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通过气象部门对铁路部门的专题服务,介绍一种微机数据远程通信及处理系统。该系统在用户开机无人值守时可传输各种处理过的气象信息(文字、表格、图形、图像等),较好地实现了计算机在气象服务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天气预报服务中的不足之处,通过对四川省气象服务满意度的调查评估,为今后提高气象信息在社会、经济等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根据CSIWS测量模型,从受众对气象服务的评价、对气象信息的了解、对气象信息的理解、对气象服务的要求4方面进行调查。有效问卷结果分析表明:(1)公众对四川省“气象部门公众形象”的评价最高,满意度指数达到90.60%;(2)公众对“天气预报准确率”期望值最高,为4.13分;而满意度为3.30分,两者差距0.83分,说明表现尚达不到社会公众的期望值,今后在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方面仍需下大力气;(3)评价满意度指数平均值为85.60%,社会公众对气象部门公众形象评价比较高,其余指标的满意度指数都有待进一步提高,但提高的迫切程度各有差异。  相似文献   

3.
气象信息价值的实现是气象服务存在与发展中带根本性的问题。从当前国内外气象服务发展的现状出发,以四川省彭州市的气象服务为依据,分别对专业气象有偿服务的内容、基本状况、实现气象信息价值的特点及实现气象信息价值的若干对策进行了全面探讨。  相似文献   

4.
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气科学的发展和新科技在气象实践中的运用,不同程度地提高着气象成果的多样性、专业性、应用性和有效性,从而创造了气象成果产业化、商品化的物质技术条件;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对气象成果更为多样的、专一的需要,形成了气象成果产业化、商品化的市场条件。我国气象服务有偿化的发展已成为趋势;但从社会需求与气象服务自身现状考察,认真转变观念、积极调整结构、大力拓展市场、深化基础研究乃是加速气象成果产业化、商品化趋势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5.
气象服务的社会效益是由气象服务产品的公共消费性所决定的;气象服务产品生产与消费的投入同GNP的增量这两者的比较即是服务社会效益的宏观经济概括;决策效益、公众效益与专项效益是气象服务社会效益的重要分类;从气象服务产品的有用性与气象信息的错情率及准确率三方面出发分析,可建立起气象服务社会效益的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专业气象服务效益不高,集约化程度低的问题,结合现有专业气象服务模式和业务流程,提出以实现专业气象服务的集约化、规模化和标准化为目标,集数据采集、产品加工、产品显示发布、业务管理于一体的专业气象服务集成系统。系统采用数据解析技术将不同的专业气象服务所需的数据解析为统一的格式,利用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生成动态服务产品,实现产品自动化制作。自2011年4月汛期投入贵州省气象服务中心使用以来,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满足了业务的需要,有效地提高了专业气象服务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界定气象资源和气象服务的产业性质,阐明气象服务和社会再生产及其它产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主要阐述了在继续做好公益性气象服务的同时,应当不失时机,采取得力措施,大力发展商业性气象服务产业,开拓服务市场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预想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商业性气象服务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气象服务产品是指气象服务部门“生产”的产出物。抛开产出物的自然属性,产品便具有产品性、商品性及信息性。只有把产品性、商品性与信息性统一起来,人们才能正确认识其社会属性。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气象服务市场的特征、性质、地位及作用 ,分析了当前气象服务市场的供求状况 ,提出了促销气象服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当前复杂繁多的气象数据格式,给气象预报与科研工作人员的绘图工作带来了困难。针对这个问题,分析和研究了国内外气象图形软件的特点及不足,基于Meteoinfo类库特点,选择利用C#、VB语言构架界面,FORTRAN后台运行进行数据处理,GIS的地理信息功能和GrADS的批处理的混合编程方案,开发了气象数据图形显示系统,有助于把气象工作者从编写脚本和数据转换的不便中解放出来,让气象工作者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做研究或业务。  相似文献   

12.
为了改变气象信息服务方式,根据气象信息的特点,结合气象信息检索平台的要求,利用企业级地理信息系统服务平台技术,借助于J2EE开发平台和Flex技术,提出了基于B/S架构实现气象信息检索平台的构想,设计了系统的基本框架,功能和数据库,并且对其中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如企业级地理信息系统服务平台的体系结构以及平台所用到的ESRI公司为应用开发者提供的框架flexview的整体结构,初始化过程等,最后根据设计原则对本气象信息检索平台进行了实现。  相似文献   

