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暴雨积水过程的模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城市排水系统产汇流特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水文学与水力学相结合途径,建立了城市地面积水数学模型。模型能够可靠地模拟暴雨造成的城市地面积水的量级、面积、深度和历时,并借助GIS的功能动态地演示地面积水的涨消过程,为制定城市防汛减灾对策和措施提供水情及涝情信息。  相似文献   

2.
江剑 《城市地质》2016,(1):62-68
北京市夏季暴雨集中,易形成内涝灾害,城市中西部区域属于永定河冲洪积扇中上部区域,含水层为单一或2~3层的砂卵砾石,具备优良的水资源回灌条件,该区域可以利用不同的方式进行雨洪水的回灌,减弱雨洪水灾害性,形成地下水资源。北京市城区分布大量的下凹式立交桥,由于地势低、汇水条件强,排水压力增加,更易形成灾害,针对北京西部分布的下凹桥区的雨洪水解决对策,本文以石景山麻峪桥区为例,在地下水回灌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雨洪水入渗的技术。研究证实,下凹式桥区可建设入渗池、管井、大口井、辐射井4个回灌方案解决积水问题。论文研究成果为北京立交桥城市暴雨积水解决、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提供了依据,对城市防洪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 SWMM 的张家港市排水防涝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内涝频发的背景下,对城市地区的排水防涝风险进行正确评估至关重要。构建了张家港城市排水防涝SWMM模型。根据排水系统与排涝系统的不同需求,推求出适用于城市排水防涝系统的综合设计雨型,将此设计雨型作为上边界输入模型中,绘制了5年一遇、10年一遇和20年一遇的内涝积水深度和积水时间图。运用指标体系法,根据内涝积水深度、积水时间和所在地敏感性定义了排水防涝风险级别,绘制了不同重现期的内涝风险图并分析了易涝原因。结果显示,张家港市大部分地区是内涝产生的低风险区;人员密集的老城市产生涝灾的风险较大;随着暴雨重现期的不断增大,张家港市内受灾范围不断加大,受灾等级也不断提高。为其他城市进行排水防涝风险的评估、完善排水防涝体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设计暴雨雨型对城市内涝影响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分析设计暴雨雨型对城市内涝的影响,应用耦合了水文和水动力过程的数值模型,以陕西省西咸新区为研究区域,对不同重现期及峰值比例设计暴雨条件下的内涝过程进行模拟,并对内涝积水总量、不同积水深度内涝面积等量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设计暴雨重现期短于20年时,峰值比例较小的设计暴雨内涝积水总量较大,而重现期长于20年时,规律相反;除2年一遇设计暴雨外,峰值比例较大的设计暴雨致涝总面积较大,但其中影响严重的Ⅳ级致涝面积较小;设计暴雨峰值比例越小,重现期越长,积水总量峰值时刻相对于暴雨峰值时刻的迟滞时间越长。揭示了暴雨雨型与内涝积水程度的量化规律,对更合理地开展城市雨洪管理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岩土钻凿工程》2012,(4):24-24
武汉市针对近日频繁发生的城市积水现象,武汉市水务局相关人士表示,武汉有能力有信心治理好积水问题,告别暴雨后在城市“看海”的现象。武汉市今年暴雨城市积水点已从去年的88个锐减到24个,武汉治理积水工作已见成效。  相似文献   

6.
鲁北地区"2003·10"特大暴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0月9-12日,山东省北部地区发生了历史同期罕见的特大暴雨,暴雨历时长、总量大,雨后因排水不畅出现农田大面积积水,内涝严重。依据历史水文资料对暴雨特性进行了分析,以提高人们对暴雨发生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极端降水引起的城市内涝问题日益严峻,大量地表积水甚至衍生出部分地下空间的淹没受灾。针对目前水文水动力模型地下空间研究应用不足的现状,以郑州市某片区2021年“7·20”特大暴雨下的内涝过程为例,构建基于InfoWorks ICM的区域地表-地下空间联合模拟模型,对地下空间采用概化蓄水池法和水力连通法2种方式建模,分析局地内涝的成因、发展和影响。结果表明:地下空间内涝对地表积水的削减作用有限;概化蓄水池法简洁易行,水力连通法详细还原地下淹没过程;累积雨量和强降水时段对地下空间洪涝均有重要影响。地表-地下空间洪涝模拟丰富了城市暴雨洪水预警预报的内容,为防灾减灾提供支撑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7月21日,北京遭遇特大暴雨,全城多个地段严重积水,但故宫却没有积水发生。这座有600年历史的古建筑群为何能够在61年不遇的大暴雨中仍保证排水顺畅?其精心设计的排水系统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2004年7月10日北京城区暴雨、灾情及其成因,提出了既能缓解城市短历时暴雨灾情、又能充分利用城市雨水的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效提高城市暴雨洪涝模拟的精度, 针对城区复杂下垫面和雨水井数据缺失情况, 分别提出雨水井节点数据的确定方法和基于空间信息的汇水区分级划分方法。以武汉市青山区为研究区域, 选取2场典型降水过程, 开展SWMM模型的参数率定和验证工作, 并将基于不同方法划分的汇水区模拟结果与实际渍水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①提出的雨水井节点数据确定方法, 在雨水井实测数据缺失的城市洪涝模拟中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适用性。②基于空间信息分级划分法、水文分析结合泰森多边形法和泰森多边形法所划分的汇水区, 模拟的最大积水深度中分别有100%、63%和75%的典型验证点与实际渍水程度相符, 模拟的溢流点中分别有80.0%、76.4%和77.4%的溢流点位置与5年一遇降雨渍水风险图相符。基于空间信息分级划分法所得的汇水区比较符合真实汇水情况, 且模拟结果比其他2种方法更加准确。③ 5年一遇降雨重现期下, 3种方法划分的汇水区所模拟的积水对研究区域影响程度相对较小, 但遇到高于此重现期的暴雨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内涝。本研究可为城市暴雨洪涝模拟中雨水井节点数据确定与地表空间离散化提供新方法, 模拟结果可为城市防洪减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变化环境对城市暴雨及排水系统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变化环境(气候变化和城镇化)导致城市暴雨的发生频率或强度增加,加剧了城市暴雨洪涝问题。因此,分析变化环境对城市暴雨及排水系统的影响对城市水资源规划管理、市政规划设计和城市防灾减灾有着重要意义。总结了未来高精度降雨预估技术、变化环境下排水系统设计标准等关键问题的研究进展,综述了变化环境下城市短历时暴雨演变规律及变化环境对城市排水系统影响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变化环境对城市短历时暴雨的影响机理,并归纳了当前研究变化环境对城市暴雨及排水系统影响的主要方法。指出今后应重点加强的研究:①加强气候变化和城镇化对城市短历时暴雨影响机制的研究;②提升区域气候模式对城市区域下垫面和大气相互作用的描述能力,并加强公里尺度对流可解析模型在城市气候变化影响研究中的应用;③加强对变化环境下排水系统设计标准的研究;④综合评估气候变化和城镇化对城市排水系统超载、污染物转移和水安全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2016,(3)
临潼区2015年8月3日发生了自1959年以来强度最大暴雨,损失巨大。通过分析城市建设、河道管理存在问题,提出源头治理、管网改造、增加绿地,拆除违建,向公众普及防汛减灾与依法防洪知识,提高公众防汛减灾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等观点,才能面对洪水灾难,把损失降低到最低。  相似文献   

