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元古代石秤花岗岩体为嵩山地区出露面积最大岩体,以往研究认为其主体岩性为钾长花岗岩。在野外实地调查研究过程中,首次发现石秤岩体中有晚期侵入形成的正长岩、碱长花岗岩小岩株、岩脉,石秤花岗岩岩体并不是单一的正长花岗岩岩性。通过对稀土矿化体分布、岩石学、化学成分特征及其与石秤花岗岩关系的研究,表明稀土矿化体为石秤花岗岩岩体在后期演化过程中更富集轻稀土等成矿物质,含矿热液沿裂隙充填所形成,为岩浆后期热液成矿。  相似文献   

2.
伊春地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花岗岩分布广泛,岩石主要类型有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二长花岗斑岩、正长-碱长-碱性花岗岩等,在该地区已发现的与早中生代花岗岩侵入密切相关的铁多金属及金等大小矿床的成因类型主要为斑岩型、矽卡岩型、矽卡岩-热液型、岩浆热液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等,成岩、成矿时代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U-Pb锆石LA-ICPMS年龄为191~225Ma之间),成矿时代略晚于成岩时代.依据早中生代花岗岩岩石类型、时代、构造-岩浆演化、花岗岩成因类型及其陆陆碰撞不同阶段构造背景下的成矿作用特征,将矿床成矿系列划分为:碰撞-碰撞后构造转换型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二长花岗斑岩Mo-Pb-Zn-Fe-W-Au (Ag)成矿亚系列和碰撞后崩塌型正长-碱长-碱性花岗岩Fe-Mo-Pb-Zn-NbTa成矿亚系列,其成矿元素、矿化强度、类型等成矿特征上的差异,可能与源区物源、壳幔混合程度、混合比例和侵位深度,以及与成矿构造背景不同等综合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卡拉雀库山金锑矿具有钾长花岗岩面状金矿化和外围热液脉型金锑矿化二种类型的特征,空间上形成以钾长花岗岩金矿化为中心,外围形成脉状金锑矿化分带,深部存在与岩浆有关的金锑矿成矿作用,认为矿床成因属花岗岩浆有关岩浆热液型金锑矿,Au、Sb化探异常面积大,浓集中心明显,岩体的深部和外围具有较大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4.
以西准谢米斯台山乌根萨拉钼矿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地质特征、含矿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探讨其成因。乌根萨拉矿点钼矿体呈裂隙网脉状和大脉状产于加里东期钾长花岗岩与志留系谢米斯台组凝灰岩的接触带上,明显受接触带控制,钾长花岗岩为矿体形成提供了潜在物源、热源及热液来源。含矿钾长花岗岩富硅、富碱、富铝、富钾,相对低钛及贫CaO、MgO、P_2O_5,准铝质-过铝质,为A型、S型花岗岩,形成于后造山环境。综合认为,乌根萨拉钼矿成因属与钾长花岗岩有关岩浆期后热液型,形成于志留纪晚期后造山环境板块挤压运动机制向拉张机制的转化期。  相似文献   

