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透射电镜(TEM)对采自奥利地利东阿尔卑斯和北京西山的香肠构造中的香肠体和相应基质的样品进行了超微构造分析。结果表明细粒基质中的位错密度较粗颗粒香肠体中的位错密度明显低很多。故认为香肠的变形机制以位错蠕变为主,而基质的变形机制则以扩散蠕变为主。这从一个侧面为香肠构造流变计的这一假设提供了超微观研究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张磊  张波  张进江 《地质学报》2022,96(10):3639-3657
花岗质岩石的变形方式和过程决定大陆地壳的流变学特性。本文聚焦藏南拆离系超糜棱岩化的花岗质岩石,借助传统显微构造分析方法和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矿相自动分析系统和电子背散射衍射等新技术手段,开展微观组分、结构、组构定量化观测和分析。超糜棱岩主要造岩矿物为钾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等,显微构造呈现为单矿物相域与多相矿物混合域交织结构。相平衡模拟与斜长石钙含量等值线变形温度估算结果为390~410℃。单相域的矿物集合体条带主要分为钾长石条带与石英条带,其中钾长石条带内变形颗粒呈现典型的核 幔构造。组构分析表明钾长石颗粒具有强烈的晶格优选定向,残斑与动态重结晶的钾长石颗粒具有相似的晶格优选方位(CPOs)特征。施密特因子法分析揭示钾长石残斑变形过程中主要活动的滑移系为(100)\[010\]、(010)\[001\]和(001)\[100\],基质钾长石颗粒形成机制主要为位错蠕变驱动的亚颗粒旋转重结晶。在混合相域,矿物颗粒发生强烈细粒化而只含有少量残斑,基质颗粒主要为斜长石,斜长石颗粒间广泛分布微米级黑云母颗粒。斜长石无组构或弱组构,主导变形机制为颗粒边界滑动。在单相域条带与混合相域基质内,石英颗粒均发生强烈细粒化,颗粒表面发育溶蚀结构以及细小的新晶晶核,石英<c>轴晶格优选定向及形态学长轴优选定向皆平行于线理X方向,变形机制为溶解 沉淀蠕变。这显示在由单相域向混合相域的演化过程中,流体作用至关重要,流体与单相域钾长石进行交代使其分解为细粒的斜长石与石英,并导致花岗质岩石变形机制由位错蠕变向非位错蠕变转换,并诱发岩石的流变弱化。  相似文献   

3.
康古尔金矿床形成于脆韧性—脆性剪切变形构造演化过程中。应用透射电镜超微技术分析水热成矿期石英位错构造、位错密度及差应力值有助于加深认识剪切构造条件下的成矿动力学机制。石英位错构造特征反映成矿期构造变形环境为中温—中低温、高差异应力、高应变速率。成矿期构造差应力演化呈明显的脉动性,这种脉动性所形成的“应力地震泵吸”机制对金矿成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西藏罗布莎地幔橄榄岩变形显微构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梦婧  金振民 《地质通报》2010,29(12):1795-1803
地幔橄榄岩是罗布莎蛇绿岩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通过显微构造特征可对其变形特征进行分析,确定流变学参数,探讨地幔橄榄岩的变形历史。以蛇纹石化程度较低的二辉橄榄岩和方辉橄榄岩为研究对象,橄榄石位错特征研究显示,本区橄榄石主要发育了低温常见的直线型自由位错,局部可见位错弓弯、位错环、位错壁等高温位错,反映罗布莎地幔橄榄岩变形以低温塑性流变为主,局部经历了高温塑性流变,主导变形机制为位错蠕变。橄榄石自由位错统计结果表明,二辉橄榄岩中的橄榄石自由位错密度为4.422×107/cm2,方辉橄榄岩中的橄榄石为9.137×107/cm2,变形过程中所受差异应力分别为65MPa和93MPa。橄榄石和斜方辉石显微组构测量采用了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分析结果表明,橄榄石均发育A型组构,为浅部地幔常见的组构类型,该结果与金刚石、柯石英等超高压矿物所指示的形成深度不一致。  相似文献   

