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矿泉水分别位于西安市工人疗养院、华山脚下和渭北大荔县,其共同特点是:水中所含的偏硅酸、锶均达到国家规定的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锌、溴含量接近达标;还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碘、氟、铜、钴、硒等微量元素和氡;补给区远,循环较深,水味纯正,甘甜爽口;水质水量稳定,流量大,日流量分别为486立方米、519立方米和56000立方米;  相似文献   

2.
由陕西省地矿局第二水文队勘察、评价的商州市玉神饮用天然矿泉水,于1993年10月5日通过了省级技术鉴定,这是商洛地区首次发现和评价的一处优质矿泉水。玉神矿泉位于陕西省商州市白杨店乡东1100m 的李塬村,该泉从丹江河左岸二级阶地前缘第四系冲积砂砾石层与第三系中新统砂砾岩接触面处流出,含水层为第三系中新统砂砾岩。矿泉水的偏硅酸、锶两项达到《饮用天然矿泉水》(GB8537—87)国家标准。水化学类型为 HCO_3—Ca 型。矿泉自流量96.5m~3/日.水  相似文献   

3.
关中地区己发现56处饮用天然矿泉水,本文按达到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指标的成份不同,将这些矿泉水划分为五种类型,进而说明了矿泉水的分布规律,分析了各种类型矿泉水的形成条件,并对矿泉水的开发利用提出了设想和建议。认为地层岩性是矿泉水形成的基础,地质构造、地下水迳流循环、水温、压力、水文地球化学场是矿泉水形成的条件。矿泉水的分布与地层和断裂构造关系密切。开发矿泉水要有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2016,(5)
对安徽省和县香泉镇老山双泉1号泉饮用天然矿泉水赋存的条件进行研究,根据天然矿泉水的特征,分析认为其矿泉水类型为重碳酸钙型含锶饮用天然矿泉水,并从该区的地质构造条件、岩石地球化学条件、水文地球化学条件等几方研究认为双泉1号泉饮用天然矿泉水成因与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饮用天然矿泉水是近来来国内外市场上走俏的一种新型天然保健饮料。陕西省已发现78处矿泉水。本文据全省矿泉水产出的地质一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矿泉水的形成原因,指明了进一步寻找矿泉水的靶区,并为全省矿泉水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6.
陕西关中地区通过省级以上鉴定的饮用天然矿泉水多达10处,其中通过国家级鉴定的达7处。这表明关中地区蕴藏着丰富的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1988年12月5日,陕西临潼县骊山优质矿泉水和华县将军饮用天然矿泉水,经地矿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司组织地矿、卫生、轻工等有关方面的专家在北京评审并通过国家级鉴定。 骊山矿泉水位于临潼县新丰镇陕西骊山床单厂厂区,地处关中旅游胜地,交通方便。矿泉水中碘溴、锶含量及矿化度均达  相似文献   

7.
对河北省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量、水质类型、产地分布进行全面介绍的基础上,提出当前饮用天然矿泉水开发中的问题。叙述了不同类型的饮用天然矿泉水医学保健价值,并指出我省还有含碘、溴、锂、硒与锶、偏硅酸的多元素复合类型饮用天然矿泉水的特殊医学价值,提出改进饮用天然矿泉水生产工艺的途径,为饮用天然矿泉水的开发利用预示了乐观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21,(2)
贵州省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非常丰富,且类型多样。本文对贵州省饮用天然矿泉水进行采集检测工作。根据水质检测结果及其分布,贵州省饮用天然矿泉水水温变幅较大,变化于13.0℃~52.9℃之间,平均为22.2℃; pH值介于7.0~8.1之间,平均为7.4,总体呈中性水。Piper三线图显示其水化学类型以HCO3(SO4)-Ca(Mg)为主。数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贵州省饮用天然矿泉水阴阳离子的变异系数较大,反映出贵州省饮用天然矿泉水地下水化学组份形成与演化的因素相对复杂。贵州省饮用天然矿泉水类型分析得出,贵州省饮用天然矿泉水以单一锶型为主,二元复合型和多元复合型饮用天然矿泉水相对较少;饮用天然矿泉水锶含量等值线图显示,锶高值区主要分布于遵义市绥阳县和安顺市黔西县,而在黔东南州全区、贵阳市南部地区以及毕节市-六盘水市西部地区饮用天然矿泉水锶含量较低,未达锶型矿泉水限值。通过对全省饮用天然矿泉水锶含量等值线图的分析,探讨了贵州省锶型饮用天然矿泉水分布规律,为揭示全省锶型饮用天然矿泉水的成因规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丰富,在矿泉水资源的勘查、开发和保护方面已做了较多的工作。本文在介绍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基本情况、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概况和开发现状基础上,分析了饮用天然矿泉水开发的经济效益,展现了长白山保护开发区饮用天然矿泉水开发远景。  相似文献   

