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京津市区大气四乙基铅污染状况与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属铅及其化合物均为有毒物质,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颜料、农药等工业部门,易造成局部污染。因汽车尾气而产生的全球性铅污染,开始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初,即美国人 T·Midgley 和 A·Boyd 成功地将四乙基铅用作汽油抗爆剂以后。半个世纪以来,经汽油燃烧排入大气的铅已有数百万吨,成为当今世界令人注目的主要公害之一。大气铅污染,系指汽油完全燃烧后产生的无机铅化物以及由于汽油挥发、泄漏和不完全燃烧,而使四乙基铅直接进入大气造成的。四乙基铅是铅的最重要烷基化合物,挥发性强,易溶于有机溶剂和油脂中,有剧毒,可通过皮肤渗入人体,对中枢神经有严重  相似文献   

2.
《西部资源》2011,(3):30-30
国家环境保护部日前表示,对于发生重大铅污染以及由铅污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地区,环保部将对该区域所在的地级市实行区域限批,暂停该市所有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获悉,环保部近期将加大铅蓄电池及再生铅企业的执法监察力度,对  相似文献   

3.
气候变化情景下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吸收功能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会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吸收产生影响,从而改变其碳的源汇功能.因此,评估未来气候变化下陆地生态系统碳吸收功能面临的风险,可以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措施的制定和国际碳排放谈判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采用大气-植被相互作用模型对气候变化情景下净生态系统生产力进行模拟,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确定碳吸收功能风险评估标准,对中国陆地生态...  相似文献   

4.
荒漠植物雾冰藜和沙米叶片对凝结水响应的模拟实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庄艳丽  赵文智 《中国沙漠》2010,30(5):1068-1074
通过模拟凝结水实验,研究了荒漠被毛植物雾冰藜和无毛植物沙米的叶片是否吸收凝结水。试验设计无模拟凝结水、偶尔发生凝结水以及频繁发生凝结水3个处理,每个处理又分干旱条件和人工浇水两组控制试验,研究了模拟凝结水对雾冰藜和沙米枝条相对含水量、水势、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基径、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被毛植物雾冰藜而言,模拟凝结水显著提高了人工浇水和干旱条件下的气孔导度和地上生物量,仅提高了干旱条件下植株的水势、相对含水量、净光合速率以及地下生物量;而对于植株的基径有较小的效应。对于无毛植物沙米而言,模拟凝结水对两种水分条件下的枝条相对含水量、水势、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基径、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影响不大。因此,有毛植物雾冰藜的叶片可以吸收凝结水,并且其植株的光合作用、水分关系以及其生长都会对凝结水的发生产生响应,而无毛植物沙米叶片不吸收凝结水。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火焰原子吸收法样品分析误差产生的各主要环节的分析和实验的验证 ,指出在盐湖资源开发过程产生的混合样品分析中 ,样品稀释倍数、光谱干扰、电离干扰和计算方法是影响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因素 ,进一步提出了减小误差的办法 ,并给出了用Excel处理数据的示例表格和相应的VBA程序代码。  相似文献   

6.
郝君 《西部资源》2014,(4):68-69
<正>化学上密度大于4.5g/cm3的金属称为重金属,如铜、铅、锌、铁、钴、镍等。某些重金属,如锰、铜、锌、铁等,是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但大部分重金属,如汞、铅、镉等,并非生命活动所必需,而且所有重金属超过一定浓度都对人体有害。化学上密度大于4.5g/cm3的金属称为重金属,如铜、铅、锌、铁、钴、镍等。某些重金属,如锰、铜、锌、铁等,是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但大部分重金属,如汞、铅、镉等,并非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7.
田锡祜 《地理教学》1995,(5):16-16,19
义务教育教材内容与结构的变化要求教学方法亦应有相应的变化。地理教师长期在同一环境下应用已为自己所熟悉的思维方式和教学经验进行教学,往往容易产生一种惯性,这种惯性对吸收地理教育新思想、新方法是极为不利的。一旦形成,不易改变。1993年普遍使用义务教育教材以来,  相似文献   

8.
北京城市公园土壤铅含量及其污染评价   总被引:54,自引:5,他引:49  
通过对北京市市区 30个典型公园的土壤取样调查 ,测定了表层土壤中铅的含量 ,并以欧盟“土壤环境质量建议标准”对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北京市区已有部分公园存在铅污染问题 ,其表土的铅含量平均值为 66 2mg/kg ,变幅为 2 5~ 2 0 7mg/kg,污染指数为0 5~4 1。用增长曲线拟合的结果表明 ,土壤铅含量随着公园建园时间的延长呈不断增加的趋势 ,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土壤铅含量的增加较快。历史悠久且距离市中心较近的公园土壤铅含量明显偏高 ;对于大多数开放历史较短且相对偏僻的公园而言 ,表土一般都未见明显的铅污染。  相似文献   