5.
侯世云  尹光侯 《中国区域地质》1997,16(4):444-447,443
满足总金铅多金属矿床产于三缅村岩浆弧内,与满总单元中细粒角黑云二长花岗岩,谢巴组火山岩关系密切,围岩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对成矿较为有利,据围岩特征及矿体中黄铁矿的热声测试和硫,铅稳定同位素测试成果分析,该矿床为花岗岩浆中渐热液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6.
满总金铅银多金属矿床产于三缅村岩浆弧内,与满总单元中细粒角闪黑云二长花岗岩、谢巴组火山岩关系密切,围岩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对成矿较为有利。据围岩特征及矿体中黄铁矿的热声测试和硫、铅稳定同位素测试成果分析,该矿床为花岗岩浆中温热液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7.
甘肃白银郝泉沟金矿控矿构造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深入研究郝泉沟金矿床的控矿构造特征,以指导其深部及外围地质找矿,增加地质储量,为矿山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二云斜长花岗岩岩体内节理、断裂发育,可划分为成矿前及成矿构造。控矿构造主要为NNE向断裂,具有明显的双重结构面特征,金矿体严格受其控制。它们是由花岗岩的成矿前构造经多期次、多阶段构造运动和热液交代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8.
甘肃北山拾金坡花岗岩特征及其与金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安国堡 《甘肃地质》2007,16(3):19-25
通过对拾金坡岩体宏观地质特征、岩石矿物学、岩石化学以及地球化学成果的全面分析,通过对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的研究,总结了该区金矿的控制因素。区内金成矿主要受岩体和构造控制。岩体是成矿的最主要因素,矿化与岩体有密切的时空关系,区内大多数金矿床产在拾金坡岩体的边缘。拾金坡复式花岗岩由早期到晚期可分出闪长岩、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和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共3期岩浆活动。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岩体为下地壳或上地幔源,属Ⅰ型或同熔型;岩体相对富集轻稀土,δEu值为0.45~0.99。加里东晚期似斑状二长花岗岩提供了成矿物质,海西早期钾长花岗岩对含矿热液的运移起到了积极作用。处于深处的钾长花岗岩在上升过程中产生了含矿热液,并且在似斑状花岗岩中形成了一系列断层,这些断层为成矿流体的运移和富集提供了空间。海西期的构造岩浆活动不但为含金热液在二长花岗岩中的上升运移开辟了通道,而且为金矿化提供了热源,在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中形成石英脉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9.
采用单矿物40Ar-39Ar同位素年代学方法,对乔霍特铜矿区钾长花岗岩中钾长石进行精确的年龄测定,获得坪年龄为274.78±0.44 Ma,等时线年龄为272.7±3.0 Ma.鉴于该钾长花岗岩体形成之后未见构造变形和热液蚀变现象,因此40Ar-39Ar同位素年龄代表钾长花岗岩中钾长石结晶年龄,即钾长花岗岩体的结晶晚期年龄.根据钾长花岗岩体和乔霍特铜矿体的空间关系、铜矿石的品位变化、钾长花岗岩和铜矿石的稀土元素特征及铜矿石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组成等,认为乔霍特铜矿床的成矿作用直接与钾长花岗岩的侵入活动有关,钾长花岗岩中钾长石结晶年龄基本上代表乔霍特铜矿床成矿时代的下限.  相似文献   

10.
新疆阿尔泰南缘克因布拉克铜锌矿区出露大面积花岗岩,岩性主要为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和英云闪长岩,矿体赋存于二长花岗岩与上志留统-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外接触带中。室内显微镜下鉴定二长花岗岩发育二云母二长花岗岩和黑云母二长花岗岩2种岩相。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具有高硅、高碱、贫钠富钾、准铝质-过铝质的特点;微量元素特征表现为Rb、Th、K、Ce、Nd、Tb富集,Ba、Nb、Sr、Ti强烈亏损;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轻稀土相对富集的右倾型,具有稀土总量中等及中等负铕异常的特点。这些特征表明该花岗岩属于高钾钙碱性准铝质-过铝质S型。岩石的ISr(t)值为0.703 039~0.705 729,εNd(t)值相对较低,多数为近于0的负值,T2DM两阶段模式年龄集中在1.145~1.194 Ga。岩石可能由中元古界富含黑云母的变质砂岩或正变质岩和少量幔源物质在较低压力条件下熔融形成,源区有斜长石的残留。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区花岗岩具有良好的含矿性,其矿床形成于后碰撞的伸展环境,成矿作用与二长花岗岩的岩浆期后热液有关。  相似文献   

11.
我们为配合广东区域地球化学普查和成矿预测,初步研究了广东西部W、Sn、Cu、Mo、Pb、Zn等六个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元素分带模型.1.矿床类型简介所研究的矿床有如下六个类型:(1)南山钨矿:属气成高温热液充填型石英脉钨矿床,成矿母岩为隐伏的细粒斑状花岗岩,矿体主要产在下侏罗系的角岩化砂、板岩中.(2)锡山锡矿:为高温热液型石英脉和云英岩型锡石一黑钨矿床,矿的形成与晚期微细粒钾长花岗岩有关,矿体赋存在早期的钾长花岗岩中.  相似文献   

