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坪金矿赋存偏碱必杂岩体中,所处水文地质单元为低山分水岭近侧的基岩裂隙水区,东坪沟是矿区唯一的地表水体,地上水有第四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矿床充水因素主要为地表水和第四系也隙水,其次为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直接渗漏到矿坑,地表水和第四系孔隙水通过基岩裂隙渗漏到矿坑,东坪金矿床属以基岩裂隙水直接充水,地表水和和纱孔隙之间接充水的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类型的矿床。  相似文献   

2.
于丽娟 《矿产与地质》2002,16(2):121-124
官地银金矿床基岩风化裂隙和断裂构造裂隙发育 ,基岩裂隙水由风化裂隙水和构造裂隙脉状水组成。脉状水与风化裂隙水相沟通 ,形成一个具有统一水位的裂隙含水系统 ,钻孔混合抽水试验也证明了基岩裂隙水这一赋存特征  相似文献   

3.
滇东南地区基岩裂隙水比较发育,类型也丰富多采。从分析各种不同成因的裂隙着手,进而研究基岩裂隙水的赋存、运移和富集规律,已逐步形成了一种基岩裂隙水的研究方法:裂隙一构造法。实  相似文献   

4.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北山预选区地下水的形成和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淑芬  郭永海  王驹  王志明  宗自华  周佳 《铀矿地质》2007,23(6):356-362,370
本文论述北山地区不同类型地下水的形成和赋存规律。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分布于沟谷和洼地,主要为潜水。沟谷潜水的形成以基岩裂隙水的侧向补给及洪流渗漏补给为主,洼地潜水可由沟谷潜水、断裂带或基岩裂隙水、古洪积扇潜水侧向补给,也可由地表洪流渗入补给;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主要分布在由自垩系或第三系砂砾石构成的山间沉积盆地中,以承压水为主,洪水下渗和盆地周围基岩裂隙水的侧向径流是此类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变质岩、岩浆岩、碎屑岩、碳酸盐岩节理、裂隙中,以潜水为主。降水垂直渗入、侧向补给或洪流渗漏补给为其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5.
由于地裂隙水埋藏分布规律的复杂怀,致使裂隙水的开发利用十分困难。因此,获取和利用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基岩裂隙水专家的知识,通过计算机技术形成具有智能功效和的专家系统,就具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详细介绍了基岩裂隙水七开发专家系统(BFWP)的建立过程,包括系统的知识库建造,推理机设计,以及系统的图形功能  相似文献   

6.
基岩裂隙水是云南省五大地下水类型之一。滇西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基岩裂隙水。本文就已完成的该地区十余个1:20万或1:50万的水文地质调查图幅和1:5万供水勘察的资料为依据,着重讨论了区内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对基岩裂隙水富集的影响及控制作用。本文从富水结构类型分析研究出发,总结了沉积碎屑岩、坚硬性脆的变质岩及风化岩浆岩在各种类型的节理裂隙和结构空间介质良好的条件下,赋存基岩裂隙水的结构特征,研究了各类地质构造形态有利部位富集基岩裂隙水的基本条件。具体划分了区内基岩裂隙水的富水结构类型,特别对褶皱构造的不同部位,不同性质断裂破碎带、交汇带、影响带,各构造体系的复合部位的阻水富水条件进行了探讨,突出了富水结构特征和形成机理的阐述,归纳出一些基岩裂隙水的富集规律。以期能对寻找和开发利用这类地下水资源,以解决干旱地区分散农田和居民的供水问题,起到一定的宏观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16,(1)
低山丘陵区基岩裂隙水分布埋藏极不均一,含水层分布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异差性大,涌水量大小相差悬殊。富存形式往往呈点状、线状、面状赋存于岩石的裂隙中。勘察找水时,采用力学性质分析,构造形迹分析,物探方法测量,确定基岩裂隙水的富存部位。是低山丘陵区开发基岩裂隙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岩裂隙水的富集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岩裂隙水,是指那些储存于坚硬岩石构造或成岩裂隙中的地下水。我国北方碳酸岩地区溶蚀裂隙中的地下水亦属此种类型。它主要受着构造形迹的力学性质和空间形态特征所控制。迄今为止,主要是建立在松散沉积物孔隙地下水基础上的水文地质学,远不能解决基岩裂隙水所面临的复杂问题。因此,现在有必要加强基岩裂隙水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罗绍河  孙峰根 《河南地质》1996,14(4):277-281
根据室内模拟试验数据研究了单一流径基岩裂隙水流的平均流速,建立了单一流径无压裂隙水和承压裂隙水的平均流速与不力坡度之间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0.
裂隙水研究与宝贵的地下水资源勘查和开发密切相关。发现并提供优质基岩裂隙水,是21 世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科研课题。鉴于裂隙水的赋存及分布规律极为复杂,因此,探讨裂隙水的运移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的分类和基岩裂隙水的基本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深入地论述了“地下水类型”及“基岩裂隙水”这两个重要概念的认识过程。根据新近的地下水勘探资料,论文指出了目前通用的地下水介质分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地下水介质分类的新方案和基岩裂隙水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12.
利用氢氧稳定同位素(δD、δ18O)和放射性同位素氚(T)分析了金川矿区不同水体间的水力联系,初步判断了井巷排水的主要补给源,研究结果表明:金川矿区井巷排水是深部基岩裂隙水和经过蒸发效应的大气降水混合的产物,不同地段排水中生产水与深部基岩裂隙水比例不同,深部基岩裂隙水比例16%~83%,生产水比例84%~17%;井巷排水主要为上世纪60年代或70年代补给的充填析出水。  相似文献   

