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本文总结了云南省的主要铜矿床类型,指出铜矿床的出现在时间上具有多旋回性和继承性,在空间上具有密切的相关性。运用板块构造理论探讨不同时期板块构造模式与矿床分布的关系。提出矿床类型由老到新,岩浆型铜矿床由地幔源浆型矿床向壳源岩浆型矿床的演化;沉积型铜矿由炭酸盐岩类的白云岩型铜矿向碎屑岩类的砂岩型铜矿的演化。在找矿问题上提出(1)最佳类型和地区的块择;(2)研究区域成矿系列和典型矿床的成矿模式;(3)重视运用物化探找矿方法;(4)运用地质科学的新理论指导找矿预测。  相似文献   

2.
王屋山断隆带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来运  王纪中 《华北地质》2006,29(3):185-192
王屋山断隆带位于河南省济源市西北部,系中条山铜成矿带的东延部分。区内有与铜矿化关系密切的新太古代—古元古代构造窗200余平方千米;断隆带内分布有以铜为主的综合地球化学异常数十处;区域重磁异常还显示带内隐伏—半隐伏岩体、与铜矿化有关的矿化蚀变比较发育。由于已发现的铜矿床与遥感异常分布十分吻合,但王屋山遥感异常区内还未发现成型铜矿床。根据该区良好的铜成矿地质条件并结合本区矿床类型和矿点分布规律,确定出的找矿方向为:清虚宫—虎岭地区寻找变斑岩型铜矿;石板道地区寻找热液型—变斑岩型铜矿;软枣角沟—小沟—柳行沟铜矿化带及其东西延伸方向是寻找变基性火山岩型铜矿床的有利地段;西端是变斑岩型铜矿床和热液型铜矿床分布的有利地段;瓦庙坡地区主要寻找沉积变质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3.
陕西柞—山地区冷(水沟)—池(沟)—色(河铺)金钼铜矿带地处陕西柞—山地区南部,位于小茅岭—陡岭元古宙岛链状隆起带中段,中、南秦岭接合部。该带东西长35.7 km,南北宽7.6 km,已在其中发现多处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的金钼铜矿床。对带内的冷水沟金铜矿床、池沟金钼铜矿床、色河铺铜矿等主要矿床的地质、矿体、蚀变、矿化规律进行了总结,发现矿化受主斑岩体控制,总体上,往往从斑岩体向围岩,出现内钼、外铜、远金的多金属矿化空间分带性,构成了斑岩型-矽卡岩型-隐爆角砾岩型-构造蚀变岩型金钼铜成矿系列。冷-池-色金钼铜矿带的发现,为中、南秦岭寻找斑岩型钼铜矿床提供了直接证据,拓宽了柞(水)—山(阳)地区的找矿思路和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铜矿床区域成矿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近年来,随着内蒙古周边地区铜矿的地质找矿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以及内蒙古铜矿勘查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新进展,在内蒙古开展铜矿地质勘查工作已引起国内外地质学家的关注。笔者经综合研究地质构造、铜矿勘查及有关地球化学等新信息后,均显示出巨大的铜矿找矿潜力。从内蒙古自治区铜矿勘查史以及与邻区对比研究人手,研究总结了全区铜矿床及铜异常空间分布特征,划分出3个铜成矿区(带),并进一步划分出铜矿床或异常密集区,初步提出了寻找大型及超大型铜矿床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5.
关于斑岩铜矿的找矿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斑岩型铜矿是当前重要的找铜矿类型之一。80年代以来,我国斑岩型铜矿找矿进展不大,是因为我国斑岩型铜矿品位较贫,制约着找矿研究和开发。斑岩型富铜矿的找矿,主要应研究斑岩型铜矿与其它类型铜矿床构成成矿系列的主导因素,区域成矿物质来源,多期岩浆成矿作用,多种富集成矿作用等;研究影响斑岩型铜矿氧化带次生富集带发育的因素等,并指出青海南部玉树—扎多—乌丽一带是我国寻找斑岩型富铜矿的最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6.
回顾江西有色地勘局在江西第三次找铜高潮中 ,起步进行铜矿勘查 ,取得寻找隐伏、半隐伏铜矿床的重大突破 ,研究成矿规律 ,并提出银山火山岩—斑岩铜多金属矿床体系的成矿模式 ,指出寻找隐伏斑岩铜矿床的标志  相似文献   