12.
<正>流行的岩浆热液成矿理论认为,钨锡是高温热液矿床,金铜是中温热液矿床,铅锌是低温热液矿床,它们与花岗岩时空和成因有关,可以围绕岩体分布,近岩体处为钨锡,向外为金铜,远处为铅锌。众多矿床实例表明,金铜与钨锡成矿与花岗岩的关系是不一样的。在我国,绝大多数斑岩铜矿的斑岩是埃达克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花岗岩等,以高Sr低Yb为  相似文献   

13.
华南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基地,以花岗岩相关的稀有和稀土金属成矿作用而举世瞩目。其中,铌的成矿作用一般与过铝质高分异花岗岩有关,稀土元素则随岩浆演化程度增强而富集程度降低,而江西铁木里含黑云母碱长花岗岩体同时富集铌和稀土元素,矿化组合极具特色。本文在详细的矿物岩相学研究基础上,利用电子探针、飞秒激光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对铌和稀土矿物进行了矿物地球化学分析,借此对铁木里碱长花岗岩中铌和稀土元素的富集机制进行探讨。铁木里岩体由肉红色含黑云母碱长花岗岩(r-G)和灰白色含黑云母碱长花岗岩(g-G)组成,发育暗色包体。r-G中的铌矿物主要为岩浆期形成的铌铁金红石,稀土矿物包括岩浆期形成的硅钛铈矿、独居石、磷灰石和热液期形成的独居石和氟碳(钙)铈矿。g-G中的铌矿物包括岩浆期形成的铌铁金红石和热液期形成的铌铁金红石、易解石、铌铁矿,稀土矿物包括岩浆期磷灰石和热液期磷灰石、独居石、氟碳(钙)铈矿。暗色包体为岩浆混合成因,内含磷灰石、独居石和零星的硅钛铈矿、金红石。矿物组合特征显示,铁木里碱长花岗岩中的铌和稀土元素经过了岩浆和热液两个时期的富集。应用金红石、磷灰石、绿泥石等矿物成分特征约束了岩浆-...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相山矿田火山岩型、诸广地区花岗岩型热液铀矿成矿特征、成矿流体成分、成矿条件、成矿时代、铀矿成因、控矿因素等综合对比研究,总结了华南火山岩型、花岗岩型热液铀矿成矿的异同,认为火山岩型与花岗岩型热液铀矿具有相似的成矿特征、相似的成矿流体成分、相似的成矿条件、相近的成矿时代、相同的成因、相似的控矿因素等共性特征,热液型铀矿成矿具有深源性,深源成矿流体为还原性成矿流体;火山岩型、花岗岩型热液铀矿差异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围岩成分的不同,蚀变元素组合和成矿元素组合的差异性;火山岩型、花岗岩型热液铀矿同属于华南中-新生代岩浆作用、构造活动、热液铀成矿系统,铀成矿作用形成于华南中-新生代统一的深部地球动力学大地构造背景,具有统一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5.
云南个旧东矿区西部凹陷带岩体内部蚀变花岗岩型Sn、Cu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矿床.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蚀变分带特征、含矿岩体地球化学组成以及深部找矿远景的系统研究,认为该类矿床属于个旧东区花岗岩岩浆热液成矿多样性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产于花岗岩岩体边缘相-过渡相的蚀变花岗岩型多金属矿床,它属于岩浆期后中高温热液矿床.钾长石化、黄铁矿化、萤石化、电气石化与富集成矿密切相关;该类型矿床的发现使传统的"两楼一梯"成矿模式更新为"两楼一梯+地下室"的成矿模式,并对云南个旧深部找矿和接替资源补充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东安金矿床是环太平洋成矿域的一处大型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赋存于燕山期碱长花岗岩和中酸性火山岩中。本文通过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获得赋矿的碱长花岗岩和光华组流纹岩的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83.2±1.3Ma和109.1±1.2Ma,表明碱长花岗岩的侵位年代为早侏罗世,光华组火山岩的喷出时代为早白垩世。在地球化学组成上,东安碱长花岗岩具高硅、高钾和低磷的特征,富集Rb、Th和K,亏损Nb、Ta、Sr、P和Ti,属于高分异的I型花岗岩,是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的产物。光华组中酸性火山岩富集Rb、Th、U和K,亏损Nb、Ta、P和Ti,为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发生改变后的岩石圈伸展减薄环境下,镁铁质下地壳部分熔融而形成的。东安金矿床成矿年龄(107~108Ma)与光华组火山岩的成岩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成矿与成岩作用为同一地质事件,均形成于早白垩世太平洋板块俯冲背景下的拉张构造环境中。结合区内其他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的赋矿围岩特征,认为早白垩世陆相火山岩是东北地区寻找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的有利场所。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东刘家地区金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认为该区金矿床受层间滑动构造系统控制,赋存于古元古代荆山群中侵入其中的二长花岗岩之中,其矿床成因为多源多期中低温热液型。  相似文献   

