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拉善彩玉,是一种产自内蒙古阿拉善盟的新兴玉石资源。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为阿拉善彩玉中的玛瑙和玉髓两类,其中具有平行弯曲条带构造的隐晶质石英体称为玛瑙,不具有平行弯曲条带构造的称为玉髓。阿拉善彩玉以其丰富的颜色以及独特的形态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与喜爱,本文通过宝石学基础仪器测试,研究其宝石学基本特征。红色、绿色和黄色的矿物包裹体对阿拉善彩玉的颜色成因有着重要影响,经拉曼光谱测试,分析得出红色矿物包裹体为赤铁矿,黄色矿物包裹体为针铁矿,绿色矿物包裹体为绿鳞石,颜色的深浅则受矿物的集中分散程度所影响。  相似文献   

2.
何明珠 《中国沙漠》2010,30(2):287-295
阿拉善荒漠土壤种子库种子密度主要受到水、热变化梯度的影响而呈现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土壤种子库的分布主要集中在0~5cm的土层中,深层土壤很少有种子库的存在。阿拉善土壤种子库共统计到26种植物种子,分属9科22属,以禾本科最多;生活型以一年生草本植物种子的比例最高,达到51.36%。极端干旱环境条件下不存在有效的土壤种子库。土壤种子库多样性(Simpson指数)在东阿拉善草原化荒漠区为最高,在0.546~0.917之间;西阿拉善荒漠区次之为0.417~0.915;额济纳绿洲区为0.855,说明阿拉善荒漠区从东到西,土壤种子库物种多样性指数呈现下降的趋势。土壤种子库相似性研究表明,阿拉善荒漠不同区域的土壤种子库相似性差异较大,东阿拉善荒漠化草原植被区,相似性系数范围为0.17~0.67,西阿拉善典型荒漠区为0~0.75,额济纳戈壁荒漠区和东、西阿拉善土壤种子库的相似性系数范围是0~0.4。说明阿拉善荒漠区,由于生境和植被的异质性程度高,导致土壤种子库之间的差异性显著。阿拉善荒漠的土壤种子库和地上植被组成上差异显著,地上植被的优势种以旱生、中生灌木、半灌木为主,土壤种子库中以一年生、多年生草本为主,没有统计到灌木种子的存在,表明土壤种子库对于灌木层片更新和演替的贡献非常小。这些发现对了解干旱荒漠植被自然修复特点具有重要的潜在贡献。  相似文献   

3.
“阿拉善”系蒙古语,意为“五彩斑谰之地”。阿拉善草原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最西端,隶属于阿拉善盟。阿拉善草原为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大草原,  相似文献   

4.
《西部资源》2014,(1):66-67
<正>近年来,在拍卖市场上,制作精美的水晶动辄就能拍出几十万元,甚至几百万元的高价,凸显了水晶的收藏价值。据有关资料显示,最近10年,天然水晶价格翻了近30倍。不过水晶饰品多为人工水晶,如果以投资收藏为目的,最好选购天然水晶。一直以来,水晶被称为"水玉",被誉为世界上最纯净的东西,与珍珠、玛瑙、玉石齐名,称为我国"传统四宝"。古往今来,人们还给水晶赋予了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因此水晶工艺品一直深受  相似文献   

5.
1975-2015年阿拉善高原沙漠化过程、格局与驱动机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遥感(RS)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手段得到阿拉善高原1975、1990、1995、2000、2005、2010、2015年共7期的沙漠化成因类型及沙漠化程度数据。在此基础上,首先分析了阿拉善高原近40年来沙漠化成因类型及沙漠化程度的面积和分布变化;再通过沙漠化指数(ADI)定量分析出阿拉善高原沙漠化程度整体上以2000年为界,呈现先恶化后逆转的趋势;通过重心迁移模型揭示了阿拉善高原不同沙漠化类型的空间变化规律;通过空间叠合分析发现了阿拉善高原沙漠化动态变化的热点分布区域;最后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定量甄别阿拉善高原沙漠化的自然及人为驱动力因素,发现近40年(特别是2000年以来),人为因素(人口压力、畜牧垦殖、植树造林、工矿开发等)是阿拉善高原沙漠化动态变化最主要的驱动因素,气候变化(降水量、气温、最大风速)则是该区域沙漠化动态变化的另一重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6.
2012年1月5日,内蒙古观赏石宝玉石协会隆重召开了新年座谈会。协会会长元重举、多位副会长及内蒙古国土资源厅相关处室的负责人共20多人参加了座谈。元重举在会上说,内蒙古的观赏石宝玉石资源丰富,其中阿拉善的大漠石、沙漠漆、葡萄玛瑙和巴林右旗的巴林石、  相似文献   

