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汶川MS8.0地震地下流体异常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宏观前兆异常的现场调查基础上,认真分析目前地震预测的困难与能力之后,认为汶川MS8.0地震的预测失败并不意味着地震不能预测;认为汶川MS8.0地震前前兆异常的数量偏少,但仍有一定规模的地下流体异常与明显的宏观临震异常;还认为震前作出预测可能困难,但震前有所觉察应是可能的。为提高中国地震预测能力,提出了要改革目前的"监测、预测、研究三分离"的管理机制和"专业与地方两条线"的管理体制,要改变地震日常分析预报中"电脑代替人脑"的工作现状和过早地"程式化与规范化"的工作模式,要提倡创新性的科学探索,要重视前兆异常的震前调查与落实,要重视宏观异常的监测与研究等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2.
汶川地震与松潘地震前异常现象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1976年松潘7.2级地震和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前异常现象。汶川8.0级地震为地震活跃期的首发大地震,震前区域性中小地震相对平静,区域地震活动b值为0.77;松潘7.2级地震是活跃期间发生的地震,震中附近地区地震活动密集,曾发生松潘黄龙6.5级地震,震前区域地震活动b值为0.62;汶川地震前区域主压应力方位与错动类型总体上与8.0级地震给出的解大体一致,这与松潘7.2级地震前的情况有显著差异,震前地震与余震震型有差异。根据观测数据的分析和异常判定结果认为,松潘地震与汶川地震前的观测异常没有一个台项是重复出现的,短临异常数前者显著多于后者。松潘地震与汶川地震前的宏观异常现象差异极大,更未出现火球、地光临震异常现象。这说明,已有的短临前兆观测异常的出现仅有个案特征,而无普适意义。  相似文献   

3.
付虹  赵小艳 《地震学报》2013,35(4):477-484
汶川MS8.0地震前云南地区出现了显著的前兆观测异常. 该文从大地震的孕育范围出发分析认为这些地震前兆异常可能与汶川MS8.0地震有关, 并认识到前兆观测出现的显著极值异常可能是MS≥7.0大地震的前兆; 有学者认为大震震源区没有或较少出现前兆观测趋势异常是大地震的共性特征, 汶川MS8.0地震的前兆观测异常也是相同的; 地震前兆观测异常开始和结束时间是多样的, 前兆异常的分布是复杂的, 因此利用震后总结的共性特征, 在震前对汶川MS8.0地震作出预测是困难的.   相似文献   

4.
2010年玉树7.1级地震趋势预测研究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纲  刘杰  王博  郭铁栓  张永仙  周龙泉 《地震》2011,31(3):64-76
本文整理了自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至2010年4月14日玉树7.1级地震前,年度地震趋势预测和日常会商中提出的地震活动和前兆异常及其分析意见.结果表明,玉树7.1级地震前存在一些较为明确的有关地震活动水平和危险区域判定的预测依据,但由于玉树地区地震监测能力较弱,缺乏较为可靠的中短期前兆异常,因此未将该区划...  相似文献   

5.
汶川8级地震的断层形变异常及与其他大震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汶川地震没有前震,是否也没有震前形变异常?断裂带的震前形变异常如何识别?汶川地震是发生在块体边界带上逆冲运动占优势的块间地震,它与发生在块体内部剪切运动占优势的块内地震(如海城、丽江、唐山等)的断层形变异常有何异同?对地震预测有何启示?  相似文献   