5.
新生代玄武岩中的下地壳包体,由于从下地壳被快速携带至地表,因此保留了下地壳的直接信息.华北北部汉诺坝新生代玄武岩中除了含有丰富的幔源包体之外,还含有许多下地壳麻粒岩包体.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该区下地壳麻粒岩包体的变形显微构造和位错亚构造特征的详细研究,探讨下地壳的变形特征和变形机制.光学显微镜下观测表明,下地壳麻粒岩包体的低温(<800℃)样品中确实发育显微破裂,但变形双晶、变形条带、扭折带也同样发育,动态重结晶作用也开始出现.随着温度、压力的升高,变形双晶、变形条带、变形纹、扭折带和重结晶新晶粒等塑性变形特征占主导地位,而显微破裂则主要表现为由塑性失配引起的显微破裂以及流体包裹体面.而明显不同于Ivrea带地体麻粒岩,在这些包体中未发现与韧性剪切有关的变形显微构造特征.透射电镜观测表明,包体中的斜长石和辉石颗粒普遍发育自由位错、位错列、亚晶界、新晶界、变形双晶、包裹体列和出溶片晶等位错亚构造.上述观测结果表明,下地壳变形作用以塑性变形为主而不是准脆性变形,其变形机制主要为位错的滑移和攀移机制,其中包括机械双晶作用和动态重结晶作用.  相似文献   

6.
川东断层岩中方解石的位错构造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孙树林  董火根 《地质论评》1990,36(5):460-466,T001
本文主要研究川东台阶状逆断层中断层岩的超显微构造特征。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三个方解石样品的观察与分析,揭示了方解石的位错亚构造有:弯曲的自由位错、位错环、位错缠结、位错网、微双品和堆垛层错。自由位错密度为4.03×10~8cm~(-2)。根据上述特征,说明方解石的变形已基本进入稳态阶段。据自由位错密度与差异应力的关系式,算出了断层活动的差异应力值。  相似文献   

7.
宋旼 《冰川冻土》2007,29(3):482-486
与绝大多数材料遵循基于位错攀移的指数蠕变机制不同,多晶冰遵循基于位错滑移的指数蠕变机制,这种机制引起了冰川学家极大的兴趣.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综述了冰中质子无序及质子点缺陷的形成过程,质子点缺陷对位错滑移影响的微观机理,以及多晶冰蠕变的微观机制.研究表明:冰晶体中的氢原子(质子)无序使得位错在滑移过程中形成质子点缺陷(D、L、H3O+和OH-缺陷),从而降低了位错的滑移速率.质子点缺陷的形成需要氢原子(质子)跃迁,其激活能大于水分子自扩散所需的激活能.同时,多晶冰的蠕变激活能与质子跃迁的激活能相当,而大于水分子自扩散所需的激活能,因此多晶冰的蠕变控制机制是位错滑移,而不是位错攀移.  相似文献   

8.
对矿物中位错和位错增殖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军  郑辙 《矿物学报》2001,21(3):397-400
本文主要以前人的实验结果为依据,从理论角度分析和讨论了有关位错的几个问题。指出通过测量矿物的位错密度值计算得到的外应力只能是矿物变形过程中所受峰值应力的下限,位错的运动速度随着外施应力和温度的增高而加快,从奥洛旺方程的位错速度与应力的关系出发,提出了矿物晶体中位错随外应力增加而非线性增殖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9.
吴林波  曾佐勋  高曦 《现代地质》2011,25(4):768-777
鄂东南铁山是亚洲首个发现骨节状石香肠构造的地区。以该区不对称骨节状石香肠构造为研究对象,利用惯量椭圆法对其基质层进行有限应变测量,获得真应变差、运动学涡度等相关参数及有限应变椭圆长轴展布方位的分布图。对所获数据资料研究表明:该不对称骨节状石香肠构造基质层的应变受其能干层控制,有限应变值与其离能干层的距离趋于负相关,且与其矿物颗粒粒径呈负相关,在平行于石香肠构造伸展方向上基质层有限应变分布不均;石香肠体附近与之相近规模的变形构造可使其相应基质中的应变分布紊乱;该不对称骨节状石香肠构造是由早期平行于层面简单剪切叠加晚期平行层面伸长、垂直层面压缩的纯剪切作用形成。与不对称鱼嘴状石香肠构造对比研究表明,两者基质层中简单剪切与纯剪切的分布均分别与其相对增厚与减薄区段对应,而两者形态的不同主要与石香肠体不连续处充填物的能干性不同有关,再次表明两者均是较好的岩石流变学标志。  相似文献   

10.
刘俊来 《地质学报》2002,76(3):372-372
对四套具不同特点的方解石质原岩断层构造岩应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阴极发光显微镜开展了系统研究。它们都表现出相似的变形显微构造特点与变形作用,宏观碎裂结构与微观糜棱状结构。碎屑颗粒或者变形的原岩颗粒具有发育的晶内变形显微构造(变形双晶、扭折和微破裂等),基质颗粒为弥散的极细粒物质。透射电镜下的微构造表现为反映脆性变形与晶质塑性变形共存的位错  相似文献   

