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具有主动主反射面的巨型球面射电望远镜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提出一种新颖的大球面射电望远镜的设计方案,以往球面射电望远镜的设计方案是利用各种复杂馈源系统,如Arecibo三反射面系统来克服球差,而我们拟实时地改变被馈源照明的部分球反射面的形状以最大限度地拟合旋转抛物面,从而用传统的抛物面馈源照明来实现宽带与偏振观测.此设计有天空覆盖范围大及可实现独立多瓣观测等优点,中还对500m口径的球面射电望远镜(曲率半径300m)以及3000m可用口径的具体实例提出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新颖的大球面射电望远镜的设计方案.以往球面射电望远镜的设计方案是利用各种复杂馈源系统,如Arecibo三反射面系统来克服球差,而我们拟实时地改变被馈源照明的部分球反射面的形状以最大限度地拟合旋转抛物面,从而用传统的抛物面馈源照明来实现宽带与偏振观测.此设计有天空覆盖范围大及可实现独立多瓣观测等优点.文中还对500m口径的球面射电望远镜(曲率半径300m)以及300m可用口径的具体实例提出了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3.
"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00 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是利用贵州天然喀斯特洼地作为望远镜台址,建造世界第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 m口径主动反射球面射电望远镜,以实现大天区面积、高精度的天文观测.FAST工程由中国科学院和贵州省人民政府联合共建,于2016年9月25日竣工.  相似文献   

4.
天马望远镜是65 m口径全实面地平式射电望远镜,信号经赋型抛物面主反射镜和赋型双曲面副反射镜汇集后在卡塞格伦焦点处馈入低温低噪声接收系统。开展天马射电望远镜轴向偏焦研究,旨在拓展天马望远镜在低频段的接收,创新之处在于利用P波段低频振子天线作为接收机馈源,放置在距离副反射面顶点下方约1/4波长处,研究天马望远镜在P波段开展天文观测的可行性。研究内容包括P波段振子天线设计、馈源轴向偏焦位置优化以及观测性能分析。P波段振子天线作为馈源,天线最大增益45 d B,天线效率64.25%。  相似文献   

5.
500 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容易受周边电子设备的电磁干扰。如果干扰超过望远镜的干扰保护门限,导致望远镜观测性能下降。通过在微波暗室内测试平板电脑、数码相机和手机的电磁辐射强度,在台址测试望远镜至综合楼、电子实验室及观景平台之间的传播损耗,评估访客所携带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对望远镜造成的干扰情况。分析结果显示,所选样品设备对望远镜存在不同程度的干扰。这些工作为望远镜运行后的台站电磁干扰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随着射电天文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对望远镜分辨率和灵敏度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同时要求望远镜具有更宽的观测波段。单口径望远镜低频波段用主焦点接收,馈源尺寸可以更紧凑。为了不影响双反射面天线次焦点的馈电功能,主焦点馈源的放置及换馈方案必须高效合理。以建于新疆奇台的110 m口径全可动射电望远镜为研究对象,以意大利SRT 64 m和德国Effelsberg 100 m射电望远镜为参考,对两种方案应用于奇台110 m射电望远镜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一种利用线性模组进行主焦馈源快速切换的新型方案。进行了直线模组机构的建模和仿真,并对口径面信号遮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案能有效满足望远镜的工作需求。  相似文献   

7.
随着毫米波天文学和空间通信的重要性日益提高, 对天线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而天线性能往往受到其反射器表面精度的限制. 微波全息技术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检测反射面天线表面轮廓的测量技术. 通过微波全息测量得到天线口径场, 计算天马65m射电望远镜反射面与理想抛物面的偏差. 天马65m射电望远镜的主反射面板是放射状的, 有14圈. 面板的每个角都固定在面板下方促动器的螺栓上进行上下移动, 且相邻面板交点处的拐角共用一个促动器. 采用平面拟合的方法可以计算各块面板拐角处的调整值, 但是同一个促动器会得到4个不同的调整量. 通过平面拟合, 同时以天线照明函数为权重的平差计算方法得到相邻面板拐角的一个平差值, 即天马65m射电望远镜1104个促动器的最佳调整值. 通过多次调整和新算法的应用, 天马65m射电望远镜反射面的面形精度逐渐提高到了0.24mm.  相似文献   

