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简称科协),是1960年4月正式成立的各族科技工作者的群众团体,它伴随着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开发建设新疆胜利前进的步伐,已走过了三十年的历程. 三十年来,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自治区科协及其所属团体不断发展壮大,建立了包括理工农医和交叉科学在内的自治区级学会(协会、研究会)100个,拥有350多个团体会员单位和5.5万名个人会员,其中被全国性学会承认会员资格的3.4万名.各地、州、市科协建立学会团体433个,有会员4.7万名.县(市)科协建立学会546个,有会员5.7万名.在我区已形成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公服中心")是传播气象服务信息的窗口,因此也是传播气象科学技术的使者。公服中心结合公众关注的重要天气过程和典型气象气候现象,充分利用所拥有的公共气象服务媒介、知名主持人与分析员以及品牌活动等优势资源,边服务边科普,实现了科普服务两促进。  相似文献   

3.
《陕西气象》2019,(4):7-7
(1)使用名词术语要规范科技术语和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外文缩写应大写,首次出现时注明外文全称,之后可用简称。如系作者自译的新名词,在文稿中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外文原词。中文简称要在第一次出现时说明,之后再用简称,简称要适当,不引起歧义。  相似文献   

4.
第一条 为了奖励发明,促进科学技术现代化,加速社会主义建设,特制订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说发明是一种重大的科学新技术新成就,它必须同时具备下列三个条件: (1)前人所没有的; (2)先进的; (3)经过实践证明可以应用的。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科委)统一领导全国发明奖励工作。国务院各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委)负责领导本部门、本地区发明的申报,审查工作。  相似文献   

5.
国际科联执委会于1987年1月任命了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下同)特别委员会(SCGB,下同)负责制定IGBP实施计划。为此,SCGB于1987年7月16—19日在法国巴黎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再次重申  相似文献   

6.
科普,是科学技术普及的简称。它是将人类已经掌握的一些科学技术知识以及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广泛推广传播到社会的各有关方面,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和掌握,进而提高学识,增长才干,使科学技术变成生产力,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了提高科普作品的质量,应从多方面进行努力。本文结合笔者几年来的科普创作实践,对科普作品的科学性粗陈管窥之见。 科普创作是科学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  相似文献   

7.
2009年5月22—23日新疆气象学会在乌鲁木齐召开首届全疆气象学会秘书长会议。会议传达贯彻落实了第三次全国气象科普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贯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条例》,交流学会工作经验,参观科技馆(科普基地),促进学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新疆气象学会理事长史玉光出席会议,他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近年来全疆气象学会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提出了加强学会和气象科普工作的意见,要求学会工作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  6月 18~ 19日 ,我省 6名气象科技工作者相聚在辽宁大厦 ,参加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他们是 :辽宁省气象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气象局副局长刘万军 ,辽宁省科普作家协会秘书长、辽宁省气象科研所副所长王奉安 ,沈阳市气象学会理事长、沈阳市气象局局长刘桂芬 ,阜新市气象学会理事长、阜新市气象局局长崔广 ,丹东市气象学会理事长、丹东市气象局局长柳淑萍 ,鞍山市气象学会副理事长、鞍山市气象局副局长王绍良。刘万军、王奉安当选新一届常委。会议听取和审议了辽宁省科协第五届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审议通过了《辽宁省科…  相似文献   

9.
科普工作是我国科技和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经济振兴、科技进步的事业,也是学会工作的一个主要任务。1998年以来,防城港市气象学会遵照《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条例》,充分发动会员,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活动,广泛宣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传播气象科普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为增加气象科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做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工作,努力开拓出了学会科普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科普作家协会农业科普委员会于9月5日宣布成立。当日,在辽宁省科技馆召开了成立会议。会上,省科协普及部部长、省科普作协秘书长王佩军传达了省科普作协二大及常务理事会有关情况;农业科普委员会主任、《新农业》杂志主编李家福总结了“二大”  相似文献   

