“聚落”两个尺度层面上的空间营造活动中,建筑形制决策倾向于依附民系内生文化,聚落模式决策倾向于呼应局域地区的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② 在沿迁徙路径的时空推移过程中,主要建筑类型沿主干河流由上游向中下游传播承袭,韩江水系和东江水系之间的支线水陆途径促进了建筑类型在规模、围合防卫程度、聚合组织形式等方面的渐变过渡;③ 相对于客家文化核心区,“广府-客家”“福姥-客家”文化锋面上客家建筑“中轴”对空间组织的主导力发生急剧弱化,意味着宗族组织出现扁平化的变化态势,主要表现为该地带宗族“房系”发达度下降,以及宗祠的经济文化凝聚力衰退;④ 从空间概念的历时性承袭与发展视角来看,空间形态控制性基因应为明确的“属性”化因子,而非具象化要素,聚居空间的基因分析,应当分别基于“人”“地”的不同线索,探索不同尺度人居空间形态的控制因子。  相似文献   

17.
名城文化旅游开发的文化生态思考——以梅州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万源  李海山  刘远清 《热带地理》2006,26(1):66-69,80
文化旅游是名城旅游开发的核心,名城文化旅游开发中的文化环境问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以梅州市为例探讨名城文化旅游开发中的文化环境与文化生态.文化环境问题是客家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客都"的文化内涵及其在环境感应下的客家文化生态特性的分析,提出名城文化生态的旅游开发理念:尊重名城文化生态要求,保护好名城文化生态,以文化生态的旅游开发方式科学展示名城文化.  相似文献   

18.
中国港口分布格局的演化与发展机理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王成金 《地理学报》2007,62(8):809-820
长时间序列的港口分布格局的演化规律, 一直是国内外交通地理学有待解决的问题, 而考察港口体系的长期演变规律, 有助于对目前港口体系发展阶段的判断, 并为未来优化提供科学支撑。基于国内外港口体系研究现状的评述, 本文从内河和沿海两个方面, 对秦汉时期以来中国港口分布格局的发展过程与空间特征进行系统解析, 认为存在秦汉至南北朝、隋唐至南宋、元朝至明中叶、明中叶至鸦片战争、鸦片战争至1949 年和1949 年至今等六个阶段, 各阶段呈现不同的分布特征。并且, 本文从产业布局、政治经济空间关系、大宗物资运 输、国际贸易、外来势力和现代交通等多角度出发, 深入分析了中国港口分布格局演化的基本机理。同时, 本文从空间格局演化轨迹、首要港口变迁、驱动机制、港口体系开放性、港口区位和发展阶段等角度, 系统总结了中国港口分布格局的基本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9.
徽州古村落的演化过程及其机理   总被引:32,自引:6,他引:26  
古时徽州景色秀美、地形闭塞 ,是历史上因战乱等原因中原人口三次南迁的重要迁徙地。南迁人口不乏世家大族 ,他们聚族而居、举族迁居在徽州境内形成众多的古村落。中原人口三次南迁至晚清 ,徽州古村落经历了形成期、稳定发展期、勃兴鼎盛期和衰落期。徽州古村落鼎盛期的经济基础是徽商 ,在徽商的支持下形成许多至今仍有影响力的古村落 ,晚清徽商失势徽州古村落趋于衰落。呈坎、棠樾、宏村和西递 4处典型古村落的发展验证了徽州古村落的演化过程与演化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