11.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and reduction in grain-size at large strains, e.g. in shear zones, leads to rheological weakening of the lithosphere and facilitates intense ductile deformation. In the present work, we include this effect into the rheological models of the Indian continental lithosphere to analyse its role in modifying the rheological structure and strength of the Indian lithosphere. The results computed by using quartz and felspar rheologies for the upper and lower crust, respectively, and grain-size dependent olivine rheology for the upper mantle, indicate an increase in the ductility of the mantle lithosphere.  相似文献   

12.
岩石扩散蠕变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总结了近十年来岩石扩散蠕变显微构造鉴别特征,研究方法的最新进展,矿物颗粒大小和流体(包括熔体和水)等是影响扩散蠕变的重要因素。扩散蠕变与位错蠕变和超塑性变形有密切关系,它的研究对大陆裂谷化过程,大陆碰撞带中岩石圈地幔强度弱化,中下地壳韧性剪切应变局限化以及与相变有关的矿物粒度细小化作用的分布有重要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3.
郑重  王勤 《高校地质学报》2020,26(2):197-208
白云石CaMg(CO3)2常见于白云岩、灰岩及大理岩中,其稳定的温压范围很广,是研究俯冲隧道变形、全球碳循环和地幔交代作用的重要矿物。白云石的有序度可能与重结晶过程相关,温度是影响白云石有序度的关键因素,压力对白云石有序度的影响较弱。在1~3 GPa 下白云石完全无序的转变温度为1150~1200℃,Fe、Mn、Cd 离子含量的增高可显著降低白云石结构无序化的转变温度。天然变形的白云石常发育由底面c 滑移控制的晶格优选定向。根据白云石的流变律,在天然 应变速率下(10-15~10-12 s-1),>400℃细粒白云石以扩散蠕变为主;而粗粒白云石以位错蠕变为主,只有在高温下(>600~700℃) 扩散蠕变才成为主控变形机制。分解反应或者动态重结晶可导致白云石流变强度的显著下降,应变集中。白云石c滑移的临界剪应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现象可能与白云石有序度的变化有关,而围压、水逸度和成分对白云石流变的影响尚不清楚,定量研究白云石的有序度与流变学性质的相关性将为追踪碳酸盐岩和大理岩的成岩和变形历史提供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Microstructures in naturally deformed rocks in the upper crust demonstrate that creep strain in nature may be accommodated by a combination of dislocation creep, diffusion/dissolution processes and microcracking. A theoretical approach towards deriving an aggregate flow law is presented, where the strain in the constituent phases is assumed to occur by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diffusive mass transfer and crystal plastic mechanisms (dislocation creep). Both uniform stress and uniform strain rate situations are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5.
江苏六合方山幔源包体橄榄石的位错构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火根  张富生 《地质论评》1993,39(5):459-464
本研究采用光学显微镜(氧化缀饰)法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法,首次查明江苏六合方山玄武岩的包体橄榄石中存在自由位错、位错壁、位错弓弯、位错环、亚晶粒和位错扭折条带等显微、超显微构造,它们是包体橄榄石在上地幔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塑性蠕变的产物,不同位错形态反映主矿物塑性变形的不同状态。根据橄榄石中自由位错密度和包体中辉石的化学成分,估算江苏六合方山地区上地幔某些流变学参数为:温度(t)为1052℃,压力(P)为2060MPa;深度(Z)为66.6km;流动应力(σ_1—σ_3)为51.3MPa;流动速率(ε)为3.6×10~(-14)/s;粘稠应(η)为5.7×10~(21),这些参数值与中国东部其它地区上地幔的同类参数值相接近。  相似文献   

16.
双相岩石流变学研究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自相容理论,Voigt-Reuss极限理论及显微构造分析方法3个方面说述了当前双相岩石流变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介绍了双相岩石流谱学实验的一些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流动律合成的方法目前只有两种:Tullis的经验公式和Ji的迭代公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氧化缀饰法对大麻坪幔源包体的橄榄石位错进行了研究,其主要位错类型包括:[100]、[001]位错壁、亚颗粒构造、(010)位错滑动环、位错网、交叉滑移位错、{110}滑动条带构造。根据稳定态亚颗粒统计,其数值为15.53—25.72μm,平均为20.65μm,位错密度为20×10~6—90×10~6cm~(-2),相应的差异应力分别为48.4—70.8MPa和44—92MPa。  相似文献   

18.
ThehypothesisoftransformationofbasalttoeclogiteatthecontinentalMohodiscontinuityin 196 0severbroughtbroadintereststogeosciencecommunity (RingwoodandGreen ,1996 ;GreenandRingwood ,1972 ;ItoandKennedy ,1971;KushiroandAoki,196 8) .Thirtyyearslater ,withthediscov eriesofco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