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试验和考察资料,初步揭示了哈密地区无核白葡萄在制干过程中的色泽褐变,主要受鲜果含水量、成熟度、采晾时期的自然降水和晾房气象条件的影响。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防止葡萄在制干过程中色泽褐变的一些生产措施。  相似文献   

2.
一、试验目的与方法葡萄冷浸快速制干的目的在于加速葡萄制干失水过程,缩短制干时间,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增加制干次数.为此目的,我们于1986-1988年进行了葡萄冷浸快速制干试验,试验点设在吐鲁番(1987-1988年)、和田、莎车、阿拉尔(1986-1988年).制干品种为无核白葡萄.当葡萄含可溶性固形物达19%时即开始分期制干,每次从葡萄植株中部采收20kg浆果,10kg自然阴干,10kg  相似文献   

3.
晾制葡萄干是在通风良好,又无阳光直射的条件下将鲜葡萄进行风干.葡萄风干的过程是葡萄浆果逐渐脱水浓缩的过程.影响这个过程的因素很多,除葡萄浆果本身的因素(果粒大小、果皮厚薄、果粉多少、果肉紧密程度及其含水量多少)外,制干的环境条件,如空气温度、湿度和风速对葡萄制干速度和质量影响很大.为了弄清  相似文献   

4.
1988年和田地区气象处《葡萄冷浸快速制干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课题组,以于田县兰干乡为联系点,进行了葡萄冷浸快速制干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服务. 9月初,在两户农民家进行了10吨无核白葡萄冷浸快速制干试验.经11月下旬该乡调查,进行药物处理的无核白葡萄10月上旬已达到制干标准,制干期比原来土法制干提早一个半月至二个月,葡萄干品质、色泽都  相似文献   

5.
2006年秋季,对江西18种常见树种的枝、叶每天进行失水率和含水率的测定,建立了失水率与温度关系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树种间、枝和叶间含水率和失水率的差异,研究了失水率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并得出了不同树种的枝条失水率稳定在11 d,树叶稳定在8 d。综合含水率和失水率2个指标,认为木荷、马尾松、珊瑚树、鹅掌楸、油茶是较好的防火树种。  相似文献   

6.
于锡基 《气象》1983,9(10):18-20
新疆吐鲁番是著名的火洲。它具有丰富的农业气候资源,盛产瓜果,尤其是无核白葡萄,在世界上是着屈一指的。在新疆农业生产建设规划中,己根据地理气候特点将吐鲁番列为自治区瓜果生产建设基地。现根据试验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为建设瓜果基地,发展葡萄生产,提供一些农业气候依据。  相似文献   

7.
冰雹是世界上一些国家危害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为了控制冰雹的危害,已有三十多个国家开展了人工防雹试验,从年代较长的试验来看,对保护粮食、果园、葡萄、烟草等经济作物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一、国外防雹概况从五十年代后期起,苏联进行了系统的野外观测和研究.1961年,开始在格鲁吉亚阿拉善谷地使用火箭携带碘化银进行催化雹  相似文献   

8.
利用1972—2016年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种植区气象资料及全球大气环流及海冰、海温资料,开展酿酒葡萄采收期降水及降水过程预测研究,并采用距平符号一致率对预测结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利用200 h Pa位势高度场、海温、海冰等预测因子建立的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采收期降水预测模型距平符号一致率为67%,尤其降水空间分布一致偏多或偏少年份距平符号一致率达86%以上。进一步建立候尺度降水过程预测模型,其降水过程预测准确率为54. 2%,空报率为32. 3%,漏报率为13. 5%。  相似文献   