13.
基岩裂隙水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十分重视山区地下水的开发和利用。近十余年,对我国的基岩裂隙水进行了世界上范围最广泛、规模最大的勘探、开采和防治工作。我国在基岩裂隙水的开发利用、构造找水理论等方面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按一九七四年的统计资料,全国机井总数达130多万眼,若按百分之五计算,基岩水井至少可达6.5万余眼。  相似文献   

14.
庞忠和 《地质科学》1987,(3):291-299
本文依据对庙岛群岛基岩裂隙水进行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物探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适用于我国东部沿海基岩海岛的地下淡水蘑菇体新模式。以新构造控水为指导思想,探讨了基岩海岛裂隙水的赋存条件及富集规律,指出了地下水资源开发方向,并且结合生产实际,比较有效地解决了研究区变质岩海岛找淡水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天然放射性技术在水文地质中的应用,国内外均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在水文地质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基岩裂隙水、溶隙溶孔溶洞水的找寻;温泉热水异常带的调查;地下水形成年代及某些水文地质参数的测定等。 一、找寻基岩裂隙水及溶孔溶洞水  相似文献   

16.
基岩裂隙水水井的布置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基岩裂隙水埋藏、分布的复杂性和不均匀性,常使近在咫尺的相邻水井,涌水量可相差数十倍到上百倍;甚至在同一井位上,可能因井深和井型选择不当而不能成井。为了更加有效的开发利用基岩裂隙水资源,有必要对我国近年来丰富的布井经验加以总结。本文将着重论述在裂隙水及岩溶裂隙水分布区布置水井时,井位、井深、水位和井型确定的一般原理。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及水力特征,将黑龙江省地下水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大,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基岩裂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和冻结层水五种基本类型,并对其分布规律,含水层特征,富水性性及水化学特征等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2021,(2)
研究区位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块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南部隆格尔~南木林地块北缘。在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可以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岩孔隙水含水层、帕那组流纹岩风化裂隙水含水层及帕那组流纹岩构造裂隙水含水层;大气降水为矿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方式,构造断裂、层间破碎带、裂隙密集带等为基岩裂隙水的运移通道,人工开采也是矿区地下水排泄的方式之一;影响矿床充水的主要因素为老窿水和构造破碎带基岩裂隙水。  相似文献   

19.
对碎屑沉积岩构造裂隙水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树义  闫海明 《地下水》1995,17(3):117-118
本文根据工作实践,重点分析在以地质构造为主导作用控制下,沉积岩地层构造裂隙中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和分布规律,探讨在缺水山区寻找基岩裂隙水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基岩裂隙流水位与流程关系的统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室内模拟试验及有关资料,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基岩裂隙水一维流水位与流程的统计关系,并将结果与前人研究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a.基岩裂隙水无压流水位三次方与流程呈线性关系,承压流水头与流程呈线性关系;b.承压流条件下统计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无实质性差别,而对无压流,统计结果与孙峰根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与传统的结果,即水位平方和流程呈线性关系不一致;c.统计结果对基岩裂隙水运动理论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