7.
研究区域位于世界最大的铜矿成矿带之一的赞比亚—刚果(金)铜矿带上。通过研究已知铜矿体的地质特征,论述了矿区地层、构造与矿体的关系,认为铜矿体是经多次构造作用、热液叠加改造及变质改造作用的影响而形成的层控型铜矿床。通过综合研究地质成果,总结了成矿规律,分析了找矿标志,同时评价了该区良好的找矿远景,对于区域上寻找同类型铜矿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庆文 《吉林地质》2013,(3):19-22,53
铜带省(Copperbelt)铜矿床位于赞比亚—刚果(金)铜矿带上,该带是世界上大的成矿带之一,因其丰富的铜矿资源和高的铜产量而闻名于世。在该铜矿带集中了世界上很多大的砂页岩型铜矿床,均赋存于姆瓦群和加丹加超群中固定的、稳定的沉积层位中,其铜矿资源储量较大。本文在介绍该矿带上铜矿床的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控矿因素、矿床类型及找矿潜力,为寻找同类型的矿床及地质研究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东大滩忠阳山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忠阳山铜矿位于东昆仑铜钴成矿带南部的东昆南早古生代构造混杂岩带的东大滩断陷盆地北坡[4],是一个规模较大,品位较低的小型低品位铜矿床。通过对成矿地质背景、构造特征、矿化特征、找矿标志及矿床成因等地质特征的分析,认为该矿床成因为层控+后期热液叠加交代型矿床[5],该区具有寻找矽卡岩型铜矿床的有利前景。  相似文献   

10.
张兴林 《云南地质》2013,(4):412-416
波司甸铜矿床是云南易门铜矿区南段赋存于中元古界昆阳群落雪组中的典型喷流—热卤水沉积型铜矿床.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控制因素的研究,对云南易门铜矿区南段的找矿工作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瑞廷  冀月飞  成欢  刘凯  张启  李弦  任涛 《现代地质》2021,35(6):1487-1503
南秦岭柞水—山阳矿集区地质构造和岩浆活动强烈,矿床(点)成群成带分布,成矿条件良好。在长期找矿实践、成矿地质背景分析和典型矿床解剖的基础上,综合研究认为,区内金矿主要受EW向断裂或EW向韧-脆性剪切带与NE向张扭性叠加构造控制,寒武系水沟口组、泥盆系星红铺组与大枫沟组是金的赋矿地层。金矿体呈近EW向大致等间距展布,单个矿体在延伸方向呈透镜状、哑铃状、囊状等,具尖灭再现特征,构造叠加部位矿体厚大、品位较高。区内金矿床类型多为中-低温热液型、远成低温热液型,成矿时代为印支—燕山期。夏家店等已知金矿床深部及外围、区域断裂旁侧次级近EW向与NNE向断裂交汇部位、构造转折端、构造虚脱部位等是寻找金矿的有利靶区。铜矿分布于山阳—凤镇大断裂两侧,成矿类型以斑岩型-矽卡岩型为主,构造热液改造型、隐爆角砾岩型次之。斑岩型-矽卡岩型铜(钼)矿受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控制,赋存于燕山期斑岩体与围岩接触带内;矿体产状多受岩体与围岩接触面控制,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燕山期中酸性小岩体及其与围岩的接触部位、东西向三级断裂带附近是寻找铜(钼)矿的首选靶区。本次研究建立了柞水—山阳矿集区金铜矿床区域成矿模式,总结了找矿标志,通过成矿规律、成矿作用及物探、化探、遥感异常特征系统分析,认为区内找矿潜力巨大,并提出了3片金铜(钼)成矿远景区,指出下一步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2.
莲花山铜银矿床综合找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光海  白大明 《矿床地质》1994,13(2):163-171
本文论述了莲花山铜银矿床的地质,物化探综合找矿模式,该铜银矿床为一受断裂,裂隙控制的热液脉状矿床。重磁异常资料是圈定岩体,研究铜多金属成矿地质环境的重要依据。电法,化探是寻找该矿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安徽庐枞地区铁-铜矿成矿规律与找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永宏 《世界地质》2010,29(3):372-382
构建庐枞地区燕山期Fe、Cu、Au成矿系列,根据成矿构造背景和含矿岩浆岩特点,将其划分为3个成矿亚系列:以矽卡岩型Cu、Mo、Au矿为主的亚系列,以矽卡岩型Fe及Fe、Cu矿为主的亚系列和以玢岩铁矿为主的火山--次火山岩型铁矿亚系列。该区具较大找矿远景的靶区有:①沙溪铜(金)找矿靶区;②清水塘—岳山铁、锌找矿靶区;③井边—巴家滩铜矿找矿靶区。其中,井边—巴家滩地区成矿地质条件良好,深部存在斑岩型铜矿的可能性较大,具有寻找大型斑岩型铜矿的找矿远景,应对该区进行深入研究和普查评价工作,以实现庐枞盆地内部铜矿找矿的突破。经预测,应对泥河、罗河和龙桥等大型超亿吨铁矿外围进行勘探,以达到建立20~25亿吨大型钢铁基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握玛沟金铜矿床位于东昆仑成矿带东段鄂拉山地区,矿体产于下中三叠统隆务河组地层中,严格受近东西向、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目前区内已发现金矿(化)体2条,铜矿(化)体10条.矿床类型以中低温岩浆热液型和构造蚀变岩型为主.在分析矿床地质特征,总结区内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认为Ag与Au、Cu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成矿潜力较大,今后工作中应加强相关银矿的找矿工作.进一步分析表明,隆务河组砂板岩为区内主要矿源层,由近东西向断裂派生的次级层间裂隙为矿体富集的有利部位,Au、Cu土壤异常,条带状、串珠状低缓磁异常以及低阻高极化激电异常是寻找金铜矿的重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5.
北山荒漠景观区金、铜矿床植物地球化学找矿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北山地区金、铜矿床植物地球化学找矿试验发现,生长在金矿区的所有植物种属中的Au和生长在铜矿区的所有植物种属中的Cu均属于极高—高衬度型,利用各植物种属中的Au和Cu含量寻找金和铜矿床具有良好的效果。根据植物地球化学异常的特征元素能区别金、铜矿种或矿化类型;矿上植物地球化学异常元素组合及分带性能定位预测掩埋或隐伏金、铜矿体的部位,同时还能推断隐伏矿体的剥蚀深度和深部矿化规模。  相似文献   