9.
黎钦铁路飞龙郁江特大桥建设对改善沿线交通状况、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飞龙郁江特大桥建设需穿过西津湿地,桥梁施工会对湿地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分析了飞龙郁江特大桥施工对西津湿地的水体环境、植被、土壤、鸟类和水生动物的影响,提出多项减缓桥梁工程对湿地不利影响的环保措施,以达到工程建设与湿地保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植物对硼吸收转运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建新 《中国沙漠》2008,28(2):266-273
 综述了在高浓度和低浓度条件下硼被植物吸收运输机理的研究进展。植物对硼的跨膜吸收有三种方式:硼供应充足时,植物通过被动吸收融合脂双层膜的方式以及借助MIPs蛋白协助的方式将硼吸收进入细胞;硼供应不足时,植物启动一个高亲和吸收系统,该系统通过依赖能量的蛋白(如NIP5-1)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将硼运入细胞内。硼在高等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有木质部和韧皮部两种,木质部是硼向上运输的主要通道,而BOR1作为植物体内介导硼外排的转运子,受外源硼浓度的调节:在植物缺硼时负责将硼从中柱鞘向木质部运输;在硼供应充足或植物处于高硼环境中时,植物通过蒸腾作用经木质部将硼向上运输,植物响应外源硼的机制开始启动,体内的BOR1会被内含体通过胞吞的方式吸收并最终运至液泡中进行降解。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08年4-6月在张掖气候观象台的黑碳仪观测资料,结合同时期的PM10浓度和气象要素观测结果,分析了河西走廊干旱区的气溶胶吸收系数变化特征。讨论了气溶胶总体特征、日变化特征、局地风对吸收性气溶胶的输送以及沙尘天气下气溶胶吸收系数变化特征,并估算了沙尘气溶胶的质量吸收系数。结果表明,观测期间气溶胶吸收系数(532 nm)的平均值(标准差)为11.9 Mm-1(10.1 Mm-1)。一日内气溶胶吸收系数有明显的日变化,早(08:00)晚(21:00)有两个峰值,且夜间的气溶胶吸收系数值较白天要高。风向的昼夜转换是影响气溶胶吸收系数日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沙尘气溶胶也有一定的吸收性,其质量吸收系数估算为0.016 m2·g-1。  相似文献   

12.
雅鲁藏布大峡谷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水能资源,未来水电开发对满足国内能源需求和应对气候变暖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可能对其边坡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野外调查发现,基岩河床下切促使大峡谷内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大峡谷内巨大水流能量与河床结构消能保持微弱的临界平衡状况,河床结构(瀑布和阶梯深潭系统)的消能作用对维持边坡稳定性起至关重要作用。针对梯级高坝和引水隧洞的两种水电开发方案分析表明,两种方案对边坡稳定性均会产生不利影响,且前一种方案的影响更强烈。只有充分认识未来水电开发对大峡谷边坡的影响,才能将水电工程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小。  相似文献   