11.
广西气象系统新闻工作者协会(简称广西气象系统记者协会)暨《中国气象报》驻广西记者站于十二月三日在南宁成立。 在广西气象记协成立之际,全国气象系统记者协会和部份省市气象记协及部份地区气象局发来了贺电、贺信。广西区新闻记者协会、广西区新闻学会、广西区党委宣传部新闻处、广西区新闻出版局新闻处、《广西日报》社、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广西科技报》、空七军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气象学会第三届科普工作委员会(扩大)会议,于1987年5月19日至5月24日在青岛举行.这是本届科普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有中国气象学会科普委员和气象科普委员会电影、电视协作组成员;中国农影、吉林、宁夏电视台等单位都派代表参加了会议. 大会期间,中国气象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陈少峰同志代表常委会作了《气象科普工作大有作为》的报告. 在中国科协和中国气象学会的领导下,在国家气象局党组的关怀下,第二届科普工作委员会做了许多工作,在两个文明建设中作出了一定贡献.1985年第二届科普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会被中国科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本文对美国国家科学院/全国科学研究委员会1985年关于核战争对大气影响的研究报告(以下称为NAS报告)作了重新分析,得出了与NAS报告以及美国Turco等人1983研究报告(以下称TTAPS报告)和AMBIO杂志1982年发表的有关论文不同的分析结论,即综合大气受到的各种影响,将  相似文献   

14.
国际TOGA学术会议于1990年7月16—20日在夏威夷的檀香山召开,今年恰是TOGA计划进行到一半之时,总结前期工作,展望后半期任务,因此本次会议对完成TOGA计划(1985—94)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会议由世界气象组织(WMO),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SCOR),政府间海洋委员会(IOC)和国际科联(ICSU)四大国际科技组织联合主持召开。北京气象学院史久恩和笔者有幸一同参加了此次会议,下面对这次会议和TOGA今后的工作作一简要报道。 TOGA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热带海洋和全球大气的相互作用,作好气候预报。为此需要建立复杂的热带海洋-大气探测系统并收集、整理大量资料,开展一系列海-气作用的数值试验研究并发展耦合数值预报模式。会  相似文献   

15.
由辽宁省科普作家协会与《科技时报》《新农业》《辽宁气象》《辽宁林业科技》《辽宁水利》《辽宁畜牧兽医》等报刊于去年联合举办的"科技兴农"有奖科普征文评选近日揭晓.这次征文活动是为贯彻全国科技宣传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繁荣农  相似文献   

16.
美国的“国家天气协会”(National Weather Association)是一个民间的气象工作者的学术团体,其主要成员是各气象服务公司的气象学者或私人气象顾问。它下属一个长期预报委员会,主要任务是向协会的成员介绍长期预报方面的特点、活动、交流学术成果和讨论有关改进长期预报的前景等。1981年5月份美国“国家天气文摘”(National Weather Digest)上刊登了该协会长期预报委员会  相似文献   

17.
<正>青海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国务院行政审批改革后,在青海省雷电灾害防御中心的基础上,经过相应职能调整,于2016年成立的省气象局直属事业单位。中心主要职能是负责全省雷电灾害的普查和隐患排查、风险区划和风险评估、防雷减灾效益评价、防雷减灾科普宣传、防雷减灾技术成果推广应用等。中心现有职工38人,其中博士研究  相似文献   

18.
“阿尔伯塔”(Alberta)是加拿大的冰雹研究基地。阿尔伯塔冰雹研究计划(以下简称ALHAS计划)开始于1956年,是加拿大阿尔伯塔研究委员会、大气环境服务局(前加拿大气象局)和国家研究委员会协作进行的一项研究计划。麦吉尔大学提供科学上的援助。这项计划的外场观测区设于阿尔伯塔的中部,范围约300×210平方公里,观测区的西界是落基山麓的松树林和针枞林带,这一带是阿尔伯塔中部大多数雹暴的发源地。下面分两部份介绍阿尔伯塔雹暴。  相似文献   

19.
谢海瑛 《贵州气象》2014,38(5):56-59
科学技术普及是社会公益性事业,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作为公共文化设施一部分的科普基础设施以及面向全社会开展的科普活动等全社会可共享的科普资源,既为公民接受终生教育提供了机会,也体现着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该文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从公共管理视角,结合多年从事科普工作的实践,分析了我国科学技术普及的现状,并从明确科普社会定位、营造科普良好社会环境、提升科普能力等3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10月10日,是中国气象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日,《气象知识》与中国气象学会渊源深厚。1978年,在中国气象学会在京理事会上,提出由中国气象学会创办一本全国性、公开发行的气象科普刊物——《气象知识》。后设立《气象知识》编审委员会,筹备《气象知识》的创刊及内容审定。1981年2月25日《气象知识》创刊号(图1)正式出版发行,以刊物为载体,开展气象科学技术的普及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