13.
实时数据库是气象信息部门针对预测预报及相关业务开发的重要数据服务系统,是确保从观测到预报业务流程按时高效完成的重要基础性数据支撑环境。提出气象实时数据库业务监控系统的通用设计开发原则和设计架构,并针对服务监控的特点,分析架构的优势和可扩展性。基于服务监控架构开发了气象实时数据库监控系统RDBCat,系统综合考虑实时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功能、性能特点,对入库情况、关键进程运行状态、商用关系数据库系统故障信息、入库流程、系统资源、数据质量监测等实时运行状态的展示,并提供各省入库详情的查询。目前,系统投入业务稳定运行至今,尤其在奥运会、国庆五十周年、亚运会等重大活动服务保障方面,取得良好业务保障效果。  相似文献   

14.
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是气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警信息综合发布平台以提高气象预警服务的效率及信息化水平为目的,应用数据库、软件编程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完成气象综合观测系统基础数据产品的获取及分析,确定气象灾害预警范围内的信息终端,高效编辑各类气象预警信息,基于通用分组无线服务、码分多址、Web Service等信息技术,实现了电子显示屏、气象预警机、决策手机等多种终端的预警信息在同一平台上的综合发布。  相似文献   

15.
随着气候变暖加剧,全球极端天气事件频发,重大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与日俱增。研究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发生频率的关系,对于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文献资料及泛在网络数据中蕴含了海量的气象灾害时空事件,为此,本文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发了文本气象灾害时空事件自动抽取方法。① 提出了基于专业文献的由粗到精的气象灾害标注语料训练库构建方法。首先针对不同文献资料存在的歧义和不兼容等问题,构建了面向文本事件统一的气象灾害知识体系。然后构建了基于章节结构的粗标注方法,分别针对长文本(现代文)和短文本(文言文)研发了基于Labeled LDA模型及基于TF-IDF和N-gram模型的精细标注语料筛选方法,解决了语料库的快速构建问题;② 基于BERT-CNN模型研发了融合上下文语义特征和多粒度的局部语义特征的、面向长短文本一体化处理的气象灾害时空事件自动分类方法;③ 利用该方法分别从文言文和泛在网络数据中自动抽取了灾害时空事件,其宏F1值分别达到89.09%和80.06%,主要气象灾害时空事件分布与专业统计数据相关性较高;④ 基于以上结果,重建了我国各历史时期灾害时空演变过程,发现各时期灾害数据量整体呈现出逐步上升趋势,暴雨灾害、洪涝灾害与干旱灾害是影响我国的主要灾种。本方法既可实现网络长文本事件的自动发现,也可实现文言文短文本事件的自动检测,为文本数据便捷应用于气象灾害研究和监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气象目录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的发展,科学数据共享平台需要实现的不只是元数据的查询和导航,更要实现科学数据的统一访问.目录服务统一实现了数据的发现、访问和管理是科学数据共享服务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核心技术是元数据技术.在分析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的特点基础上建立的气象元数据目录服务系统,由元数据网关、元数据服务器、元数据目录服务及元数据库组成.它实现了分布式的数据存储、统一的目录服务和数据访问、统一认证和分布式授权等功能,丰富了气象科学数据的共享手段,提高了服务效率.元数据目录服务技术也将在其他气象信息管理平台和气候系统数据库系统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风云三号A星(FY-3A)的主要性能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气象卫星发展计划始于上世纪70年代,它包括极轨和静止两个系列卫星,以及相应的地面应用系统。气象卫星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负责组织研发,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系列的第一颗星--风云三号A星(FY-3A)于2008年5月27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它又如太空中的一个流动气象观测站,对地球-大气进行全天候、全天时、三维、定量、多光谱的不间断观测。卫星观测资料通过地面加工处理后生成各类产品数据,例如,大气温度和湿度随高度的分布及变化、云参数、雪和冰、大雾、气溶胶、臭氧、辐射等,可用于气象、气候、农、林、牧业、海洋、水文等多领域。风云三号A卫星数据和产品可通过多种方式向用户提供使用。两年来,在奥运、汛期、生态和自然灾害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风云三号A星已是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对地观测系统的重要成员,不仅为我国经济社会提供服务,同时也服务于世界各国。本文综合性地介绍了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系列首发星的主要特点,分析了可能的应用领域,并给出代表性的产品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8.
分析气象信息实时监视系统的实现方法和不足,充分利用数据库索引、视图、预处理和数据结构优化技术,采用JQuery与Spring框架对系统进行重新设计与实现,提升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增加用户体验效果。通过在实际业务中使用证明,该系统响应速度、兼容性和使用便捷性都得到提高,并给实际业务带来了很好的效益,大大减少资料监视的工作量,加强了气象信息收发业务保障的自动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