9.
美国红地球葡萄(RedGlobe),是我国近几年引进的葡萄新品种,其对气象条件的要求较高。本文分别通过温度、湿度、光照等几个方面分析了红地球葡萄生长的适宜气象条件,以便于今后在葡萄的生产过程中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10.
昌吉州栽培葡萄历史较久.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近几年葡萄生产发展很快.目前,全州栽培面积近7千亩.随着果树种植业发展,这里将成为新兴的鲜食制罐葡萄生产基地.但是,昌吉州的葡萄生产中存在着许多农业气象问题.如:昌吉州的葡萄生产受气候条件的影响,产量不稳定,适宜当地气候发展葡萄的品种是什么?该品种的气候适应性如何?气候条件的优劣对品质和产量究竟有何影响?这些问题急需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1.
山葡萄的品质决定着葡萄酒的质量,葡萄浆果糖度决定着葡萄品质。葡萄成熟过程中浆果含糖量和含酸量是相互制约的,含糖量主要呈对数略显“S”型变化,含酸量呈指数曲线型变化。将成熟期葡萄浆果含糖量作为葡萄品质的评价指标,利用通化产区19952016年成熟期山葡萄浆果含糖量的实测数据与气象条件进行相关分析,得出山葡萄品质与5月9月上旬积温、7月8月日照时数、5月9月上旬水热系数、8月9月上旬积温关系密切,相关关系均通过了α为0.05或0.01的显著性检验。利用多元回归统计方法建立了山葡萄品质气象预测预报模型,模型的判定系数R^2为0.815,通过了α=0.01的显著性检验。模型的拟合检验平均误差百分率为3.91%。利用2017年、2018年资料对模型进行试报检验,误差百分率分别为1.59%和3.79%。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能够满足通化产区山葡萄栽培对气象预报和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哈密种植葡萄历史悠久,长期以来,由于经济技术落后,又受气象条件的影响,葡萄生产的发展极为缓慢.1984年当地只有葡萄4500亩,其中庭院葡萄占3000余亩.自1985年以来,大田葡萄迅速发展,目前,全地区已达30000亩.1986年,我们开展了“葡萄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关系的研究”,通过三年的研究,基本搞清了哈密葡萄生长期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策、葡萄各个生育期的适宜气象条件以及当地葡萄鲜果的品质状况,为当地发展葡萄生产和栽培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王春林  郭晶 《广东气象》2008,30(1):F0003
根据土壤水份平衡原理,采用逐日气象资料建立逐日土壤水份模拟模型。模型为2层模型,假定上层土壤最大有效含水量为30mm,下层土壤最大有效含水量为250mm,逐日土壤水份计算包括补水和失水过程。1)补水过程:降水量优先补充上层土壤,达到其最大有效含水量后,多余降水补充下层土壤,下层土壤达到其最大有效含水量后,多余水份产生径流;2)失水过程:实际蒸散是可能蒸散和土壤干湿程度的函数,可能蒸散采用世界粮农组织(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修正公式计算。在上层土壤中蒸散以可能速率发生,直到耗尽所有卜层土壤水份,不足部分从下层土壤中散失,下层土壤实际供水量取决于前一日末的下层土壤有效含水量。  相似文献   

14.
朱正心 《大气科学》1984,8(3):233-241
本文采用一个准地转两层低分辨率谱模式进行了阻塞过程的数值试验,并用控制性试验着重探讨了纬向不对称热力强迫及平流非线性这两个物理因子在阻塞演变过程中各自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单独由其中一个因子的作用不能产生稳定维持的阻塞形势,只有在两者共同作用下才有可能形成.阻塞就是在这两种作用共同控制下的一类特殊的超长波平衡态.试验证实了以上两个因子确是阻塞机制中缺一不可的、本质性的物理因素.  相似文献   

15.
葡萄是吐鲁番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鲜果俗有“珍珠”之称;葡萄干亦久以“色碧、味甘、营养价值高”而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名.因此,大力发展吐鲁番的葡萄生产对国家换取外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有很大意义.但长期以来吐鲁番的葡萄生产受气候条件的影响,产量很不稳定.地区平均单产值,高者达两千余斤,低者仅二、三百斤.对葡萄生产与气候条件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及时而准确地为生产和计划部门提供产量预报信息,是制订农业发展规划和出口计划的  相似文献   

16.
葡萄品质与气象条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项研究从气候生态的角度对葡萄浆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酸量和糖酸比等品质性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对影响葡萄品质的关键气象因子和不同地区葡萄品质的形成和变化规律与气象条件作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以中国环渤海地区葡萄主产区为研究对象,利用1980-2019年研究区域内303个气象站逐日气象资料、葡萄发育期资料和葡萄涝渍灾情资料,基于相对湿润度方法构建葡萄逐日涝渍指数M5i,以历史灾情反演和灾变过程解析为主线,采用正态分布的Lilliefors检验和t分布区间估计等方法,构建适用于中国环渤海地区葡萄主产区的葡萄涝...  相似文献   

18.
葡萄是一种结果早、收效快、收益高的浆果类果树.据联合国粮食组织《生产年鉴》统计,1981年世界葡萄总面积已超过1.5亿亩,产量7000亿吨.一些葡萄栽培面积大的国家很多都在2000万亩左右,如西班牙为2599.5万亩,意大利2109万亩,法国1965万亩,苏联1887万亩.我国的葡萄栽培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地膜覆盖栽培,是现代化农业的一项新技术.国外早已采用,日本于1948年开始进行地膜覆盖栽培的研究,1955年以后陆续在瓜类、蔬菜、果树、经济作物和大田作物上广泛运用,仅1973年日本用于园艺作物地面覆盖的地膜消耗量就达2.25万吨,在地膜覆盖栽培上居世界领先地位.法国、苏联、荷兰、葡萄牙等10多个国家分别从1958年、1965年和1974年先后在葡萄、草莓等水果上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试验,均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0.
应用地基GPS技术遥感大气柱水汽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理论上分析了AN (Aske and Nordius) 大气柱总水汽量 (W) 计算模型的偏差, 探空试验结果证实了理论分析的结论.作者经过推导, 建立了新的W计算模型, 与探空方法获得的W值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1998年进行了一次“GPS暴雨观测试验”.试验结果发现:可降雨量的高值时段与降雨过程高度相关; 大的降雨过程, 在降雨前, 可降雨量一般都有一段递增过程, 在降雨结束过程中, 可降雨量一般都有一个递减过程, 在突发暴雨事件发生前往往发生可降雨量突然大幅度递增现象; 在大暴雨事件发生前, 存在一个长时间的十分明显的孕育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