8.
500 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 FAST)已投入科学运行,其中脉冲星漂移扫描巡天采集数据量已达数PB,预计每年至少新增5 PB。现有的数据处理软件如PRESTO,SIGPROC等无法满足PB量级数据的快速处理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PRESTO的分布式并行计算方法,整合利用数据库技术和异地异构计算资源,构建了一套命名为Craber的计算加速系统,由FAST早期科学数据中心与国家天文台共同设计实现。启用Craber子网计算集群D中55个计算节点,应用澳大利亚帕克斯(Parkes)望远镜多波束巡天数据集和500 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漂移扫描数据验证了系统流程和搜索数据库。单个100 MB帕克斯巡天数据文件平均耗时36 s,单个128 MB 500 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巡天数据文件平均耗时22 s。该系统目前已实际参与数据处理并发现了数十颗脉冲星,有效帮助500 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加速数据处理和扩大新样本数量。  相似文献   

9.
500 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FAST)是一个超大口径的可动望远镜,有三项技术创新,一是选址,二是轻型馈源索支撑,三是主动反射面。在主动反射面上,单元面板的面型和面板的出厂加工精度对电磁波在反射面的汇聚有很大影响。FAST主反射面由4 600块三角形反射面板拼接而成,每块面板为边长11 m三角形,这对FAST反射面面板的测量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摄影测量直接在影像上进行量测,无需接触物体本身;所摄影像信息丰富,可以从中获得所研究物体的大量几何信息和物理信息;适用于大范围、多目标测量,效率高。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如GBT和ARECIBO都是采用摄影测量技术进行反射面面形检测。在对现有的面型检测技术调研并试验后,提出基于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的方法,对FAST反射面11 m单元面板的面型进行检测,数分钟完成反射面板面型的一次检测,测量精度达到2.5 mm,经过调整后的单元面板的面型精度达到了3.0 mm,结果表明摄影测量应用于FAST反射面单元面板面型检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李唐 《天文学报》2023,64(1):5-43
在大科学时代,大科学工程的建设日益复杂,设计者需综合考虑设备性能、技术储备、经费、风险、环境等因素才能进行合理决策.在国内外天文学发展的背景中,梳理了500 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 FAST)概念形成的过程以及FAST团队在其中所做的决策,包括大望远镜中国方案的设想、先导单元的提出、主动反射面技术的采用等,并对决策过程进行了分析探讨. FAST诞生于我国与国际天文学发展的互动与融合进程,实现了从跟进到占据先机的转变,可为在相关基础薄弱的领域建设大科学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借助于数字摄影测量结果调整天线面板,使德令哈13.7 m望远镜在仰角52°时获得最佳反射面面形,从而使天线效率在观测仰角范围内得到整体优化.与之前基于经纬仪测量的面板调整结果相比,天线口径效率提高约1倍.依据不同俯仰姿态下的测量结果,得到了天线的重力变形模型,包括副面偏移和倾斜、主面焦距和面形偏差随仰角变化的规律.根据不同仰角的面形偏差测量数据反演反射面重力变形模型时,采用了数据拟合方法,这样可以减小测量误差对模型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FAST在深空探测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彦 《天文学报》2001,42(1):61-69
FAST(Five hundred meters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拟利用贵州省的喀斯特洼地,建立世界上最大的500米口径的球面射电望远镜。主动反射面新概念的提出,实现了望远镜的宽频带和全偏振能力;馈源及支撑系统简化的方案,使FAST对天体和航天器的跟踪范围得到很大的补充。分析预研中的FAST的测控功能,并论证其在未来深空网(DSN)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及开展国际合作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下表所载小行星、彗星的位置是在1956年全年内所做的照相观测.用以观测的望远镜是口径60厘米,焦距300厘米的返射望远镜和口径15厘米,焦距150厘米的折光望远镜,它们在下表底片号数一栏中相当地以 N 号和 T 号表明.表中观测与计算之差一栏,系与苏联理论天文研究所出版的小行星星历表比较而得的数值.有时观测日期  相似文献   