10.
高亚峰 《城市地质》2001,13(3):43-45
主要叙述了饮用天然矿泉水、纯净水、超纯水及其它常见饮用水的各自特点,并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详细阐述了天然饮用矿泉水的保健作用,其主要取决于天然饮用矿泉水所含的特征性微量元素,并介绍了所含Si、Sr、Zn、Li、Se、I等几种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保健作用,进而说明天然饮用矿泉水是最理想的饮用水。  相似文献   

11.
永顺县不二门矿泉水温40.5—41℃,最小流量2445.12吨/日,经水质分析,水中有益有害元素含量符合我国国家和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饮用矿泉水标准,且为优质矿泉水。建议作为瓶装矿泉水和加工矿泉水系列饮料进行开发利用,也可建立矿泉水医治疗养院、高级浴室等。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上海地区各承压含水层深井的饮用天然矿泉水监测成果,讨论了在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了饮用天然矿泉水新标准(GB8537—1995)后,上海地区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及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东吉庄矿泉水是1989年由地质矿产部环境管理司会同卫生部、轻工业部等有关单位的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技术评审组鉴定通过,符合GB8537-87的国家标准要求,属含锶重碳酸镁·钙·钠型低矿化度中性饮用天然矿泉水,已于同年建立了奥玉饮料厂,生产瓶装矿泉水及奥玉饮料。为了保护矿泉水资源免遭环境污染,对该矿泉水水源地进行了水源地保护规划。  相似文献   

14.
向刚  韦国巧 《地下水》2022,(5):10-12
贵州省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以岩溶大泉、地下河的形式出露地表,寻找优质矿泉水资源对于推动贵州省地方绿色经济发展、改善民众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贵州省矿泉水成因分为红层盆地型、碳酸盐岩层控型以及断裂裂隙型三大类。本文通过资料收集、资料综合研究、动态长观、水质分析等手段,表明凤岗县红沙沟饮用天然矿泉水为含锶型饮用天然矿泉水,成因属于碳酸盐岩层控型兼断裂裂隙型,动态类型属于较稳定型,水质优良,具有很强的开发潜力。对红沙沟矿泉水成因规律进行研究,对于西南岩溶地区找寻优质矿泉水资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沁县七星泉(后泉)饮用天然矿泉水是山西发现最早的天然矿泉水之一。1987年11月经国家级鉴定为低钠、低矿化度、锶重碳酸-钙镁型饮用天然矿泉水。可作为瓶装天然矿泉水及矿泉饮料用水予以开发。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阐述了靖宇县饮用天然矿泉水的类型、分布规律,矿泉水与构造、火山活动、地层岩石的关系和饮用天然矿泉水开发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地层条件、构造条件、矿泉水形成的物质基础、水文地质条件等几方面,对曲海天然饮用富锶型矿泉水形成机制进行了浅析,并对该矿泉水的水质、水量进行分析,该矿泉水阴离子以重碳酸氢根(HCO3-)为主,矿泉水中界限指标锶含量0.523~1.74mg/L,达到了《饮用天然矿泉水水质标准(GB8537~2008)》中锶的界限指标要求,属重碳酸钙富锶型天然饮用矿泉水。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8537-87)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PotableNaturalMineralWater)1主题内容与适应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饮用天然矿泉水的开发利用依据和水质、产品的要求。1.2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的饮用天然矿泉水及其瓶装...  相似文献   

19.
湘南地区泥盆系碳酸盐岩分布广泛,文章在分析湖南省新田县新圩富锶饮用天然矿泉水形成的岩性、构造、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球化学成因的基础上,通过探究影响锶富集的因素,揭示出泥盆系碳酸盐岩分布区富锶饮用天然矿泉水的成矿规律:泥盆系佘田桥组泥灰岩中锶的高丰度、相对封闭的地下水循环交替条件和弱的水动力条件是形成富锶饮用天然矿泉水的根本条件,循环深度和水温是锶富集的重要影响因素。湘南地区台盆相佘田桥组泥灰岩分布区是寻找富锶饮用天然矿泉水的首选靶区,特别是平缓的溶丘岗地地区的阻水断裂上盘以及靠近岩浆岩岩体和区域导热断裂附近是寻找富锶饮用天然矿泉水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20.
杨四春 《地下水》2009,31(1):74-77
分析了慈坑矿泉水赋存的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阐述了矿泉水特征,指出其矿泉类型为重碳酸钙型含锶偏硅酸饮用天然矿泉水,并讨从该地区断裂构造、补给条件、水化学成分、形成机理等几个方面对慈坑饮用天然矿泉水成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