6.
汶川8.0级地震引起了社会广泛地关注,产生了地震能否预测的疑问以及汶川地震前是否出现了异常的讨论,震后一些学者对前兆资料进行了研究总结,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仅对地下流体异常进行了分析,认为汶川地震前存在着一些地下流体异常,本文从中期异常、短临异常、同震及震后调整这几个方面对水氡、水位、水温、流量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对中期异常的识别及提取,认为采用从属函数方法定量提取异常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7.
汶川8.0级地震引起了社会广泛地关注,产生了地震能否预测的疑问以及汶川地震前是否出现了异常的讨论,震后一些学者对前兆资料进行了研究总结,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仅对地下流体异常进行了分析,认为汶川地震前存在着一些地下流体异常,本文从中期异常、短临异常、同震及震后调整这几个方面对水氡、水位、水温、流量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对中期异常的识别及提取,认为采用从属函数方法定量提取异常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我国地震地热台网273口观测井的水温数据进行梳理,发现汶川地震前有10口井记录到客观的异常现象;而这些井的异常信息的持续时间、幅度、空间分布极其复杂,决定了利用这些异常信息进行汶川地震三要素的准确预测还不太现实,但也发现一些有一定科学价值的认识:空间上井震距1000km范围内集中了大部分异常点;异常幅度集中在千分之几到百分之几度;时间上异常具有短临性质,呈现出井震距越大持续时间越短、井震距越小持续时间越长的规律;自流井记录到的异常概率远高于静水位井,不过干井也可以记录到异常信息。通过数据梳理与分析,提出了水温异常取决于井-含水层结构以及观测井所处的水系单元位置这一认识。  相似文献   

9.
汶川8.0级地震前地震趋势分析意见的回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该文在系统整理自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到汶川8.0级地震前年度地震趋势预测中提出的地震活动异常和分析意见的基础上,研究汶川地震未能做出中长期预测的原因.结果表明: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发生后,判定中国大陆处于强震连发阶段,仍有发生8级大震危险,但此后的2002-2007年中国大陆周边接连发生大震,而内郎连续6年的7级地震平静,以及中国大陆5、6级地震相继出现的显著平静,是导致2006年以后对中国大陆地震活动水平预测明显偏低的原因.南北地震带中段一直是作为近几年可能发生强震的危险地区,但2007年云南宁洱6.4级地震后,对西南地区强震危险的紧迫性估计不足.而汶川地震所在的龙门山地震带历史上没有7级以上地震记录,也是该地震带未作为近几年地震重点危险区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汶川8.0级地震区域地震能量场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将地震活动作为随机场,将地震释放能量作为地震活动场的基本要素,采用自然正交函数(或称经验正交函数)展开方法,讨论了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前区域地震活动能量场的时间和空间特征.结果表明,在汶川8.0级地震前能量场的几个主要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典型场)的时间权重因子出现了非常突出的上升或下降异常变化,主要典型场的空间图像也显示出一些异常分布特征,可作为地震预测的一种异常指标.笔者认为该方法是一种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地震活动性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汶川地震后应急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盐城市防震减灾工作的实际,从加强盐城市县级地震机构和能力建设、健全和完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加强抗震设防工作、加强监测台站建设、全面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加强地震应急救援建设等6个方面提出了今后做好本地区防震减灾工作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汶川地震后,作者赴陇南文县、武都区、康县、成县等地详细调查了房屋建筑的震害情况。在整理分析了大量现场第一手资料后,分别建立了各类房屋的地震易损性矩阵,并列举了一些典型震害现象,可为汶川地震后灾区的重建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特点及其防灾启示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本文介绍了"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的构造背景、震源与余震分布特点,认为该地震是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块体东向运动并与四川盆地相互长期作用的结果,地震主要能量释放在长330km、宽52km、深20km的块体(震源体)内,能量释放时间长达100多秒.地震在震源体内释放的能量极其不均匀,地面运动在震中区也具有强烈的时间、空间不均匀性.高烈度区沿震源体分布,烈度分布具有明显异常特征.地震造成的人员死亡90%以上位于烈度Ⅸ度以上地区.居民建筑、学校和医院等建筑物遭受严重破坏,交通、水利等生命线也遭受重大破坏.地震引发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十分严重.巨大的地震灾害暴露出防震减灾管理、地震科学研究、防震减灾技术研发应用,以及防震减灾宣传等方面的严重不足. 震主要能量释放在长330kin、宽52kin、深20kin的块体(震源体)内,能量释放时间长达100多秒.地震在震源体内释放的能量极其不均匀,地面运动在震中区也具有强烈的时间、空间不均匀性.高烈度区沿震源体分布,烈度分布具有明显异常特征.地震造成的人员死亡90%以上位于烈度Ⅸ度以上地区.居民建筑、学校和医院等建筑物遭受严重破坏,交通、水利等生命线也遭受重大破坏.地震 发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十分严重.巨大的地震灾害暴露出防震减灾管理、地震科学研究、防震减灾技术研发应用,以及防震减灾宣传等方面的严重不足. 震主要能量释放在长330kin、宽52kin、深20k  相似文献   

