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地球》2016,(8)
正2016年7月14日,中国地质博物馆迎来了一百岁寿诞。20世纪初,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等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者们,亲手筹划和创办了地质研究所学生成绩展览会——地质标本陈列室,这就是中国地质博物馆的雏形,也是中国人自己创立的第一个公立自然科学馆。100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加速,地质事业大发展。地学类博物馆,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的初创期、"大跃进"时期的  相似文献   

2.
应日本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松田时彦教授的邀请,广东省地震局丁原章教授等4名科技人员于1990年3月19—29日,到日本进行了科学考察。日方对这次考察作了精心安排,主要是考察历史地震现场以及第四纪地质、活断层、新构造运动和活火山等地震地质问题,同时,还安排到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神奈川县温泉地学研究所和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等单位参观访问,并约见了著名的日本断层研究资料中心理事长藤田和夫教授,相互交流了各自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野外考察现场主要在三浦半岛、  相似文献   

3.
《地震地质》1982,4(2):1
1982年1月27日,是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六十周年纪念日。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向战斗在地质战线的广大会员和全体地质工作者,致以热烈地祝贺。 中国地质学会,是我国广大地学工作者的学术性组织,是我国自然科学界成立的最早学会之一。它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地质科学的交流任务。六十年来不断地发展壮大,它的会员由26名发展到四万余名。许多老一辈的地质学家,为了我国地质事业,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不顾个人安危,历尽艰辛,兢兢业业  相似文献   

4.
王光第同志以壮年之躯,不幸被病魔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使我们深为惋惜。但他为地震地质事业“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可以说,他的整个工作几乎完全是与地震地质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5.
1986年1月15日是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西伯利亚分院地壳研究所地震地质研究室主任索洛年科的70寿辰。索洛年科出生于伊尔库次克,1931年11月15日他在工厂的7年制学校毕业以后被东西伯利亚地质-水文地质测量公司举办的地质标本采集工训练班录取为学员,同时也被录取为该公司地化实验室的实验员  相似文献   

6.
国家地震局于1979年8月6—11日在北京召开了《地下水动态测报地震专业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中国科学院、石油工业部、国家地质总局、第五机械工业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和国家地震局所属各有关单位共50名(其中包括特邀代表2名)。 国家地质总局地质力学研究所总工程师胡海涛同志和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罗焕炎同志在大会上分别作了“地下水网络与地震的关系”和“地下水动态与地震预报”的报告。他们的发言对代表们启发很大。 会议共收到论文26篇,其内容比较丰富,大致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地震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动态  相似文献   

7.
1979年3月13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二届全国构造地质学术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国家地质总局、中国科学院、国家地震局、大专院校以及冶金、石油、煤炭、情报出版等单位的380名代表和160名列席代表。国务院副总理、国家科委主任方毅同志出席了开幕式并讲了话,他强调指出在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的新长征中地质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艰苦性。他还勉励大家说,我国地质界有各种学术观点,这是  相似文献   

8.
国家地震局副局长陈颙在7月1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由国家地震局所属地质研究所等31个单位、200多名科技人员历时5年完成的一项开创性研究成果——《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地图集》以及  相似文献   

9.
Hilary I.Inyang教授专攻地质及环境岩土工程,任北卡罗莱纳大学全球能源环境研究所所长、教授,兼任国际地球环境技术工程协会主席。2006年10月由联合国全体会员国提名,当选为新一届联合国副秘书长,主管文教、资源、环境、人口、安全、疾病等事务,并兼任联合国大学校长。几年来他多次访问我国,为我国的教育和科研事业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
卢演俦  陈杰  尹功明  王萍 《地震地质》2011,33(2):239-240,238
丁国瑜先生1931年生于河北高阳县。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即任教于北京地质学院。1955年被选拔赴前苏联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深造,1959年初获得副博士学位。1959—1970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从事第四纪地质、新构造方面的研究。自1966年起,他先后参加了邢台、蒲县、  相似文献   

11.
《地震地质》1991,13(3):248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和构造物理专业委员会,在有关专家的倡导下于1991年6月28日在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召开了岩石物理性质学术讨论会。来自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石油部、地质部、国家地震局等七个部门,十多个单位的3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并提交了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2.
1992年美国加州地震预测——翁文波教授作学术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翁文波教授于1992年7月7日在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作了题为“1992年美国加州地震预测”的学术报告,介绍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 翁文波教授在1992年1月对美国加州1992年可能发生的地震的三要素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3.
严冬流逝,春回大地。在这万物更新、改革的春天里,传来了又一个喜讯,1983年2月22日,北京地质学会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分会诞生了。会员与来宾、本所领导及同志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分会的成立。 北京地质学会理事长郭文魁教授代表上级学会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祝贺分会的成立并对开展学术活动、加强各学科的交流、渗透及如何为首都的“四化”服务等,提出了希望与要求。中国地质学会常务理事叶连俊教授也在会上致了贺词,他称赞地震地质学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学科是地学上一件值得庆幸的大事  相似文献   

14.
重视人才培养全面提升研究所科技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 引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是一个有着50多年发展历史的国家级科研机构,其前身是1951年5月创建的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1970年4月隶属国家地震局,1978年1月改名为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1998年再度改名为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相似文献   

15.
周玉凤 《地球》2011,(11):67-68
章鸿钊,字演群,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创者之一,他同时也是中国近现代最具影响力的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和地质科学史家,曾荣膺第八次“葛利普氏金质奖章”。  相似文献   

16.
《地震地质》1986,8(1):40
《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图集——大陆岩石圈结构、新构造变动、地震》的编纂出版是国家地震局1982—1985年重点科研项目,由马杏垣任主编,丁国瑜、高文学、张海根、张步春、马宗晋为副主编,组织国家地震局所属地质研究所、地震研究所、分析预报中心等和外协系统共三十余单位,二百余名科研人员完成编图任  相似文献   

17.
正马瑾院士1934年出生于上海市。中学时代受"大陆漂移学说"和"沧海变桑田"等地质知识的影响,1952年高考时她选择地质专业作为第一志愿,并如愿考入北京地质学院。1956年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在构造地质学家张文佑的指导下从事构造地质研究。1958年,前往苏联科学院大地物理研究所攻读研究生,师从构造物理学家格佐夫斯基,1962年获得副博士学位并回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1962—1966年,她先后筹建相似材料和光弹实验室,把构造物理研究引入到传统构造地质学中。  相似文献   

18.
日本富山大学地质系副教授竹内章博士应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邀请,于1990年11月21日至30日在山西省进行了地震地质考察和学术交流活动,竹内章在山西期间由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汪一鹏、工程师曹中权和  相似文献   

19.
地质家学,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张文佑,1909年9月出生在河北省唐山市。张文佑193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34年至1949年在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47年兼任中央大学教授。解放后,任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兼任北京地质学院和北京大学教授。1953年任中国科学院学术秘书处秘书,1955年任地学部委员和常委。1955年至1966年任国家科委地质矿产组副组长。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石油国  相似文献   

20.
拉菲·弗罗因德(Rafi Freund)教授是以色列地质学界著名人士。在赫布鲁大学的二十五年中,他明显地影响了以色列数百名学生和地球科学研究。这种光辉的经历由于他突然逝世猝然终止,他仅享年47岁。拉菲于1933年出生于德国,在以色列海法长大。他在高等学校是一个杰出的理科学生,同时也是一个有才艺的小提琴手。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