13.
王斌  黄刚  马健  李彦 《中国沙漠》2016,36(2):415-422
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大气N沉降升高和降水格局的变化,将会影响植物-土壤系统的养分循环。研究了5种荒漠优势短命植物在N添加和增加降水处理下,叶片N、P含量变化及叶片N、P的再吸收特征。结果表明:自然情况下,荒漠植物叶N、P含量相对较高(平均值分别为30.1 mg·g-1、3.6 mg·g-1),而叶片N:P很低(6.8~10.5);荒漠短命植物叶N再吸收率(NRE,34.08%)低于P再吸收率(PRE,73.03%);叶片养分含量和再吸收率在物种间的差异极显著;N添加对NREPRE没有显著影响;N添加使尖喙牻牛儿苗(Erodium oxyrrhynchum)、条叶庭荠(Alyssum linifolium)和卷果涩荠(Malcolmia scorpioides)N再吸收度(NRP)减小,使丝叶芥(Leptaleum filifolium)和齿稃草(Schismus arabicus)的NRP增加,对P再吸收度(PRP)影响很小。不同含量N添加处理对NRE没有显著影响,但对PRE具有显著影响;增加降水对NRE具有显著影响,使NRE增加(丝叶芥除外),对PRENRPPRP没有显著影响,但PRENRP增加,PRP变化很小;N添加和增加降水对NRE没有显著交互作用,对PRE具有显著交互作用,但其变化因物种而异。总之,N输入增加和降水格局的变化,显著改变了荒漠短命植物养分状态及再吸收特征,这将对短命植物群落组成及所处荒漠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对人体胎儿至成人期身长的生长发育及影响因素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身长的生长发育是按一定的时序进行的,是时间的函数。空间环境因素对身长的影响是一个多含义的不断变化着的可调控的泛域性因子,既有自然环境也包含着社会人环境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人因素对身长和体重的影响日益突出,并且产生了一系列社会医学和公共健康问题。时空环境因素与身长的关系的综合研究,无论对人体体格(包括身长、体重)生长发育或在理论上均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铅的积累   总被引:65,自引:3,他引:62  
通过对北京市菜地、稻田、果园、绿化地、麦地以及自然土壤等土地利用类型600个土壤的监测分析,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铅积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全部土壤样品中铅浓度的几何平均值为26.6 mg/kg,显著高于北京市土壤背景值 (24.6 mg/kg),呈现出明显的积累趋势。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铅积累有明显影响,其中绿化地土壤的平均铅浓度最高,依次为果园、菜地、稻田、自然土壤,麦地平均铅浓度最低,绿化地土壤的铅浓度要显著高于除果园外的其他土地利用类型。果园土壤的铅浓度同样与其他大多数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有较显著的差别。以基线值为标准,除自然土壤外,其他5种土地利用类型下均有不同程度的样品超标:果园超标率最高 (21.4%),其他分别为绿化地18.2%,菜地11.1%,稻田8.3%,麦地5.2%;样品总体的超标率为7.2%。从行政区域来看,城区土壤的铅浓度高于近郊区,近郊区要明显高于远郊区土壤,超标样点主要分布在昌平、朝阳、大兴、丰台、海淀、石景山区等城区或近郊区,因而土壤铅浓度有从城市中心区向外逐渐降低的趋势。在本研究中,大气沉降、垃圾填埋以及农药施用等人类活动可能是影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铅积累浓度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新丰县中心山铅多金属矿矿区位于广东省龙门盆地多金属成矿带北部边缘,矿区内分布着大量的铅、锌以及锡、铜等多金属。本文对中心山铅多金属矿区的基本概况进行探讨,总结了矿区地质特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7.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比了彩虹方头鱼和树脂-半透膜对养鱼污水中铜的吸收。同时在野外条件下对比了鲤鱼和树脂-半透膜对铜的吸收。研究结果表明,树脂-半透膜囊的铜吸收量与钱鱼的金属吸收量存在显的线性正相关关系,利用树脂-半透膜囊可以有铲地模拟鱼对重金属的长期累积吸收。  相似文献   

18.
高尔旗中——大型银铅锌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发现并勘查成型的一处工业矿床,位于二连——东乌旗多金属成矿带之阿巴嘎北段。该矿床主要成矿元素为银、铅、锌和金,伴生组分有镓、硒、砷、硫;矿体具半隐伏-隐伏、倾角缓、埋藏浅、富矿段相对集中、有用组分较多等特点。经2011年~2013年普查控制,矿床规模铅、锌、银为中型,目前已进入勘探和矿山开发论证阶段。该矿床的发现,进一步确立了阿巴嘎旗北部区铅锌银多金属矿集区的重要地位,对于指导本区找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郑德凤  赵锋霞  孙才志  臧正  苏琳 《地理科学》2015,35(8):1007-1013
首先引入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考虑模型中部分参数的不确定性,采用三角模糊数表征暴露参数的区间范围,选取风险管理易接受的可信度水平对暴露参数的区间数进行转化,建立基于三角模糊数的水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饮用水源地地下水中化学致癌物和非致癌污染物通过饮水途径、皮肤接触和呼吸途径所致健康危害的风险率进行了分析与计算。以盘锦市6个地下饮用水源地的水质分析资料为例,应用上述水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分别对水中化学致癌物和非致癌物经饮水、皮肤接触和呼吸途径所致人体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致癌物对人体健康危害远大于非致癌物,非致癌物所致人体健康风险不受关注。污染物经饮水途径所致人体健康危害大于呼吸途径和皮肤接触途径,呼吸途径和皮肤接触途径所致人体健康风险可以忽略。化学致癌物所致人体健康危害排序为Cr6+ >As>Cd,非致癌物所致人体健康风险排序为氟化物>铅>铜>锰>锌>铁>汞>氨氮>氰化物>挥发酚。水源地中大洼水源地存在的致癌风险率最大,其次是兴一和兴南水源地,石山、高升和盘东水源地存在的致癌风险最小。据此可确定各饮用水源地水中污染物的主次及治理的优先顺序,为饮用水源污染的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成像式宇宙噪声接收机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通过对南极中山站成像式宇宙噪声接收机在2003年10月底太阳风暴期间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相应的极区电离层的吸收效应,它们主要是强度为2. 7dB的宇宙噪声突然吸收和强度高达31dB持续4d的极盖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