14.
戴君武  王艳茹 《地震研究》2012,35(2):282-287
采用统计拟合的方法,详细分析了汶川地震震后恢复重建工程资金的分布特点,依据震后恢复重建工程资金与烈度、人口、GDP和损失的拟合关系,提出了基于人口、地震灾害损失、GDP等因素的3个震后恢复重建工程资金快速评估模型,并利用宁洱地震数据验证经验公式的可行性。震后恢复工程资金分布特点及资金评估经验公式对未来地震进行恢复重建规划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系统。其兼具定位及通信功能的独有技术优势特别适用于大震后通讯中断的地震应急环境。本研究将北斗卫星通信技术及地理信息技术结合应用于地震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中:基于北斗卫星定位技术解决灾害现场人员的位置追踪;利用北斗短报文技术解决盲区紧急通信问题;采用串口通讯、多线程、SHH2框架、Web GIS等技术构建数据采集、解析及综合呈现平台。最终完成集位置监控、灾情上报、统计展示、指挥调度于一体的北斗应急指挥系统建设,进一步提升了重大地震灾害的应急救助信息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6.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tectonic background,focal mechanism and distribution of aftershock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on May 12,2008. The earthquake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result of long-term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eastward movement of the Bayan Har Block and the Sichuan Basin. Most of the earthquake energy was released in an area (the seismic source body) 330km long,52km wide and 20km deep over 100s. Energy release in the source body was extremely uneven,and strong ground motion in the epicenter area shows obvious asymmetrical character in the time and space scale. The high-intensity area is distributed along the source body,and the intensity distribution bears an obvious anomalous characteristic.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more than 90 percent of casualties caused by this earthquake were in the areas of intensity IX or above. Houses,schools and hospitals etc. suffered serious damage. Lifelines such as transportation,water conservation etc. also suffered significant damage. Besides,earthquake-triggered avalanches,landslides,mud-rock flows and so on were extremely serious. The tremendous earthquake disaster highlighted the deficiencies in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management,scientific earthquake research,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earthquake disaster prevention,and publicity of earthquake preparedness and disaster reduction.  相似文献   

17.
汶川8.0级地震北川县城区灾害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2008年5月12日发生了汶川8.0级特大地震,震后作者深入地震重灾区开展了震害现场调查工作。利用现场调查得到的第一手资料,分析了极震区北川县城区的震害现象,发现山坡和河岸滑坡、断层地表破裂以及柔底层结构底层破坏所导致的结构严重破坏和倒塌是城区的主要震害现象,同时看到仍然有一些砌体结构建筑震害较轻,处于轻微或中等破坏,甚至基本完好状态。这些震害现象展示了山区地震灾害的基本特征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8.
汶川8.0级地震陕西灾区震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分析了汶川8.0级地震对陕西造成的灾害损失及震害特点。结合陕西灾区地震地质构造与区域环境背景,研究了陕西不同烈度区的震害特征和汶川地震在宝鸡市陈仓区和西安市市区形成的烈度异常破坏现象,并进一步探讨了防震减灾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汶川地震房屋震害的一些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MS8.0 Wenchuan earthquake caused a great deal of damage and collapse to engineering structures. Survey of disaster and engineering damage was made in detail by the authors and other researchers in the extreme earthquake disaster area. The paper makes an overview of the earthquake disaster status and damage phenomena which include brick-concrete buildings, frame structures, brick-wood structures, and timber frame residential buildings. Furthermore, the causes of the disaster and building damage phenomena are briefly discussed. In addition, some typical damage phenomena are specialized. According to the phenomena mentioned above, some feasible seismic measures are suggest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uildings in fu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