18.
研究区位于华北板块北缘中段,紧邻兴蒙造山带,是研究古生代—中生代地壳增生演化的重要地区。本文对区内三个花岗岩体进行了锆石LA-ICP-MSU-Pb定年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阿玛乌苏花岗闪长岩形成于267±9Ma(MSWD=9.7);布龙二长花岗岩和格尔图白云母正长花岗岩分别侵位于239±4Ma和238±6Ma(MSWD=0.91);而侵入格尔图白云母正长花岗岩的白云母二长花岗岩脉则获得了224±8Ma(MSWD=5.7)的侵位年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阿玛乌苏花岗闪长岩为岩浆混合成因,暗示大规模岩浆底侵作用的存在;格尔图白云母正长花岗岩具明显的稀土元素"四分组"效应,是分异岩浆与流体作用的结果,可能经历一定程度的地壳混染,非真正意义上的S型花岗岩,属于造山后岩浆热事件,应代表造山的结束。格尔图白云母正长花岗岩及白云母二长花岗岩脉均受到热液流体作用,说明在中三叠世(224~238Ma),区内一直存在有大量的热液流体活动,且热液流体可能富含F和Cl,区内产出的大规模的萤石矿是否为该期流体活动的产物尚需进一步工作。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60年代以来,康滇地轴中段横山岩体已发现多处铀矿点,铀矿化特征以A10铀矿点为代表。前人认为A10铀矿点为古元古代基底混合岩型,本文从铀异常的分布形态、混合岩的产出形态、变质相、成矿年龄、铀矿物元素组合特征方面例证,认为其应该属于印支期花岗岩外接触带型,并从岩体、岩性、构造、热液方面分析了该区的成矿条件,指出该区存在良好的花岗岩型铀矿成矿条件,找矿方向应该是花岗岩外接触带与碎裂长英质脉有关的热液型铀矿。  相似文献   

20.
论辽宁锦西杨家杖子杂岩体的岩浆成因演化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家杖子杂岩体中的二长闪长岩代表一种母岩浆,它是燕山早期库拉板块向欧亚板块下俯冲所产生的,并汇聚上升的安山质岩浆。粗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细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和(碱长)花岗斑岩是二长闪长岩浆在7km深、弱还原环境、氧逸度为10~(-8)~10~(-10)Pa、1200°~1250℃的岩浆房中经结晶分异作用的派生物。以后,这些岩浆相继上侵,定位于2.5km深处。由这些岩浆岩侵入体所引起的镁夕卡岩、钙夕卡岩和岩浆期后酸性热液淋滤蚀变非常发育。只有来自细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和(碱长)花岗斑岩岩浆、富含Mo的酸性热液沿着裂隙侵入夕卡岩中,在240~330℃时,才形成Mo矿床。此种酸性热液也沿着裂隙侵入细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和(碱长)花岗斑岩中,而形成细脉浸染Mo矿床。因此,杨家杖子Mo矿床属于斑岩-夕卡岩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