7.
即时新闻     
《西部资源》2011,(4):28-28
19月份,内蒙古西部地区煤炭坑口价格保持稳定;东部地区略有上涨,秦皇岛煤炭平仓价格略有上涨。西部地区主要煤种价格情况:9月份,高热值动力煤坑口价格保持400元;块煤价格510元,基本保持稳定。低热值动力煤价格保持195元。焦煤坑口平均价495元左右。无烟原煤坑口价格保持700  相似文献   

8.
化石的记忆     
《西部资源》2008,(2):32-32
●阿拉善早白垩世恐龙动物群1959年中苏古生物考察队发现,位于阿拉善左旗吉兰泰盐池北部地区。恐龙动物群以阿拉善原巴克龙、戈壁原巴克龙、毛尔图吉兰泰龙、大水沟吉兰泰龙、鹦鹉嘴龙、懒龙和鳄龙等的繁盛为特征。  相似文献   

9.
2009年9月23日,在举国欢庆新中国成立六十华诞之际,2009年中国内蒙古阿拉善奇石文化旅游节暨首届中国观赏石高层论坛在阿拉善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0.
一、矿产资源概况阿盟地处内蒙古高原阿拉善台地,地势东高西低,属北温带干旱、极干旱地区。气候恶劣,多风少雨, 地表植被稀少,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地貌形态以戈壁、沙漠、低山、丘陵为主,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横亘全境,沙漠、戈壁占全盟国土总面积的2/3。从地质学角度看,阿拉善盟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十分  相似文献   

11.
近日,《西部资源》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获悉,为加强全盟土地储备机构的规范管理,按照《土地储备机构管理办法》和《关于加强土地储备与融资管理的通知》要求,阿拉善盟土地收购储备中心、阿左旗土地矿产资源收购储备交易中心、阿拉善右旗国土资源收购储备中心、额济纳旗土地收购储备中心、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土地收购储备中心等5个土地储备机构列入国土资源部已审核印发的三批储备机构名录。据阿拉善耕地保护与地籍管理科科长魏开武介绍:"阿拉善  相似文献   

12.
阿拉善高原沙漠化土地防治区划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深受沙漠化危害,沙漠化土地防治区划是沙漠化研究和防治的重要措施。阿拉善高原地处亚洲干旱荒漠区,是中国北方沙漠化过程发生发展较为典型的区域。随着气候变化、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多项工程的实施,阿拉善高原土地沙漠化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根据阿拉善高原沙漠化、土地利用变化、产业发展的过程和现状,我们认为区域沙漠化土地治理重点主要包括6个方面: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三大沙漠交汇扩展治理区、荒漠植被保护与恢复区、人工绿洲生态建设稳定区、线性交通基础设施和片状工矿综合治理区及乌兰布和沙产业示范区。在此基础上,将阿拉善高原划分为3个荒漠化土地防治亚区和12个治理小区,并提出相应的沙漠化防治措施和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近40年阿拉善高原大风天气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以l96l-2000年阿拉善高原10个气象站气象记录为主要数据源,运用气候统计学方法,对阿拉善高原40年大风天气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区域差异,结合地形地貌和大尺度天气系统变化,导致大风天气自然环境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大风天气高值区位于阿拉善高原的西部,从年内分布看,研究区年内大风天气集中于4~7月,占全年大风天气的54.3%,3月和8月次之,占全年的18.0%。从年际变化看,阿拉善大风天气年际变化的共同特点是:20世纪60年代大风天气是逐渐上升的,70年代或80年代达到峰值,90年代逐步下降,90年代为40年来的最小值。阿拉善高原大风天气受全球气候变化、大尺度天气系统及局地地形和下垫面性质的影响,沙尘天气多发期与反厄尔尼诺事件和干冷气候期相对应。  相似文献   