14.
500 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FAST),整体结构处于复杂的喀斯特地貌上,反射面承受风载荷作用,需要进行抗风设计。建立了FAST反射面及其周边山地地形的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计算模型,计算域范围为40 km×10 km×5.5 km。确定了入口风速剖面的基准高度为海拔810 m。计算了不同风向下反射面风压系数分布特征,得出了不利风向。对挡风墙的研究结果表明,挡风墙高度选择的效果优于位置选择。该研究结果可为FAST工程提供抗风设计的初步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大口径射电望远镜主反射面在日照作用下产生温度梯度及形变问题,建立了完整的温度测量及精度评估的系统。在特定的测量条件下,利用红外热像仪测量了望远镜主反射面的温度,获得了不同时刻的温度分布情况,并得到最大温差为7.8℃。采用全息法分析主反射面的精度变化情况,得到由于温度变化导致的最大误差为0.33 mm。结果表明:温度对望远镜主反射面的精度影响较大,需采取合适的测试系统实时监测温度,并调整主反射面板以提高精度。  相似文献   

16.
LAMOST是一个大视场兼大口径的中星仪式望远镜,其光学系统是反射Schmidt系统。为克服Schmidt系统长镜筒(二倍焦距)的整体运动所引起的各种困难,采用了特殊的装置,即球面主镜固定不动,由非球面改正板的转动完成对被观测目标的瞄准和跟踪。使大视场和大口径的兼备成为可能。因而AMOST在观测过程中的成像情况与一般的望远镜不同,其焦面、改正板的位置和面形,都随观测天区和时间而变化,另外还有视场旋转和大气折射的影响。本文提出了用光轴稍微倾斜放置的球面代替最佳焦面的方法,并详细叙述了对LAMOST实际观测过程中,光学系统成像情况动态模拟分析的方法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这种特殊的光学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500 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采用柔性索网作为主要支承结构,通过促动器连接下拉索控制索网变位实现观测。FAST已步入工程实施阶段,相对于理想计算模型,实际施工中存在许多偏差,因此基于结构安全考虑有必要进行索网结构参数敏感性分析。通过科学合理地设定不同结构参数偏差分布,结合单参数和多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建立有限元模型对结构受力特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拉索下料长度偏差和索体弹性模量是影响拉索索力的主要因素。同时多参数偏差敏感性分析的结果表明,拉索索力变化范围在-19%~27%。  相似文献   

18.
叙述了FAST(500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30m模型L-波段馈源的设计、制作和性能测试过程。馈源的设计仿真使用了HFSS软件,并选用纸板或塑料板和铝箔胶带,通过手工操作完成馈源制作。馈源的性能通过测试表明满足FAST30m模型天文观测的需要。文中采用的HFSS软件仿真及手工制作馈源的方式不失为形式简单的馈源的模型制作的一种快速、经济和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对相近的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介绍应用于美国凤凰计划的Allen望远镜阵(ATA)的对数周期馈源(LPA)概况,初步给出此种馈源的基本参数及性能,仿真估算了其驻波比和方向图,并结合正在进行中的我国500m孔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计划,探讨了应用这种宽带馈源的可能性及其限制。  相似文献   

20.
一方面,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关于射电天文的保护标准,结合高压输电线电磁干扰的特性,分析了射电望远镜对高压输电线电磁干扰的限度;另一方面从物理机制出发建立高压输电线电晕放电辐射的电振子模型,运用电振子的镜像法,研究了其辐射功率随距离的衰减规律.同时还考虑500 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 hundred meters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FAST)的具体情况,分析了在FAST周围架设高压输电线应离开望远镜之间最小距离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