16.
斑岩铜矿研究中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36,自引:6,他引:36  
文章从全球角度对斑岩铜矿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评述,对斑岩铜矿的源区及岩浆岩特征、Mash带的地质意义、埃达克岩与斑岩铜矿的关系、过渡岩浆的地质意义、中国斑岩铜矿概况及斑岩铜矿的一般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卜香萍  徐旭峰 《江苏地质》2019,43(2):270-274
茂林岩体位于安徽南部江南隆起带北侧石台—泾县褶皱带,内部相为二长花岗岩,边缘相为细粒花岗闪长岩,后期有花岗闪长斑岩等脉岩侵入,岩石属于钙碱性岩系列,其中Cu、Mo、Ag丰度较高。茂林岩体与周边发现的矿床(点)均存在一定的成因联系,找矿潜力较大。北东向断裂及南北向断裂构造与浅成相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岩株及岩脉接触部位是周边寻找斑岩型钼矿的有利部位,岩体晚期花岗闪长斑岩岩脉是寻找铜、铅矿的潜力区。  相似文献   

18.
《China Geology》2021,4(1):1-16
Many large and super-large copper deposits have been discovered and explored in the Tibet Plateau, which makes it the most important copper resource reserve and development base in China. Based on the work of the research team,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in copper deposits in Tibet and puts forward a further prospecting direction. A series of large accumulated metal deposits or ore districts from subduction of Tethys oceanic crust to India-Asia collisionhave been discovered, such as Duolong Cu (Au) ore district and Jiama 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 The ore deposits in the Duolong ore district are located in the lowstand domain, the top of lowstand domain, and the highstand domain of the same magmatic-hydrothermal metallogenic system, and their relative positions are the indicators for related deposits in the Bangong Co-Nujiang metallogenic belt. The polycentric metallogenic model of the Jiama 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 is an important inspiration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he porphyry mineralization related to collision orogeny. Further mineral exploration in the Tibet Plateau should be focused on the continental volcanic rocks related to porphyry-epithermal deposits, orogenic gold deposits, hydrothermal Pb-Zn deposits related to nappe structures, skarn Cu (Au) and polymetallic deposits, and the Miocene W-Sn polymetallic deposits.©2021 China Geology Editorial Office.  相似文献   

19.
新疆准北地区铜矿床主要类型控矿条件及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准北地区铜矿床已发现有岩浆熔离铜镍硫化物型,海相火山岩型,隐爆角砾岩型和陆相火山岩型,那林卡拉-喀拉通克铜镍矿带受控于海沟岛弧盆地内基性岩带的控制,岩浆分异程度对铜矿形成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海相火山岩铜矿受火山机构制约,常产出于海底火山喷发中心及附近洼地,将准北地区划分冲乎尔-麦兹铜多金属,阿舍勒铜锌,额尔齐斯铜(镍)金-萨吾尔-加波萨尔铜(钼)和谢米斯台-阿尔曼台-北塔山铜等五个具找矿前景的成矿  相似文献   

20.
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体系是基于全国129个典型矿床的深入研究,以及在勘查项目实践验证基础上总结而形成的一种特别适合生产找矿第一线使用的有效方法。该方法以成矿作用内因(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外因(地质作用类型)相结合的思路,构建以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和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为主要内容的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四川会理地区位于扬子板块西缘,区域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经历多期构造事件叠加,形成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铁铜矿床。近年来,在拉拉铜矿的深部及外围已取得了重大找矿突破和进展。本文以会理拉拉铜矿为典型实例及深部找矿预测成果示范,阐述该方法在深部找矿预测中的具体应用过程,得出了如下认识:早期成矿地质体为赋矿火山岩(河口群钠长岩类),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主要为基(中)性火山岩与沉积岩的界面及可能的喷溢口;热液叠加期成矿地质体推测为深部隐伏岩体,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主要为褶皱、断裂和裂隙。在总结成矿作用特征标志基础上,建立了拉拉铜矿勘查区找矿预测地质模型。通过与地质和物探方法相结合,圈定红泥坡南部为找矿靶区,经钻探验证,发现厚大矿体,打开了区域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