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1.地名用字地名用字是汉字大家庭里的重要成员,可以作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的地名用字指用于记录地理名称的汉字。狭义的地名用字是指仅仅用于记录地名以及与地理称谓有关的汉字。狭义的地名用字除用于书写地名及与地名有关的称谓而外,没有别的用法,也没有别的意义。广义的地名用字,除用于书写地名外,还有别的用法和别的意义。狭义的地名用字可称之为地名专用字,这类字专造专用,基本上不表示地名以外的意义。如“蜀、浙、郴、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地理教学中进行地名教学,不仅是学科自身的需要,也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但目前外国地名汉译名非常混乱,一地多名、一名多译、一名多地现象严重,国家应加强统一指导和管理,加快实现汉译规范化,世界地理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实施科学有效的方法,提高外国地名教学效果,做好外国地名普及工作。  相似文献   

3.
汉译地名是指汉语、汉字翻译其它语言文字 的地名。 我国的汉译外语地名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在《史记》的《大宛列传》中已经出现了诸如: 安息、条支、奄蔡这些音译地名。 在我国正式出台《外语地名汉字译写导则》 这一国家标准之前,国内一直没有对汉译外国地 名予以规范。众所周知,汉字有时一种发音就可 以写出多种汉字,而有的字有多种发音,基本无 法按发音准确译写。译名者掌握资料不同,方言 读音的存在导致了出现同一地名有的人音译、有  相似文献   

4.
钟琳娜 《中国地名》2011,(10):59-60
20世纪50年代初,德语地名汉字译写工作进入地名界翻译的视野。1956年,曾世英先生提出了“名从主人是翻译外国地名的最高原则,一般地名应按主人的称说和读音按统一的译音表译写,惯用已久的少数地名克按约定俗称的原则处理。”这条外国地名译写原则,从此成为中国地名译写界遵守的不变法则,促进了外国地名汉字译写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全国地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于1998年12月8日至9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家技术监督局等部(委)的专家学者和各省代表40多人出席了会议。国家民政部副部长李宝库到会井讲了话。经过2天的激烈讨论,会议通过了《全国地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城乡地名标牌国家标准》、《外国地名汉字译写导则》(送审稿)。成立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城乡地名标志的制作、安装、外国地名汉字译写开始步入法制化的轨道。全国地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伟夫  相似文献   

6.
地名虽小,为用甚大。仅以外国地名而论,世界上很多活动往往与其有关。世界的诸般形势(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等方面),以及由这些形势错综复杂地交织而成的总的国际形势,跟外国地名更表现出多方面、多层次的密切联系。外国地名不知不觉间频繁在人们口头、笔下出现,并广泛见之于报章,显之于屏幕,闻之于广播,以及出没于互联网……。至于外国地名知识素养对世界地理研究具有的基础意义、潜在价值和多方功能,更无可置疑;  相似文献   

7.
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同宗、同族,使用同种文字。但由于众所周知的政治、历史原因,两岸关于外国国名的翻译却有很大的差别。地名译写的不统一给两岸交流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和误解。 每个地名各有读音、意义及书写形式,因而有各种不同的翻译方法。概括起来,基本上有1.音译;2.意译;3.音意混译;4.直接引用。总的来说,地名的汉字译写大部分采用以音译为主、意译为辅原则,即对外  相似文献   

8.
蒙古民族,在历史上有过多次的大范围的移动,因而蒙古语地名广泛分仙在我国东北、华北、两北等地区,成为我国地理上、地图上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蒙古语地名的分布、演变、结构、含义及其汉字译音和罗马化的问题,对于增进人们更好的了解蒙古民族的历史变迁和他们所居住地区的地理环境等有着重要的意义。蒙古语地名,在各种史籍、方志、地理著作和文学著作等涉及到。  相似文献   

9.
地名是一定地域的语言、文字标志,虽然一个地名只是一个简单的名词,却道尽了与人物事物,与历史的各种千丝万缕的关系,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地名是历史的精髓与见证。地名是各个历史时代人类活动的产物,记录了民族的变迁融合和疆域政区、自然环境的变化,有着丰富的历史、地理、语言、经济、民族、社会等科学内涵,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历史的活化石。地名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情感、思想与道德、智慧与价值,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层面,蕴涵着中国历史的传承和传统文化的积淀。少数民族地区地名由汉字表示的,是将少数民族语言用汉语拼…  相似文献   

10.
每个地名都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创造性的产物。它—般是根据地理的或历史的背景,说明地理现象、纪念历史事件或表示人们的愿望。在原始阶段,地名的含义往往是简单的,这个地名和其他地名间也不相联系的。在实践过程中经过修改变动,同一地点  相似文献   

11.
每个地名都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创造性的产物。它—般是根据地理的或历史的背景,说明地理现象、纪念历史事件或表示人们的愿望。在原始阶段,地名的含义往往是简单的,这个地名和其他地名间也不相联系的。在实践过程中经过修改变动,同一地点  相似文献   