13.
"16·7"暴雨洪水,是一场较为罕见的特大暴雨洪水。暴雨的突发性强、强度大,洪水的峰高、流速大,形成了较大的灾害。本文介绍了邢台市基本情况,对"16·7"暴雨洪水成因、时空分布及特点进行了分析,与历史洪水情况进行了对比,掌握其特性和规律。并提出了一些防洪减灾的措施,为邢台市的防汛抗旱提供有力的服务和保障。  相似文献   

14.
大中城市中心城区要能有效应对不低于50年一遇的暴雨,地级城市中心城区要能有效应对不低于30年一遇的暴雨,其他城市中心城区要能有效应对不低于20年一遇的暴雨发生城市雨水管网设计标准以内的降雨时,地面不应有明显积水;发生城市内涝防治标准以内的降雨时,城市不能出现内涝灾害;发生超过城市内涝防治标准的降雨时,城市运转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2017,(1)
分析衡水市开展城市水文的目的、意义和发展,介绍了水文监测站网现状及发展前景,介绍了暴雨的成因,积水概况,对生态水、路面积水及天然降水水质概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衡水市雨水资源利用的必要性,并对衡水市的雨水资源利用进行了分析,提出加强城市雨水资源利用规划,扩展使用主体及使用途径,鼓励高校及科研单位加强雨水利用研究工作,探索适合不同雨水资源方式的收集、净化、储存技术与标准,使雨水方式多元化。  相似文献   

16.
暴雨诱发滑坡致灾机理与减灾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暴雨滑坡是多发性的地质灾害.阐述了暴雨诱发滑坡致灾机理、风险评估与减灾方法研究的重要意义.分别从暴雨诱发滑坡的地质力学机制、暴雨诱发滑坡的机理、暴雨诱发滑坡演化过程的数值模拟方法、暴雨滑坡动态风险评估方法以及暴雨诱发滑坡灾害的减灾方法5个方面,详细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的主要成果和进展.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目前暴雨诱发滑坡灾害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在暴雨诱发滑坡灾害的研究中应以暴雨作用下的斜坡演化动力学过程为主线,以暴雨诱发滑坡的地质力学机制研究为基础,以暴雨诱发滑坡机理研究为核心,以暴雨诱发滑坡灾害的风险评估为手段,以最大可能地防灾减灾为目标.  相似文献   

17.
城市雨洪是一种灾害,又是重要的水资源,目前水资源和环境是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充分开发利用城市雨洪资源,对缓解城市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2010和2011年衡水市区内生态水(景观水)、暴雨路面积水和天然雨水的水质状况的分析研究,为开发和利用城市雨洪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昆明城市暴雨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英  王宇 《水文》2004,24(6):58-61
利用昆明市水文、气象部门站点的城市暴雨资料,分析了昆明城市暴雨特征,为昆明城市防洪排涝的规划、建设及减轻暴雨引起的洪涝灾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1995年1月17日日本阪神大地震的惨重教训进行粗浅分析。针对厦门市城市建设规划及环境地质的实际情况,作者从城市防震减灾体系、抗震设防、老城区改造以及强化地震科普宣传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厦门市开展城市减灾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5年完成排水管网的雨污分流改造,10年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在人口密集、灾害易发的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应采用国家标准的上限,并可视城市发展实际适当超前提高有关建设标准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加强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国务院办公厅于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