14.
全球唯一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9月26日正式开园。2009年8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为世界地质公园,专家认为,公园内地质遗迹类型多样,具有完整性、典型性、唯一性的特点和极高的美学与科学研究价值。它规划面积630.37平方公里,由巴丹吉林、腾格里、居延3个园区10个景区组  相似文献   

15.
何明珠 《中国沙漠》2010,30(3):528-533
阿拉善荒漠常见的37种一年生植物,隶属于9科27属,可划分一年生藜科、一年生禾草、一年生蒿类和一年生杂类草共4个类群,主要由藜科的猪毛菜类构成,占总数的将近一半,其次为禾本科的小禾草类和菊科的蒿类。阿拉善荒漠一年生植物层片由12种区系地理成分组成,其中以亚洲温带、亚洲荒漠成分为主,阿拉善特有成分次之,表现出阿拉善一年生植物层片是作为古地中海旱生植物后裔的古老性和温带干旱荒漠的性质。通过Twinspan分类、CCA排序以及一年生草本物种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逐步回归,发现影响阿拉善荒漠一年生植物层片组成及分布特征的关键环境因素包括:第一类是水、热和光照条件,主要包括年均降水量、积温和光照时间;第二类是土壤的粉粒含量;第三类是表征土壤盐碱化程度的指标,包括SO24-、Mg2+、电导率、HCO3-。气候,特别是降水的波动直接决定着一年生草本植物在荒漠群落中层片构成,此外土壤质地也是一年草本植物定居和繁衍的重要基础,在一定的程度上支持了荒漠草地生态修复的理论假说。  相似文献   

16.
1960-2017年阿拉善高原风蚀气候侵蚀力时空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阿拉善高原8个气象站观测资料,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式计算风蚀气候因子指数值(C值),分析气候侵蚀力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① 阿拉善高原C值为15.0~160.0,平均为67.7。② 从空间分布来看,C值由拐子湖分别向东南、西南减小;拐子湖站高达156.1,而阿拉善高原东南部的腾格里沙漠南缘C值为20~30;西南部合黎山一带C值下降至30~35。③ 季节变化明显,春季最大,夏季次之,秋季最小;春季和夏季的C值之和约占全年的62.6%。Mann-Kendall(M-K)检验分析表明,风蚀气候侵蚀力在1990年发生突变。拐子湖站年C值增加趋势显著,其余各站年C值均显著下降。风速是阿拉善高原风蚀气候侵蚀力的决定性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17.
张立文 《西部资源》2014,(2):219-220
阿拉善盟是一个水资源极度匮乏的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及全国的1/8,干旱缺水是制约当地经济和生态发展的关键因素。阿拉善农区长期漫灌,灌溉效率不高,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又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水质恶化,引发了新一轮的生态经济危机。本文以阿拉善百日调研活动为契机,通过深入调研,浅谈阿拉善盟如何通过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内蒙古大老虎店、阿拉善和正镶白旗研究区为例,通过对大老虎店、阿拉善和正镶白旗岩浆岩的出露,沉积岩的分布特征以及矿体及矿点的分布特征来说明华北克拉通在晚石炭世——早侏罗世拉张——裂解性岩浆作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古亚洲洋向华北克拉通(地块)俯冲,此时岩浆活动应该相对较弱,这一时期的岩浆活动及侵入岩主要为中酸性的岩浆岩,通过大老虎店、阿拉善和正镶白旗研究区侵入岩来分析;二叠纪末——三叠纪俯冲板片断离,软流圈上涌,岩浆活动强烈,且多为幔源物质,这一时期的岩浆岩应该大面积的出露,矿产资源大部分在这一时期形成。  相似文献   

19.
苏力  李榛 《西部资源》2013,(3):175-179
本文通过采用农用地级别调整法、综合判定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法三种方法对海勃湾区征地区片级别进行了划分,在此基础上采用农地价格因素修正法、征地案例比较法两种方法对进行区片地价测算,得出海勃湾区征地区片价格为一级区片4.37万元/亩,二级区片4.02万元/亩,三级区片3.34万元/亩,四级区片3.09万元/亩。  相似文献   

20.
2012年以来,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局稳步推进各项业务工作,尤其在地质遗迹保护、科研科普、促进旅游业发展等方面成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