12.
外国地名大多是音译或中文的,似乎是由简单枯燥的音节组成,读、写、记都不容易。但是如果对外国地名作一些研究,就会发现许多地名都是一些意义鲜明的符号,并有一定的命名规律。研究外国地名,不仅可以加深对它们的理解和记忆,而且还可以从中获得大量有关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的知识,对世界地理研究与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就法国地名语源以及地名中的地理知识作一初步探讨。1法国地名的语源法国地名中有文字记载的最古老的是产生于前高卢时期的前凯尔特语(或称前高卢语)的地名。公元前500年左右统治法国大部分地方的是凯尔…  相似文献   

13.
论地名重合     
在不同地域,也就是在不同的经纬坐标上,①出现相同的地名,这种现象称为地名重合。对于地名重合的问题,一般可以通过历史学和历史地理学方法,查清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重合地名中,哪一个是历史上最早存在原始地名,但这种工作也常常遇到困难。特别是山地名,往往使人束手无策。地名重合是一种历史地理现象。也就是说,所有重合地名,都是在历史上形成的。现在世界各国都已注意不让当代地名出现重合的现象,有的国家并且制定了法规,以防止地名重合。我国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地名命名、更名的暂行规定》,就有防制地名重合的条文。②历史上…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汉族人口占92%。占8%的少数民族作为主体民族,居住的面积占国土的50%以上,并大多居住在边疆地区。初步估计少数民族语地名占全国地名的10%,但地名标准化工作的复杂程度却远远高于占90%的汉语地名。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地名分属50多种少数民族语言,其中只有20种语言有文字,其他20多个民族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并且可参考的文献也寥寥无几。语言文字发展的不平衡,是少数民族语地名标准化的障碍。我国地名的标准化,包括地名的国家标准化和国际标准化。国家标准化,即采用汉字书写形式使国内地名标准化,也就是说一…  相似文献   

15.
黄伟 《中国地名》2013,(1):68-69
一个地名的诞生,往往都蕴含着人文、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文化因素,是各个时代人类活动的产物。它记录了人类探索世界和自我的辉煌,记录了民族的变迁与融合,记录了自然环境的变化,有着丰富的历史、地理、语言、经济、民族、社会等科学内涵,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反映了地方的历史、城市的个性,蕴含着丰富的民族信息。《中国地名》自1984年创刊以来,如何在刊物中体现地名,做好地名的"眼",做了不懈的努力。在全国地名理论研究、地名标准化、地名公共服务宣传等方面发挥  相似文献   

16.
地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第5届地名标准化会议6号决议提出:"地名是民族文化遗产"。汉语地名,都是用汉字记录的。在汉字大家庭中,地名汉字占有相当高的比例。有不少汉字仅仅作为地名用字出现。地名汉字的使用范围大  相似文献   

17.
地名一向被喻为“本地人的脸”。自1977年以来,我国在“地名标准化”、“地名单一罗马化”、“地名国际标准化”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许多地方存在的一地多名、一名多地、一名多写、一名多译、译音不准、用字不当等问题都得到了根本的扭转,并制定了《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少数民族语地名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法》、《外国地名汉字译写通则》、《关于地名命名更名的暂行规定》、《地名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政策法规。有了这么多条条框框对地名的约束,地名的标准化似乎不该出什么问题,但它却偏偏不那么“顺溜”,在地名管…  相似文献   

18.
地名来源与地理要素麻志杰地理要素是地名源考中需要重视的重要方面。同时,对地名的研究成果也会为一定区域的地理状况的分析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地名的来源涉及很多方面的因素,主要有地理、经济、宗教、文化。民族及神话等因素。其中地理要素是地名最主要的来源之一。以...  相似文献   

19.
在地名学的基础研究中,地名通名的定义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理论问题。给某个通名作出恰如其分的定义,取决于定义者对通名所涉及的自然或人文现象的认识程度,尤其是能否在分析地理、历史、语言等背景的基础上,对通名蕴涵的科学意义作出高度概括、言简意赅的抽象性表述。一般而言,越是司空见惯的语词,定义的难度越大。外国文献中对一些地名通名的定义,对于我们具有参考意义。美国地名委员会在编辑《海底地名》(Geographical NamesofUndersea)时,整理了50多个地名术语的定义,归纳了他们对于海底地物的认识。从地物与地名的关系着眼,海…  相似文献   

20.
地名标志由内容和载体两部分构成。清代以前我国汉语地名标志的内容与当代汉语地名标志的内容有很大不同。当代汉语地名标志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 :一是核心部分 ,即标准地名———汉字 ;二是注音部分 ,即汉语拼音———罗马字母 ;三是标志的承制、监制单位名称 ,其作用是说明标志为谁人所设 ,以示负责 ,并借以增强标志的法定性和权威性。清代以前我国汉语地名标志的内容是单一的 ,只有标准名称———汉字。载体是地名标志赖以存在的物质形式 ,不同的载体构成不同形式的地名标志样式。清代以前我国汉语地名标志的载体有多种 ,因此样式也很多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